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饮茶品茶是一种美的享受广东省英德市茶叶局陈杖洲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茶树原产地,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的国家。世界各国的茶叶生产技术和饮茶习俗最初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我国传入。数千年来,我中华民族在茶树载培、茶叶加工、饮茶技术以及发展茶文化等方面作...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素有“茶的故乡”之称。许多古籍如《茶经》、《尔雅》、《群芳谱》、《云南大理府志》、《贵州通志》等著录中都有野生大茶树的记载。著名的瑞典植物分类学家林奈在其《植物种志》一书中,最早根据中国茶树标本定名为“Thea sinensis”,意即中国茶树。我国也是世界上饮茶、种茶和制茶最早的国家。在茶树栽培管理和制茶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曾对一些种茶的国家产生过很大的影响。目前世界上五十多个种茶的国家无不先后直接或间接地由我国引进过茶树和茶籽,同时也传入了中国的茶树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正传说在三皇五帝时期,神农为了替民众治病,遍尝百草,亲自了解各类草药的特性,一天之内身中七十二种毒。后来,他无意间发现茶这种植物虽然模样平凡无奇,但吃下之后却能够解除身上的毒性。由此,茶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中国被称为"茶的故乡",不仅因为这里是茶树的原产地,更因为这里是世界上饮茶、种茶和制茶最早的国家。根据史料推算,我国人工栽培茶树的历史悠  相似文献   

4.
阅读茶书中话题 古人云:"每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与人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中国人的饮茶之风历经千年之久,已经成为上自帝王,下至平民百姓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史载:中国先民早在上古时代就已经种植茶树。但茶之作为饮品,  相似文献   

5.
茶树的种植在中国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中国的饮茶开始较早,但真正的发展期却在唐朝,宋朝之后逐渐兴盛,茶寮馆肆遍布民间,形成了独特的饮茶习俗和饮茶文化。而日本的饮茶始于8世纪,由日本来华僧人带回传入,其发展具备了本民族的特点,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日本茶道。那么,中国的饮茶文化和日本茶道在本质上和内容上的区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尊敬的先生、女士! 云南省思茅地区是古今中外闻名的“普洱茶”原产地和集散地。近年又在澜沧邦崴发现一株过渡类型的大茶树,树高12米,地直径1.8米,树龄千年左右,是目前中国已知最古老的大茶树原产地。为了弘扬普洱茶乡文化,振兴边疆经济,提高普洱茶研究水平,加强古茶树遗产保护,促进中外茶文化学术交流,拟定于1993年4月云南边城思茅举办“首届中国普洱茶叶节”的同时,举行“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恳切希望您能参加,和世界各国学者共同努力,促进普洱茶学术研究和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究的发展深化。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有160多个国家、30多亿人饮茶,有50多个国家种植茶叶。但最早种茶、制茶、喝茶的是我们中国,其他国家的茶树、种茶及制茶技术和品饮方式都是直接或间接从我国传人的。世界各国均尊称中国为“茶的祖国”。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饮茶风俗的传播特点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高旭晖安徽教育学院中文系刘桂华中国是茶的故乡,茶的祖国,现已确认云南西双版纳是茶树原产地。人们在悠久的栽茶、制茶和饮茶过程中使茶渐渐进入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境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光辉灿烂的茶文化,饮茶风...  相似文献   

9.
英国饮茶轶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不仅是世界上茶树原产地,而且也是人类最早发现和饮用茶叶的国家。各国饮茶的历史随中国茶的传入先后而长短不同。自明神宗万历35年(公元1607年)荷兰船队从爪哇来澳门运去绿茶,1610年转运欧洲,开欧洲饮茶风气后,中国茶叶不断输往欧洲各国,1650年饮茶风气传到英国咖啡馆。1657年英国有一家咖啡店首次出售由荷兰转口的中国茶叶,每磅售价6—10英磅,自此三百多年来,英国在饮茶方面,纷纷“演”出了种种有趣的“茶剧”。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茶艺馆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农业考古》2012,(5):124-133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茶、制茶、饮茶的国家,茶文化在中国有著悠久的历史。饮茶的习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走出巴蜀地区传入中原,形成全国性的习俗。(1)茶是中华民族名副其实的国饮,饮茶文化不仅是生活必需品"柴米油盐酱醋茶"所示的日常文化,还是文人雅士的艺术生活"琴棋书画诗曲茶"所示的高雅文化的一个方面。饮茶从东传到日本;经陆路中国西藏到达蒙古、中东、伊朗、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由海路到西欧、北美、南美、印尼、印度……直  相似文献   

11.
茶与志林     
茶与志林江西泰和县政协聂志刚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树的发现,茶叶之被利用,已经几千年了。陆羽在《茶经》中指出:“茶之为饮,发于神农氏”。秦人取蜀之后,我国饮茶的习惯和茶业慢慢传播开来,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并且在以后朝代绵延不绝,深入到...  相似文献   

