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开展烤烟小苗膜下移栽与普通移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烤烟小苗膜下移栽膜处理对烟株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烤后原烟外观质量有较大影响。膜下烟大田生育期较长,较普通移栽能促进烟苗栽后早生快发,提高烟株株高,增加有效叶数及最大叶面积;促进根系发育,提高主侧根数量及长度;产值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2.
烤烟小苗膜下移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开展烤烟小苗膜下移栽与普通移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烤烟小苗膜下移栽膜处理对烟株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烤后原烟外观质量有较大影响。膜下烟大田生育期较长,较普通移栽能促进烟苗栽后早生快发,提高烟株株高,增加有效叶数及最大叶面积;促进根系发育,提高主侧根数量及长度;产值效益较高。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不同烤烟膜下小苗移栽的最适揭膜培土时间,研究不同揭膜培土时间对烤烟膜下小苗移栽生长发育和烟叶品质的影响,为指导完善腾冲膜下小苗移栽配套提供依据。本次试验设计了膜下小苗移栽后25、35、45 d揭膜培土以及常规膜上移栽35 d揭膜培土4个处理。结果表明,不同揭膜培土时间处理对烟株大田生长势、农艺性状、抗病性、经济性状及烤后原烟外观质量有较大影响,膜下小苗栽后35 d进行揭膜培土操作的烤后烟叶的产值为65 109.00元/hm~2,分别高于移栽后25 d和45 d揭膜培土的烟株21.63%、28.68%,栽后35 d进行揭膜培土操作的烤后烟叶的上等烟比例为75.85%,分别高于移栽后25 d和45 d揭膜培土的烟株9.55%、10.42%。因此,腾冲烟区膜下小苗移栽烟株最佳揭膜培土时间是在移栽后35 d左右。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临沂烟区烤烟最佳移栽方式,以中烟100烤烟品种为试验材料,采取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了井窖式膜下移栽、小苗膜下烟移栽和普通春烟移栽等3种不同移栽方式对烤烟田间长势的影响。结果表明,井窖式膜下移栽、小苗膜下烟移栽时间较普通春烟移栽早13~16 d,提高烟苗成活率,延长烤烟大田生育期4~8 d;井窖式膜下移栽、小苗膜下移栽各农艺性状优于普通春烟移栽,且抗病性较强,各病害发病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定梅州烟区适宜的移栽方式,解决移栽方式不合理引起的生物量积累少、化学成分协调性及产质量较差等问题。[方法]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选取梅州平远产区,设置4个不同移栽方式处理,分别在烤烟团棵期、旺长期和成熟期测定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量和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结果]不同移栽方式对烤烟的生长发育、物质积累、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及产质量的影响显著。井窖式膜下小苗移栽烟株在大田生长发育良好,物质积累较高,烤后各部位烟叶化学成分协调,产质量有明显的提高。[结论]可以考虑在梅州烟区实际烟叶生产中推广应用井窖式小苗膜下移栽。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完善井窑式移栽技术,以适应旬阳烟区的气候条件,以K326为供试品种,研究了不同的井窑深度、烟苗苗龄、移栽时间以及膜上、膜下两种移栽方式对烤烟生育期、农艺性状、抗病性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旬阳县井窖的深度以20 cm最适宜,而移栽烟苗的苗龄以4叶一心最佳,5叶一心的表现次之;采用膜上井窖式移栽方式在4月20日移栽较为适应旬阳县的气候条件,综合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攀枝花烟区适宜的烤烟小苗移栽方式及地膜覆盖类型,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开展了不同移栽方式和地膜类型对烤烟小苗膜下生长及产质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与其他处理相比,挖窝移栽并覆盖黑色地膜,破孔前后穴内温度适宜,烟苗成活率达100%;各生育期烟株农艺性状表现较好,显著增加了有效叶片数和最大叶面积;同时显著提高了烤后烟叶产量、产值、均价以及上中等烟比例,各项化学成分含量适宜,比例协调,最接近优质烟叶适宜含量范围。因此,在攀枝花烟区实施挖窝覆盖黑色地膜的烤烟小苗膜下移栽技术,成活率高,烟株大田生长良好,烟叶产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8.
烤烟小苗膜下移栽与常规漂浮苗膜上移栽效果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烤烟生长期和移栽期长短、烟株大田长势、病害发病率、烟叶经济性状等方面对烤烟小苗膜下移栽与常规漂浮苗膜上移栽的栽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烤烟采用小苗膜下移栽明显节约用水,缩短大田移栽时间(能抓好最佳节令),烟株大田长势好,经济效益比较显著,在双廊镇的烤烟生产中推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
2012年丘北县烤烟小苗膜下移栽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烤烟小苗膜下移栽能避开农忙时间,省工降本。丘北县烟草分公司于2012年开展了小苗膜下移栽配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膜下烟生育期较常规移栽烟生育期提前510 d,且经济性状优于后者;苗龄40 d烟苗进行膜下移栽效果最佳;膜下移栽后,以10 d左右破膜为宜;膜下移栽时基肥约占施总氮量的1/2为佳。  相似文献   

