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费乌瑞它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N 0、86、124、161、248 kg/hm~2)对马铃薯干物质累积规律、氮素累积规律、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块茎膨大期和成熟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马铃薯块茎的干物质、氮素累积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马铃薯最高产量在施氮量为124 kg/hm~2(N_2处理),与N_0处理相比,N_2处理块茎产量显著增加了19.8%。通过曲线回归分析得出,马铃薯的最佳施氮量为137.6 kg/hm~2。马铃薯氮素吸收利用率以施氮量124 kg/hm~2处理最高,为37.1%,其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和氮肥生理利用效率均以施氮量86 kg/hm~2处理最高,分别为293.1、35.7、97.4 kg/kg。在安徽稻茬田马铃薯生长中适宜施氮量应控制在130~150 kg/hm~2。  相似文献   

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磷、钾用量对西兰花产量、质量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240~480 kg/hm~2)的增加,西兰花产量、生物量和干物质量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以330~405 kg/hm~2施氮量最高。当氮、磷、钾用量分别超过330、135和255 kg/hm~2时,对产量的增加效果有限。330~405 kg/hm~2施氮量能够获得较高的氮、磷、钾累积量,磷、钾用量分别超过135和255 kg/hm~2时会降低植株氮素累积量,但对磷、钾累积量的影响不显著。施氮量为240~405 kg/hm~2时氮肥利用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分别达到了43.10%~47.66%和16.25~16.72 kg/kg。施氮量的增加促进了西兰花硝酸盐的累积,但是降低维生素C含量,而糖酸比和灰分则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总之,在磷、钾用量分别为135和255 kg/hm~2的基础上,施氮量为330~405 kg/hm~2时,西兰花能够获得较好的产量、质量和氮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为确定青海省玻璃连栋温室黄瓜种植的最佳施氮量,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黄瓜生物性状、产量、品质和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N 240kg/hm2处理下,黄瓜株高最高为194.8cm,叶片数最多为15.8个/株,茎粗最粗为0.93 cm,产量最高为105000kg/hm2,氮肥偏生产力最高为437.50kg/kg,VC含量最高为119.6mg/kg,且显著高于其它处理。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黄瓜的生物性状、产量、品质和氮肥偏生产力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施氮量(x)与黄瓜产量(y)的关系式为y=-3.729x2+1919.4x-146747,R2=0.8117**,黄瓜的最佳施氮量为240-257 kg/hm2。可为青海省玻璃连栋温室黄瓜种植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江苏沿江地区油菜施氮量对油菜籽产量的影响,确定该地区油菜的适宜施氮量,以油菜品种宁杂1818和史力佳为试验材料,设置N_0(0 kg/hm~2)、N_(120)(120 kg/hm~2)、N_(240)(240 kg/hm~2)、N_(360)(360 kg/hm~2)4个施氮量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氮肥能显著增加油菜的产量和植株氮素积累量,且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和植株氮素积累量均呈增加趋势。当施氮量为N_(240)时,宁杂1818和史力佳2个油菜品种的油菜籽产量比N_0分别增加了104.80%和123.98%。收获指数和籽粒的氮素积累量占总积累量的比例虽比N_(120)处理略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宁杂1818在此处理下的氮肥农学利用率显著高于N_(120)和N_(360),史力佳在此处理下的氮肥农学利用率虽比N_(120)处理略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综合上述结果表明,江苏沿江地区油菜的施氮量在240 kg/hm~2时,可以较好地协调较高产量和合理的氮肥利用率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施氮量对高淀粉甘薯品种龙薯24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析了不同氮肥施用量[0、45、90、135、180、90(缓释氮肥)kg/hm~2]对高淀粉甘薯新品种龙薯24号的性状、产量、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处理之间,甘薯蔓粗变化不大,差异不显著,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甘薯的平均蔓长、基部分枝数呈增长趋势,施氮各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不施肥的N_1的产量水平最低,N_2、N_3、N_4、N_5、N_6的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产量最高的是N_5,即施磷量(P2O5)90 kg/hm~2、施钾量(K2O)180 kg/hm~2,施氮量(N)135 kg/hm~2时,最高鲜薯产量达53857.5 kg/hm~2,最高薯干产量16071.1 kg/hm~2,最高淀粉产量11552.4 kg/hm~2。