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梭鲈(LuciopercaLucioperca)原产欧洲中部,是鲈科的主要经济鱼类。该鱼适温广、耐盐碱,适宜多种形式的养殖。梭鲈肉味鲜美、肉质细嫩、无肌间刺,其蛋白含量高于20%,食用效果好于鳜。北京市水产科研所于1995年引进该鱼,即进行了人工繁殖...  相似文献   

2.
1996年6月由新疆福海引进乌仔1万尾,当年培育成的鱼种平均体重75g,第2年养成规格为平均体重480g。山东省夏季池塘水温高达34℃,但采取井水降温等措施后梭鲈能安全度夏。  相似文献   

3.
梭鲈鱼池塘人工繁育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池塘中梭鲈鱼人工繁育的试验介绍,阐述利用这种优质鱼类在池塘中进行人工养殖的可行性及重要的推广价值,并对试验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和提出相应的对策。该试验是在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开翔先生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的,现我局已进行了5年,规模和产量不断提高。1992年,成鱼驯养面积900m^2,繁殖出水花25.4万尾,售出秋片1000尾;1993年,繁育出梭鲈夏花苗50000尾,秋片10000尾。  相似文献   

4.
5.
布伦托海梭鲈的池塘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在新疆布伦托海进行梭鲈池塘繁殖的实践中,观察了梭鲈产卵、孵化的水质和水温条件,了解了梭鲈亲鱼产卵过程经历的四个阶段:恋巢—发情—产卵—护巢。并对梭鲈的产卵量、全产率、受精率、孵化率进行测定。总结了水温与孵化期长短的线性相关,提出了在池塘繁殖中提高梭鲈出苗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梭鲈(Stizostedion luciopera Linnaeus)属鲈形目、鲈科、梭鲈属,主要分布在欧洲的里海、咸海、黑海及波罗的海水系。1995年农业部下达《梭鲈的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研究》重点科研课题后,我们经过几年的试验和探索。在池塘条件下人工繁育,取得了成功,现已推广到国内许多省市。本试验利用野生梭鲈为亲鱼进行大面积池塘繁育,比小面积池塘繁育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顺德和珠江三角洲基塘地区,最近几年从新疆引进一种养殖的新品种——梭鲈。梭鲈(Lucioperca lucioperca)在分类上属鲈形目(Pericformes)、鲈科(Percidao)、梭鲈属(Lucioperca)。梭鲈有5种,其中2种栖息于北美洲东部水域.3种分别栖息于我国新疆额乐齐斯河水系和欧洲咸海、黑  相似文献   

8.
9.
浙江省三门县位于浙江中部沿海三门湾的西南面,海岸线长227km,海域面积425.6km~2,10m等深线以内浅海49万亩,可供养殖面积10万亩,滩涂面积22万亩,可供养殖的滩涂15万亩。沿海共有大小岛屿122个,海岛总面积4.2万亩。海岛自北向南,星罗棋布,形成天然屏障。故而,沿海水域风平浪静,滩涂广阔,涂质柔软。境内有旗门港、海游港、健跳港、浦坝港等港湾深嵌内陆,沿岸有清溪、珠游溪、亭旁溪、白溪、山场溪等八大溪流,雨季夹带着大量养份入海,致使近海水  相似文献   

10.
梭鲈(Lucioperca Lucioperca)原产自欧洲中部,是鲈科的主要经济鱼类。该鱼适温广、耐盐碱、适宜多种形式的养殖。梭鲈肉味鲜美、肉质细嫩、无肌间刺,其蛋白含量高于20%,食用效果好于鳜鱼。北京市水产科研所于95年引进该鱼。即进行了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商品鱼养殖试验,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主要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梭鲈体肥肉厚、体呈梭形,口端位、口间距不大,上下颌有颚齿和犬齿,鳃部生有锐利的小刺,背鳍较长分为前后两部分,尾鳍为分叉的正  相似文献   

11.
3种重金属离子和2种杀虫剂对梭鲈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常温静水条件下,研究了铜(Cu)、锌(Zn)、镉(Cd)3种重金属离子和甲醛、晶体敌百虫2种杀虫剂对梭鲈(Stizostedionlucioperca)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重金属离子对梭鲈胚胎的毒性大小依次为:Cd2+ >Cu2+ >Zn2+;当甲醛浓度为1000mg/L时,对梭鲈胚胎的毒性影响较强,而高浓度的晶体敌百虫对梭鲈胚胎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在梭鲈繁殖用水中使用杀虫剂时,甲醛和晶体敌百虫的安全浓度分别为200mg/L和0.4mg/L。  相似文献   

