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罗林钟 《蜜蜂杂志》2014,34(10):27-27
<正>入秋以后,外界蜜粉源逐渐减少,蜂群管理由蜂王浆、蜂蜜等蜂产品的生产逐步转向蜂群越冬准备,特别是转地养蜂户,从9月开始,陆续从外地转回,准备蜂群的越冬。从近年来养蜂生产的实际情况来看,每年的9~11月是蜜蜂农药中毒的高发期,主要原因是:外界蜜粉源减少,转地蜂群经长时间运输,蜂群蜂粮贮备减少,蜜蜂外出采蜜积极性高,而蜂群整体抵抗力却相对较弱,当外界使用农药时,容易引起蜜蜂中毒,造成蜜蜂大量死亡;另外,由于转地蜂  相似文献   

2.
我们常说一年之际在与春,而对于蜂农来说却是一年之际在于秋.因为秋季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蜂群是否能够安全越冬,从而关系到第二年春天蜂群的发展.所以,养蜂人常把秋季作为一年养蜂工作的开始.秋季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更换蜂王、培育大量越冬蜂、储备越冬饲料、防止蜂螨,为蜂群越冬,和来年早春繁殖作准备. 1 提前储备越冬"口粮" 进入秋季以后,外界蜜源逐渐减少,从秋季到第二年春季蜜蜂所需的蜜源,得在大流蜜期准备好,每隔半个月还得开箱检查蜜源消耗情况. 每年的9月到11月是蜜蜂农药中毒事件的高发期.因为外界蜜源减少,蜂群粮储备相对减少,蜜蜂外出采蜜积极性高,当外界使用农药时,容易引起蜜蜂中毒,造成蜜蜂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3.
黄坚 《蜜蜂杂志》2007,27(8):31-31
秋天的蜜蜂,最容易互相盗蜜.这是因为秋天蜜源稀少,气温下降,蜂群群势逐渐减弱,蜜蜂在外界采不到花蜜,惟恐挨饿,就飞到别的蜂群里去抢蜜.有这种行为的蜜蜂,养蜂人都习惯地称之为"盗蜂".  相似文献   

4.
向日葵是吉林西北部唯一的主要秋季蜜源,然而转地到该地采集的蜂群数量却在逐年减少。通过调查发现,当地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蜜粉源花期推迟、蜂蜜价格偏低、蜜蜂中毒、缺乏水源、盗蜂严重等诸多问题,是导致养蜂者弃蜂改行、弃花躲蜜的因素。尤其盗蜂导致蜂群秋衰问题至关重要,解决了盗蜂自然会吸引养蜂者前来放蜂采蜜,蜂群数量增加,促进蜜蜂为向日葵授粉,提高向日葵产量,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5.
1.秋季转地养蜂繁殖场地和采蜜场地的选择。秋季转地的场地要选择蜜源植物多、面积大、长势好的地方,这样有利于多采蜜、多采粉,有利于蜜蜂秋季繁殖。场地的范围大些,对于采蜜有好处,又可以避免出现盗蜂现象。  相似文献   

6.
据我所知,中原地区有不少蜂群经过越冬后出现剥皮死现象,轻的有10~20%的蜜蜂死亡,严重的死蜂达1/3。群势越弱,这种现象越严重,致使春衰,蜂群发展缓慢,痛失春季油菜和洋槐蜜源,尤其对定地和小转地养蜂影响较大。要想防止蜂群越冬剥皮死现象,首先要弄清蜜蜂死亡原因。我观察发现,造成越冬剥皮死的原因有四:1.秋季繁蜂没有用新王,老王秋繁出的新蜂不如新王繁殖出的蜂体质健壮,体质弱的蜜蜂耐寒及抗病虫害能力差,遇寒冷气候,蜜蜂头部扎到蜂房里,如蜂团收  相似文献   

7.
蜂农求助     
《蜜蜂杂志》2011,(1):16-16
姜克文是山东烟台牟平区水道镇榛子崖村蜂农,养蜂40群,2010年2月份,在当地蜂场,采集蜂采蜜粉回巢时大量死亡落地。5月份转地养蜂后未见采集蜂落地死亡。8月份回当地饲养,蜂群又开始出现死蜂。当地有一家大型黄金冶炼厂,  相似文献   

