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探明双低油菜新品种苏油8号的适宜移栽密度,同时保证双低品质,通过田间密度试验研究了不同移栽密度对苏油8号产量与主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有先增后减的趋势,密度间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低密度水平能显著增加全株角果数,密度增加则全株角果数减少,群体总角果数则有先增后减的趋势;不同密度对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影响不大,要取得高产,应主攻群体总角果数;随着密度的增加,主轴和一次分枝有效角果数有所减少,同时单株二次有效分枝数显著减少,其有效角果数减少显著。密度对苏油8号的芥酸、硫苷、含油率及蛋白质含量影响不显著。在该试验条件下,为获得较高产量和保证双低品质,苏油8号的适宜移栽密度为16.5万株/hm~2。  相似文献   

2.
不同播期对油菜品种中双9号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晓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480-9481
探索油菜品种中双9号在江汉平原的最佳播期,完善高产配套技术。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播期对中双9号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随播种期的推迟,鲜重、株高、茎粗、单株总角果数和每角果粒数都相应减少;单株实际产量和单株总有效角果数存在一定的关系,不同播种期间产量存在差异;单株产量与单株总有效角果数、一次分枝数、一次分枝角果数、株高极显著正相关,与主花序角果数显著正相关。单株总有效角果数与主花序角果数、一次分枝数和一次分枝角果数均呈显著正相关。一次分枝角果数与株高存在显著正相关,与一次分枝数极显著相关。春节前较长的营养生长期是中双9号高产的关键。江汉平原中双9号适宜的播期在9月15日左右。  相似文献   

3.
宁杂1号是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选育而成的优质油菜新组合,1997年4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水平宁杂1号1995年引进我市试种,平均亩产190.16kg,比秦油2号增产1.21%,不显著;1994~1996年省品种区试,平均亩产223.31kg,比秦油2号减3.6%,不显著。比荣选增产20.28%,极显著。2主要特征特性宁杂1号全生育期253d左右,与秦油2号相似,株高175cm左右。苗期生长势较强,叶色深,叶片宽,越冬期生长直立到半直立。中上分枝型,以1次分枝结果为主。单株有效角果数355个左右,每角粒数19~20,千粒重3.5g左右。其抗寒性、抗…  相似文献   

4.
2008年,尼勒克县种蜂场从伊犁州农科所引进秦杂油3号,进行区域化试验,种植面积13.3公顷,平均667米。产量220千克。该品种为春性、甘蓝型、早熟品种,全生育期140天左右,株高约170厘米,一次性分枝8—10个。单株有效角果280~350个,每角粒数为22粒,千粒重4克左右,种子黑褐色,抗病性强,耐寒,抗倒伏,抗裂荚。  相似文献   

5.
移栽密度对双低油菜苏油4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移栽密度对苏油4号油菜籽产量及关键品质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在6万~18万株/hm2的移栽密度范围内,随密度的加大,产量以极显著的幂函数趋势增加,增产原因在于通过密植极显著提高了产量形成关键时期的角果皮面积指数;(2)群体总角果数是提高苏油4号产量的关键因子,但每角粒数则是限制其高产形成的主要因素,千粒重对产量的贡献较小;(3)不同移栽密度条件下苏油4号油菜籽硫苷、蛋白质和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芥酸的差异不显著,但含油率依密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4)施纯氮262.5 kg/hm2条件下,苏油4号籽粒产量超4000 kg/hm2的适宜密度为18万株/hm2左右,适宜角果皮面积指数为4.9。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双低油菜新品种‘镇油6号'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万~18万株/hm~2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产量表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镇油6号'高产优质栽培的适宜种植密度为15万株/hm~2;单株分枝有效角果数、单株有效总角果数、千粒重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每角粒数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技推广》2001,(6):21-22
甘蓝型核不育两系优质杂交油菜皖油14号 皖油14号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成功的甘蓝型半冬性核不育两系优质油菜杂交种,1998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全生育期230天左右,株高140 cm左右,一次有效分枝7~9个,二次分枝5~6个,单株有效角果数420个左右,每角粒数20粒,千粒重约3.8 g.硫甙31.22μmol/g,芥酸0.36%,含油量44.3%.抗寒性强,对病毒病的抗性优于中油821和秦油2号,菌核病抗性与中油821相当,耐渍性一般.1998~1999年度参加全国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7.97kg,比对照增产0.24%.适宜在长江下游安徽、江苏等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丰油8号是安徽省丰宝种业公司培育的高产高油油菜新品种,属半冬性中熟甘蓝型油菜。株高178厘米左右,分枝部位20厘米左右,有效分枝15个以上,单株有效角果平均732个,大株1000个以上(移栽用),角长13.2厘米,每角平均27粒,大角36粒以上,千粒重平均5.2克,含油量43%以上。2003~2004年  相似文献   

