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筛选对甜瓜枯萎病菌有较强拮抗活性的菌株,并对拮抗菌株进行分类鉴定,为丰富热带地区甜瓜枯萎病生防菌资源库及田间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前期筛选获得的82株菌株为试验材料,通过平板对峙、继代培养、发芽率及盆栽试验筛选出对甜瓜枯萎病菌有较强拮抗活性的菌株,并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筛选获得的菌株进行分类鉴定.[结果]筛选出一株对甜瓜枯萎病菌有较强拮抗活性的放线菌菌株D2,其对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达73.53%.D2菌株可形成气生菌丝和孢子丝,孢子丝呈螺旋形,孢子卵呈圆形,且与利迪链霉菌(Streptomyces lydicus)聚于同一分支中,其同源性达99.6%;综合D2菌株的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可鉴定其为利迪链霉菌( S. lydicus ).[结论]D 2菌株对甜瓜枯萎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具有开发成生物农药或生物肥料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白屈菜红碱的分离纯化及其抑菌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白屈菜中白屈菜红碱,并对白屈菜红碱的抑菌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2型大孔吸附树脂对白屈菜红碱具有良好的吸附和解吸性能,效果最佳,适宜的分离条件为吸附温度30℃,上样液浓度为0.9 mg/mL,上样流速为1.0 mL/min,样品洗脱乙醇体积分数为30%,以1.5mL/min速度洗脱时,洗脱液量为4BV为洗脱终点;纯化后的白屈菜红碱对甜瓜枯萎病病菌、西瓜枯萎病病菌、茄子黄萎病病菌、黄瓜枯萎病病菌、辣椒炭疽病病菌的菌丝生长均具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用采自温室的87个甜瓜的基因型定期人对白粉病菌的致病反应,并检测甜瓜白粉病菌的生理小种。结果表明,Sphaerotheca fuliginea是引春季白偻病发生的主要病原菌,甜瓜白粉病菌属于生理小种2。甜瓜不同纱叶片对白粉病菌的抗性,室内检测结果与其田间调查结果之间呈良好的正相关。在被检测的87个甜瓜基因型株系中,有24个基因型对白粉病菌生理小种2表现抗性。  相似文献   

4.
6种杀菌剂对兰花枯萎病菌抑制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防治兰花枯萎病的有效药剂,采用菌落直径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并比较了6种杀菌剂对兰花枯萎病菌的室内抗菌活性。结果表明:新型杀菌剂啶菌恶唑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最高,同时对病菌孢子萌发也有较高活性;三唑类杀菌剂苯醚甲环唑对病菌菌丝生长抑制活性较高,但对病菌孢子萌发抑制活性最低;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腐霉利对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该药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有限,其EC90值明显低于啶菌恶唑和苯醚甲环唑;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啶氧菌酯在离体条件下对菌丝的抑制活性较低,但其对孢子萌发有较高活性;有机硫杀菌剂代森锰锌对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最高,但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很低;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甲基托布津对孢子萌发有一定的抑制活性,但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很低。试验结果可以为兰花枯萎病的田间防治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哈茨木霉菌在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培养皿试验和盆栽试验分析了哈茨木霉菌对枯萎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甜瓜枯萎病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皿对峙试验中,发现哈茨木霉菌菌株DQ002及其挥发性物质和发酵液均能有效抑制枯萎病病原菌菌丝的生长,最高抑制率分别为77.18%、18.73%和22.79%;盆栽试验发现哈茨木霉DQ002可以有效缓解甜瓜枯萎病的发生,并且提高了甜瓜幼苗叶片和根部的PAL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总之,哈茨木霉菌DQ002通过空间竞争及其发酵液和挥发物质明显抑制了枯萎病病原菌菌丝的生长,并通过提高甜瓜幼苗PAL和β-1,3-葡聚糖防御酶活性增强了甜瓜对枯萎病的抗性,降低了甜瓜枯萎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铜绿假单胞菌FJAT-346菌株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实用价值,对该菌株的抑菌谱及其对番茄枯萎病的生防效果和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JAT-346菌株对香蕉、番茄、西瓜、甜瓜枯萎病菌、番茄灰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等均有良好的离体拮抗效果。该菌株对番茄枯萎病的盆栽防效可达81.57%。FJAT-346菌株能使番茄枯萎菌菌丝扭曲变形、细胞壁破裂、纠集成团停止生长,但对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不大。FJAT-346产生的抑菌物质可以被饱和度为70%的硫酸铵完全沉淀下来,初步判断该物质为大分子蛋白。在盆栽试验中,FJAT-346菌悬液对番茄出苗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番茄苗株高、根长和鲜重也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1.发病的原因1.1甜瓜种子本身带菌甜瓜枯萎病是一种真菌病害。它可以以菌丝体的形式存在于种子表面或内部。这就说明在播种前必须对种子进行消毒,如不消毒或消毒不彻底,枯萎病病菌都可侵入植株体内,并在其内潜伏,遇到合适的温度、湿度都会使病菌萌发,造成枯萎病的发生,生产上可用药剂进行浸种消毒,有效的控制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8.
木霉菌多功能生防菌剂对瓜类枯萎病的防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甜瓜枯萎病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绿色木霉菌T23、哈茨木霉菌Ta22及添加少量营养元素为增效剂的木霉菌多功能生防菌剂对瓜类枯萎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对温室盆栽甜瓜枯萎病防效达67.34%~76.59%;田间大棚甜瓜枯萎病防效达69.67%~88.06%,黄瓜枯萎病的相对防效为66.04%,西瓜枯萎病的防效达70.58%~89.75%。  相似文献   