8.
不论在什么地区饲养蜜蜂,原则上都要养强群,特别是定地饲养.大家知道定地养蜂和大转地养蜂是无法相比的,因为大转地蜂群由于不失时机的转场,蜂群始终处在不离花的环境里.而定地饲养的蜂群就做不到这点.虽说管理措施大同小异,但定地饲养蜜源有限,只有油菜是一个稳产的好蜜源,就是早了些,开花流蜜期蜂群正处于新老交替期和增殖期,没有更多的适龄采集蜂.  相似文献   

9.
崔文东 《中国蜂业》2005,56(3):16-17
由于家庭的原因,我不具备转地放蜂条件,多年以来一直都是定地养蜂.本地没有什么好蜜源,所以,养蜂的经济效益也不高,加上近几年农田大量使用农药,山林植被被毁,本地养蜂面临困境,前景很不乐观.由于我对养蜂信心不足,在蜂群管理也就不像前几年那么认真了,加上螨药质量的低劣,用后没见落螨,以为没有蜂螨,情况正常呢!但蜂群去年一直发展不起来,不知什么原因,也没有去细想,还以为是外界蜜粉源不好所造成的呢!到了8月份开始着手培育越冬蜂时,用了山西某厂生产的"绝螨王",并全部加大剂量治了两遍,均不见落螨,又以为平安无恙很正常呢!到了8月下旬突然发现幼蜂满地乱爬,情景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0.
秋季防盗蜂     
秋天的蜜蜂,最容易互相盗蜜.这是因为秋天蜜源稀少,气温下降,蜂群群势逐渐减弱,蜜蜂在外界采不到花蜜,惟恐挨饿,就飞到别的蜂群里去抢蜜.有这种行为的蜜蜂,养蜂人都习惯地称之为"盗蜂".  相似文献   

11.
蜂群转地饲养追花夺蜜,是增加蜂产品产量,提高养蜂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长期转地放蜂耗费大量的人力、运力,费用大,蜂群难以保持强群,在运蜂途中如何减少损耗,保持群势,安全到达目的地,历来是养蜂技术的难点之一。1掌握放蜂信息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主要蜜源植物开花期如何既保证蜜的质量又防止群势下降纪天祥养蜂的目的是为了采蜜,如何使蜂群多采蜜,养蜂工作者长期以来采取各种办法,在主要蜜源植物开花期前40~50天培育适龄蜂,组织强群和利用飞翔蜂加强采蜜群,《中国养蜂》1957年第4期发表了《论蜜蜂的...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 :蜂好养 ,冬难越。下面把我的经验介绍给严寒地区养蜂的蜂友们 ,供大家参考。1 蜂群越好冬的前提从 8月 2 0日开始繁殖越冬蜂群 ,外界蜜源不足的地区要在夜晚对蜂群进行奖励饲喂 ,2日 1次。必须注意盗蜂 ,一旦发现盗蜂立刻对被盗群停止饲喂。制止盗蜂的方法 ,可利用碎草将蜂箱前面挡上 ,开只能由 1只蜜蜂通过的小巢门 ,因为盗蜂不熟悉此巢门 ,本箱的蜜蜂可通过碎草空隙自行回巢 ,效果比较好。繁殖越冬蜂的同时必须彻底治 1次蜂螨 ,利用四川资阳的“螨扑立克”我认为比较好 ,既省事、又安全。2 适当提早喂越冬饲料继箱群从 9月 12日…  相似文献   

