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降低发病果率,提高果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文章根据桃树果实病害发生规律及其环境条件,进行不同药剂的防治试验,筛选出有效的防治药剂,以期为当地桃树种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控制桃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生与危害,于2016年选用噻唑锌、宁南霉素、春雷霉素、喹啉铜、噻菌铜5种药剂进行了防治桃细菌性穿孔病的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种药剂对桃细菌性穿孔病的防效,以噻菌铜最佳,宁南霉素较好,喹啉铜与春雷霉素次之,噻唑锌相对一般;同时这5种药剂均对桃树生长及周围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3.
蚜虫的种类较多,为害桃树的主要有桃蚜、桃粉蚜、桃瘤蚜三种。这三种蚜虫均在桃树发芽展叶时,以成、若蚜群集在桃叶背面及嫩梢上吸食汁液,为害叶片。被害的叶片呈现出黑色、红色或黄色小斑点,使叶片逐渐变白卷缩,严重时引起落叶,削弱树势,影响桃树的花芽形成和产量。因此必须注意及时进行药剂防治。药剂防治的最佳时间是桃树叶芽露绿、花芽现蕾时,此时可用药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防治蚜虫对桃树的危害, 筛选出安全有效的防治药剂,通过研究10种不同杀虫剂对桃蚜的田间防效,以期确定防治桃蚜的理想药剂及最佳时期。试验表明隆施(10%氟啶虫酰胺)和威远抑净(20%噻虫胺)对蚜虫毒杀的速效性和持效性相对较好,可做为无锡地区防治桃蚜的主要化学药剂,但同时注意与其它药剂轮换使用,避免桃蚜对药剂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5.
以四月红桃为材料,比较了2种不同防治方法下4种药剂对桃树流胶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刮除病斑后涂抹塞菌铜的方法防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有效控制桃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生与危害,于2017年进行了3种药剂(40%噻唑锌SC、4%春雷霉素WP、3 000亿个/克荧光假单胞杆菌WP)的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这3种药剂对桃细菌性穿孔病的防治效果均较好,且均对桃树生长和周围环境安全,可以在防治桃细菌性穿孔病时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7.
桃细菌性穿孔病是由核果单胞杆菌[Xanthomonas pruni(smith)Down]引起的一个重要病害,能危害叶片、新梢和果实.该病害在全国各地普遍发生,除危害桃树外,还能侵染李、杏、梅、油桃和樱桃.多年来,尚未找到防治桃细菌性穿孔病的特效药剂.  相似文献   

8.
为得到防治桃树蚜虫效果优秀的药剂,笔者对几种杀虫剂进行了试验。通过施药后田间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处理药剂为35%噻虫·吡蚜酮水分散粒剂3 500倍液处理组虫口减退率最高,为94.60%,防治效果为95.92%。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防治蚜虫对桃树的危害,筛选出安全有效的防治药剂,本文研究了10种不同杀虫剂对桃蚜的田间防效,以期确定防治桃蚜的理想药剂及最佳时期。结果表明,隆施(10%氟啶虫酰胺)和威远抑净(20%噻虫胺)对蚜虫毒杀的速效性和持效性相对较好,可作为无锡地区防治桃蚜的主要化学药剂,但同时注意与其他药剂轮换使用,避免桃蚜对药剂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10.
为控制桃褐腐病的发生与危害提供依据,于2019年7月选用嘧菌.代森联、甲基硫菌灵、扑海因、苯甲醚菌酯和肟菌酯.戊唑醇5种药剂进行了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嘧菌.代森联、甲基硫菌灵、扑海因、苯甲醚菌酯和肟菌酯.戊唑醇效果基本相近,均能较好地防治桃褐腐病,5种药剂均对桃树及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1.
宋新官 《新农业》2007,(1):46-46
近几年庄河市桃树发展较快,栽培面积增加,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尤其是优质桃安全控害技术研究成为一项重要工作。兰店乡在桃树主产区金场村建立了综合防治技术示范园,辐射了周围1300亩桃园,取得了成功经验。西山桃园户主周德庆,示范园套数品种以布雷顶峰为主,分布少量晴朗品种,属中熟品种,管理水平较高,树龄为6年生,成熟期9~10月份,亩产1500—2000公斤。具体防治技术如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防治桃树细菌性穿孔病的有效药剂,以水蜜桃品种"湖景蜜露"为材料,比较分析了2种喹啉酮药剂对桃树细菌性穿孔病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表明,33.5%喹啉酮悬浮剂750倍液和50%喹啉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对桃树细菌性穿孔病均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且特效期长,对桃树叶片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减少病虫害对绿地内桃树景观效果的影响和筛选防治桃树桃粉大尾蚜的理想药剂,本文比较了36%阿维菌素·吡蚜酮、25%啶虫脒·高效氯氟氰菊酯、0.5%苦参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桃粉大尾蚜群集于寄主嫩枝或新叶的背面吸食植株汁液时喷施上述3种药剂,药后10 d均能有效控制桃树桃粉大尾蚜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摘要:为了提高绿地内桃树景观效果,减少病虫害对桃树的景观影响,筛选防治桃树桃粉大尾蚜的理想药剂,比较研究了36%阿维菌素.吡蚜酮、25%啶虫脒.高效氯氟氰菊脂、0.5%苦参碱杀虫活性,结果表明:在桃粉大尾蚜群集寄主嫩枝或新叶的背面吸食植株汁液时,药后10d均能有效控制桃树桃粉大尾蚜的为害。  相似文献   

15.
桃树木腐病与桃树干枯病是周口市桃区常见的枝干病害,这两种病害在初期不仅危害桃树枝干,削弱树势,严重时可致桃树枯死,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本文从症状鉴别、病原及发病规律及防治要点等方面介绍了这两种病害,以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25%戊唑醇水乳剂防治桃褐腐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在萧县进行了25%戊唑醇水乳剂防治桃褐腐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桃褐腐病发病初期用25%戊唑醇水乳剂2 000倍液、2 500倍液连续防治3次,每次间隔7d左右,对桃褐腐病的防治效果极显著高于其3 000倍液和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且对桃树安全,可作为防治桃褐腐病的药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不同药剂处理后,桃树叶片组织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D)与桃树流胶病的病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不管是经由两种药剂共同处理还是单一药剂处理,还是不经任何药剂处理的对照组,PO和PPO的活性低峰均出现在5月20日左右。另外,经两种药剂共同处理的桃树叶片PO和PPO值均略高于只经一种药剂处理的桃树叶片,明显高于未经任何处理的对照桃树叶片中的PO和PPO值。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无锡地区桃树细菌性穿孔病发生严重,笔者根据桃树细菌性穿孔病的危害症状和发病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桃褐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桃褐腐病发病的症状及原因,并提出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果农防治桃褐腐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桃树缩叶病严重影响桃树生长发育及产量的提高,故主要介绍了该病的侵染循环、发生规律及危害症状,并从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2方面提出综合防治方法。为田间有效识别与防治桃树缩叶病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