9.
绿色木霉GY20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绿色木霉对棉花枯萎病菌菌落、生长量及浸染棉花幼苗的抑菌作用,采用绿色木霉GY20与棉花枯萎病菌F12进行平皿对峙培养;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木霉菌的重寄生现象;同时研究木霉菌产生的挥发性代谢物对棉花枯萎病菌落的影响和非挥发性代谢物对菌丝干质量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绿色木霉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对峙培养中木霉菌株GY20对棉花枯萎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够产生抑菌圈;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木霉菌使棉花枯萎病菌丝细胞原生质浓缩和菌丝断裂;木霉产生的挥发性代谢物质可抑制棉花枯萎病菌菌落的生长,且其非挥发性代谢物质可强烈抑制棉花枯萎病生长,明显降低其菌丝干质量,并具有热稳定性;盆栽试验证明,木霉菌对棉花枯萎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说明绿色木霉对棉花枯萎病有显著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描述了香蕉组培假植苗、吸芽苗、田间苗期和成株期发生枯萎病的症状,提出了香蕉枯萎病早期诊断的技术。研制了利用KM鉴别培养基快速检测香蕉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利用全菌包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法,建立了能准确快速灵敏测定不同类型的水稻白叶枯病菌的单抗酶联试剂盒。应用该试剂盒检测水稻白叶枯病病叶样品101份、病种样品10份及水稻白叶枯病病菌65个菌株,结果均为阳性,且重复性好,该试剂盒使用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将提取的羊附红细胞体抗原进行SDS-PAGE电泳及免疫印迹分析,并以此抗原为诊断抗原,用ELISA方法对64份羊的血清样本进行了初步检测。结果表明,56kDa和26kDa的羊附红细胞体抗原具有较好的免疫性,而且不与羊附红细胞体阴性血清和羊支原体病阳性血清发生交叉反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ELISA检测的64份血清样本的阳性率为66.7%,比涂片镜检高22.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用昆诺藜(Chenopodium quinoa)为诊断和分离寄主,从混合感染潜隐病毒的苹果花瓣中分离纯化出苹果褪绿叶斑病毒。经纯化的病毒,在繁殖寄主—昆诺藜上增殖扩大。采用聚乙二醇沉淀和差速离心技术,从感染病毒的昆诺藜中提纯出褪绿叶斑病毒作为抗原,免疫家兔,经心脏采血,制备出了该病毒的抗血清。用制备的抗血清进行了检测褪绿叶斑病毒的方法和对脱毒苗以及生产苹果树的带毒情况作了初步研究。A蛋白酶联免疫法适于检测苹果褪绿叶斑病毒。  相似文献   