9.
沪油12是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培育的双低(低芥酸、低硫甙)油菜新品种。株高170厘米左右,一次有效分枝8个左右,单株有效角果数350角左右,千粒重3.80克以上,每角果粒数20粒左右,生育期238天左右,菜油中芥酸含量0.21%,亚油酸和油酸含量分别为25%和60%左右,含油率40%。可直接作蛋白饲料喂养畜禽。平均亩产150千克左右,高产田块亩产可达200千克以上。  相似文献   

10.
陕油8号属甘蓝型半冬性中熟杂交油菜,具优质、高产、高抗等优点.全生育期230天,与秦优7号相当,株高170~190厘米,单株有效分枝11个,有效角果数420个以上,每角粒数28粒左右,千粒重3.5克.一般亩产250千克左右.高产田块可达300千克以上.该品种叶色淡绿,前期生长缓慢,蕾苔期生长迅速,花期集中,耐寒耐渍,抗逆性强,高抗病毒病,耐菌核病.  相似文献   

11.
对24个高产优质甘蓝型油菜品种(系)的单株产量及9个产量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果实粒数、千粒重对单株产量的正效应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单株有效角果数和每角果实粒数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9702和0.8439,且净效应均达极显著正值;而千粒重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虽为正值且较大,但净效应呈负值;结角密度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及净效应均为负值。研究结果分析,浙北优质甘蓝型油菜高产的育种方向,在选择合适结角密度的基础上,重点应放在每角果实粒数和单株有效总角果数两个主要目标性状的选择上,同时兼顾千粒重。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施氮水平对双低油菜苏油4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苏油4号产量与主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产量先增后降,比不施氮肥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2)提高施氮水平能显著增加单株有效角果数,但过量施氮则降低单株有效角果数,施氮水平对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影响不大,要取得高产,应主攻单株有效角果数;(3)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主轴和一次分枝有效角果数有所增加,二次分枝显著增加,同时显著增加了单株一次与二次有效分枝数,但过量施氮使单株一次有效分枝数显著减少;(4)籽粒含油率和蛋白质含量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而降低。在该试验条件下,为获得较高产量和保证双低品质,苏油4号氮肥适宜用量为纯N 262.5 kg/hm2。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密度对苏油7号产量和主要品质的影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密度对苏油7号产量、产量构成因素、有效角果数、有效分枝数、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有先增后减的趋势,密度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低密度水平能显著增加单株有效角果数,随着密度降低单株有效角果数减少,单位面积角果数有先增后减的趋势;不同密度对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影响不大。因此,高产主要取决于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随着密度的增加,主轴和一次分枝有效角果数有所减少,二次分枝有效角果数和单株二次有效分枝数则显著减少。籽粒含油率和蛋白质含量随着密度增加而有所降低。[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为获得较高产量和保证双低品质,苏油7号适宜密度为13.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东油1号的产量形成及高产栽培技术。[方法]双低甘蓝型油菜东油1号以(镇8901×湘油10号)F3为母本,以(镇8705×苏油1号)F2为父本杂交,经5代选择育成。通过区域、生产试验,分析东油1号的特征特性、品质和产量,提出了高产栽培措施。[结果]东油1号属半冬性甘蓝型常规油菜中熟品种,优质双低,总角果数多,分枝数偏多,枝上角果分布密集,千粒重3.77g,增产潜力大,抗病性强,抗倒性极强,适宜机械化收割,品质优,适宜在江苏省油菜区推广种植,中间试验平均产量为2494.95kg/hm2,比对照苏油1号增产4.66%。[结论]东油1号蕾大花大,角果挺,单株有效角果数多。适期播种,培育壮苗,合理密植,及时进行肥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才能夺取高产。  相似文献   