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盐化土壤氮、磷、钾肥对油葵养分吸收、产量和籽实品质的影响,在宁夏灵武农场中度盐化土壤(盐化度≥0.5%)设置油葵肥效试验,测定油葵(S606)生长状况、干物质累积量、养分吸收利用、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整个生育期株高、茎粗变化均符合Logistics生长曲线,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主要表现为N_2P_2K_2处理的植株株高最高,各肥料对植株增高效果表现为氮肥磷肥钾肥生物有机肥,对茎粗贡献为生物有机肥氮肥钾肥磷肥。(2)干物质累积量随生育期变化符合Logistics曲线,氮肥及磷肥对油葵植株干物质的累积量有显著促进作用,钾肥对干物质累积作用贡献较小;氮肥对干物质向籽实累积有促进作用,而磷肥对干物质向籽实累积有抑制作用。(3)总体上施用氮、磷、钾肥分别显著提高植株氮总吸收量(TNA)、磷总吸收量(TPA)、钾总吸收量(TKA)以及100 kg籽实需氮、磷、钾量,但是显著降低其对应干物质生产效率及收获指数。N_2P_2K_2处理油葵N、P_2O_5、K_2O吸收累积量最高,分别为3.75、1.18、15.20 g/株。平均每生产100 kg籽实吸收N 4.18kg、P_2O_51.48 kg、K_2O 25.34 kg。整个生育期中36.17%的养分由花期形成,灌浆期的养分累积仅次于花期(23.44%)。(4)氮、磷、钾肥均能够提高油葵产量,且3种肥料配施的增产效果优于任2种肥料配施,经分析单株叶干质量及株高对产量起到主要正效应。N_2P_2K_2处理产量与其他施肥处理相比差异显著,为4 558.8 kg/hm~2,比对照提高23.19%。(5)氮、磷、钾肥的施用可以改善部分油籽品质。经分析,氮肥促进粗蛋白、粗脂肪、棕榈酸、油酸在籽实中的积累,降低硬脂酸、亚油酸在籽实中的含量;磷肥促进油酸在籽实中积累,降低粗蛋白、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在籽实中积累;钾肥促进粗蛋白、硬脂酸、亚油酸在籽实中积累,降低粗脂肪、棕榈酸、油酸在籽实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析了不同氮肥施用量[0、45、90、135、180、90(缓释氮肥)kg/hm2]对高淀粉甘薯新品种龙薯24号的性状、产量、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处理之间,甘薯蔓粗变化不大,差异不显著,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甘薯的平均蔓长、基部分枝数呈增长趋势,施氮各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不施肥的N_1的产量水平最低,N_2、N_3、N_4、N_5、N_6的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产量最高的是N_5,即施磷量(P2O5)90 kg/hm2]对高淀粉甘薯新品种龙薯24号的性状、产量、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处理之间,甘薯蔓粗变化不大,差异不显著,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甘薯的平均蔓长、基部分枝数呈增长趋势,施氮各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不施肥的N_1的产量水平最低,N_2、N_3、N_4、N_5、N_6的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产量最高的是N_5,即施磷量(P2O5)90 kg/hm2、施钾量(K2O)180 kg/hm2、施钾量(K2O)180 kg/hm2,施氮量(N)135 kg/hm2,施氮量(N)135 kg/hm2时,最高鲜薯产量达53857.5 kg/hm2时,最高鲜薯产量达53857.5 kg/hm2,最高薯干产量16071.1 kg/hm2,最高薯干产量16071.1 kg/hm2,最高淀粉产量11552.4 kg/hm2,最高淀粉产量11552.4 kg/hm2。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三个供氮水平下(施氮50 kg/hm2、150 kg/hm2、250 kg/hm2)施用肥料添加剂对苏南太湖地区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土壤氮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和肥料添加剂对水稻产量、氮肥吸收利用及表观损失氮均有显著影响,但只有在水稻产量和氮肥农学利用率指标上二者表现出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随施氮量增加,水稻产量、累积吸氮量、土壤残留无机氮(Nmin)、表观损失氮增加,氮肥吸收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降低;与单施尿素相比,尿素配施肥料添加剂可进一步增加水稻产量、累积吸氮量,并能提升氮肥利用率和降低表观损失氮量,且该效应总体上随施氮量增加而愈趋明显;施用肥料添加剂对水稻营养生长期的氮素积累影响要明显强于生殖生长期。在本研究条件下,综合分析水稻产量、氮肥利用及氮平衡指标,不施用肥料添加剂时,施氮150 kg/hm2可获得较好的农学和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9.
