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是一个农民,也是《河南农业科学》杂志的热心读者。为找致富门路,我订了《河南农业科学》杂志,从中尝到了不少甜头。1988年我在《河南农业科学》第三期上,看到《西瓜新品种丰收2号及其栽培要点》一文后,就照本宣科地种了一亩西瓜试验田。  相似文献   

2.
我们是安徽宿州市城东乡的农民,原来是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一本《农村新技术》,从此就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能在第一时间看到新杂志,我们三兄弟瞒着多病的父母凑钱从邮局订阅了一份。多年来我们即使吃不饱饭也坚持订阅《农村新技术》,从中学到了很多种植和养殖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现代农业科学》2007,(12):45-45
尊敬的陈主编:您好! 我们是安徽省宿州市城东乡的农民.由于父亲右腿残疾母亲又因病常年卧床不起,兄弟三人初中没毕业都回家务农了,当时是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村支书家里看到一本《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那时起就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4.
我是《新农村》的老读者,每当看到新的一期《新农村》,我的眼睛就一亮。我每期都看,先看目录标题,后看里面的文章,有的文章细致反复地阅读,以求理解。在嘉善县范泾乡许多人都与我一样喜爱《新农村》,称它为我们农民勤劳致富的“好帮手、好参谋、好老师”。《新农村》之所以会受到我们农民的欢迎,是因为这本杂志面向农村,为农服务的宗旨明确。农民想看、  相似文献   

5.
《农家致富》2007,(9):58-58
江苏省丰县顺河镇单世平读者来信说,我是当地圣达农民合作协会的种、养殖经纪人,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当地邮局订阅了《农家致富》杂志,几年来我一直是贵刊的热心读者,前日在杂志上看到贵刊正在举办“做《农家致富》会员,搭创业致富快车”的活动,我立即就填写了“创业致富会员登记表”给你们寄过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罗老师:我是贵刊的一位新读者。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了《论丛》,觉得它太好了,字里行间全是关心农民的话。有一疑问,请解答。贵刊1998年第5期第29页《土肥大观》认为氮肥与磷肥能混合使用,且效果好。1998年第11期第9页《肥料混用查对表》,看到碳酸氢铵...  相似文献   

7.
遂昌县柘岱口乡农民周世明在乡成教干部的帮助下,1990年订阅了《新农村》,从此与《新农村》结下了不解之缘。每期《新农村》一送到他家,他马上就聚精会神地阅读。结果,他从中找到了适合自己家庭经营又适应市场需求的致富项目,走上了致富之路。《新农村》经常刊登母(仔)猪的饲养技术。他看到  相似文献   

8.
陈洁 《农家科技》2006,(7):54-54
编辑老师:您好!我是四川广安市邻水县坛同镇的一个农民,由于缺乏知识和技术,贫困始终困扰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一个远房表哥家里看到了新改版后的《农家科技》,当时只是简单翻看了一下就被其中实用的技术所吸引。同时对上面所说的一些新的致富项目也跃跃欲试。之前我只听说了《农家科技》是怎样一本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刊物,可是一直苦于经济的原因而未能订阅。没想到的是,表哥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就在第二个月我就收到了《农家科技》。后来得知是表哥帮我订了一年的杂志。“一年就36元,但里面的技术很实用。”表哥…  相似文献   

9.
《农家致富》的前身是《科学种田》,我与她的相识在1971年。那年我17岁.《科学种田》发到各个生产队,队长是我的远方叔叔,又是隔壁邻居,于是我看到了她。初次相识,我便喜欢上了她。她从此与我相伴,一读就是10几年。1984年,《科学种田》更名为《当代农业》,我开始自费订阅,一订又是10几年。1998年.《农家致富》创刊,两本杂志比翼齐飞,各有千秋.我同时订阅,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术。2002年,两本杂志合刊,沿用《当代农业》的名称,2004年,正式更名为《农家致富》,成为如今我们看到的刊物。她内容丰富,融政策性、理论性、知识性于一体,富有可读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很适合农民朋友口味。经历了30多年的风风雨雨,《农家致富》一直陪伴着我,给我和我周围的人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正>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摘自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笔者近日在浙江温州乐清市看到的一份农房买卖材料,让大多数中国农民羡慕。这是一份承诺书——本人现有两处以上房屋,愿将其中一处坐落于白石街道街口村的房屋转让给他人,今后不再向村集体申请宅基地,本人愿就上述承诺承担法律责任。在这份承诺书上签字的是,街  相似文献   

11.
我是竹乡安吉的一位青年农民,也是个报刊迷。我在读职高时,就迷上《新农村》,且一直订阅了《新农村》。1995年3月,我在《新农村》“加工贮藏”栏中看到《新型无铅涂膜皮蛋的制作》一文后,深受启发。传统的皮蛋生产一般都要加铅,但铅是有毒的金属元素,同时,还要用泥糠,制作繁琐,因而对制作无铅涂膜皮蛋很感兴趣。于是,我向有关专家请教,再结合我家泥糠包皮蛋的土办法,举一反三,将传统的泥  相似文献   

