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GIS的甘南地区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草原是畜牧业生产的根本,科学合理的分类是草原开发利用、培育保护和经营管理的基础.本研究根据甘南及周边地区55个气象台站30年的气象资料,采用地统计学及回归方法对甘南地区的积温和湿润度进行插值,建立了>0℃年积温和湿润度空间数据库.依据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的分类原则,绘制了甘南地区的潜在草地类型图.结果表明,甘南草地共分为...  相似文献   

2.
甘南国家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功能十分重要,建立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建立甘南国家能生态功能保护区,将使甘南的生态保护和建设纳入地位明确、政府配套、项目跟进的法制化轨道.甘南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差异显著,气候类型多样,形成多种自然景观。甘南藏族自治州拥有大面积的草原、森林和湿地,以占黄河全流域4%的面积。补给了黄河总流量的11.4%的水量。甘南有鸟纲动物154种;哺乳纲动物有77种。2000年甘南草地面积272 44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0.28%。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实施保护措施,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功能的退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草原红牛在甘南地区的适应性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草原红牛适应性强,耐粗饲,是适于北方地区放牧饲养的乳肉兼用品种牛.甘南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于2004年6月从内蒙古赤峰市引进年龄2.5~3.5岁,健康无病的草原红牛13头,与甘南牦牛自然交配生产两种犏牛.经3年观察,草原红牛在甘南地区的抗病力较强,耐寒、耐粗饲,能随甘南牦牛同群放牧,与甘南牦牛自然交配,受胎率、产犊率、犊牛成活率和繁殖成活率分别为60.69%、87.98%、88.01%和46.99%,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甘南草地畜牧业中长期发展动力学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甘肃省主要牧区之一甘南草原的畜牧业实际状况,应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拟技术,借助系统动力学流图。数据表格函数,分析甘南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动力和制约因素,预测了甘南草地畜牧业30年(1990-2020)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建立了甘南草地畜牧业中长期发展的动力学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冷季牧草不足是限制甘南草地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草地季节畜牧业的实施,对提高甘南地畜牧业生产能力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甘南高原是青藏高原的组成部分,甘南高原是高寒草原气候。甘南草原高寒气候是在甘南独特的地理环境条件下形成的。甘南高寒草原生态环境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启动器"、"晴雨表",是我国重要生态环境的"协调器"、"调度室"。甘南高寒草原生态环境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地区、关键地区、战略地区。研究甘南高原高寒草原气候,分析甘南高原高寒草原气候条件,有利于甘南高原高寒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甘南与全国同步是实现小康社会,有利于民族稳定、国家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娟珊牛和牦牛的杂交一代(娟犏牛)的泌乳性能和乳品质,选择健康状况良好的娟犏牛和甘南牦牛各10头,于2020年测定6—10月的挤奶量,并检测其常乳中乳蛋白、乳脂、乳糖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和乳脂中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表明:娟犏牛在6—10月的产奶量为972.60 kg,极显著高于甘南牦牛(P<0.01);娟犏牛常乳中乳蛋白、乳脂肪、非乳脂固体和乳糖含量略低于甘南牦牛,但两者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娟犏牛乳脂中的正癸酸、月桂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和芥酸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甘南牦牛(P<0.05或P<0.01)。综上所述,娟犏牛的产奶量优于甘南牦牛,且乳品质与甘南牦牛相当,更适宜于作为乳用犏牛在高寒牧区进行生产推广。  相似文献   

