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黑色地膜覆盖、无色透明地膜覆盖与露地栽培3种不同栽培方式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覆盖黑色地膜的西瓜生长势、产量、品质均优于覆盖无色透明地膜和露地栽培的西瓜。并对不同处理进行了经济核算,覆盖黑色地膜栽培的西瓜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2.
1983年进行了西瓜直播地膜覆盖栽培试验,供试地膜为无色透明的聚乙烯薄膜,厚0.015毫米,供试品种为蜜宝有籽瓜,共三个处理:(1)地膜覆盖度为50%。( 2)地膜覆盖度为100%。( 3)露地栽培为对照。重复三次,小区面积为43平方米。 一、产量及经济效益: 经统计分析,两种不同覆盖度的地膜  相似文献   

3.
可降解膜覆盖对小型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适宜北京地区设施小型西瓜栽培使用的可降解覆盖材料,以黑色塑料地膜、黑色无纺布地膜(可降解)以及银色反光布地膜(可降解)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地膜覆盖对小型西瓜生育期、长势、根系活力、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覆盖材料对西瓜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黑色无纺布地膜覆盖处理下西瓜植株雌花开放较集中,根系活力、果实品质等指标优于其他处理,且可在6个月内降解。从效益、省工、环保等方面综合考虑,在北京地区早春大棚吊蔓栽培小型西瓜,建议选用黑色无纺布作为地膜覆盖材料。  相似文献   

4.
《蔬菜》2003,(8)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膜品种越来越趋向多样化。黑色塑料地膜是近年开发生产的一种新型地膜,它通过在聚乙烯中添加2 %~3 %炭黑色或黑色母料而制得,厚度一般为0.008~0.010 mm。由于黑色地膜几乎不透光,因此它除具有普通无色透明地膜的增温、保墒作用外,还能更好地抑制杂草生长,防止病害发生,有利于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同时还可用于遮光覆盖。采用黑色地膜覆盖的最高地温明显低于透明地膜覆盖,但最低地温反而高于透明地膜覆盖,这也有利于蔬菜根系的生长发育。另有报道认为,新型黑色地膜老化后形成的碎片可自行分解,不会污染土壤,这有利于消除…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沛县安国镇栽培西瓜已30多a,栽培规模超0.2万hm^2。近年来,随着瓜菜设施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西瓜栽培方式从露地栽培、地膜覆盖栽培,逐渐提升到小拱棚和塑料大棚设施栽培。自2015年开始,当地瓜农利用塑料大棚+二膜+小拱棚+地膜的四膜覆盖方式,保护地栽培反季节西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西瓜地膜加小拱棚双覆盖早熟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瓜地膜加小拱棚双覆盖栽培,是目前鸡东县普遍推广应用的适用增温早熟栽培方式.具有地膜覆盖和小拱棚覆盖两者的优点,能够更好地创造适宜西瓜生长的小气候,西瓜上市期可比地膜栽培提早15 d以上,而且地膜加小拱棚双覆盖栽培可提前和延长结果期,因而增产效果较明显.另外,地膜加小拱棚双覆盖设备简单,成本低,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7.
王丽红 《蔬菜》2003,(8):30-31
西北地区日光温室普遍采用高垄覆膜方式栽培蔬菜,地膜主要使用无色透明的聚乙烯膜。但蔬菜生长期间的除草操作容易导致地膜严重破损,保湿功能减弱,病害也容易发生。本试验选用黑色地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黑色地膜覆盖可以达到无色地膜相同的保温保湿效果,同时还能有效抑制杂草生长。此结论为黑色地膜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材料供试作物为沈阳农业大学培育的西安绿茄、法国Tezier公司选育的冬玉西葫芦和从荷兰引进的威娜番茄。西安绿茄茎节间短,叶片小,栽培中双杆整枝,植株间透光性好;冬玉西葫芦叶片大,植株间…  相似文献   

8.
不同地膜覆盖西瓜试验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春特早熟西瓜栽培覆盖双色地膜和黑地膜可起到除草和增产增收的作用,省工节本又增效。其中覆盖银灰-黑双色地膜比透明地膜每667m2增产150kg,增收450元;覆盖黑地膜比透明地膜每667m2增产183kg,增收549元。  相似文献   

9.
张显伟 《蔬菜》1991,(1):10-11
改良式地膜覆盖西瓜是近几年来营口地区瓜农在总结西瓜栽培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种栽培方法。改良式地膜覆盖也叫沟膜栽培,是把西瓜的幼苗栽在畦沟内,再在畦的上面覆盖一层地膜,即先盖天后盖地的  相似文献   

10.
西瓜覆盖黑色地膜后,不仅可以促进西瓜生长,使其早熟高产,而且还可以减少杂草,减轻病害,防止植株早衰和提高 西瓜品质,经济效益显著。    1 生长稳健据观察,用黑色地膜覆盖的西瓜苗,生长发育较  相似文献   

