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宽青 《饲料博览》2013,(11):54-55
饲料发霉是由于霉菌大量的生长和繁殖,而霉菌在饲料中生长和繁殖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2~30℃,湿度≥80%。阴雨天气、气温高、湿度大特别适宜霉菌的生长繁殖,导致饲料发霉,给饲料厂、经销商以及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霉菌中毒是指家兔吃了发霉饲料引起的中毒性疾病. 一、霉菌的来源 1.饲草饲料中夹带:触地的饲草茎叶因阴湿而发霉;秸秆和人工种植草料在晾晒、贮存过程中被雨淋发霉或晾晒不彻底、含水量过高而发霉;原料在湿热的夏季发霉;原料隔年贮存;麸皮加工后未烘干或未晾干即装袋保存而发霉;粗放加工的骨粉也可带来霉菌.  相似文献   

3.
由于资料的缺乏,水产养殖业者很难辩认出发生率较低的鱼类霉菌毒素中毒现象。发霉的鱼饲料或饲料中含有发霉成分意味着各种霉菌毒素的存在,包括一些鲜为人知而又可能有害的毒素。曲霉属、青霉属、镰孢霉属的霉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在适宜的条件下(如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含水量高于14%,相对湿度大于70%,适宜  相似文献   

4.
雏鹅曲霉菌病是由烟曲霉感染引起的疾病.各种禽类都可能感染,以幼禽发病为重,雏鹅往往引起群发.该病主要通过接触发霉的饲料、垫草或吸入空气中孢子感染.由于春夏季节气候适宜曲霉菌生长,外界环境霉菌很多,很易通过垫草、空气中孢子传入室内,加上室内温度适宜霉菌生长,垫草、散落的饲料、未被清除的鹅粪又是其生长的良好条件,容易生长大量霉菌,空气中易飘浮大量孢子,引发雏鹅曲霉病.  相似文献   

5.
发霉饲料和霉菌毒素中毒是世界范围内畜禽生产中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畜禽食入霉变饲料后会导致减产,出现急、慢性中毒症,甚至死亡。 霉菌是一种多细胞微生物,普遍存在于土壤和一些腐烂植物中。霉菌毒素是霉菌在谷物或饲料上产生的有毒二次代谢产物。生产实践中发现,鸡、鸭、鹅等家禽特别是雏禽,对霉菌毒素非常敏感,很容易中毒,  相似文献   

6.
夏季温、湿度比较适宜寄生于饲料中的霉菌大量生长繁殖。霉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消耗饲料中最容易利用的营养物质,使饲料的营养价值降低。发霉严重的饲料,其饲用价值不仅可下降为零,而且会释放大量的有毒物质(如黄曲霉毒素B1等),直接危害畜禽鱼安全生产,严重时还...  相似文献   

7.
畜禽吃了发霉变质的饲料,就会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症状,极易导致畜禽患病或中毒死亡,轻者影响畜禽的生长发育,重者还会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发霉饲料产生的毒素尤其是对仔猪和雏鸡的敏感性最强,死亡率高。在发霉饲料中最常见的毒菌有曲霉菌、青霉菌、镰刀菌等。这些毒菌在自然环境中能够在动物机体内进行生长、繁殖和产毒。其毒素不仅直接危害畜禽健康,  相似文献   

8.
发霉饲料中毒通常为黄曲霉毒素中毒,是一种常见的中毒病。发霉的玉米、花生、谷、豆饼、米糠中往往有大量的黄曲霉菌株生长繁殖,当温度或湿度适宜时,黄曲霉菌就会迅速繁殖,产生损害动物肝脏的代谢性产物黄曲霉毒素。当鸡食入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后便可引起中毒。  相似文献   

9.
霉饲料中毒,就是猪采食了发霉的饲料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以神经症状为本病的临床特征,本病为常见的多发的疾病。在自然环境中,含有许多霉菌,常生长在含有淀粉饲料(即玉米、高粱、小麦、大麦、燕麦等)上。如果温度(28℃左右)和湿度(80—100%)适宜,就会大量生长繁殖,有些霉菌在生长  相似文献   

10.
谷物和饲料中霉菌毒素的产生、毒害和防止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常见的霉菌及其危害,并提出防止谷物、饲料发霉和去除霉菌毒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辛学 《农家顾问》2013,(5):55-56
在自然界中霉菌分布极广,种类繁多,而多数霉菌都能引起饲料的发霉变质,使饲料的营养价值大大降低,适口性变差;发霉严重者不仅毫无营养价值,而且用其饲喂动物还可造成动物生长停滞,内脏受损,甚至中毒死亡。饲料用防霉剂能降低  相似文献   

12.
一、发病情况 近年来,由于玉米收获季节长期阴雨连绵,日照少,气候潮湿,常导致收获的玉米含水量多,如在阴暗潮湿环境中未及时晒干,会使60%~70%玉米被自然界黄曲霉等霉菌污染,在适宜条件下产生黄曲霉毒素。猪只若采食了含黄曲霉毒素的发霉玉米或霉玉米的配合饲料后,会发生霉玉米中毒。  相似文献   