7.
基于综合顺序分类系统(CSCS)模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手段,模拟出甘南潜在自然植被类型图,并且结合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土地覆盖数据集,制作出甘南残存潜在自然植被分布图和残存潜在自然植被典型区分布图。在此基础上,利用2001-2010年MODIS数据分别研究了残存潜在自然植被分布区及其典型区的NDVI年度和月度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 甘南残存潜在自然植被分布区面积达33 940 km2,占甘南总土地面积的92.53%;2) 残存潜在自然植被典型区主要分布在玛曲县、碌曲县及迭部县部分地区和夏河县北部,在舟曲、卓尼和临潭县分布较少;3) 甘南地区NDVI在2001-2010年期间都呈现出上升趋势,7种植被类型的月最大值出现在7-9月。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甘南牦牛品种选育、选配、杂交改良、配种、饲养管理等关键技术的规范,提高甘南牦牛繁殖率与供种能力,为甘南牦牛的科学繁育提供技术支撑,推动甘南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甘南牦牛种质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南牦牛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广大牧民群众的人工选育而形成的以产肉为主的牦牛地方品种。文章在分析探讨甘南牦牛资源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实际,提出甘南牦牛保护与开发利用措施,实现甘南牦牛种质资源保护、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畜牧业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MODIS植被指数的甘南草地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王莺  夏文韬  梁天刚  王超 《草业学报》2010,19(1):201-210
利用甘南地区2006-2007年的外业实测样方草地干物质产量和MODIS植被指数数据,建立了草地地上部分干物质产量遥感反演模型,根据根冠比和干物质转碳率对2006-2008年甘南地区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PP,net primary productivity)进行了估算,绘制了甘南草地NPP年累积量空间分布格局图和NPP月度变化动态图,对不同草地植被类型的NPP差异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6-2008年甘南草地年NPP分别达637.04,599.98和566.59 g C/m2,其空间分布具有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的趋势;年内不同草地类型的NPP均在7-8月达到最大累积量;NPP累积量最高的3种草地类型是沼泽、高寒灌丛草甸和高寒草甸,3年中最大月NPP的平均值分别达到1 137.28,553.76和527.66 g C/m2;2006-2008年甘南草地NPP持续下降,年草地NPP总量的减少速率为1.2 Tg/a,尤其是沼泽湿地的NPP下降明显,年平均减少速率达到了125.92 g C/m2。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提高甘南农牧交错区牦牛生产性能筛选最佳杂交父本。[方法]分别选取荷斯坦奶牛、西门塔尔、安格斯、娟姗牛优质冻精杂交甘南牦牛,比较妊娠牦牛的流产率、难产率,产后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症的发生率,产后当年与第二年发情的比率。[结果]荷斯坦奶牛、西门塔尔冻精人工授精甘南牦牛时,母本妊娠期的流产率和难产率显著高于安格斯、娟姗牛(P<0.05),荷斯坦奶牛、西门塔尔、安格斯作为父本杂交,母本的产后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症发病率显著高于娟姗牛(P<0.05)。娟姗牛冻精人工授精甘南牦牛,母本产后当年与第二年发情的比率分别为39.22±1.65%和35.29±1.84%,显著高于其他种公牛冻精杂交后母本的发情率,且只有娟姗牛试验组当年发情率高于第二年发情率。[结论]娟姗牛为父本时,围产期疾病发生率最低,繁育潜能利用率最高,可作为改良甘南牦牛最佳父本。  相似文献   

12.
乱采滥挖野生药用植物对甘南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地考察和调查统计基础上,从甘南野生药用植物乱采滥挖时的表现,以及采挖野生药用植物造成草原植被破坏、水源涵养功能下降、药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破坏和阻碍地方经济发展四方面,综合分析了乱采滥挖野生药用植物对甘南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提出运用经济和法律等手段,对甘南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应进行适时、适地、留种和保护利用的原则,以遏制乱采滥挖现象,实现甘南草原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草原红牛与甘南牦牛杂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中国草原红牛杂交改良甘南牦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草原红牛在甘南地区有良好的适应性,与甘南牦牛自然交配,繁殖成活率达46.99%,比用黑白花奶牛冻精人工授精生产犏牛提高10.84%,比当地黄牛杂交甘南牦牛提高6.99%.繁殖的草犏牛杂种优势明显,初生重大,公母分别为21.41 kg和20.52 kg,相应比甘南牦牛增加8.20 kg和7.33 kg,比土犏牛增加6.06 kg和5.55 kg(P<0.01);生长发育快,18月龄时,公母体重分别为184.43 kg和178.67 kg,相应比甘南牦牛增加62.76 kg和61.01 kg,比土犏牛增加52.94 kg和52.68 kg(P<0.01),杂种优势率达6.99%.建议在甘南地区推广草原红牛杂交改良甘南牦牛技术,并对草犏牛生产性能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4.
王莺  夏文韬  梁天刚 《草业学报》2011,20(4):316-324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是全球变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卫星遥感应用技术,利用CASA模型估算了2001-2008年甘南草地NPP,在模型验证的基础上,分析了甘南草地NPP空间分布格局和时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2001-2008年甘南草地多年平均NPP为483.41 g C/(m2·a),大体呈现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的趋势,单位面积多年平均NPP在海拔3 000~3 500 m最高,达到497.07 g C/(m2·a);2)甘南草地植被生长季节变化明显,主要生长期集中在第177~240天;3)甘南草地NPP呈现增加趋势,增长趋势最明显的草地类型是低平地草甸类,而沼泽的变幅最小,通过与8年间温度和降水的分析可以看出,影响甘南草地NPP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降水量。  相似文献   

