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黄淮流域半地下式日光温室建造成本为120~140元/m~2左右,普通钢结构塑料大棚造价为40~60元/?m~2,保温型塑料大棚的建造成本是80~100元/m~2。保温型塑料大棚是在普通大棚建造的基础上,增加保温被或草苫等覆盖保温材料,使塑料大棚由冷棚变为暖棚,它吸收了塑料大棚竹木结构、钢管无立柱、悬索式塑料大棚及日光温室的建造和使用原理,建棚结构类似塑料大棚,使用效果接近日光温室,因此  相似文献   

2.
研究建立了日光温室卷膜器卷膜轴输出圈数n、卷膜轴直径d0、薄膜厚度h与卷膜器卷膜宽度kz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称之为温室卷膜器卷膜宽度函数公式。应用验证结果表明,该函数公式为分析确定日光温室内保温膜系统卷放膜技术方案及装置提供了科学方法,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3.
日光温室土墙厚度的优化——以杨凌地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减少日光温室土质墙体成本并满足作物生长,对后墙厚度进行优化。以单位造价的节能量为日光温室节能改造的技术经济评价指标,分析日光温室土墙系统在节能工程中的成本构成;通过分析日光温室的状态系数、墙体传热系数和不变成本,着重研究节能量和土墙厚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杨凌地区,当不变成本为43.08元/m2,单位造价节能量取极大值时,增加厚度为1.18m,实际建造厚度为2.30m。引入性价比将墙体技术参数和经济参数有效连系起来,以杨凌地区为例,得到了日光温室土墙增加厚度优化式。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在日光温室建造成本高、破坏耕层结构、土地利用率低和不便拆装等诸多问题,课题组设计建造了一种新型装配式节能日光温室。该温室整体椭圆钢拱架结构采用柱脚固定,后墙和山墙覆盖保温被,并配备电动卷帘和自动防风设备,建造成本100~120元/m2。该温室建造方便,极大降低了对耕层结构的破坏,提高土地利用率且便于拆装。现已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推广应用,经测试,该温室在冬季室外-10℃的低温条件下,室内可以保持5℃以上,可越冬生产草莓、生菜和甘蓝等喜冷凉的果菜,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后屋面类型对日光温室温度和光照强度变化的影响,为日光温室结构选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后屋面为2和1 m和无后屋面三种不同结构类型的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对宁夏南部山区温室建造成本和冬季寒冷时期的温度、光照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日光温室建造成本,温室1>温室2>温室3.保温性能,温室2>温室3>温室1.采光量,温室3>温室2>温室1.[结论]从温室建造成本、保温、采光来看温室3更经济节能.根据温室建造费用及温度、光照试验对比分析,温室3是更适合宁夏南部山区气候特点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日光温室类型,适宜在该地区建造,该种类型温室在后期园区扩建及辐射推广中能够大幅降低建造成本.  相似文献   

6.
番茄无公害长季节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日光温室设备条件 长季节无公害番茄生产应采用的日光温室必须安装如下设备:电动卷帘机和项窗放风机;温室小型加温系统,温室内安装燃煤、燃油暖风炉或安装暖气;多功能膜,采取三块覆膜法,即温室顶部和前部距地面1米高处开风口;温室必须通自来水,安装具有施肥器的滴灌设备。  相似文献   

7.
磷酸氢二钠相变墙板在温室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改善日光温室热环境,以十二水磷酸氢二钠为相变材料,依据普通温室墙体夜间累计放热量计算出相变材料的用量为16.7kg/m2,在此基础上制备了十二水磷酸氢二钠相变蓄热墙板。建造后墙结构为"80mm相变蓄热板+40mm×60mm×2.5mm方钢+80mm菱镁聚苯保温板"日光温室,与"240mm红砖+100mm聚苯板+240mm红砖"后墙温室比较。结果表明:典型晴天时,相变蓄热板温室的气温波动幅度比对照小4.2℃,最低气温高1.5℃,最高气温低2.7℃,平均气温高1.2℃,相对湿度增加3%,墙体夜间累计放热量略大于对照;典型阴天时,相变蓄热板温室的平均气温比对照高1.6℃,相对湿度提高2.6%,墙体夜间累计放热量增加0.16MJ/m2。与此同时相变蓄热板墙体造价比对照低22元/m2,土地利用率提高4.2%~12.2%。综合保温蓄热性能和建造成本,相变蓄热墙板是一种有推广价值的温室墙体类型。  相似文献   