11.
以白色地膜、黑色地膜覆盖栽培辣椒,研究各处理对辣椒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后辣椒生育进程加快,开花坐果期提前3~5 d,从定植到始收期的时间缩短,植株高度、冠幅、平均单果质量以及单株果数均增加,总产量增加了26%~32%;不同种类地膜对辣椒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不同。覆盖地膜特别是覆盖白色地膜是增加辣椒经济效益切实有效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杂草是严重限制有机蔬菜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该试验以花椰菜为试材,以露地栽培为对照,研究了黑色地布、黑色地膜、麦草覆盖对杂草和花椰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色地布、黑色地膜、麦草覆盖对杂草的抑制能力分别为88.50%、83.10%和56.97%,且抑制一年生及一二年生杂草的能力高于多年生杂草。黑色地布、黑色地膜、麦草覆盖花椰菜生物量分别提高了17.61%、18.19%和0.80%;黑色地布和黑色地膜覆盖的花椰菜产量分别提高了14.15%和16.04%,而麦草覆盖的则减产了11.79%。黑色地布对杂草的抑制能力高于黑色地膜,黑色地布可在蔬菜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根据内蒙地区春季低温的气候特点,1983年在茄子、早甘兰栽培中,进行了有色地膜覆盖栽培试验,取得了初步成效。1984年又进一步试验研究。一、材料和方法 (一)试验有色膜是江苏省无锡市塑料六厂提供的银灰色、绿色、乳白色、黑色四种颜色地膜、30天光降解膜、60天光降解膜和呼和浩特市塑料厂提供的普通透明地膜,薄膜厚度0.015毫米,宽幅1.2米。采用以上七种地膜覆盖,以不覆盖做为对照。  相似文献   

14.
砂田是利用砂石覆盖地表进行作物栽培的一种方式,抗旱保墒效果明显,在我国已有200多年历史。至今,在甘肃省的兰州、皋兰、靖远等地仍有大面积的砂田用于栽培西瓜、甜瓜和籽瓜。砂田覆盖地膜,起到了双重覆盖作用,增温保墒更加显著。砂田地膜覆盖栽培厚皮甜瓜,不仅早?..  相似文献   

15.
不同地膜覆盖西瓜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春特早熟西瓜栽培覆盖双色地膜和黑地膜可起到除草和增产增收的作用,省工节本又增效。其中覆盖银灰-黑双色地膜比透明地膜每667m2增产150kg,增收450元;覆盖黑地膜比透明地膜每667m2增产183kg,增收549元。  相似文献   

16.
采用小拱棚加地膜双膜覆盖栽培黄皮西瓜比露地栽培可提早成熟15~20d(天),一般平均667m^2产量3500kg,市场售价1kg比普通西瓜高0.1~0.2元,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7.
<正> 西瓜甜瓜栽培,在早熟栽培时多利用小拱棚、大棚等设备。一般的露地栽培,几乎全部采用地膜覆盖。下面所介绍的内容,就是地膜覆盖条件下的田间管理技术。1 幼苗管理1.1 查苗放苗先播种后盖地膜栽培的西瓜甜瓜,在出土前要经常巡视田间,检查出苗情况。发现幼苗出土就应及时破膜放苗,用小刀或竹片在幼苗上方把地膜划开,使幼苗露出膜外并用细土把地膜破口封严。放苗的时间,最好在傍晚或下午4时以后进行。在先覆膜后播种的地块,幼苗出土后就在膜外,自然无须放苗。  相似文献   

18.
地膜覆盖栽培叉称塑料薄膜地面覆盖栽培,是用0.015~0.02mm厚的聚乙烯薄膜(俗称地膜)紧紧贴盖栽培畦地面,以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的简易覆盖栽培方法,叉称“促根栽培”。地膜覆盖为作物生长创造了适宜且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可以保温、保水、保肥、防杂草,促进作物生长,延长生育周期,达到早熟、丰产的效果。当前地膜覆盖不仅用于露地栽培,也普遍用于温室越冬菜生产或早春保护设施内的覆盖栽培。地膜覆盖在我国应用越来越普遍,栽培优势也越来越突出,北方旱区地膜覆盖不仅具有抗旱保墒效应,而且在多雨季节能起到防雨、排涝的效果,很受生产欢迎。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浙江省部分地区在改西瓜露地栽培为地膜加小拱棚栽培的基础上,又积极示范推广西瓜大棚加小拱棚加地膜的三膜覆盖栽培方式,不仅使西瓜上市较露地栽培提前1个多月,而且使西瓜坐果次数、采收的茬次增加,从而大大提高了产量,加上早期西瓜售价高,销路好,每667m2收益可达6000多元。现将其关键技术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 西瓜早熟栽培应选用耐低温弱光,易坐果,单瓜重4~5kg,品质优的品种;同时为满足早坐果早上市的要求,宜选择在低节位坐果不易产生畸形或空心的品种,如新疆农业科学院的早佳,雌花发生密,坐果率…  相似文献   

20.
《蔬菜》2016,(12)
正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柴守玺教授主持研发的旱地秸秆带状覆盖马铃薯栽培新技术通过了联合测产组现场实产测定。测定结果表明,该技术较露地栽培667 m~2增产868.1 kg、增产率82.0%,较黑色地膜覆盖667 m2增产483.9 kg、增产率33.5%,适合在年降水量250~550 mm的广大旱作区推广应用。测产田位于甘肃省通渭县平襄镇,对照田为黑色地膜覆盖和无覆盖露地栽培。据介绍,测产示范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