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是积石山县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同时也是该县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玉米富含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食品加工、工业、饲料行业等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积石山县是一个多山区的农业大县,山区种植玉米常常受到气候环境的影响而导致减产,基于此,积石山县山区玉米种植过程中,积极发展玉米地膜覆盖种植技术,玉米产量和品质进一步得到提升。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山区玉米地膜覆盖种植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
地膜覆盖是当前先进的种植技术,运用地膜覆盖技术,可以实现保温保墒的目的,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当前农业发展中应用的范围较广,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云南地区地理面积广阔,且气候和降水充足,是发展农业的重要地区,但是由于地理环境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导致云南地区存在温度和降水不均匀的现象,具有区域的差异性,影响农作物的种植。如,在云南地区玉米种植过程中,利用地膜覆盖的技术,可以有效地避免此类问题,促进玉米的种植,实现玉米产量的提高,对云南地区的农业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根据云南地区玉米种植的现状,探讨地膜覆盖技术的相关要点,促进地膜覆盖技术在云南地区的有效应用,实现地膜覆盖技术的优势,促进玉米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正>玉米是北方的主要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始终是玉米种植技术的主要突破方向,机械化技术作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方向,在北方玉米栽培中运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玉米栽培的主要技术。结合其他相关玉米栽培技术,与机械化技术结合使用,是当前北方玉米种植的主要模式。一、机械化技术和覆膜技术结合使用机械化技术和地膜覆盖技术的结合使用是北方玉米种植使用时间较长的方法,两种技术也被称为玉米机械化地膜覆盖技术。  相似文献   

4.
陈敏 《基层农技推广》2023,(12):129-131
皖南山区特殊的地形和气候制约着农作物的种植规模和产量水平。在种植玉米过程中,皖南山区种植方式往往面临着更高的种植挑战,需要结合皖南山区实际情况,针对性地选择科学合理的种植方式,全面优化种植效益,特别是需要优化农业生产条件,以符合玉米的日常生长需求,进而提升农作物种植经济效益。主要阐述皖南山区玉米,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增加玉米种植面积,提升玉米种植经济效益,稳定粮食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5.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使用,使得在山区种植玉米出现高产高质的显著成果。基于此,以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山区的使用情况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对它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对相关的技术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蒙辽农牧交错区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辽宁地区商品粮基地与重工业生产基地的生态屏障,玉米是该地区主要农作物,在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方法】本文以蒙辽农牧交错区玉米为研究对象,分析水浇和地膜覆盖两种种植方式下玉米各器官C、N含量的差异。【结果】2种种植方式下均是玉米茎的C含量最高,根的C含量最低;玉米叶和穗的N含量较高,根的N含量较低;玉米根、茎的C/N较高,叶的C/N较低。2种种植方式比较:水浇地玉米叶的C含量显著高于地膜覆盖;玉米茎的N含量极显著低于地膜覆盖;玉米茎和叶的C/N均显著高于地膜覆盖;土壤有机质显著低于地膜覆盖。【结论】相比于水浇地,地膜覆盖的种植方式可更有效的保持土壤养分,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也有利于提高玉米的品质及产量。  相似文献   

7.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在不同的种植区域增产幅度表现出明显差异。在积温不足的高寒山区和干旱少雨地区,地膜玉米增产效果比较显著。要充分发挥地膜覆盖的增产作用,必须选择适宜的种植区域。  相似文献   

8.
长寿区八颗街道属于浅丘平坝,深丘丰山区,海拔330~800米.适宜种植玉米、水稻、油菜等作物.玉米栽培技术决定水稻产量的多少和品质的好坏,八颗街道玉米的主要栽培采用地膜覆盖技术进行种植,玉米作为八颗地区除水稻外种植最多的粮食作物之一,已成为家家户户种植的必需品.  相似文献   