8.
针对华北地区日光温室管理自动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可靠性差的问题,研制了日光温室卷帘及通风口控制系统。系统采用STM32MCU作为控制核心,通过采集温室内外光照度、温湿度调控卷帘和通风口,以使温室中平均昼温在18℃~25℃之间,夜温在9~12℃之间。将限位开关与多层次行程开关结合监测保温被的运行过程,实现闭环控制效果;卷膜机采用比例-积分-微分(PID)模糊控制算法实现通风口大小的自动调控;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PRS)的短信息服务功能用于日光温室与用户的远程交互;用户可通过上位机设定不同的温度和光照度范围,以满足不同季节番茄的需求。本系统实现了日光温室无人管理下的保温被卷放和智能通风。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有效避免保温被的走偏和过卷,实现通风口大小的自动控制,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缩短了工作时间,提高了日光温室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9.
日光温室卷帘机自动接缝装置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光温室卷帘机在设施农业中非常重要。传统的日光温室大棚存在中间保温覆盖材料无法被同步卷放或跑偏褶皱等缺陷。本研究针对传统日光温室卷帘机的设计缺陷,设计了一种用于日光温室中间覆盖材料自动卷放的自动接缝装置,它能使卷帘轴与自动接缝装置能够同步运行,具有可折叠性。装置中心与卷帘轴保持1m左右的距离,能够随着卷帘机的升降轻松的打开和收起。运行时装置顶端始终与大棚表面保持150°,能够避免接缝装置与大棚表面的碰撞。试验表明,设备运行良好,收放自如,能很好解决日光温室中间覆盖材料不能够被卷放的难题,运行效率较高,卷起或铺开10m长的棉被仅需5~8min。  相似文献   

10.
下沉式大跨度大棚型温室的设计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更好的适应生产需要,提高经济效益,对日光温室结构进行技术改造。设计建造了无后墙的双屋面拱形钢架结构的下沉式大跨度大棚型温室,以普通日光温室为对照,对温湿度、建筑成本及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晴天还是阴天,下沉式大跨度大棚型温室的气温和地温均高于对照温室,7d中2个温室的最高气温相差2.8℃,最低气温相差4.1℃,前者的最低地温较对照的最高地温还高0.6℃。2个温室相对湿度相差不大。下沉式大跨度大棚型温室的建筑成本和收益分别为220.4和72.2元/m2,建筑成本比对照温室减少65.1元/m2,且收益增加了11.1元/m2。下沉式大跨度大棚型温室是一种保温性能好,低投入高产出的温室类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塑料薄膜覆盖日光温室夜间的保温原理,运用自然对流边界层理论对日光温室夜间垂直方向上的温差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试验温室地面以上0. 10 m内、薄膜内侧0. 10 m内温差积分占垂直方向上总温差积分的比例分别为45. 55%、34. 54%;地面以上0. 10 m处与薄膜内侧0. 10 m处之间的距离为4. 98 m,其温差积分占总温差积分的比例为19. 91%。②试验温室地面和薄膜内侧存在速度边界层,夜间速度边界层瑞利数(Ra)为1. 66×1010~3. 50×1010,为湍流边界层。③日光温室除去受到覆盖物的保温因素外,内部空气自然对流也产生层流底层,增大了传热热阻,从而实现保温作用。④多膜覆盖、双层膜、内保温等栽培设施将空气分割成不同的空间,空气在不同的空间内分别进行自然对流,在增加的膜的两侧分别产生层流底层,保温效果优于单层膜保温效果,但保温效果的增幅随膜层数增加而降低。⑤试验期间温室地面、薄膜内侧湍流边界层厚度范围为0. 13~0. 14 m、层流底层厚度范围为5. 01×10-3~5. 90×10-3m,薄膜内侧层流底层对温室的保温作用为0. 70~1. 49℃。  相似文献   

12.
经济型节能日光温室的设计与温光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目前农业科技园区的日光温室建造中存在投资过大和温室结构性能不甚理想两大问题,在冀中南地区气候型下对日光温室的结构性能进行整体改良。在保证温光性能的前提下,以高后墙、无后坡、超厚保温夹层、内吞式缓冲间为优化核心,形成经济型节能日光温室,并配以安全越冬设施保障系统。其冬季采光性能比冀优Ⅱ型日光温室提高了6 9%~18 4%,冬季采光时数增加了12 0%~43 9%;建造成本比冀优Ⅱ型日光温室降低了11 0%~20 3%。  相似文献   

13.
<正>一、规范化建棚日光温室南北跨度12.5 m,脊高6 m,东西长100~120 m,土墙体底部宽4 m,顶部宽1.5 m,墙体外面罩无纺布,无纺布外面盖防雨膜,采光膜选用厚0.1 mm聚乙烯多功能长寿流滴膜,保温被厚5 cm,保温被外面罩防雨膜,自动卷苫,在外界气温-10℃的情况下,棚内气温在15℃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日光温室的保温性能,设计建造了一种适用于北方冬季生产的现代双层膜日光温室,其特点是有内外两层支撑骨架和覆盖系统,测试了该温室在冬季无保温被覆盖、通风口关闭条件下室内温度变化情况,并与普通单层膜日光温室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双层膜日光温室内空气平均温度、土壤平均温度、最低气温和最低土壤温度的最低值较单层膜日光温室分别提高了2.1℃、1.7℃、3.7℃和1.8℃,较室外分别提高了12.4℃、0.9℃、18.5℃和0.9℃。在雪天、晴天、阴天和雾霾天等典型天气,双层膜日光温室较单层膜日光温室白天和夜间平均气温分别提高了0.4℃和1.4℃,较室外白天和夜间平均气温提高了3.0℃和9.7℃。研究表明,与单层膜日光温室相比,双层膜日光温室的空气温度、土壤温度有明显提高,室内温度较稳定。该研究为双层膜日光温室建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北方地区,日光温室前屋面必须覆盖保温材料才能满足冬季生产的需要。草苫是日光温室最普遍使用的覆盖材料,它保温效果好,价格便宜。但每天草苫的人工卷铺,劳动强度大,一般每栋温室的草帘需要1-2个人工卷铺lh左右,雨、雪后的覃苫总重量(80m长温室)大约在10—20t,卷放难度会成倍加大,甚至还会危及到人身安全,同时也影响温室的光照和蓄热能力。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内蒙古自治区目光温室跨度建造不规范的现状,试验比较分析了赤峰市跨度分别为8.0m、8.5m、9.0m、9.5m和10.0m日光温室的光热特性、产量、生产成本以及投入产出比差异,结果表明:在其它建造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在该试验条件下,随着温室跨度增加,温室透光率、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环境因子逐渐变优;平均667m^2产量逐渐增加,10m跨度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两年平均产量9310.4kg/67m^2,显著高于8m跨度产量8470.6kg/667m^2;建造成本、折旧成本、生产成本都在增加,但投入产出比也在增加,10m跨度投入产出比为1:3.8.而8m跨度为1:3.6  相似文献   

