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了解‘吉尔’杧果秋梢生长规律及结果母枝质量与开花率的关系,应用调查研究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吉尔’杧果采后一次秋梢与二次秋梢,结果母枝质量与末级梢成花率及花序大小的关系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一次秋梢直径对二次秋梢直径和一次秋梢叶面积对二次秋梢叶面积有显著影响。随二次秋梢直径增粗,二次秋梢叶片数和叶面积增加;随二次秋梢长度加长,二次秋梢叶片数和叶面积增加。末级梢成花率与结果母枝直径为负相关关系,随结果母枝直径增粗,末级梢成花率下降;要获得80%~85%的末级梢成花率,结果母枝直径应在0.48~0.51 cm左右;花序体积与结果母枝直径关系最密切,与结果母枝长度、叶片数、叶面积也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您想过让自己的葡萄一年结果两次甚至三次吗?只要采取适当的修剪措施,这个愿望不难实现。 葡萄当年长出的新枝在落叶以前统称为新梢。新梢叶腋间有两种芽,即冬芽和夏芽,二者并排着生。夏芽当年形成后会很快萌发形成副梢,而冬芽当年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萌发,于第二年春季萌发而形成新的枝蔓。对于一株进入开花结果期的成龄葡萄而言,春季由冬芽抽出的枝叫主枝(梢),其中有果穗的枝叫结果枝,没有果穗的枝叫发育枝。  相似文献   

3.
以火焰无核葡萄为试材,通过采用不同宽度、不同部位的环剥技术,研究环剥对葡萄穗长、穗宽、粒质量、粒长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宽度及不同部位环剥对葡萄果实性状有较大影响,可显著增加葡萄果穗与果粒长度,增大果粒质量,特别能够显著提高葡萄含糖量。不同宽度环剥处理之间,8 mm环剥宽度的效果优于2 mm和5 mm;不同部位环剥处理之间,结果枝基部环剥效果较结果母枝基部显著。  相似文献   

4.
锥栗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锥栗雌雄花生长和发育规律,掌握其开花生物学特性。以不同锥栗品种为材料,对其雌雄花开花节律、物候期、雌雄花数量、雄花序及结果枝生长节律等问题进行研究。锥栗雄花先于雌花出现,雄花序出现18~26天后雌花开始出现,且雄花先于雌花1~5天开放;不同品种开花物候期有较大差异,早熟品种和晚熟品种初花期相差10天左右;不同品种雌雄花数量差异明显,其雌花与雄花数量比为1:(518~653);不同品种结果枝生长、发育时期大致相近,但长度和粗度差异明显,其中,‘YLZ 7号’结果枝长度和粗度明显大于‘优16号’和‘优22号’。锥栗雌雄异熟,属雄先型植物,不同品种开花物候期、雌雄花数量差异明显,生产上应选择少雄花品种,或采取早期摘除部分雄花序、花期加强肥水管理等措施,以保证雌花生长和发育,提高锥栗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葡萄花果期管理六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抹芽定梢 一般进行2~3次。第一次是在萌芽后到展叶初期进行。抹去老蔓上无用的芽、结果母枝的弱芽和其他芽眼的副芽,留大而扁的主芽;第二次在新梢长到10~20cm,展开4~5片叶时进行。选留粗壮、有花穗的新梢,抹去弱枝、徒长枝和过密的发育枝,  相似文献   

6.
上盆第二年结果的葡萄,要坚决控制其结果量,甚至不让其结果,以确保能培养出健壮的树势。早春,选留五条左右健壮的结果枝,每一结果枝只留一个果穗。生长时期,在花期前四天左右,于果穗第七叶片处摘心处理。副梢的生长更应严格控制,除果枝顶端副梢留三片叶摘心外,其余副梢均按一叶摘心处理。冬季修剪时,选留四—五条不同方向、生长健壮、叶芽饱满的当年  相似文献   

