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西北农业学报》2005,14(3):172-17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是亚洲最大的昆虫博物馆,总建筑面积8 000 m2,分展览、收藏和科学研究三大部分。收藏有国内外各类昆虫标本100多万号。展厅包括生态区、昆虫生命厅、昆虫家族与世界名虫厅、害虫与益虫厅、昆虫文化厅、周尧教授爱国主义和治学事迹展厅、昆虫实验室、  相似文献   

2.
《浙江农业学报》2005,17(3):F003-F003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是浙江蚕丝业研究和开发的一个重要研究机构。研究所现有职工46人,其中高、中级科技人员21人;硕士以上学历10人,其中博士6人。研究所建有昆虫分子生物学、昆虫资源综合利用、家蚕遗传耷种、蚕种繁育、桑树育种及生理生化、蚕病、茧丝、蚕桑生物技术等实验室,拥有科研用房8000m^2,试验桑园12hm^2,保存桑、蚕品种资源600多份。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应用研究项目组拥有合理的科研人员梯队,目前有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1人,助理研究员2人,专职昆虫饲养员2人,每年有流动工作的研究生和实习生5~8人。该项目组拥有改造一新的实验室2间和自动控制光、温、湿度并配制了钢玻璃结构的养虫架和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始建于1950年,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现已建成集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区域性研究所。全所现有职工47人,其中研究员7人,副研究员7人,博士6人,硕士9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所内设有生物防治、监测预警、有益昆虫、植物检疫、分子生物学、病虫害综合防治、生物农药、化学农药、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等研究方向。国家赤眼蜂产业化示范基地、吉林省农业昆虫重点实验室设在这里,设施完备。“十一五”期间承担国家863课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植物保护科学家岗位、农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国家支撑计划子课题、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子课题等项目40余项,累计经费1300余万元。  相似文献   

5.
《河南农业》2008,(19):F0002-F0002
沁阳市植保植检站是隶属于沁阳市农业局的全民事业单位,现有干部职工13人,其中高级农艺师1人,农艺师4人,技师1人,高级工5人。该站有设施齐全的病理昆虫实验室和田间病虫观测场,承担着全市的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重大病虫害的应急控制、植物检疫、农药监督管理,新农药、新药械、植保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和技术培训、咨询等工作。  相似文献   

6.
科技动态     
美国佛罗里达州盖恩斯威尔农业局昆虫引诱、习性和基础生物研究室主任赫伯特·奥伯兰德自1965年以来一直从事实验室昆虫组织的培养研究,他对昆虫从幼虫到蛹的变态过程很感兴趣,现已能够解剖昆虫的器官芽,即保留其在幼虫和蠋虫期的成虫器官,来观察变态。奥伯兰德说,他之所以选择翅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在所有昆虫的器官中,翅不仅类型多,而且  相似文献   

7.
叶浓 《世界农业》2005,(2):60-60
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占世界所有生物的一半还多.它们适应各种生存环境并形成了众多针对不同细菌的抗体。这种特性引起了斯特拉斯堡一个药物研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的兴趣。这里的生物学家、药物学家、化学家和昆虫学家就一直试图从昆虫身上提取药物分子.并希望借此有朝一日能够战胜癌症。实验室负责人说.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2020,(10)
正最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的重组蛋白新冠疫苗获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文。该疫苗是利用昆虫细胞在培养液中大量繁殖,将新冠病毒的基因引入昆虫细胞,昆虫细胞作为"工厂"生产出高质量的重组疫苗蛋白,并进行精致纯化。  相似文献   

9.
2014年8月15 ~ 22日在马尾口岸废物原料查验区采用诱捕、踏查、实验室形态鉴定方法对昆虫、软体动物、杂草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次调查共涉及昆虫8目25科35种1 736种次,杂草14科30种,软体动物3科4种143种次.  相似文献   

10.
昆虫性信息素诱捕技术的应用效果与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和实验室观测以及与农民面对面的交流,对国内外昆虫信息素使用情况、经济、生态效益进行比较,探究昆虫信息素应用于农业控制害虫和种群监测的效果和存在问题。结果表明,使用昆虫信息素技术将大幅度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避免害虫对农药产生抗性,改善生态环境,解决农产品出口中的农残难题,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并能保护自然天敌,达到可持续、低风险、可兼容的害虫综合治理目的。  相似文献   