种植密度和水氮互作对南疆棉花生长和水氮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种植密度和水氮互作对南疆棉花生长、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为棉田合理密植和水氮优化调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新疆库尔勒市尉犁县31团进行大田棉花滴灌试验,采用裂区设计,设置种植密度、灌水量和施肥量3个因素,其中种植密度设置2个水平:26万株/hm~2(D_1,当地种植密度,株距10 cm)和32万株/hm~2(D_2,株距8 cm);灌水量设置2个水平:80%ET_C(W_1,ET_C为作物蒸发蒸腾量)和100%ET_C(W_2);施氮量设置3个水平:200 kg/hm~2(N_1)、300 kg/hm~2(N_2)和400 kg/hm~2(N_3)。在生育期(苗期、蕾期、花期、铃期和吐絮期)测定棉花生长指标,收获时统计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结果】种植密度和水氮交互对棉花生长、干物质累积、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有显著影响,在高种植密度(D_2)下,棉花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累积量均随灌水量和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低种植密度(D_1)下,各指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吐絮期棉花株高和茎粗均在低密度高水中氮(D_1W_2N_2)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05.33 cm和11.16 mm,较D_1W_2N_1、D_1W_2N_3处理分别提高了10.10%,6.40%和6.69%,3.65%;全生育期内各处理棉花叶面积指数(LAI)和干物质增长量均于铃期达到最大值,D_1W_2N_2和D_2W_2N_3处理的最终干物质累积量较大,但二者之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籽棉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均以D_1W_2N_2处理较大,分别为7 421.0 kg/hm~2和1.50 kg/m~3。在相同种植密度和灌水量下,氮素利用效率(NUE)、氮素吸收效率(UPE)和氮肥偏生产力(NPFP)均随施氮量增加呈降低趋势,以D_2W_2N_1处理的氮素吸收效率最高,为0.77 kg/kg,较产量最高的D_1W_2N_2处理高4.05%,但其产量较D_1W_2N_2下降约7.0%。【结论】综合高产、节肥和水氮利用效率等因素,种植密度26万株/hm~2、生育期灌水100%ET_C(311.98 mm)和施氮量300 kg/hm~2是南疆棉花膜下滴灌施肥管理的最优栽培方式组合。  相似文献   

10.
以贵烟4号烤烟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对烟株干物质及氮磷钾素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每667m2施纯氮0~8.5kg范围内,随作施氮量的增加,各生育时期烟株干物质量及氮、磷、钾素累积量都显著提高,但在较高施氮量(4~8.5kg)范围内,氮肥用量的增加对烟株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累积量没有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说明增施氮肥有利于烟株生长和对氮、磷、钾的吸收和累积,而每667m2纯氮用量超过4kg后,烟株干物质和氮、磷、钾积累量对氮肥用量的反应遵循报酬递减规律.  相似文献   

11.
