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糯质高粱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2.
中美高粱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研究卢庆善K.F.Schertz ̄2,USDA-ARS ̄2,宋仁本,郑春阳(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TexasA&.MUniversity,CollegeStation,Tx77843,U.S.A.)中国高粱杂种优势利用的历...  相似文献   

3.
高粱籽粒淀粉含量的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高粱籽粒中的淀粉是胚乳的主要成分,根据其分子结构可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总淀粉含量及支链淀粉与直链淀粉含量的比率与籽粒出米率、适口性及酿酒产量和品质有重要关系。本项研究选取具有典型性的4份亲本材料,按 Griffing 方法Ⅰ模式组配完全双列杂交,重点研究了总淀粉、支链与直链淀粉含量的配合力与杂种优势,试图为高粱籽粒淀粉含量及其组分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材料与方法选用经过自交纯化、淀粉含量及其构成类型不同的4份材料:粘高粱(昭盟)、黄壳红  相似文献   

4.
高粱不同分类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3份高粱不育系和24份恢复系组配的72个杂交种及其亲本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高粱分类组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结果表明,7种性状的总平均优势为121.5%。株高和穗长正优势占98.6%和97.1%,产量和产量组分在52.8%~81.9%之间,出苗至50%开花日数负优势占87.5%。不同分类组小区产量、穗粒重和穗粒数的杂种优势差异较大,除穗粒数外,顶尖族组和混合族组的平均超高亲优势水平和次数都高于都拉族组。顶尖族组的SC72614和SC5414,都拉族组的S21014和混合族组的SC37014和S11014E的产量及其多数产量组分具一般配合力正效应,并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平准。在10个最高产杂交种中,父本是顶尖族的6个,属顶尖工艺群;父本是混合族组的4个,分属惹拉—惹拉、顶尖—考拉和浅黑—菲特瑞塔工艺群。因此,从顶尖族和混合族组里选择亲本更易获得强优势杂交种。  相似文献   

5.
高梁不同分类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份高梁不育系和24份恢复系组配的72个杂交种及其亲本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高当众分类组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结合表明,7种性状的总平均优势为121.5%。株高和穗长正优势占98.6%和97.1%,产量和产量组分在52.8-81.9%之间,出苗至50%开花日数负优势占87.5%不同分类组小区产量、穗粒重和粒数的杂种优势差异较大,除穗粒数外,顶尖族组和混合混组的平均超高亲优势水平和次数都高于都拉族组。顶  相似文献   

6.
糯质高粱杂种一代存在明显的杂种优势,以穗粒重的优势最强;杂交双亲和中亲值对杂种一代的性状表现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除不育系间的穗粒重、一级分枝数的一般配合力和穗长的特殊配合力不显著外,其余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株高、穗长、千粒重和一级分枝数在遗传表现中加性基因效应占主导地位,而穗粒重和穗粒数则以非加性基因效应为主。  相似文献   

7.
8.
蛋鸡配合力测定和杂种优势利用试验张兆敏(河南省农科院,郑州450002)王广信,冀保华(郾城县科学技术委员会)(郾城县第一种鸡场)为了加快繁殖高产抗病的杂交蛋鸡,促进农村蛋鸡饲养业的发展,我们于1990年2月至1991年12月在郾城县第一种鸡场,利用...  相似文献   

