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川358优625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自育三系新恢复系泸恢625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优质三系不育系川358A配组而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适应性强、稳产性好、米质较优、丰产性好、抗倒、耐寒性强、后期转色好,于2013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陵优5240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梁研究所用不育系陵1A与恢复系泸恢5240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属偏大穗型品种,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于2012年4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泸恢1611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德阳分院)用中间材料抗18作母本与泸恢5240杂交,通过常规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育成的优质、抗稻瘟病籼型水稻恢复系。利用该恢复系已组配出宜优1611、玉龙优1611、川优1611、神优9611和川优8611等优质杂交稻组合通过国家或四川省审定。  相似文献   

4.
中优5240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利用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不育系中9A与自育恢复系泸恢5240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于2010年通过了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川香优37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应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育成的三系不育系川香29A与自育恢复系泸恢37组配育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201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具有直链淀粉含量高,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抗稻瘟病能力较强等特点,适宜在四川省平坝丘陵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广适、优质、高产杂交籼稻川优5240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川优5240系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利用新近育成的恢复系泸恢5240与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不育系川香29A配组而成。该组合分蘖较强,株型集散度适中,剑叶直立,产量水平突出,适应性强。2009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内6优5240系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自育恢复系泸恢5240与内江内香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育成的香型抗病不育系内香6A配组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中稻新组合,具有分蘖力强、株型集散适中、剑叶直立、稳产性好、后期转色好、抗稻瘟病的特点。2015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优质杂交水稻川优6203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优6203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用优质不育系川106A与抗病恢复系成恢3203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杂交水稻新组合,2011年通过四川省审定(川审稻2011002)。在四川荣县作中稻+再生稻种植,表现出丰产性好、适应性广、再生力强、米质优、抗性强等特点。介绍了该组合特征特性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川优1611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优质不育系川106A与优质抗病恢复系泸恢1611配组育成的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2019—2020年参加四川省水稻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其米质达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2级,于2021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刘洁  袁小珍  陈小龙  刘兴义  付唯  李耘 《中国稻米》2011,17(2):66+68-66,68
绵优5240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利用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育成的不育系绵5A与自育恢复系泸恢5240组配的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具有优质、抗病、产量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杂交水稻》2014,(1):78-79
泸优908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利用自育大穗、高配合力、强优势恢复系川航恢908与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配合力不育系泸98A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穗大粒多,米质优良,农艺性状好,抗病抗倒伏,201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川审稻2012006)。  相似文献   

12.
旌优华占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广西万川种业有限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用优质三系不育系旌9A和强优恢复系华占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稳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17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杂交水稻》2017,(1):87-88
川绿优188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用自育不育系川绿389A与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乐恢188配组育成的三系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在四川省区试中表现产量高、抗性较好、直链淀粉含量高。2015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川优7021是四川科瑞种业有限公司用自选恢复系瑞恢7021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籼型长粒不育系川106A杂交育成的长粒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2020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泸恢5240是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明恢63/泸恢602的杂交后代R0211与蜀恢527杂交,运用系统育种法育成的恢复系,具有优质、抗逆、配合力强、制种产量高等特点,于2009年7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技术鉴定。利用该恢复系配置的组合米质优良、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其中,绵优5240于2010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香优5240和中优5240于2009年通过重庆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杂交水稻》2016,(4):88-89
泸香优177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自育不育系泸香078A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育成的恢复系成恢177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株叶形态优良、高产稳产等特点,2014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审稻2014013)。  相似文献   

17.
川康优583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利用自育高配合力恢复系蜀恢5183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优质不育系川康606A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具有稻瘟病抗性强、米质优、产量高、耐热性强等特点,2020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杂交水稻》2017,(5):88-89
宜香优37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与宜宾市农业科学院合作,应用宜宾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香稻不育系宜香1A与自育恢复系泸恢37配组育成的中熟中籼杂交水稻新组合,2016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具有熟期适宜、丰产性能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抗稻瘟病能力较强等特点,适宜在四川省平坝丘陵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杂交水稻》2017,(4):83-84
旌3优177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自育不育系旌3A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育成的恢复系成恢177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不仅高产稳产,并且具有高整精米率、低垩白米率及低垩白度等特点,2015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审稻2015009)。  相似文献   

20.
《杂交水稻》2017,(1):80-81
花优926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利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育成的不育系花香A与自育恢复系R926配组育成的优质香型杂交水稻新组合。2010—2012年参加云南省杂交籼稻区试和生产试验,平均比对照增产3.8%。于2013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审稻20130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