以花椰菜为供试材料,探讨不同氮量水平对花椰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各处理磷钾肥相同、施氮量不同,施氮量分别为0(N_0PK)、186.0(N_1PK)、265.5(N_2PK)、345.0(N_3PK)、399.0(N_4PK)kg·hm~(-2)。结果表明:在泉州市鲤城区耕作灰砂土上,磷钾肥施入量一定情况下,不同施氮量处理比对照不施氮N_0PK处理增产幅度为76.0%~109.1%,增收幅度为82.5%~120.3%,其中以N_2PK处理(施N量265.5 kg·hm~(-2))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较对照不施氮N_0PK处理增产109.1%、增值80 431.49元·hm~(-2)。通过回归分析,花椰菜理论最高经济产量可达到38 119.8 kg·hm~(-2),其最高经济产量时施氮量为263.4 kg·hm~(-2)。氮肥不充足或过量施用均会影响花椰菜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泾惠渠灌区不同水氮供应对冬小麦植株氮素吸收运转的影响,为泾惠渠灌区提供合理的灌水施肥运筹方式。【方法】在泾惠渠灌区,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灌水(W_(90)和W_(120),即灌水定额为90和120mm)和施氮(底肥60和120kg/hm~2,追肥0,60和120kg/hm~2,即施氮的底追肥处理组合为N_(60/0),N_(60/60),N_(60/120);N_(120/0),N_(120/60),N_(120/120))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各部位氮素积累量、氮素利用效率等的影响。【结果】除净积累量对籽粒氮的贡献率及氮素收获指数外,灌水和施氮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各器官氮素积累量、氮素转移量、氮素利用效率、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均有显著影响。低水处理(W_(90))的籽粒产量、氮素积累量、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显著高于高水处理(W120),其中产量增幅为4.88%~7.44%,植株氮素积累量增幅为6.15%~18.66%,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增幅为19.48%~35.94%。随施氮量的增加,冬小麦籽粒产量、氮素积累量均呈显著增长趋势,其中籽粒产量表现为N_(0/0)(5 653.68kg/hm~2)N_(60/0)(6 777.71kg/hm~2)N_(60/60),N_(120/0)(7 165.63kg/hm~2)N_(60/120),N_(120/60)(7 376.92kg/hm~2)N_(120/120)(7 659.88kg/hm~2);氮素积累量表现为N_(0/0)(188.97kg/hm~2)N_(60/0)(229.49kg/hm~2)N_(60/60),N_(120/0)(275.23kg/hm~2)N_(60/120),N_(120/60)(310.00kg/hm~2)N_(120/120)(327.40kg/hm~2);当施氮量过高时,继续增加施氮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氮素积累量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总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适当提高追肥的施氮比例,有利于提高产量、各器官氮素积累量及各营养器官氮素转移量,其中N_(60/60)与N_(120/0)处理相比,W_(90)和W_(120)灌水水平下籽粒产量分别提高3.92%和4.44%,各器官氮素积累量提高11.43%~27.99%,各营养器官转移量提高18.37%~71.81%;N_(60/120)与N_(120/60)处理相比,各营养器官转移量提高15.06%~39.63%。【结论】综合考虑籽粒产量、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等因素,灌水定额为90mm、底肥施氮量60kg/hm~2、追肥施氮量120kg/hm~2,即W_(90)N_(60/120)为本试验条件下泾惠渠灌区冬小麦的最佳水氮组合。  相似文献   

13.
增密与减氮对秋玉米产量形成与氮肥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长江中游种植制度的变化,秋玉米的种植面积在逐渐增加,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有待优化,而通过提高种植密度配合氮肥减施,以协同实现秋玉米增产与氮素高效利用的效应还有待探讨。为此,以半紧凑型秋玉米品种勤玉58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施氮量为主区,设置常规施氮量处理(N_(300),300 kg/hm~2)、减氮30%处理(N_(210),210 kg/hm~2)及不施氮处理(N_0);种植密度为副区,设置常规种植密度(D_(60),60 000株/hm~2)、中密度(D78,78 000株/hm~2)与高密度处理(D_(93),93 000株/hm~2),探讨氮肥、密度及其互作对秋玉米冠层结构、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与种植密度对秋玉米产量形成有明显的互作效应。与常规种植相比(N_(300)D_(60)),减氮30%(N_(210))后,增加种植密度均能明显提高冠层光截获率、LAI及干物质积累量,粒重下降不明显,产量显著提高;但由中密度(D_(78))提高到高密度(D_(93))种植时,冠层光截获率、LAI、干物质积累量、粒重及产量均没有显著性变化。与常规种植相比(N_(300)D_(60)),减氮30%(N_(210))与中密度(D_(78))处理秋玉米的氮素转运效率及对籽粒氮的贡献率没有明显变化,但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及氮肥回收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当提高到高密度(D_(93))种植时,氮素转运效率与利用效率均显著提高。因此统筹考虑提高秋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时,湖北省秋玉米品种勤玉58较适宜的种植密度为78 000株/hm~2,施氮量为210 kg/hm~2,可实现增密增产减氮目标。  相似文献   

14.