10.
恩施烟区小苗移栽时间对烤烟发育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设置不同海拔区域烟株移栽期,研究了恩施烟区不同移栽期和不同海拔气候条件对烤烟生长与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个海拔烟区都表现出随移栽期的推迟,烟株生长期间对应的温度较高,烟株生长速度加快,烤烟生育期明显缩短。不同移栽期对烟株主要农艺性状和烤后烟叶经济性状有较大的影响,在低海拔烟区4月25日移栽、中海拔烟区5月5日移栽、高海拔烟区5月10日移栽的烟株主要农艺性状和烤后烟叶经济性状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实生苗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马铃薯育种过程中实生苗的培育方法进行了阐述,通过此种方法进行实生苗培育简化了原有复杂的育苗移栽栽培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实生苗的成活率,也便于对不同单株在实生苗时期的表现作出客观评价。此种方法还可以延长实生苗的生育日数,在获得较好产量的同时可以节省大量试验地,便于生育期间的管理和收获。  相似文献   

12.
13.
试验表明,黑龙江省大葱的最佳育苗期是3月20日,最佳定植期是5月20日-31日;定植期比育苗期对大葱产量影响大;不同定植期对大葱的质量(葱白长度)亦有显著影响,以5月20日为好。  相似文献   

14.
解决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今后大田生产必须依靠单位面积耕地上作物产量的提高。根据传统经验,大田直接播种要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而现代设施农艺中的育苗移栽则能做到:争天时,兴地利,则投入少,而收获多。但由于利用了能够调节水、肥、气、热、光的小型设施来培育适于移栽的壮秧,可以延长当地的生育期一个多月,从而能够适应我国气候中积温与降水过于集中而年际变动又很大的特点,克服当地田间热量或雨量的不足与起伏不定给单作或复种的茬口成长与产量带来的障碍。运用少量的投入和轻巧的育苗技术就能取代占有作物生长1/4的苗期内大面积耕地上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和辛勤管理(图1)。大田水旱作物中继续推广育苗移栽应是我国农业生产登上新台阶的一个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新型水稻栽植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水稻植质钵育秧的特点,设计出新型栽植分秧针,并对分秧栽植机构进行了理论分析,根据运动轨迹确定出护秧舌的形状,确保栽植工程植质秧苗的立苗度,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6.
玉米育苗移栽技术可以延长玉米生育期,满足玉米生长发育需要,保苗全、苗匀苗壮,可有效地利用光能,促苗早发,提前成熟,且可节省玉米种子和管理用工,该文详细介绍玉米育苗移栽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影响机械移栽钵苗栽直率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对钵苗栽直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机组前进速度影响最显著,其次为沟深和开沟翼板长度;机组前进速度与开沟翼板长度间对钵苗栽直率存在相关性影响;在试验条件下机组前进速度Vm≤0.4m/s时,钵苗栽直率ξ≥95%。  相似文献   

18.
井窖式移栽对烟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井窖式移栽烟苗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光合生理变化,结合田间和盆栽试验,对比研究了常规膜上和井窖式2种移栽模式下烟苗生长环境的太阳光合有效辐射(PAR)水平和生长发育水平,进一步分析了烟苗叶片光合作用和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特征。结果表明:与常规膜上移栽比较,井窖内太阳光合有效辐射水平降低,其中,井窖内距井窖口4和8cm处PAR分别为常规移栽的72.60%和52.85%;井窖式移栽提高了烟苗株高、增大了烟叶最大叶长和叶宽,但降低了叶片叶绿素含量;井窖式移栽降低了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和光饱和点(LSP),但表观量子效率(AQY)提高了4.44%,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d)分别减小了20.43%和17.78%,增强了烟苗对井窖内弱光的适应能力;井窖式和常规膜上移栽均降低了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但井窖式移栽烟苗Fv/Fm显著(P0.05)高于常规膜上移栽,增幅5%~9%。采用井窖式移栽,烟苗对井窖内弱光环境的自我适应和光能利用能力增强,生长发育加快。  相似文献   

19.
轻简化育苗移栽方式对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三熟制地区稻稻油茬口矛盾突出、劳动力短缺等问题,探索油菜轻简化育苗移栽技术,以常规育苗移栽方式为对照,研究穴盘育苗、免耕打穴定植、翻耕开行摆苗等轻简化育苗移栽方式对油菜株型、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条件下,打穴定植处理的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有效角果数、生物量、单株有效角果数、产量比常规移栽处理显著或极显著减少,分枝高度略有增加,其中以穴盘苗打穴定植不覆土处理的产量降幅最小。翻耕条件下,开行摆苗处理的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单株有效角果数、产量比常规移栽处理显著下降。苗床苗常规移栽处理的产量最高,苗床苗开行摆苗处理的产量次之,穴盘苗开行摆苗处理的产量最低,但开行摆苗处理的移栽效率远远高于常规移栽。因此,综合来看苗床苗开行摆苗移栽技术在生产上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针对早稻育秧技术要求,考察了不同育秧工艺对早稻育秧期生长和插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基质育秧(T1)秧苗密度和根系伤流量较大,个体干物质重、茎重与株高比值较小,30 d时秧苗叶绿素SPAD值较低;以营养土铺垫麻基膜育秧(T2)比不铺膜(CK)处理的30 d秧苗密度大,个体根系发达,根系伤流量大;不覆盖处理(T3)死苗率较高,漏插率显著低于其余处理,不符合水稻田间机插秧质量要求,其余处理均符合要求。基质疏松易于秧苗扎根、供肥迅速,但较营养土保肥性差,育秧时应在后期视苗期补施氮肥;麻基膜有利于秧苗根系的生长,具有明显的加性效应;不覆盖不利于秧苗扎根固定,盘内成苗不均,田间机插秧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