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环洞庭湖不同类型防护林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佳  田育新  杨楠  姚敏 《湖南林业科技》2011,38(5):27-29,43
以环洞庭湖的杨树、马尾松、杉木等3种防护林为研究对象,对其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林分中不同树种营养器官生物量所占比例的大小顺序有所差异,各主要造林树种单株生物量均以地上部分占绝对的优势,占全株生物量的87%以上.3种林分中,杉木林分生物量最高,为232 172.5 kg/hm2;马尾松林的生物量最低,为87 4...  相似文献   

2.
以环洞庭湖12种主要造林模式防护林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土壤取样和分析,研究环洞庭湖防护林土壤理化性状.结果表明:环洞庭湖区防护林土壤养分处于中高水平,但速效磷比较贫乏;不同造林模式防护林的土壤理化性状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速效氮、速效钾、容重和pH值,其差异性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其中杉木+木荷等针阔混交模式防护林的土壤理...  相似文献   

3.
2010年7—8月对环洞庭湖区防护林四种造林模式的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四种造林模式的鸟类种类分别是杉木+枫香林19种,湿地松+木荷林23种,枫香+檫木+杉木林20种,湿地松+桤木14种,通过对不同造林模式的鸟类群落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造林模式鸟类的种类和数量有差别,并且随林龄的不同鸟类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  相似文献   

4.
采用对环洞庭湖防护林体系的野外调查数据和湖南省林业厅项目记录,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利用市场价值法、费用代替法、替代工程法等方法定量评价了2009年环洞庭湖防护林的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结果表明,环洞庭湖防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129 772.18万元,其中涵养水源为48 450.44万元,水质净化为7 837.3万元,固土价值为24.50万元,保肥价值为6 755.98万元,固碳价值为21991.20万元,释氧价值为31 810万元,净化大气价值为12 902.83万元。  相似文献   

5.
张掖地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优化配置模式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博文 《甘肃林业科技》1997,22(3):42-44,63
应用生态经济学和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的原理与方法,对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地区“三北”二期期间历年的农业总产值及其构成,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和灰色预测得知:产业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是抑制该地区生态经济系统整体功能发挥的主要原因,同时也预测了该地区系统今后发展的优势产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选择该地区的张掖市、临泽县、山丹县、高台县等4个县(市),分别对其现有的防护林体系配置模式从定量角度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临泽县防护林体系配置模式更利于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整体功能的发挥,属该地区现有的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6.
根据环洞庭湖防护林的森林群落和树种分布特点,在研究区域共设置122个典型样地,样地根据气候区、立地条件、林分类型、群落结构、林龄等因素综合布设,实测样株生物量,利用树木各部分生物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以树高、胸径为变量构建各分量生物量模型通式,共构建了马尾松、白栎、杨树、枫香、刺槐5个主要建群种生物量模型,模型结构为W=a(D2H)b。模型测算因子简单易得,各模型均具有较好的拟合精度和预估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单介绍了参与式林业的定义,并从项目初步设计、土地利用规划、造林规划和能力建设四方面说明了参与式方法在环洞庭湖防护林体系建设中的应用,分析了参与式方法在防护林体系建设各阶段应用中的效果,结果显示参与式方法对该项目的顺利实施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丘陵红壤上营造防护林的各树种生长调查、解析木分析和对8种林带配置模式进行技术效果评价,用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的方法做出优化模式选择。这类地区造防护林的优良树种为杉木、泡桐、香椿、檫树等;配置方式以混交为好;优化模式以G和E综合效益为最佳。  相似文献   

9.
泥质海岸防护林树种配置与优化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泥质海岸防护林树种配置与模式优化的定位测试与调查研究,提出了轻盐碱地上用材林型防护林模式、中重盐碱地上生态经济型防护林模式及林粮、林草、林副复合型栽培模式。建立了杨树、白蜡与刺槐、紫穗槐、沙棘、沙枣混交林的10余种类型及林副林农栽培模式,银中杨、白蜡与田菁、苜蓿(2个品种)、大豆、月见草、牧草(10种)、蓖麻等林副抹农栽培模式及经济-景观-复合型防护林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南洞庭湖滨湖区农田防护林体系结构的基础上,评价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探讨对于湿地保护的重要性.认为发展滨湖区林业应有利于维护湿地生态平衡,把重点放在优化和完善防护林体系的结构上,并提出了滨湖区农田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原则,以及林带结构优化和林带、林网改造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合考虑环洞庭湖区海拔、土壤类型、土层厚度、土壤有机质、坡度、坡位和植被郁闭度等因素,建立了湖区水土保持多尺度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种模糊互补判断尺度。此方法应用于环洞庭湖防护林建设的布局规划,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对洞庭湖西岸区4种防护林地土壤与植物中微量元素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环湖低丘平原封山育林和补植封山育林的水土保持林、平原湖区防护林土壤pH值为4.54~5.27,呈酸性反应;防浪护堤林土壤pH值为8.18,呈碱性反应。(2)全Cu、全Fe、全Zn以环湖低丘平原补植封山育林水土保持林土壤含量最高;全Mn、全Cd、全Ni、全Pb却以防浪护堤林土壤含量最高;全Co则以环湖低丘平原封山育林水土保持林土壤含量最高。(3)4种防护林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均表现为FeMnZnNiCuPbCoCd,Pb、Zn、Cu和Cd含量均未超过国家规定的三级标准;各防护林群落中植物体内不同微量元素含量差异很大,同一元素在不同植物体内含量的变化范围亦很大。(4)植物对土壤中Cd的吸收能力最强,对Mn、Zn、Cu、Ni、Pb其次,对Fe最弱;木本植物青冈、冬青和山矾具有较强的Cd积累能力。研究结果可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及防护林体系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洞庭湖湿地三角形树团造林模式营建的川三蕊柳防浪林为研究对象,以传统造林模式为对照,研究扦插苗偏离机制。结果表明:受力点距树苗基部距离、拉力大小、造林模式三者对扦插苗偏离角度均存在显著影响(P0.001)。随着受力点的升高,川三蕊柳扦插苗偏离角度明显增大;在近树苗基部受力(10 cm),拉力大小及造林模式对扦插苗偏离角度不存在影响,而在距树苗基部较高处受力(30 cm与60 cm),三角形树团造林模式可导致扦插苗偏离角度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维护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平衡,使湿地生态系统和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与开发。本文阐述了洞庭湖区的湿地资源特征、自然保护区的情况,采用了SWOT分析法对加强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洞庭湖区的湿地生态系统现状,提出了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