15.
甘南獭兔星火计划失败原因及其教训王维廉黑龙江省养兔经济研究会(150001)甘南獭兔星火计划停办至今已整六年,它给我国獭兔发展史留下了深刻的一页。笔者认为,“温故而知新”很有必要。正确地总结历史,可以指导当前的实践。现将甘南獭兔星火计划的概况、失败的...  相似文献   

16.
甘南牦牛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南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畜牧业是本地的主导产业,甘南牦牛是当地重要的特色畜种,大力发展甘南牦牛产业对当地畜牧业经济发展及农牧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在调查甘南牦牛产业化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甘南牦牛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甘南牦牛与鲁西黄牛、秦川牛、安格斯牛、夏洛来牛、西门达尔牛的屠宰性能和食用品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甘南牦牛在屠宰产肉性能的各项指标上,均低于其他良种牛;甘南牦牛肉色深红、大理石纹适中、pH值为5.55;甘南牦牛肉系水率为57.19%,比安格斯牛肉、西门塔尔牛肉分别低3.34%、3.90%,比秦川牛肉和鲁西黄牛肉分别高3.28%、3.37%;甘南牦牛熟肉率为69.79%,除比安格斯牛肉低之外,均高于秦川牛肉、鲁西黄牛肉及西门塔尔牛肉;甘南牦牛肉的剪切力值为4.85kg/cm2,比秦川牛肉略高,比鲁西黄牛肉、安格斯牛肉和西门塔尔牛肉低。  相似文献   

18.
论甘南高原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简述了甘南高原区的自然地理特点,分析了甘南高原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指出甘南高原的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其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状况已直接威胁到本区域乃至黄河、长江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开展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已刻不容缓,提出了甘南高原区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遥感技术的甘南牧区草地植被状况多年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遥感技术的草地植被监测是区域植被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研究热点,为了能够更好地监测甘南牧区多年的草地动态变化,本研究以甘南牧区的草地为研究对象,引入了垂直植被指数(Perpendicular Vegetation Index,PVI),探讨了其在甘南草地遥感监测中的适用性及其精度,并以草地植被盖度、草地面积和草地地上生物量为主要监测指标,对2001-2012年间甘南草地的变化做全面连续的研究,从草地的生态和资源属性两方面说明甘南草地的变化状况,期望为甘南牧区生态保护和畜牧生产提供帮助。结果表明,1)在运用MODIS数据对地表植被覆盖度进行估算时,使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对植被覆盖度的模拟较垂直植被指数PVI更准确,其精度可达88.14%。2)盖度分级结果显示,植被盖度最大和最小分别为2010年的76.63%和2002年的73.21%,12年间的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bility,CV)为1.25%,年际变化很小;3)对草地面积动态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近12年平均草地面积占甘南州土地总面积的85.47%左右,且草地面积的年际变化较小。4)在高寒地区,垂直植被指数PVI的指数模型较NDVI能够更好地估算甘南州草地地上生物量,总体估产精度可达70.48%,且能很好地模拟整个生长季的生物量变化。  相似文献   

20.
甘南州是甘肃省最主要的高寒草地畜牧业生产区域,甘南牦牛是当地最重要的家畜品种源。然而广大农牧民受靠天养畜观念的影响,传统落后的饲养管理方式未得到根本性改变,使得甘南牦牛养殖生态环境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甘南牦牛生产效率低,环境依赖性强,草场压力大、圈舍周边环境恶化等问题依然成为制约甘南牦牛产业化发展的瓶颈。文章针对以上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甘南牦牛养殖环境生态化治理技术措施,进而促进甘南高寒牧区草地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有效维护草地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