11.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是建校伊始时的3个老系之一,是已故著名农业教育家、植物病理学家吴友三教授和著名衣业昆虫学家任明道教授等老一代科学家创立的,历经47年历史沧桑和历届沈农植保学子图治,现已发展成为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科点。植保系现有植物病理学教研室、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教研室和衣药学教研室及植物免疫学研究室。设有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个(北方农作物病害免疫实验室),辽宁省教委评定的专业基础合格实验室2人(植物病理学实验室和昆虫学实验室)。植物病理学科为辽宁省重点学科,设有博士点和硕士点,现有博士研…  相似文献   

12.
正天然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简称"实验室")的前身是华南农学院杀虫剂研究室,隶属于华南农业大学第一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是华南农业大学第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1年成为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拥有6 000 m~2的教学科研用房,以及Bruke 600兆核磁共振仪、液-质联用仪、气-质联用仪等价值3 00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  相似文献   

13.
动物源生物农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物农药对人、畜和环境都具有安全、环保等优势。综述了昆虫内源激素类生物农药、昆虫信息素、微孢子虫、昆虫忌避剂、节肢动物毒素等动物源生物农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生物农药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苏州市外来有害生物防控技术中心位于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是以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外来有害生物防控实验室为依托的事业单位,为区域中心实验室。主要承担苏州局辖区进出境植物检疫样品的实验室检测和外来有害生物防控技术研发工作。检测范围覆盖植物病毒、细菌、真菌、线虫、昆虫、杂草等。于2007年2月获得计量认证证书和CNAS认可证书,是全国系统分支局中最早通过认证认可的植物检疫实验室之一。  相似文献   

15.
<正>门兴元,男,1974年生,山东省莱阳人,博士,副研究员。现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学术专家,兼任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昆虫学会农业昆虫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昆虫学会理事。《昆虫学报》等刊物审稿人。1997年莱阳农学院植物保护系毕业,获学士学位;2000年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学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2003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态学专业毕业,获博士学位;2006年汕头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目前主要从事昆虫生态学、农业害虫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宋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梁克家等人编纂的《三山志》为起点,按历史发展顺序,记叙讨论我省古代有关昆虫记述的文献.其中,清乾隆丙申年(1776年)闽中陈世元编著的《治蝗传习录》鲜为人知.所述文献,涉及昆虫的名录,形态、生活习性、药用昆虫、食用昆虫等诸方面,第一次对我省古代昆虫发展概况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过程中的昆虫生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化的过程,对于昆虫来说,就是生活环境改变的过程。城市化过程中昆虫群落发生了变化,具有自身的特点。城市昆虫生态学混杂着生物学和社会政治问题。生态学的城市昆虫管理决定于人们对城市昆虫的态度和行为。人们不仅对昆虫有重大影响,还规定了昆虫成为问题的环境标准。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保护城市昆虫多样性,重视人与昆虫的和谐发展成为城市发展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8.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6,33(2):F0002-F0002,F0003
安徽省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安徽农业大学农药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等7个硕士点和农业昆虫瑟植物病理省级重点学科,围绕安徽省农产品安全性的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通过国际、国内学术合作和交流,形成一支高水平的农产品安全性评价和污染防治与修复的技术队伍,为全省农产品生产、消费以及安全性的实现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9.
昆虫嗅觉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嗅觉机制对于昆虫选择栖息地、获得食物、趋利避害、传递讯息、群集以及繁殖等许多行为起到重要作用。因此,通过研究昆虫嗅觉系统,可以阐释嗅觉发生过程中的普遍机理,还有助于理解昆虫嗅觉活动与其整个生命活动之间的联系,进而为高等动物特别是人的嗅觉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并且通过对昆虫嗅觉机理的研究,发展出了一系列新的害虫治理方法,为害虫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近年来,随着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昆虫行为学和昆虫电生理学的深入研究,科技人员发现了许多相关的嗅觉活性分子和嗅觉相关基因,从分子层面对昆虫嗅觉机制进行解释。本文综述了气味信号通过嗅感器转变为电信号,并由昆虫触角叶编码整合,最终传递到前脑整个过程中所涉及的分子组件及昆虫体内生理生化等方面有关进展。  相似文献   

20.
瓜叶菊上美洲斑潜蝇的生物学特性及蛹的耐寒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植物为宁夏西夏区甜菜所温室大棚种植生长良好的瓜叶菊、黄瓜、翠菊、豌豆等。供试昆虫是用上述大棚种植瓜叶菊在实验室饲养的美洲斑潜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