17.
为优化装配式异质复合墙体日光温室的建筑参数,利用TRNSYS(Transient system simulation program)建立温室模型,采用连续阴天和连续晴天的实测数据验证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温室脊高、北墙高度、后屋面水平投影宽度的改变对室内温度、北墙温度和建造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室内温度、北墙温度和总建造成本随脊高增大而增加,当脊高>5.3 m时,室内平均温度和北墙平均温度的增幅明显降低,但建造成本仍增加;室内温度、北墙温度和总建造成本随北墙高度增大而增加,北墙高度为3.7 m时室内温度和北墙温度达到较好效果,北墙高度继续增大,对温度的提升效果并不明显;后屋面水平投影宽度为1.8 m时,温室后屋面仰角为46°,采光屋面角为27°,可满足温室内采光要求。综上,温室脊高为5.3 m,北墙高度为3.7 m,后屋面水平投影宽度为1.8 m时,可达到室内热性能和建造成本的最佳平衡,此时温室总建造成本为22.15万元,每平方米建造成本约230元。  相似文献   

18.
胡波 《新农业》2014,(3):52-53
一、选用优化结构温室 日光温室生产主要靠太阳照射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贮存起来进行反季节蔬菜生产,因此,温室应选背风向阳地段建造,方位为坐北朝南(或偏西、偏东10度)。温室类型可选用沈阳农业大学研究设计的辽沈Ⅰ型日光温室,其结构优异,采光、保温性能均有新的突破。日光温室采光面及进光量比同跨度普通温室增加5%~10%,平均透光率85%,晴天揭帘后室温迅速升高。冬至时室内后墙、后坡无光照死角。墙体和后坡应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简称苯板)做多层异质复合的隔热层,使其热阻达到3.7~4平方米&#183;摄氏度/瓦,热阻比用同厚度珍珠岩增加48%~91%,而且造价低,施工方便,加上良好的外覆盖等,平均温度比普通生产温室高3~5℃,最冷日室内外温差达到30℃,增光保温效果显著。此外,该温室配套设施完善,卷帘机遥控器使机械卷放帘方便灵活,每卷或放1次只需5分钟,每天可增加进光时间2小时以上;保温被热阻是普通草帘纸被的2倍,显著减少前坡夜间散热;内部二道幕有效地阻挡了前坡热辐射,进一步提高了保温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不同墙体日光温室保温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确定合理的日光温室后墙材料与结构,2012年分别在睢宁、赣榆建造了不同墙体(普通空心砖墙、复合异质墙体、夹芯板墙体)构型的日光温室,并研究了不同墙体日光温室的增温、保温性能。结果表明:普通空心砖墙蓄热能力强,夜间保温效果好,但白天增温慢;夹芯板墙体热阻值大,白天升温较快,利于提高温室的最高温度,但夜间放热能力较弱,不利于夜间保温;复合异质墙体具有较好的热阻和蓄热能力,增温、保温性最佳。为使日光温室冬季获得较好增温保温效果,从节约成本方面考虑,建议选择1 cm内粉+24 cm空心砖+24 cm空心砖+10 cm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1 cm外粉为墙体的温室。  相似文献   

20.
浙江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夏季7~8月间天气炎热、多台风暴雨,冬季1~2月间低温寡照,设施栽培需要克服夏季降温与冬季保温的困难。为了探明连栋温室在浙南地区冬季的保温、增温效果和夏秋季的降温性能,以此作为生产上进行环境调控的依据,作者对温室内白昼气温的变化规律进行了1年的观察记载,现将结果综述如下。测试方法GLZW-7.5型连栋温室为16连栋塑料温室,总面积为5040m2单栋跨度为7.5m,长42m,顶高5m,肩高3m,单间宽为3m。采用四周侧墙手动卷膜及天沟电动推窗通风,在四周侧墙卷膜处用30目白色防虫网隔离,高度为1.2m。棚膜为希腊产双层粘合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