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泵叶轮的计算机三维实体造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辅助制造(CAM)的角度,分析了直接在计算机中进行水泵地轮三维实体造型的必要性,提出了具体的三维实体造型方法,给出了造型的步骤及造型实例,编制了造型函数库。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在农业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了该技术对我国农机设计发展的重要性,并以实例说明了用计算机进行农机部件(特别是整机)三维实体造型设计的优越性,给出了具体的三维实体造型方法,步骤及造型实例。  相似文献   

3.
CAD/CAM技术是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的集成应用,对于提高数控加工效率和精度具有重要意义。基于CAD/CAM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其在数控加工领域中的应用优势,重点研究了基于CAD/CAM技术的数控加工工艺,通过实验验证了基于CAD/CAM技术的数控加工工艺的可行性和优越性,研究结果可以为数控加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泵叶片三维造型原理与工程应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CAD与CAE,CAM脱节是目前水泵行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作者从现有的水力设计CAD软件出发,利用开发的数据预处理程序,实现从型值点到轴面截线的反算,结合Pro/E软件,较好地实现了叶轮叶片的实体造型,从而为后续的叶轮内流道流场计算及叶片模具的数控加工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基于Pro/E Wildfire的水泵叶轮精确建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传统的叶片加工方式,从现有的二维水力木模图的型值点出发,基于Pro/E Wildfire软件,采用从点到线、从线到曲面、再从曲面到实体的方法,实现了泵叶轮空间扭曲叶片和圆柱形叶片的三维实体造型,利用制造模具的常用方法实现了泵叶轮和流道的造型,造型方法精确,为后续的流场数值模拟和数控加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张兰芳 《湖北农机化》2007,(3):30-30,40
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应用领域在日益扩展,已使工程设计业和制造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一点在产品的结构设计方面表现的尤为显著。三维造型技术、参数设计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新概念、新办法已渗透到传统的结构设计中,并发挥出前所未有的作用,推动工程设计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数控加工技术通过利用计算机控制机床进行自动化加工,提高了农业机械零件加工的效率、精度和一致性。本研究通过对比了传统加工和数控加工的优缺点,指出数控加工的高精度、高效率、低误差等优势,针对农业机械零件的特点,分析了数控加工在农业机械零件制造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同时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了数控加工在农业机械零件制造中的具体应用。研究结果旨在为农业机械零件的制造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重工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为满足行业领域的发展需求,数控加工技术优化创新,促进了机械加工制造领域的发展,为国家和企业提供了竞争力。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提升机械加工制造产品的精度和质量,使其往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文章对数控加工技术进行论述,并对数控加工技术在工业生产、汽车制造、数控加工等领域的应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基于MDT和ARX的泵站流道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使大型轴汉泵站进水流道的设计过程形象,直观,且能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功能,减少编程工作量,提出了基于MDT(Mechanical Desktop)和ARX(AutoCADRuntime eXtension)应用软件的泵站流道设计方法。方法的实质是利用MDT三维曲面造型和ARX的程序处理功能,对泵站流道先进行三维曲面形体的设计,后设计其工程图。  相似文献   

10.
叶轮叶片的三维显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红 《排灌机械》1997,15(3):17-18,29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计算机辅助设计已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本人所在单位——江苏理工大学流体机械研究所已经多年的努力,开发出成熟的泵水力模型设计软件.并已彻底甩掉图板,所有总装图、零件图、水力图都采用计算机绘图。但以上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二维基础上开发的、只能满足一般叶轮制造要求。叶轮叶片的立体形状是什么样?叶片之间的流道形式及扩散情况满足不满足叶片设计的要求?能不能取出叶片的三维数据与数控机床连接,实现计算机辅助制造,准确迅速地加工出叶片.或者能实现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