12.
中英茶文化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茶是风靡全世界的无酒精饮料,这一世界风靡的饮料的发源地在中国。十八世纪二十年代乔治一世时期,中国的绿茶、武夷小种红茶进入英国市场,饮茶之风便在英伦诸岛传开。(1)中英两国皆为饮茶大国,都存在茶文化现象。本文拟从茶的历史入手比较两国茶文化的异同。一、中国和英国的饮茶历史茶这一古老的饮料,在中国从发现到利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托名神农而作的《神农本草经》上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日遇七十毒,得茶而解。[2]古人认为茶有解毒治病的功效,便开始饮用。特别是南北朝时…  相似文献   

13.
普洱茶因普洱得名,普洱因普洱茶而扬名天下。境内有距今3540万年前的茶树始祖—宽叶木兰化石,有2700多年树龄的野生型茶树王和1700多年的过渡型古茶树,还有千年万亩栽培型古茶树。普洱是世界茶树原生地的中心地带和茶树资源最重要的宝库,是"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近年来,普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的发展,把茶产业定为普洱市五大支柱产业之一,积极打造中国著名、世界闻名、世人瞩目的  相似文献   

14.
《茶文化学》教学研究体会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根植于华夏文化,其系统内渗透了古代哲学、美学、伦理学及文化艺术等理论,并与各宗教的思想、教义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几千年的生产实践、科学实验、商业流通等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了茶树栽培、茶的制造技术、品饮规范、欣赏艺术、饮茶仪礼,并由此引发创作了茶学的各种经典著作如《茶经》、茶的文学作品(诗词、小说、散文等),进而在中国及其它国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茶文化及茶道。勤劳而智慧的祖先和无数的茶人创造的这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是我们国人的骄傲,我们有责任将其继承并发扬光大。近几年,笔者在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科技》2011,(4):20-21
没有人能否认历史上的中国在茶叶上的地位,作为茶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晚清以前,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能够种茶、制茶的国家。然而,从1840年英国一位皇家植物园的主管从中国带走了2万株茶苗和1.7万粒茶籽,并在英属殖民地印度开始大量种植茶叶开始,中国茶叶垄断王国的地位遭到了挑战,并一度开始没落,直到2008年,当中国以茶园种植面  相似文献   

16.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唐代陆羽的《茶经》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专著。陆羽《茶经》涵盖了茶叶的历史渊源、采摘生产经验、饮茶技艺等多个方面。不仅总结了前代关于茶事的各种记载,并记述了陆羽本人多年对茶的调查研究和制作茶汤的亲身经验。因此《茶经》既是茶学专著,又是精辟的农学文献。其中对茶树、茶叶自然特性的总结,对茶叶采摘、烹煮生产经验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特别是关于茶树种植中的"法如种瓜"的介绍,极有可能表明唐代种植茶树已经采用了混作的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茶的祖国,中国人民最早发明饮茶,种茶和制茶。如今,茶已成为世界上最广泛的饮料之一。世界各种文字中的“茶”字,均从我国古代对外贸易港口所在地的广东、福建等地的方言音译转变而来。但是,中文的“茶”字,其起源和沿革至今未有较确切的定论,这不但是我国茶叶史上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世界各国学者所关心和争论的问题。因此,本文试图从我国古代的有关资料,对茶字的起源作一初步探讨。一、过去对“茶”字起源的误解在人们尚未发现茶树并利用茶叶作饮料的时候,当然没有茶,也没有关于茶的记载,所以  相似文献   

18.
饮茶说     
茶是中国的国粹,国饮,世界三大饮料咖啡、可可和茶中,首推为茶。饮茶,不仅是生活的需要,也是一种涵义丰富的文化现象。如果有兴趣对中国人饮茶的历史和习惯作一番深入的研究,足可供文人学者们写出洋洋洒洒的长篇论著来。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树的发源地,也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中国人喝茶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五千年前。《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里的“荼”就是现在的茶叶。南北朝时代,茶除了解渴,又有了新鲜的效用。当时佛教逐渐盛行,佛教  相似文献   

19.
罗芹 《百姓》2004,(10):54
茶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华夏文明数千年的饮茶历史造就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世人饮茶成风,饮茶的风俗、典制、习惯亦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20.
中国茶向世界传播的途径与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现在茶树、茶客遍布世界,世界上有关茶的语音、种茶知识、制茶方法、品茶技艺、饮茶风俗及茶文化都与中国关系密切,茶树也直接或间接由中国引种。这一局面的产生是中国茶向世界传播的结果。千余年来,中国茶借助文化交流、经贸活动、人口迁徙等途径向世界传播,传播途径具有立体性、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宗教人员、外交人员、经贸商人、移民侨民成为茶传播的主体。与此相适应,中国茶向世界传播的方式主要有知识方式、消费方式、产业方式,传播方式呈现直接传播、间接传播、综合传播相结合,反映了茶叶传播循序发展的递进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