12.
室外的气温已经降至零下5度,没拧干的毛巾一会儿就结成冰串串,翻开1999年第12期《农村发展论丛》实用版卷首语,心头不觉一热,浑身也感到温暖不少,一句《我们将怎样帮助你,农民朋友?》再一次诠释了最敢为农民说话、最能为农民解忧、最想为农民服务的办刊宗旨。  相似文献   

13.
我是安徽来安县施官镇南沛村农民万建祥,1990年,看到本村有些农户栽培生姜效益很高,试着栽了四分地。经过大半年的精心栽培和管理,四分地共收了620千克。为了卖个好价钱,秋末生姜收获后,我就窖藏起来,但因缺乏经验。第二年春天开窖一看.全窖姜都烂了!损失近2000元。当年底,我偶然在县城一书摊上看到了当年11期的《农家顾问》,看到里面一篇《生姜越冬贮藏把“三关”》的文章时,  相似文献   

14.
当前农村几乎面临无文学可读的窘境。这并非夸张之词,就笔者了解的晋北农村,农民的文学生活不仅远不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同上世纪八十年代也不能相比。在中老年读者那里,我们还可看到《三国演义》、《水浒传》、《杨家将》等古典小说,以及《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等革命题材小说。而在青年农民那里,顶多偶尔浏览一些时尚生活、科技文化读物,文学刊物却没人买,没人看。城市里热炒的各种“争奇斗艳”的“新作”和“力作”更是与他们无关。  相似文献   

15.
山西五寨县前所乡中所村村民任翠兰,是全县有名的致富女能手。她种植的两个冬暖式大棚年收入达到2万元。她指着由农业部颁发的《绿色证书》与县里颁发的《农民技术员》证书对笔者说:“手里没技术,地里就没收入,咱致富就靠的是这两个本本。”而不少农民都把像任翠兰这样有“本本”的农民称为“执照农民”。如今在五寨县,像这样的“执照农民”已达7000多人。在他们的带动下,全县75%的农民走上了科技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16.
《农村百事通》2011,(10):126-127
广西何先生咨询:《生意通》杂志社的编辑,你们好!我是个在外打工的农民,但不甘心一直给别人打工,一直想自己做点什么赚钱,但苦于没有适合我做的行业,不知道自己做什么才能完成致富梦,直到有一天偶然间在朋友那里看到《生意通》杂志。看到《生意通》中有很多适合我们这种没什么钱,  相似文献   

17.
《农家顾问》2004,(4):4-5
“农民不富,中国不富”。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事关全局,意义重大.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又是今后的长远目标。2004年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发出了《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这份被人们称为“高含金量”的“一号文件”,将着力点放在增加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上,抓住了多年来农民收入最难提高的部分。这无疑是党中央、国务院送给9亿农民的一份温暖而厚重的大礼。现将《意见》中有关政策摘录如下,供广大农民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是黑龙江汤原县裕德乡的农民。我患风湿病已多年,试用了许多治疗方法都不见效,几乎失去了劳动能力。在我快要绝望之际,一天,贵刊的通讯员闻讯后特意送来了一本《农村新技术》杂志,我从杂志上看到《白酒  相似文献   

19.
云南"三农"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春天,有一个最强的声音响彻中国大地,那就是“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农民增收是头等大事。2月8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意见》正式公布,中共中央以“一号文件”的形式专门发布“三农”问题的文件,是1987年以后的第一次,就农民增收发文件,是新中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我在乡镇工作时,就结识了《中国农技推广》 (可惜是双月刊 )。人家不禁要问,你拿算盘搞收支,《中国农技推广》与你搭啥架,其实问者不知其道—— 在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的征收工作中,我们经常碰到一些农户因缺乏农技知识而使农作物失收或歉收,造成农业税收的欠交,而这些农民又最痛恨只向他们收钱而不为他服务。要服务,要办好农民想办的事,要解决农民之所难,在农业生产领域,农民缺乏适用农业科技的及时指导是首要一条,拿不出优质高产的农产品就谈不上其他配套性服务。作为基层财政干部,能为农民提供诸如“稼穑园地”、“种子天地”、“沃土原野”、“植物医院”等技术信息该多好呀 !虽说财政干部教农民掌握这些知识不那么内行,但《中国农技推广》上介绍的农技知识还通俗易懂,只要你在收税前为纳税人献出一点“爱”,农民朋友交税就顺当多了,难道农民抱着丰收的“金娃娃”还不愿交税吗 ? 因此,建议各地县乡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积极向当地基层财政部门推荐这本好杂志,让基层财政干部共同为农民送技术信息,也希望基层财政干部多掌握些为农民服务的本领,收好农民送上门的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