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蛋鸡的养殖在我区禽类养殖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针对蛋鸡生长的不同阶段,其管理方式和疫病防治也有所差异,笔者在这里就简要分析引起蛋鸡疫病的主要因素,从蛋鸡生长的不同阶段出发来分析讨论易发生的疫病,并且对蛋鸡的疫病防治提出针对性方案。1雏鸡阶段1.1雏鸡阶段常见疾病成因及类型由于雏鸡刚孵化,因此其绒毛和皮下脂肪都比较少,导致其保温能力很差。这种温度调节的技能对于雏鸡来说要到两周后  相似文献   

2.
饲粮中过量L-半胱氨酸引起雏鸡致命性代谢性酸中毒DilgerRN,BakerDH摘要:选用8日龄雏鸡,进行72h的阶段饲养研究,旨在评价L-半胱氨酸(L-Cys)毒性作用的生理机制。试验组雏鸡在基础饲粮中额外添加L-Cys30g·kg-1,对照组雏鸡采食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收集雏鸡血浆和肝脏样品,测定  相似文献   

3.
种鸡育雏阶段的健康状况对于种鸡后续生产性能和种蛋产量等多方面有关键影响,该文对种鸡雏鸡阶段饮水及开食工作,饲养管理措施及环境控制等方面进行介绍,旨在为种雏鸡的科学养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陈钦  耿耿 《新农村》2003,(7):15-15
雏鸡生长迅速,代谢旺盛,敏感性强,抗病力差,体温调节能力不强,稍不注意,极易患病.新城疫、雏鸡白痢、球虫病是雏鸡阶段危害最大的三大病害,在饲养管理中应特别注意防治.  相似文献   

5.
<正>蛋鸡雏鸡的培育是蛋鸡饲养管理中一个较为细致的工作,因它直接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成鸡的产蛋性能。雏鸡的培育分两个阶段,育雏期和育成期。从出壳后到离温前的幼雏,需人工给温,称为育雏期,一般饲养期为0~6周龄。离温后养育到性成熟前,称为育成期,一般饲养期为7~20周龄。1育雏期雏鸡培育阶段  相似文献   

6.
育雏是雏鸡继续发育成熟所必经的阶段 ,也是养鸡业的成败关键环节 ;要保证相对较高的雏鸡育成活率 ,饲养管理和疫病防制是其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7.
种鸡雏鸡的饲养和培育是决定母鸡饲养效益回报高低的关键因素,因此关注种鸡雏鸡生长的每一个环节,采取正确的培育方式:从选择种鸡雏鸡、分阶段饲喂和营养供给、单笼饲养、温度和光照、定期对种鸡雏鸡进行体重检查等方面加强管理,才能真正保证种鸡雏鸡安全的培育过程和健康生长,从而在雏鸡阶段为提高养鸡业的经济效益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 雏鸡一般是指孵出到40天或6周龄的幼雏。鸡在这一阶段体小娇嫩,功能不健全,抗寒抗病能力差,适应环境能力弱,极易生病死亡。因此,要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进行科学管养,以有效地提高雏鸡育成率。概括起来,有15个方面的技术要领。 1 选鸡。选择健壮的雏鸡是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初生健康的雏鸡,全身发  相似文献   

9.
1改善鸡体生理功能 在雏鸡饲养阶段,日粮中添加维生素C 100毫克,可提高雏鸡血液循环及组织细胞的代谢功能,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10.
雏鸡是指从出壳到6周龄这一阶段的鸡。此阶段雏鸡的生理特点是: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消化功能和体温调节能力较弱,抗逆性差,死亡率高等。特殊的生理特点决定了育雏是养鸡生产中一项重要的、要求严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