9.
旱作玉米不同栽培方式综合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南山区春夏之交干旱低温是制约旱作玉米生产的主要气候因素,2年试验研究表明:利用地膜覆盖栽培,具有明显的保墒提墒、集雨增温作用,对提高降水利用率、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速效养分供给水平、优化旱作玉米水热条件效果明显,是旱作农区扩大玉米种植面积和种植区域、实现玉米稳产、高产的主要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杂交玉米盖膜与不盖膜两种种植技术的同田对比试验,探讨玉米地膜覆盖技术在高海拔地区玉米生产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增产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在高海拔山区使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可缩短生育期、增加粮食产量,具有良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蛟河市位于吉林省东部山区,无霜期较短,年有效积温偏低,玉米种植品种多数为早熟品种和中早熟品种,造成玉米单产偏低,影响了农民种植玉米的效益。从2013年开始,蛟河市享受了吉林省地膜玉米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优惠政策,借助政策的扶持,我们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推广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方法和新模式,经过几年试验研究,探索出一套适合东部山区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新模式—玉米地膜覆盖“二比空”双垄覆膜栽培技术,平均增产幅度达到30-35%,尽管生产费用有所增加,但增产明显,效益可观,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推广地膜玉米“二比空”双垄覆膜密植栽培技术项目,是玉米栽培模式的重大改变,也是实现玉米增产,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综合生态效益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是一项成型的种植技术,这种栽培技术主要适用于两种栽培形式,一种是小垄覆膜栽培,另一种是大垄双行覆膜栽培。在玉米的栽培过程中,病虫害也是影响种植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本研究简要分析了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和病虫妨害技术的要点,以便于为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提供依据和提高种植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1除草剂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现状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在我国的农作物中占第三位,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玉米已成为云南省种植面积第一,总产量第二的大田作物。文山州地处云南省东南部,山区、半山区占总面积的94.6%。耕地总面积23.13万hm2,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0万hm2,常年玉米种植面积达14万hm2,玉米已成为文山州的主要粮食作物,对农村经济的  相似文献   

14.
在干旱山区应用地膜覆盖种植马铃薯,能够提早成熟,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为了解干旱山区利用秸秆覆盖种植马铃薯的生育状况和产量表现,在若笠乡曹岘村开展了玉米秸秆、黑色地膜、露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覆盖种植马铃薯由于地温较低有利于薯块膨大且保墒效果好,为此在靖远县干旱山区玉米秸秆可以替代地膜在马铃薯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在白城市是一项成型的种植技术,通过在白城市多年的栽培实践经验来看,地膜覆盖栽培玉米栽培技术适用范围主要表现有两种栽培形式,一是小垄覆膜栽培;二是大垄双行覆膜栽培。对此,文中分析研究了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以及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田间管理,以便于为玉米进行地膜覆盖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新疆是我国重点产棉地区之一,也是农用地膜运用最普遍的地区,地膜技术除了大力运用在棉花种植外,现已开发出地膜玉米、地膜番茄等种植形式。近年来,由于新疆农业现代化发展脚步的加快,地膜覆盖已成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主要措施。但随之而来的白色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大量地膜残留在农田中给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1除草剂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现状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在我国的农作物中占第三位,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玉米已成为云南省种植面积第一,总产量第二的大田作物。文山州地处云南省东南部,山区、半山区占总面积的94.6%。耕地总面积23.13万hm2,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0万hm2,常年玉米种植面积达14万hm2,玉米已成为文山州的主要粮食作物,对农村经济的  相似文献   

18.
威宁属高寒山区,海拔高气温低,适宜种植的玉米品种少。选育耐低温、综合性状优良、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强、品质优良、适宜高海拔地区种植的玉米新组合对高寒山区玉米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威单4号是利用高寒山区地方种质资源作基础材料选育的白粒新品种,适宜在高寒山区种植。2021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玉20210017。  相似文献   

19.
刘羊权 《甘肃农业》2014,(10):67-68
油菜是舟曲县冬季农业开发的主要农作物。为了提高寒旱山区冬闲地的利用价值,舟曲县农业技术部门大力推广以地膜玉米套种冬油菜为主的一膜两用种植模式,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推广前景广阔。本文介绍舟曲县发展寒旱山区地膜玉米套种冬油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意义,并对发展寒旱山区地膜玉米套种冬油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不断扩大,作为呼和浩特市第一大主栽作物的玉米,常年播种面积稳定在290万亩以上,占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40%以上。由于各地区自然条件及种植水平的差异,使得玉米平均亩产在600千克左右。如何提高玉米单产仍然是呼和浩特市农业今后一个时期开展的重点工作。为此,我中心围绕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好处,在旱作区玉米上积极引进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进行试验示范。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是在传统地膜覆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