14.
人工分蜂又称人工分群,是在蜜蜂饲养过程中,利用其自然分蜂的特性,根据外界气候、蜜源和蜂群状况,有计划地将l群蜜蜂分成2群或多群的蜂群繁殖方法。人工分蜂是增加蜂群数量,扩大养蜂生产规模,进一步提高养蜂效益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5.
唐黎标 《蜜蜂杂志》2012,32(9):23-24
所谓盗蜂,是指窜入别的蜂群或钻入仓库盗取蜂蜜或食糖的蜜蜂。盗蜂多发生于外界蜜源缺乏或枯竭的季节。发生盗蜂,会给养蜂生产带来重大损失。了解和掌握盗蜂发生的原因,做好盗蜂发生的预防工作,制止盗蜂的发生,对养蜂生产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盗蜂是指到其他蜂巢中采蜜的工蜂,盗蜂均发生在外界蜜源缺乏或枯竭的季节,是蜜蜂种内竞争的重要形式。当蜂群的密度超过自然界所能承受的压力时,蜜蜂通过盗蜂的形式实现食物资源的再分配,保留强者,淘汰弱群和病群。人工饲养的蜜蜂数十群甚至上百群被集中放置,远超过蜜蜂自然种群的密度,如果管理不善,在蜜源不足时就会产生盗蜂。  相似文献   

17.
邵玉昌 《中国蜂业》2003,54(3):14-14
长白山区室外越冬的蜂群 ,由于过冬保温时蜂箱摆放密集 ,箱与箱之间的距离只有 5~ 6cm的空隙。早春蜜蜂排泄时很容易造成偏集 ,致使群势强弱不均 ,一旦出现强弱不均就很难互补 ,但在短时间里对蜂场不会带来损失 ,但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为了减少不利影响 ,提高养蜂经济效益 ,那就要人为地在适当的时候有目的地进行均衡群势 ,使全场蜂群的群势平衡发展 ,充分发挥全场蜂王的产卵力和幼蜂的哺育能力 ,最大限度地提高当年养蜂经济效益。全场均群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外界有充分的蜜粉源。二是适宜的气温。三是有病的蜂群不能均。四是要看强弱…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饲养着700多万群蜜蜂。由于南北气候差异较大,形成蜂群南越夏北越冬的饲养管理问题。如何变蜂闲为蜂忙,常年采蜜是目前养蜂界十分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们对蜂群夏东北冬西南常年采蜜的生产形式进行了探讨。现将我们的认识发表于下,供广大蜂友共同研究。一、气候对东北越冬、西南越夏蜂群的困扰每年9月,是东北农作物成熟季节,过了白露,西北利亚的冷空气和贝尔加湖附近的高气压开始南下影响我国东北地区,气温开始明显降低。东北地区9月末出现霜冻,蜜源中断,蜂王停止产卵。气温稳定在7~12℃时,蜂群逐渐形成蜂团,开始漫长的越冬…  相似文献   

19.
罗勤 《蜜蜂杂志》2001,(11):22-23
蜜蜂白垩病是养蜂生产中的一大病害 ,对蜂群造成严重危害。自 1990年起 ,在我国部分地区的蜂场开始发现蜜蜂白垩病 ,并迅速蔓延 ,全国各地的蜂场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受白垩病危害的蜂群 ,主要表现在蜜蜂老熟幼虫在封盖后死亡 ,减少了蜂群新生蜂的数量 ,群势迅速下降 ,不能维持正常的蜂群活动 ,严重的甚至弃巢飞逃 ,整群灭亡。虽然多年来广大的养蜂者不停地对此病采取预防措施 ,但始终不能根除。我县蜂群从 1993年开始发现蜜蜂白垩病 ,到1997年全县蜂群发病率达 4 0 %。发病时间主要在每年 2~ 4月和 7~ 8月 ,都是大蜜源的流蜜期 ,发病后不…  相似文献   

20.
湘西山区的冬挂花,在11月中旬开放,到12月上旬结束,是冬季粉蜜源最丰富的一个好蜜源。抓好冬桂花期的中蜂管理,不仅能取到大量的好蜂蜜,还能繁殖大量的越冬幼蜂,对蜂群的安全越冬和翌年早春繁殖、造脾,分蜂、取蜜创造有利条件。一、花期前的准备和管理 1.群势的组织:八小时蜂群的摆放,应有计划地以3箱为一组并排放置,以便冬桂流蜜时安排采蜜。 2.保管好空巢脾:蜂群在越夏期间,群势有不同程度的削弱,蜜蜂护不严的边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