7.
探讨欧洲李在阿克苏地区的新梢生长和果实发育动态关系,为制定合理的栽培管理技术提供理论基础。观测各品种的物候期,测量新梢长度和粗度、果实的三径、叶绿素和叶面积,分析欧洲李各品种间新梢与果实生长发育间的相互关系。各品种在物候期上相差1~2天,欧洲李的新梢快速生长期是在同一时期,‘法兰西’果实最先成熟,其次是‘斯坦勒’,‘女神’最晚;欧洲李果实发育在第1次快速生长阶段(在盛花后14~21或28天),三径日平均增长量最快,纵径>横径和侧径,在第2次缓慢生长阶段(在盛花后28~62天)和第3次快速生长阶段(盛花后62天至果实成熟)横径和侧径>纵径,单果重增加主要是在第3快速增长阶段。新梢的生长有2次生长高峰。叶面积和叶绿素快速增长都在盛花后14~42天(4月22日—5月20日)。在阿克苏地区的欧洲李果实三径和单果重生长都呈‘双S’曲线。在整个果实生长期‘女神’单果重的增长量最多。新梢的长度、粗度与单叶面积和叶绿素生长变化趋势一致。新梢和果实发育动态在生长前期和后期出现营养竞争,中期出现相互促进关系。  相似文献   

8.
有朋友问,听说石榴上只有果花才能结果,那么哪些是果花,哪些不是呢? 成熟的果石榴春季抽生的枝条,有些较早地停止生长,因发育健壮充实就形成结果母枝。第二年这些结果母枝的顶芽和腋芽抽生出短小新枝,就是结果枝。  相似文献   

9.
田小琴  冷天凤  娄丽 《种子》2021,(3):145-148
为扩充薄麻壳泡核桃优株无形性繁殖材料,采用其优株穗条进行芽接,设置不同部位芽、不同嫁接高度和不同嫁接时间处理对其萌动、生长和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筛选出最佳芽接处理方式,提高芽接成活率。结果表明,优株对新梢长度的主效应影响显著,对芽萌动平均天数、新梢粗度和嫁接成活率的主效应影响不显著。嫁接时间对芽萌动天数、新梢长度、新梢粗度和嫁接成活率影响显著,6月份嫁接芽萌动早于7月份嫁接芽萌动,嫁接时间越早,萌动时间越早、新梢生长越快,嫁接成活率6月中旬和下旬差异不显著,7月与6月中下旬差异极显著。嫁接高度对芽萌动天数、新梢长度、新梢粗度影响显著,对成活率影响不显著,嫁接高度越高,芽萌动时间越晚,嫁接高度为15 cm时,新梢生长量最大,成活率最高。不同部位芽对新梢长度和嫁接成活率影响显著,对芽萌动时间和新梢粗度影响不显著,新梢生长量和嫁接成活率均为中部芽最高,上部芽和下部芽差异不大。适合薄麻壳泡核桃优株芽接的最佳处理方式为6月中下旬嫁接、嫁接高度砧木离地15 cm处和嫁接芽选择穗条中部芽时,芽接苗生长量最大,嫁接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10.
干红酒用葡萄果实成熟期间的叶片光合特性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在葡萄浆果成熟期,干红酒用葡萄品种果枝主梢叶片的净光合速率随着叶片着生节着的升高而增加,副梢叶片的光合速率大于主梢叶片,赤霞珠品种夏芽副梢与冬芽副梢叶片光合速率基本相同,具单果穗或双果穗果枝叶片的光合速率在不同的酒用葡萄品种上表现不一。  相似文献   