以稻花香2号为材料,设置3个氮(N)水平N_1 (0 kg/hm~2)、N_2 (90 kg/hm~2)、N_3(180 kg/hm~2)和3个硫(S)水平S_1(0kg/hm~2)、S_2(45kg/hm~2)、S_3(90kg/hm~2),配制9个氮硫互作组合,进行完全随机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五常香稻产量构成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可显著提高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增施硫肥可显著提高结实率和千粒质量;9个氮硫互作处理中,N_2S_2的实际产量(7583kg/hm~2)最高,较N_1S_1增产56.3%,氮肥利用率为60.0kg/kg;低氮高硫的N_2S_3和高氮低硫的N_3S_2均浪费氮肥,增加水稻生产成本,增加环境污染风险。综合分析,90 kg/hm~2施氮量和45 kg/hm~2施硫量是五常香稻生产较理想的氮硫互作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5.
氮肥施用水平及种类对生菜产量及菜地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氮肥施用水平及种类对生菜产量和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试验设7个处理:不施氮肥(N0),施氮112.5 kg N·hm~(-2)(N1),施氮225 kg N·hm~(-2)(N2),施氮337.5 kg N·hm~(-2)(N3),控释氮肥(CRU-N2),稳定性氮肥(SN-N2),有机无机氮肥配施(MN-N2)。对比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和等氮量不同氮种类处理对N_2O排放特征和生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N_2O排放通量增加。在试验条件下,生菜获得最高产量时的施氮量为125 kg N·hm~(-2),适量降低生菜施氮水平能有效降低N_2O气体累积排放量。相同氮水平下,SN-N2与MN-N2处理较N2处理分别增产达13.3%和17.2%,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SN-N2处理N_2O排放总量和N_2O排放系数仅为0.80 kg N·hm~(-2)和0.36%,较常规施肥处理分别降低了84.8%和1.97个百分点。综上,在不降低生菜产量的前提下,优化氮肥施用水平并采用稳定性氮肥技术是菜地N_2O减排和减少蔬菜种植氮素损失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施氮量对番茄生长发育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确定番茄生产中氮肥适宜施用量,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施氮量对番茄生长、产量、氮素吸收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番茄的株高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施氮量为324 kg/hm2时表现为徒长,但各处理之间茎粗无显著差异;施氮处理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高于无氮处理,施氮量为162 kg/hm2时达到最高。施氮量低于243 kg/hm2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番茄产量和植株地上部吸氮量逐渐增加,但进一步增施氮肥会导致番茄产量和吸氮量下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番茄氮肥偏生产力逐渐降低,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回收利用率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施氮量为162 kg/hm2时达到最高。综合分析施氮量对番茄生长、产量、氮素吸收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可以发现,本试验条件下番茄合理施氮量应控制在162~243 kg/hm2。  相似文献   

17.
氮素运筹对滴灌春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氮素运筹对南疆滴灌春小麦氮素利用效率及产量构成的影响,以新春6号(大穗型)和宁2038(多穗型)为供试材料,开展不同氮素运筹与施氮量两因素试验,设置N_0(0 kg/hm~2)、N_1(103. 5 kg/hm~2)、N_2(207. 0 kg/hm~2)和N_3(310. 5 kg/hm~2)4个施氮水平,每个施氮水平下设置4个施氮时期:R_1(100%基肥)、R_2(60%基肥+40%拔节肥)、R_3(40%基肥+40%拔节肥+20%孕穗肥)和R_4(20%基肥+40%拔节肥+20%孕穗肥+20%灌浆肥)。结果表明:(1)增施氮肥和氮肥后移显著提高春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蜡熟期N_3R_4和N_2R_4处理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各器官氮素转运量大小为:茎秆+叶鞘叶片穗轴+颖壳,对籽粒的贡献率大小为:叶片茎秆+叶鞘穗轴+颖壳,且大穗型品种氮素运转性能受氮素运筹的影响较大,而多穗型品种的氮素积累量受施氮量的影响较大;(3)施氮量及施氮时期对滴灌春小麦的产量构成及氮素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互作效应,氮肥后移可以提高小麦的穗粒数、千粒质量和穗数,但施氮量过多并不能提高小麦产量;(4)新春6号和宁2038在R3N3和R3N4处理下的单穗质量最大,分别达1. 22~1. 26 g/株(折合产量8 506. 16~8 929. 10 kg/hm~2)和1. 09~1. 12 g/株(折合产量8 187. 02~8 357. 62 kg/hm~2),表明在施氮量为310. 5 kg/hm~2、施氮时期及比例为基肥︰拔节肥︰孕穗肥︰灌浆肥=4︰2︰2︰0或2︰4︰2︰2时可获得较高产量,且施氮量越高,大穗型小麦更应注重氮肥后移。  相似文献   

18.