12.
在总面积为2165hm^3的池塘中,试验推广4种养鱼模式,池塘设置小网箱等技术,取得大面积高产结果:平均亩产6529.5kg/hm^2,平均盈利12010.5/hm^2,比推广前3年平均亩产提高55.9%,鉴定认为,在养殖面积,单产水平及综合管理技术等方面达我国北方同类水域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3.
利用池塘生态条件,使用净水复合菌,其含量为80亿/ml左右,以保持生态健康养殖。通过对比试验和观察测定等,对海蜇苗种的适宜放养时间、密度、规格、方法及水质要求、池水调节、生产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2005年平均单产143.38 kg/667 m2,平均投入产出比为1:3.46。  相似文献   

14.
利用当年繁殖的大规格鱼种,以不同规格及密度进行大口鲶池塘单养试验,并对饲料配制及投饲方面作了新的探索。经过3个月的饲养,平均体重分别达到443、670.7、211.6g/尾,成活率分别为99.1、99.0、98.6%,平均饲料系数分别为3.2、2.9、3.6:1,日总平均增重分别为3.8、5.1、1.8g/尾·天。  相似文献   

15.
分布于沿海河口近岸的鱼旨(Seranidae)鲷(Sparidae)鱼类可作为咸淡水池塘养殖对象。作者于1994~1996年间在广东东莞以263公顷池塘进行规模化养殖生产试验;提出了主养尖吻鲈(Latescalcarifer)或花鲈(Lateolabraxjaponicus),配养黄鳍鲷(Sparuslatus)的放养模式。整个饲养过程分中间培育和养成两阶段,前者强调驯化、分级,以取得优良鱼种;后者强调饲料选择,投饲技术和水质管理等。三年多来实践,池塘年均单产为11.08t/hm2,扣除成本年纯盈利8.957万元/hm2,投入产出比11.23。  相似文献   

16.
对池塘精养河蟹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河蟹成活率59.5%,平均个体重83.9g,平均个体增重倍数2.8折合亩产101.1kg;混养鲢鳙亩产90.9kg,平均尾重750g。每亩盈利2343.60元。1992年鉴定认为,本研究成果属山东省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7.
试验池塘内放置固定式网箱70只,规格为6m×3m×2.4m,人工投喂动植物性饵料及配合饲料。每平方米网箱放养规格为5~12g/尾、体长6~8cm的鳅种2.24kg,平均280尾,饲养约7个月,产成鳅8.272kg/m~2,盈利78.09元/m~2,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淡水青虾土池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土池中架设敞口式网箱,箱内放养抱卵青虾进行强化培育及幼虾孵化,通过适时培养生物开口饵料,及时投喂人工饲料,保持中度肥水等技术措施和20余天的培育,经验收小组确认,每亩生产1cm以上的虾苗 140余万尾。并对适宜青虾育苗的池塘生态条件及饵料生物培养,水质调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海蜇池塘养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研究了海蜇养殖池塘改造、苗种放养密度、饵料培植、水质管理等技术,为当前国内虾池综合利用探索了新途径;提出了大水面海蜇养殖的基础设施要求,在苗种放养密度、肥料施用及进排水管理方面提出了确切的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20.
比较了5种不同脂肪(能量)蛋白比的配合饲料对初始平均体重(7.75±1.17)g梭鲈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喂不同脂肪蛋白水平的饲料,以能量蛋白比为45.94kJ/g试验组的生长速度最快[SGR为(2.86±0.17)%/d]、饲料系数最低(FCR为1.57±0.12)、蛋白质沉积率和能量保留率最大,分别为98.44%±2.38%和30.88%±3.83%;以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为变量因子,以梭鲈幼鱼的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沉积率和能量保留率为指标,通过二元二次回归方程得出梭鲈最大生长速度时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39.80%,脂肪含量为8.79%,总能为18.53MJ/kg,脂肪蛋白比为0.22,能量蛋白比为46.56kJ/g;梭鲈获得最大的蛋白质沉积率时,饲料蛋白质含量为38.76%,脂肪含量为9.18%,总能为18.65MJ/kg,脂肪蛋白比为0.24,能量蛋白比为48.12kJ/g;梭鲈获得最大的能量保留率时饲料蛋白质含量为38.55%,脂肪含量为9.45%,总能为18.72MJ/kg,脂肪蛋白比为0.25,能量蛋白比为48.56kJ/g;饲料中脂肪水平的增加可以降低鱼类耗能时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