13.
<正>谁都没想到,从去年到现在,猪的好行情会持续这么长时间,大家也都挣到了钱。但是母猪的繁殖障碍也是比较严重的,空怀、配不上种、返情率高等,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从饲料的霉菌毒素方面探讨一下。猪饲料是生猪最重要的食物来源之一,但发霉饲料也是对生猪危害最大的,其中霉菌毒素更是生猪的头号公敌。那么饲料发霉对猪只的影响有哪些呢?哪些因素容易导致猪饲料遭受霉毒感染呢?1.霉菌毒素引起的症状表现。  相似文献   

14.
霉菌是一种在饲料中极易生长繁殖的微生物.在高温潮湿季节,由于气温的升高和饲料水分含量高,为霉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其能大量地生长和繁殖,造成饲料霉变,质量下降.饲料中一旦长了霉菌,就会首先消耗饲料中最容易被动物利用的营养物质.用发霉的饲料饲喂畜禽,会使动物拒食而影响生长速度,且饲料报酬也降低:还能引起畜禽腹泻、肠炎及消化能力降低、淋巴功能下降等其它症状.畜禽的霉菌毒素中毒尤其是黄曲霉中毒,至今还没有很好的治疗药物及方法,而且其对人体健康亦有影响.因此,预防霉菌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1 饲料霉菌的种类及生存条件1.1 饲料霉菌的种类饲料中霉菌以曲霉属和青霉属为主.在曲霉属  相似文献   

15.
霉菌在自然界分布极广,存在于空气、土壤、物体表面,甚至物体内部,有些霉菌可用于工业原料、食品加工和制造抗生素等,属于有益微生物.但存在于田间及饲料贮存过程中的霉菌都能产生毒素,畜禽食入已产生毒素的饲料后,霉菌毒素可随饲料经消化道进入畜禽机体,引起畜禽中毒,产毒霉菌本身还可以孢子、菌丝体状态进入畜禽的消化道和呼吸道,在其中繁殖产毒,引起畜禽病变.更严重的是,有些霉菌及其毒素对畜禽有致癌性,如黄曲霉菌素(AF),其中AFB,毒性最大,致癌力最强.为了预防霉变饲料引起畜禽疾病,就要防止饲料的发霉变质.  相似文献   

16.
用发霉饲料喂畜禽,轻者引起发病,停止生长;重者导致中毒死亡。但如属轻度发霉尚未变质的,其营养成分并没有受到多大破坏,经过去毒处理,仍可与新鲜饲料混合在一起饲喂。现将轻度发霉饲料去毒利用的几种方法介绍如下: 一、高温蒸煮法 将发霉饲料煮沸30分钟或蒸1小时后饲喂。 二、碱化处理法 用10%的石灰水将发霉饲料  相似文献   

17.
正1产后无乳1.1病因分析产后无乳是指母犬泌乳量减少甚至全无。排除遗传因素外,常由于母犬怀孕期间营养低下或饲养管理不善导致无乳或少乳。如母犬年龄小自身身体未发育成熟而过早怀胎、子宫或乳房患病、气候或环境突然变化等。特别是饲料因素,很容易被忽视。在雨季,由于空气潮湿,天气闷热环境下,饲料容易回潮,很容易发霉。这样的饲料如果喂给母犬,易导致霉菌中毒,引发胃肠道消化不良、肠  相似文献   

18.
饲料防霉剂是指能降低饲料中微生物的数量,控制微生物的代谢和生长,抑制霉菌毒素的产生,预防饲料贮存期间营养成分的损失,防止饲料发霉变质并延长贮存时间的饲料添加剂。1饲料霉变的原因1.1霉菌的种类及数量能引起饲料霉变的霉菌主要曲霉菌属、青霉属、镰刀菌属。其中曲霉菌属包括黄曲霉、白曲霉、寄生曲霉等;青霉菌属包括圆弧青霉、桔青霉、扩展青霉等;镰刀菌属包括禾谷镰刀菌、串珠镰刀菌、三线镰刀菌等。据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调查结果,全国饲料原料中玉米一般带菌量在102个/g~105个/g之间;全价配合饲料中为102个/g~105个/g,最高…  相似文献   

19.
使用发霉饲料和垫料容易发生雏鸭曲霉菌病,死亡率较高,涂片镜检、流行病学调查可确诊本病。加强栏舍卫生,保持饮水清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饲养密度,严禁使用发霉饲料和垫料,是最好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区静 《吉林农业》2005,(9):38-38
由于饲料存放环境潮湿或饲料中含水量超标,仓库通风不良等均会引起饲料发霉、腐烂、变质,造成饲料浪费,畜禽食入后引起中毒。因此,要积极做好饲料的保存工作,防止饲料发霉。发霉饲料可采取下列方法去毒:(1)水洗法将发霉的饲料放入缸中,加清水(最好是开水)泡开,并用木棒充分搅拌,如此反复清洗5~6次后,便可用来饲喂猪。(2)蒸煮法将发霉饲料放在锅中,加水煮沸30分钟或蒸1小时去掉水分即可喂猪。(3)石灰水法将发霉饲料放入10%的纯净石灰水中浸泡3天,再用清水漂洗干净,晒干后即可饲用。(4)氨水法将发霉饲料的含水量调至15%~22%,装入缸中,通入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