9.
《山西农业科学》2016,(1):100-105
杂交育种又称为配合力育种,如何在杂种优势利用中对亲本配合力进行改良是杂交育种技术的关键所在。论述了亲本配合力概念、原理和测定方法以及自交系亲本配合力改良所涉及的育种方法及理论,对主要作物杂种优势利用过程中的技术和取得的成果分别进行了概述及展望,旨在为不同农作物杂交亲本选配以及更好地利用相关杂种优势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粱杂种优势利用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高粱杂种优势的现象很早就被人们发现了,但是,这一技术始终未能应用于生产形成生产力。1954年,美国得克萨斯农业试验站的高粱专家斯蒂芬斯等人利用“快熟迈罗”与“得克萨斯黑壳卡佛尔”进行正反交,结果在 F2的分离群体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株,他们用“得克萨斯黑壳卡佛尔”作轮回亲本,与雄性不育株回交,终于培育成功高粱雄性不育系和雄性不育保持系,即 Tx3197A、B——高粱研究历史上第一对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高粱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产生为高粱杂种优势的利用奠定了可靠的基础,开创了新的局面。一、我国高粱杂种优势利用的起步与发展1956年,我国留美学者徐冠仁先生回国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新选育玉米自交系的利用和新组合测配提供依据。【方法】以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10个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采用"温带×热带、亚热带"杂交模式,按不完全双列杂交配组,并对25个杂交组合进行农艺性状鉴定,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分析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效应。【结果】杂交组合在产量、穗长、穗粗、穗行数、百粒重和出籽率等性状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父本产量GCA值大小顺序为:柳5112〉柳5115〉柳2006〉柳2106〉柳5108,母本为:柳4073〉柳4075〉柳407〉柳4209〉柳4206。杂交组合柳4075×柳5112、柳4073×柳5112、柳4073×柳2106等6个组合的SCA值远高于其他组合。【结论】自交系柳407、柳4073、柳5112、柳5115的GCA效应值比较高,其组配的杂交种在产量、穗长、行粒数等性状上具有明显优势,具有较好的杂种优势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2.
烤烟亲本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7 个烤烟品种按双列杂交设计配成21 个杂交组合- 估算了7 个亲本6 个性状的配合力和4 个性状的杂种优势率- 结果表明,6 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4 个性状的特殊配合力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亲本间和杂交组合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亲本以317,株4- 1 表现最好,其次是红大和NC82 ,C2 表现最差;组合以株4 - 1 ×317,317 ×红大,317 ×K326 ,NC82 ×红大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3.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hybrid wheat, lodging is becoming one of the major factors limiting high yield in its production. However,few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combining ability and heterosis analysis of stem-related traits. In this study, 24 crosses were made according to NCII genetic design, using the three(photo-sensitive male sterile lines)×eight(restorer lines) incomplete diallel crosses. The length of basal second internode(LBSI) and breaking strength of basal second internode(BSBSI)as well ...  相似文献   

14.
10个玉米群体配合力效应和杂优组合模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225个主要玉米自交系为测验种,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对10个热带、亚热带、温带玉米种质群体的配合力效应、杂种优势及利用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墨黄1号、Suwan-1、新墨1号、豫综5号、辽旅综等5个群体有较高的产量一般配合力,是适合本地利用的优良种质,具有较大的利用潜力。在10个群体与测验种的50个杂交组合中,CML161x辽旅综(热×温型)、CML165x新墨1号(热×热型)、5公xSuwan-1(温X热型)、双M9x辽旅综(热X温型)、CML165x墨黄1号(热X热型)等5个组合的SCA值较大、产量高、对照优势大,在育种中可用于构建杂种优势模式,获得优良品种或组合。  相似文献   

15.
抗虫陆地棉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来源的常规棉、抗虫棉,按照4×7的NCⅡ设计组配不完全双列杂交得到28个杂交组合,通过2年重复试验,分析F1、F2产量和纤维品质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结果表明:产量和品质性状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大多比较低,但衣分的广义遗传力可达92.16%;狭义遗传力大于54.64%的性状为衣分、衣指、断裂比强度和籽指,部分性状的F2狭义遗传力高于F1代。供试组合F1和F2的中亲优势和高亲优势主要表现在产量上;所研究的性状中,F1以皮棉产量竞争优势、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最高,平均值分别为11.31%、34.17%和13.33%;组合P4/P7(鄂抗棉12/5H303)的皮棉产量比竞争对照邯284增产27.4%。F2杂种优势依然部分存在,但大多性状比F1优势都有衰退。F1籽棉和皮棉产量较优的特殊配合力组合为P4/P7(鄂抗棉12/5H303)、F2籽棉和皮棉产量较优的特殊配合力组合为P4/P10(鄂抗棉12/5H335)、P1/P11(611/5H336)。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好的抗虫棉亲本是P8(5H309)、P5(5H181);品质性状一般配合力好的亲本是P1(611),P2(05-5317)和P4(鄂抗棉12)。优选亲本配组可以指导抗虫杂交棉的选育,获得具竞争优势的抗虫杂交棉品种。  相似文献   