15.
高产、双低杂交油菜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四川省油菜区域试验中2个高产双低杂交油菜组合(代号为B02、D04)及双低对照种蜀杂6号进行了产量构成因素与单株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及比较,结果表明:在高产双低组合及蜀杂6号中,单株有效角果数与每角粒数、每角粒数与千粒重均为负相关;在高产双低组合中,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对单株产量的贡献大于千粒重对单株产量的贡献,差异达1%显著水平;在双低对照品种蜀杂6号中,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对单株产量的贡献大于千粒重对单株产量的贡献,但差异不显著。笔者认为,鉴于每角粒数变幅较小,在现阶段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可把提高单株有效角果数作为四卅双低高产杂交油菜育种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油菜角果的生长特性及其源库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菜角果纵向伸长快于横向增宽,花后15天角果长度已停止伸长,而角宽在花后20天才基本定型,角果的物质积累曲线和Logistic生长方程高度拟合.宁油7号角果的长度和表皮面积显著大于秦油2号,物质积累强度和最大积累量也相应高于秦油2号,从而使果壳积累、贮藏并能输送给籽粒的干物质多于秦油2号,这是宁油7号单角籽粒产量较高、源库关系较为协调的根本原因.宁油7号高产的重要途径是合理密植,扩源增库,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的角果数;秦油2号高产的主要途径是提高果皮的光合生产能力,增强源的供应,协调源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镇油6号'系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杂交选育而成的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产量3 000 kg/hm~2左右,全生育期244 d,株高170 cm左右,一次有效分枝8.6个,二次有效分枝6.2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78个,每角20.3粒,千粒重4.20 g,芥酸含量0.3%,硫甙含量19.8μmol/g饼粉,含油率41.3%,抗倒抗病性强,适宜在江苏省及相邻地区的油菜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双低”杂交油菜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分析(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双低杂交油菜各产量构成因素与单株产量间的关系,为突破油菜产量限制屏蔽、培育双低高产杂交油菜品种提供参考依据。对四川省油菜区域试验中2个高产双低杂交油菜组合(代号为B02、D04)及双低对照种蜀杂6号进行了产量构成因素与单株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及比较。[结果]在高产双低组合及蜀杂6号中,单株有效角果数与每角粒数、每角粒数与千粒重均为负相关;在高产双低组合中,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对单株产量的贡献大于千粒重对单株产量的贡献,差异达0.01显著水平;在双低对照品种蜀杂6号中,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对单株产量的贡献大于千粒重对单株产量的贡献,但差异不显著。[结论]可把提高单株有效角果数作为四川双低高产杂交油菜育种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不同密度及氮肥运筹对宁麦8号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麦8号在高沙土地区作高产栽培,以基本苗每亩10~12万,冬前苗40万左右,最高茎蘖50万左右的群体产量最高。其产量结构为每亩29~30万重穗,每穗43~45粒,千粒重33g左右。相应的肥料运筹在亩总施氮量18kg前提下,以基苗肥占60%~70%,拔节孕穗肥占30%~40%较适宜。  相似文献   

20.
秦油88是以诱导雄性不育系YD2013A为母本、以双低优良品系Cy1168为父本配制成的一代杂交种,其品种特征为:平均株高174.77 cm,一次有效分枝数7.76个,单株有效角果数253.8个,角果粒数23.1粒,千粒质量3.17 g,种子黄褐色;一般产量3 000 kg/hm~2左右,高产田产量可达3 750 kg/hm~2;适宜黄淮流域及类似生态冬油菜区域种植。为了进一步规范其制种及栽培技术,在大面积试验示范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实际,研究制定出1套适宜秦油88的制种及高产栽培技术,以期达到良种良法相配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