14.
李红飞  崔贞亮  靳亚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223-4224,4226
建立了检测促卵泡素(FSH)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用该法检测由FSH-BSA免疫BaLb/c小鼠所分离的5份待检血清,结果均为阳性。通过反复试验,确立间接ELISA检测FSH抗体的最佳反应条件,即酶标二抗工作浓度为1∶1 200,抗原包被浓度10μg/mL,待测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500,封闭液为1.0%的脱脂奶粉,同时设置抗原阻断试验对结果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能快速灵敏检测甘蔗宿根矮化病 (ratoonstuningdisease,RSD)的 PCR检测方法。本文通过改进模板 DNA的制备方法,在 PCR基本程序的基础上,以甘蔗宿根矮化病菌 (Leifsoniaxylisubsp.xyli,Lxx)16S-23SrDNA基因间隔区特异性引物,调整 PCR扩增反应体系各组分的浓度、反应的退火温度、循环参数等主要因子,优化 PCR反应体系。此检测体系能从感染 RSD的样品中扩增出大小为438bp的特异性片段,而阴性对照和未感染样品则未扩增出任何片断;未优化仅从稀释30倍的蔗汁总 DNA中扩增出 RSD的特异性片段,优化后可以从稀释3000倍的蔗汁总 DNA中扩增出 RSD的特异性片段。对31份田间采集样品检测,未优化的阳性检出率为 32.26%;优化后阳性检出率 74.19%,与 I-ELISA检测结果一致。应用此检测方法可稳定、快速地检测出蔗株是否感染 RSD,且检测效率高,适合于田间大批量样品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6.
兰州百合病毒多重PCR和ELISA检测体系的比较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多重PCR和ELISA 2种方法分别对兰州百合中的主要病毒进行检测,以调查田间发病率,对比筛选病毒检测最优的方法.结果表明:通过多重PCR,从带有黄瓜花叶病毒、百合无症病毒和百合斑驳病毒的样品中同时扩增出3条与试验设计大小相符的特异条带.ELLSA检测表明,兰州百合病情含量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3年生>2年生>1...  相似文献   

17.
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试验检测鸡新城疫病毒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0株抗鸡新城疫病毒(ND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s) 中筛选出2株MAbs—M22和F23,分别用作包被抗体和酶标抗体而建立的MAbs—夹心ELISA试验,对提纯NDV的最小检出量为25ng/ml病毒蛋白.NDV鸡阳性血清对本试验的特异性阻断作用和与其他禽类病毒交叉反应的阴性结果,证明本试验对NDV的特异性。从临床疑为鸡新城疫的724只病鸡的口腔棉试样品中共检出阳性502只,其中200个样品与病毒分离试验结果完全一致,两者均查出阳性鸡176只。  相似文献   

18.
为了指导烟草青枯病的测报和防治,采用定期挖根调查采样和ELISA检测方法,对云南省烟草青枯病的侵染动态进行了研究。移栽后每周挖根调查结果和根、茎部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在文山州青枯病重病田块,移栽后第5周根部样品首先检测出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简称青枯菌)阳性,个别烟株根部出现黑色坏死症状;移栽后第7周根部样品青枯菌检出率达到50%左右、根部黑色坏死发病率开始快速上升,茎部无明显症状;移栽后第9周,根部发病率达到50%左右、个别烟株茎部出现黑色坏死症状。移栽后第12周,茎部青枯菌检出率、根发病率和茎部发病率均达到80%以上。根部样品青枯菌检出阳性、烟株根部显症、烟株茎部显症表现出一定的时间顺序(先后间隔约21d)。根青枯菌检出阳性时期和根黑色坏死的始发期可作为确定第一次施药时期的依据。对ELISA检测的验证试验结果表明,ELISA检测为青枯菌阳性的样品,可分离到典型青枯菌菌落,分离物ELISA检测同样为青枯菌阳性。  相似文献   

19.
苹果浓缩汁中耐热菌的间接ELISA快速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科  王峰  夏凯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22):4669-4677
 【目的】研究果汁中耐热菌的免疫化学快速检测方法。【方法】以果汁中分离的耐热菌免疫家兔获得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原理建立果汁中耐热菌快速检测方法。【结果】首次成功建立并优化了耐热菌间接ELISA快速检测方法,检测限为5×10 4CFU/mL。实际检测时,通过对果汁样品集菌及预增菌,应用本研究建立的耐热菌间接ELISA快速检测方法,可以在24 h内给出果汁中耐热菌是否超过1 CFU/10 mL的检测结果,满足国内外果汁标准中耐热菌不超过1 CFU/10 mL的要求,检测时间比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KFL(Krueger Food Laboratories)法缩短3-4 d,检测结果与KFL法完全相符。【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果汁中耐热菌间接ELISA快速检测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  相似文献   

20.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鸭瘟抗体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提纯的鸭瘟病毒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用于检测鸭瘟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法特异性高(与鸭病毒性肝炎等13种病的阳性血清不发生交叉反应),与血清中和试验的符合率为100%但其敏感性比血清中和试验至少要高1000倍,且重复性好,结果可靠,用于大批量样品的检测大约经6小时即可获得结果,是一种适合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进出口鸭对鸭瘟的检疫和对鸭群进行免疫抗体水平检测的敏感、快速、准确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且简便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