11.
研究枣股和枣吊的生长发育规律,在生产中采取对应的技术措施加强枣园管理以提高枣子产量。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调查统计栽培于延川县红枣主产区的24个枣树品种(系)的枣股粗度和长度,及枣股上枣吊数、枣吊长度、枣吊叶片数、挂果数等农艺性状,结合实验室分析研究其生长发育规律。阐明了枣股长、枣股粗、枣股形态、枣吊长、枣吊叶片数、挂果数与枣股龄的相互关系,揭示出它们的生长发育规律。品种间枣股和枣吊生长的变异大于枣股龄间。提出基于枣股龄基础上的生长发育曲线将枣股生长发育划分为5个时期的标准;基于枣吊的某些生物学性状与有效挂果数的相关系数,首次建立了高产枣树品种选择的综合指数;提供了丰产枣园枣股管理的科学依据和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2.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at Coimbatore, India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hree levels of drought (severe, moderate and no drought) during the formative phase (60–150 days after planting; DAP) of sugarcane on the tillering, the conversion of shoots to millable canes, cane attributes and the quality of different classes of shoots in four sugarcane cultivars (Co 8021, Co 419, Co 8208 and Co 6304)_the different classes of shoots studied were: mother shoots (which emerged 0–30 DAP), early tillers (30–60 DAP), mid‐season tillers (60–150 DAP) and late tillers (150 DAP).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rought during the formative phase reduced the total number of shoots and their conversion to millable canes at harvest. Drought also reduced the cane length, number of inter‐nodes and single cane weight of different classes of shootsand the subsequent total cane yield. Irrespective of drought treatments, Co 8021, a high‐tillering, thick‐stalked cultivar, gave the highest cane yield despiteits higher shoot mortality, while Co 8208, a low‐tillering, thin‐stalked cultivar, gave the lowest cane yield despite its lower shoot mortality. Thus a moderate level of shoot mortality is clearly necessary to obtain higher millable canes and subsequently higher cane yield. Mother shoots and early tillers together contributed most of the total number of millable canes (84.5 %) and of the total cane yield at harvest (86.2 %). The contribution of late tillers to the number of millable canes and cane yield was, however, negligible, especially in cultivars Co 6304 and Co 8208. There was a gradual reduction in stalk attributes such as cane length, number of internodes, single cane weight and commercial cane sugar percentage as the physiological age of shoots decreased. This study emphasizes the need for a cultivar with the optimal characteristics of early tillering (like Co 8021 and Co 6304) and maximum conversion to millable canes (like Co 8208) and provides information relevant to breeders making decisions on crossing programmes to produce improved cultivars for drought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3.
不同刺梨品种的光合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卫国  安华明  刘国琴 《种子》2006,25(10):27-28
对刺梨的5个重要品种:贵农1号、贵农2号、贵农5号、贵农6号和贵农7号的营养枝和结果枝叶片的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叶片光合速率(Pn)由强到弱的顺序为:贵农6号〉贵农7号〉贵农2号〉贵农1号〉贵农5号;坐果情况会对光合速率产生重要影响,结果枝叶片的Pn高于营养枝叶片的Pn。各品种光补偿点由低到高为贵农2号〈贵农7号〈贵农1号〈贵农5号〈贵农6号;光饱和点由高到低为贵农7号、贵农2号〉贵农1号、贵农5号〉贵农6号,较低的光补偿点、较高的光饱和点是刺梨品种丰产的一般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同工酶在果蔗生长中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选择不同的取样时期和植株不同器官,对8个果蔗品种利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电泳得出的叶片、根组织不同生育时期POD、EST同工酶酶谱进行聚类分析,并检测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间同工酶谱的遗传相似系数存在差异,特别是外引黑皮果蔗(Badila)与中国地方品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差异;(2)不同生育时期叶片或根部的POD同工酶和EST同工酶酶谱的聚类图都存在着差异;(3)叶片中的POD、EST酶谱在各个生育时期均达到极显著相关。说明叶片是这两种酶基因表达的最重要活性部位,因此叶片可以作为同工酶分析较为稳定和适宜的采样部位。  相似文献   