16.
能源高粱在盐碱地上的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本实验室新培育的4个甜高粱杂交种(S1~S4)和6个生物质高粱杂交种(B1~B6)作为参试材料,在吉林省长岭县和山东省滨州市的盐碱地进行2年大田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合当地及周边盐碱地区生产试验和推广种植的能源高粱杂交种,为我国发展生物质能源提供原料基础。研究结果表明:1)在2个试验点的2年试验中,各参试杂交种株高与茎粗分别为347.4~496.3cm和14.8~20.3mm,生物质高粱杂交种要优于甜高粱杂交种;2)2年中各参试杂交种地上部总干重为9.1~28.5t/hm2,其中生物质高粱杂交种B2、B4和甜高粱杂交种S2分别在各试验点的2年试验中表现突出;3)结合2年试验数据,得出适合长岭试验点推广种植的杂交种为生物质高粱杂交种B3、B4以及甜高粱杂交种S2,适宜滨州试验点推广栽培的为生物质高粱杂交种B2、B3以及甜高粱杂交种S4。  相似文献   

17.
玉米籽粒赖氨酸含量的配合力效应及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选自不同杂种优势类群的10个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照Griffing设计配成正反交90个组合,分别在河南3个地点进行随机区组试验,测定籽粒赖氨酸含量,分析基因型、地点及其互作对玉米籽粒赖氨酸含量的影响,并进行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地点和基因型各自之间差异以及地点×基因型的互作效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亲本赖氨酸含量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组合的赖氨酸含量以GCA效应为主;自交系E28、8085和Mo17的赖氨酸含量以及GCA效应均较高,是高赖氨酸育种的重要资源,尤其是E28,其赖氨酸含量和GCA效应分别达0.42%、0.502,有更大利用潜力;赖氨酸含量表现负向杂种优势,并与蛋白质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r=0.6052),而与产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r=-0.2280),表明对产量和品质同时改良的难度远大于对单一性状的改良。  相似文献   

18.
以不同杂优类群的4个玉米自交系为父本,5个舍热带血缘的自交系为母本,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组配成20个杂交组合,2008-2009连续2 a采用裂区设计田间试验,对穗长、穗粗等8个性状进行杂种优势和配合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1)组合间除穗行数超亲优势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各个性状的中亲优势与超亲优势均存在极显著差异;2)除粒...  相似文献   

19.
甜高粱亲本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新育成及育种中常用的5个甜高粱不育系、5个甜高粱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25个杂交组合,对株高、生育期,含糖锤度、叶绿素、产量等5个性状用DPS数据统计软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育系303A,综合性状表现突出,一般配合力高,是一个较理想的甜高粱不育系,其次为L0202A较好;恢复系LTR108、LTR114表现好,一般配合力高;综合产量和含糖锤度表现,303A/LTR114、L0202A/LTR108及L0202A/LTR114是比较理想的甜高粱杂交组合。本研究为甜高粱的高糖高产栽培和品种选育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玉米改良群体MM中选系的产量配合力及 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玉米优良自交系和杂交组合,探明玉米MM群体的育种潜势、所属杂优群体及杂优模式,为其进一步改良和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6个分别代表我国玉米主要优势群的自交系(丹598、WN11、武109、丹599、X104和昌7-2)为测验种,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对选自玉米MM改良群体的9个自交系进行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结果】MM群体中自交系3、4、5、7和9具有较高的产量一般配合力(GCA)相对效应值;组合9×丹599、6×WN11、3×武109、8×WN11和1×丹598的产量特殊配合力(SCA)相对效应值较高;9×丹599、3×武109、5×丹598、4×丹599和7×丹598的产量配合力总效应(TCA)较高;9×丹599和3×武109的产量对照优势较强;MM群体与WN11和X104间杂交无优势,而与丹598和丹599杂交优势较大。【结论】玉米MM群体中自交系3、4和5产量GCA较高,可用于配制组合;组合9×丹599和3×武109较对照增产,可进一步进行试验;MM群体与兰卡斯特群和瑞德黄马牙群种质亲缘关系较近,为这两类血缘兼有的优势群,可与旅大红骨群及P群构建杂优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