施氮量对杂交稻两优培九产量、品质及吸氮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5,自引:1,他引:95  
 在大田条件下 ,以汕优 6 3为对照 ,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杂交稻两优培九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施氮量的增加 ,两优培九的吸氮量、干物质累积量、百公斤籽粒需氮量均增加 ;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 ,至中肥处理达最大值 ,而高肥处理则显著降低 ;相同施氮水平 ,两优培九的产量、吸氮量、干物质累积量以及肥料利用率均高于汕优 6 3;在 90 0 0~ 10 5 0 0kg·ha-1的产量水平下 ,百公斤籽粒需氮量为 2 .0~ 2 .2kg ,氮肥利用率在 40 %左右 ;适当增施氮肥有利于营养品质、加工品质、蒸煮食味品质的提高 ,而高肥不利于外观品质的提高。在品种间产量和品质均存在显著差异 ,4个氮肥处理水平下 ,两优培九的产量均高于汕优 6 3、品质优于汕优 6 3。  相似文献   

19.
随着长江中游种植制度的变化,秋玉米的种植面积在逐渐增加,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有待优化,而通过提高种植密度配合氮肥减施,以协同实现秋玉米增产与氮素高效利用的效应还有待探讨。为此,以半紧凑型秋玉米品种勤玉58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施氮量为主区,设置常规施氮量处理(N_(300),300 kg/hm~2)、减氮30%处理(N_(210),210 kg/hm~2)及不施氮处理(N_0);种植密度为副区,设置常规种植密度(D_(60),60 000株/hm~2)、中密度(D_(78),78 000株/hm~2)与高密度处理(D93,93 000株/hm~2),探讨氮肥、密度及其互作对秋玉米冠层结构、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与种植密度对秋玉米产量形成有明显的互作效应。与常规种植相比(N_(300)D_(60)),减氮30%(N210)后,增加种植密度均能明显提高冠层光截获率、LAI及干物质积累量,粒重下降不明显,产量显著提高;但由中密度(D78)提高到高密度(D_(93))种植时,冠层光截获率、LAI、干物质积累量、粒重及产量均没有显著性变化。与常规种植相比(N_(300)D_(60)),减氮30%(N_(210))与中密度(D_(78))处理秋玉米的氮素转运效率及对籽粒氮的贡献率没有明显变化,但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及氮肥回收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当提高到高密度(D_(93))种植时,氮素转运效率与利用效率均显著提高。因此统筹考虑提高秋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时,湖北省秋玉米品种勤玉58较适宜的种植密度为78 000株/hm~2,施氮量为210 kg/hm2,可实现增密增产减氮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基质栽培条件下娃娃菜高产优质生产的最佳氮素水平,以娃娃菜(品种"惠农金娃娃")为试材,采用基质盆栽方法,氮素水平设不施氮肥(CK)、优化施氮量(N_2)以及优化施氮量减少氮肥50%(N_1)、增加氮肥50%(N_3)、增加氮肥100%(N_4) 5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对娃娃菜生长、光合生理、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_1处理下,娃娃菜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最大、气孔导度最小,株高最大,且在定植后第30天植株株幅最大、叶面积较大;经济产量(310.00 g/株)最高,较对照增幅高达61%,且经济系数最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有机酸和Vc含量较高,硝酸盐含量较低。综合来看,基质盆栽条件下,N_1处理施肥方案(尿素1.72 g/盆,过磷酸钙5.52 g/盆,硫酸钾2.76 g/盆)最佳,在该施肥条件下娃娃菜形态指标、光合参数、产量以及品质指标均达到最佳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