15.
甘蔗不同熟期品种合理搭配与提高蔗糖分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全衍  李伟贤 《作物学报》1998,24(2):237-242
根据甘蔗不同熟期品种蔗糖分积累变化和高糖期出现迟早早存在差异的特点,应用其积累动态模拟模型,探讨不同品种搭配形式与提高蔗糖分的关系,从理论上阐明早,中,迟熟品种合理搭地延长高糖期和提高蔗糖分的作用,并给出品种搭配求算原则和方法,为糖厂确定不同期品种的种植比例,提高经济效率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酚类物质含量高且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的酿酒葡萄种质资源,分别以4个红色和4个白色酿酒葡萄成熟果实为材料,比色法测定果皮、果肉和种子中的总酚、单宁、总类黄酮、原花色素和黄烷醇含量,以总还原力、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各品种果皮、果肉和种子中各酚类物质含量具有明显差异,但均以果肉中含量最低。红色品种果皮和种子中酚类物质含量均高于白色品种(‘小白玫瑰455’除外),其中以‘黑比诺667’中总酚、单宁和总类黄酮含量最高,而果皮原花色素和黄烷醇含量以‘蛇龙珠’最高,种子原花色素含量以‘法国蓝’最高。白色品种中,‘小芒森’果皮各酚类物质含量均最低,而种子中含量以‘小白玫瑰455’最高。各葡萄品种果皮和种子的抗氧化能力和其总酚、单宁、总类黄酮、原花色素和黄烷醇含量之间均为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8383~0.9983,而果肉中的相关性较弱。选用的3种方法对葡萄果实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时,测定结果在不同方法间存在协同性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16个糖能兼用甘蔗品种(系)种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糖能兼用甘蔗品种(系)的种性和生产性表现,为今后进行能源甘蔗品种选育和推广提供参考,以广西主栽甘蔗品种ROC22、ROC16作对照,对来自国内外的16个品种(系)在2种不同类型土壤蔗区进行2年新植1年宿根种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B1、B8、GT26、GT02/833、B9、B28、GT02/48、GT97/69、GT02/208等品种(系)在生物产量、蔗茎产量、蔗糖产量和总可发酵糖产量等方面明显超过对照种ROC22、ROC16,具有丰产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种性,可在广西的旱地和水田蔗区既可作糖料蔗,也可做能源蔗种植利用。YT96/86、GT99/156和FN94/0403综合表现一般,可在桂南的水田蔗区因地制宜种植。其余品种(系)表现较差,不宜在广西扩大种植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甘蔗新品种区域试验是对甘蔗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的一种测试,有利于全面了解甘蔗品种的各方面表现,为甘蔗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和鉴定(认定)提供科学依据。通过2年(二新一宿)5个地点的区域试验,对5个甘蔗新品种种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甘蔗新品种中闽糖96-1409,LCP85-384。闽糖93-730,福农93-1103等品种表现出高产、稳产、蔗糖分较高、适应性较广的特点,蔗茎产量均比ROC16增产,与ROC10增产或基本平产,适宜于福建蔗区示范推广。LCP88-1762蔗茎产量比ROC16。ROC10均有一定程度减产,适应性一般,宿根性较差,不适宜在福建蔗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9.
新引进甘蔗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探明新引进甘蔗品种的种性表现,采用品比试验方法,于2010-2011年在广东省增城市宁西华南农业大学基地进行新引进甘蔗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8个参试品种中,Q200B、Q189和Q208综合表现较好,表现为早熟或中早熟、高糖、稳产、宿根性好、农艺性状优良,新宿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平均蔗糖分含量分别为14.53%、15.11%和14.23%,分别比对照‘新台糖16号’降低0.44个百分点、提高0.14个百分点和降低0.74个百分点,分别比对照‘新台糖22号’提高0.03个百分点、提高0.61个百分点及降低0.27个百分点;蔗茎产量分别为110829 kg/hm2、105830 kg/hm2和92674 kg/hm2,分别比对照‘新台糖16号’增产29.1%、23.3%及8.0%,分别比对照‘新台糖22号’增产2.1%、减产4.3%和7.2%;含糖量分别为16110 kg/hm2、15999 kg/hm2和13186 kg/hm2,分别比对照‘新台糖16号’增糖25.4%、24.5%及2.6%,比对照‘新台糖22号’增糖0.4%、减糖0.2%和17.8%;Q155、Q151表现特早熟、高糖,但中小茎、蔗茎产量低;Q190表现丰产潜力大、前期生长极快,但迟熟低糖;Q157、Q96的综合表现最差。并对参试品种的利用意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幼果期疏果结合修剪对龙眼植株生长和结果的影响,选用6 年生‘石硖’幼年结果树为试材,以回缩修剪、初始结果枝率、初始单穗果数为试验因素,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不同试验因素对果实成熟时的新梢比率、落果速率、结果枝率、单穗果数、产量、成熟期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并初步筛选出优势因素与水平组合。结果表明:经过疏果修剪的各处理植株在枝梢生长、果实发育和成熟品质上,都与对照有着明显差异,表现为落果率降低(P<0.01),成熟期提前,有一定的新梢比率,且合适的处理有助于提高植株单位产量;单果重增加,果肉TSS含量提高,果色偏向干净、明艳的黄绿色(P<0.01)。初始结果枝率越高的处理,成熟时果枝比率越高;回缩修剪植株的果实外观色泽比不修剪的偏向饱和黄绿色;初始单穗果数越高的处理,果实发育越慢、落果速率越高、成熟时单穗果数越多、成熟期也越晚;单穗果数处于中间水平60 粒的处理,单果重和TSS含量最高(P<0.01)。正交试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成熟时单穗果数在因素初始单穗果数、果表h°值在因素矮化修剪的不同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直观分析结果显示,结果枝率50%~60%、单穗果数60 粒左右,适度的回缩修剪,是龙眼植株获取生长与结果、产量与品质平衡关系的最优组合。该技术为生产应用提供了可行的操作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