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分析猪弓形体病的流行病学,总结病猪发病时症状及解剖后的病理变化,从临床鉴别诊断、实验室诊断分析猪弓形体病的初步和确诊方法,最后提出药物治疗和日常强化管理措施,以期为猪弓形体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猪弓形体病可分为急性、慢性或隐性.隐性感染不表现症状.但发育迟缓,母猪可引起流产或死胎,造成经济损失,影响养猪业的发展,也危害人的健康.1957年福建省卫生防疫站于恩庶等首先分离到弓形体.1977年以来上海、江苏、北京等省市从散发或暴发性的猪“高热病”中分离到弓形体,证实了我国存在猪弓形体病,并认为弓形体是猪“高热病”的一种重要病原.据国外报道,弓形体的感染率高低不等.为了解江苏省猪弓形体病的流行范围及流行规律,以便拟订防制措施,我们于1978~1979年以间接血球凝集试验检测了我省7个地区47个县市商品猪弓形体病抗体及部分其他家畜弓形体病抗体.  相似文献   

3.
猪弓形体病的病原体是弓形虫(弓形体),可以寄生于多种动物及人的体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原虫病。弓形虫的中间宿主较多,终末宿主是猫、近些年,猪弓形体病的危害较为严重,造成了猪群经济效益下降,甚至危害了人的健康。本文通过病原、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及剖检和治疗等方面对猪弓形体病做一介绍,与广大养猪朋友交流。  相似文献   

4.
正弓形体病是由弓形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类原虫病,猪弓形体病引起母猪流产、死胎、胎儿畸形、发病猪死亡率高。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属于立克次氏体目)寄生于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中引起的严重危害养猪业生产的疫病;病猪以急性黄疸、溶血性贫血和发热为特征。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发展,猪弓形体与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发生与流行呈上升趋势。笔者先后在平湖镇各大、小猪场诊治多起猪  相似文献   

5.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重要动物传染病。近几年来,我国多个省份暴发了猪伪狂犬病,呈愈演愈烈之势。猪弓形体病是由弓形体感染动物和人而引起人畜共患的原虫病。如果猪伪狂犬病毒与弓形体混合感染猪群,猪群病情就可能极为严重,对养殖业造成很大的危害。本文对猪伪狂犬与弓形体混合感染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猪弓形体病的诊断,除进行虫体分离、病料涂片检查外,还可应用免疫血清学方法检测血清中抗体.现将我们以弓形体裂解物致敏双醛固定的绵羊红血球,检测猪弓形体病血清中的抗体的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猪弓形体病是由龚地弓形体原虫引起的一种重要寄生虫病,亦是人畜共患的疾病.该原虫分布甚广,可感染多种动物.我国最早在福建发现,从猫、兔体内分离到了弓形体原虫(于恩庶1957年),1978年上海畜牧兽医研究所又从一暴发"无名高热病"猪场的患猪体内分离到弓形体原虫.我省猪"无名高热病"不少,但病因迄今未详.为查清猪弓形体病在我省是否存在及其流行情况,于1980年2月-1981年6月,在郑州、南阳、许昌、新乡、开封等地对部分猪只作了流行病学调查、鼠继代虫株回归猪试验、猪弓形体病康复猪的免疫效果观察、穿取鼠蹊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们应用美国进口及国产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弓形体免疫血清的球蛋白,检查了人工感染的急性弓形体病,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1.弓形体免疫血清球蛋白(IgG)的提取 弓形体高免血清的制备及球蛋白的提取,参照“荧光抗体诊断猪弓形体病”的方法。猪弓形体高  相似文献   

9.
孙书静 《农家顾问》2008,(12):38-39
猪弓形体病的病原是龚地弓形虫,为细胞内寄生虫,它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原虫病。猪弓形体病,对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达50%以上),不但对养猪业造成严重的威胁,而且会影响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10.
一、病原特点本病的病原是龚地弓形虫,为细胞内寄生虫,它所引起的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原虫病。猪弓形体病,对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达50%以上),不但对养猪业造成严重的威胁,而且会影响人类的健康。二、流行病学1.发病季节:猪弓形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气候反常时多发。弓形体病在温暖和潮湿的地区最  相似文献   

11.
弓形体病俗称弓状体病、弓桨虫病或毒桨原虫病。 1流行特点 弓形体病的感染在人和猪中很常见,人和猪通过摄入被弓形虫卵囊污染的食物或饮水中的其他动物组织而感染。猫是唯一的终末宿主,  相似文献   

12.
根据文献报导,猪弓形体病应用磺胺类药物及抗疟原虫的乙胺嘧啶治疗有较好的疗效。为了进一步验证和探索治疗本病的理想药物,我们应用磺胺类药物及治疗红细胞原虫病的一些药物对人工复制的猪弓形体病作治疗试验,同时,也进行了现场治疗及预防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于下: 一、人工感染猪弓形体病治疗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弓形体病是一种人和动物共患的原虫病,在人和动物中广泛传播,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传染病。特别是近年来,动物弓形体病尤其是猪的弓形体病也大面积发生,给养猪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也威胁人类的健康。猫是弓形体唯一的终末宿主,但是在猫养殖量减少情况下猪的弓形体病仍能大面积发生,主要有以下原因:1传染源多包括患病或隐性感染带虫动物。由于该病分布广、隐性感染率高,但其发病率并不高,  相似文献   

14.
弓形体病是由一种孢子虫纲的原生动物所引起的寄生虫病。弓形体属于弓浆虫目、弓浆虫科,目前认为仅一个种,叫龚地弓形虫(Toxoplqsma gondii)。这种虫体可以寄生于多种家畜、禽类以及一些野生的温血脊椎动物,人也可以感染。在美国和德国于1952年首次报导了猪弓形体病。1956年后许多国家亦相继有本病的报告。在我国,最早是福建曾于猫、兔、猪及豚鼠体内发现了弓形体(于思庶等,1957;福建省流行病研究所自然疫源调查科,1959)。1977年8月,上海市畜牧兽医研究所及上海市乳肉管理所病畜化制站也由病猪体内分离到弓形体,并诊断为猪弓形体病。  相似文献   

15.
<正>猪弓形体病是由艾美耳钟的龚地弓形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原虫病。在人、畜及野生动物中广泛传播,有时感染率很高。本病猪以高热稽留,呼吸系统和网状内皮系统受损害,发病急,传染性强为特点。猪暴发弓形  相似文献   

16.
猪混合感染猪瘟和弓形体后,其临床表现与猪蓝耳病、附红细胞病的临床表现十分相似,容易引起误诊误治,延误最佳治疗时机,使养殖户蒙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该仔细进行区分诊治。笔者通过对一起典型的猪瘟和弓形体混合感染病例的诊治,分析得出猪瘟、弓形体混合感染的主要原因是饲养场环境差、抗生素应用不当以及猪感染猪瘟后机体抵抗力低下。对猪瘟、弓形体混合感染病的防治,以综合防制为主。  相似文献   

17.
王文 《农家科技》2007,(5):27-27
<正>猪无名高热病,新称猪弓形虫病、弓形体病或弓浆虫病。它是由细胞内的龚地  相似文献   

18.
猪"三病混合感染"系指附红细胞体病、弓形体病和链球菌混合感染。夏秋季节高温闷热、多雨潮湿,是各种吸血昆虫活动的高峰期,猪的附红细胞体病、弓形体病是典型的虫媒传染病;而链球菌又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对猪有极高的易感性,且在温暖季节很活跃,此时如果饲管不善,消  相似文献   

19.
林钦 《福建农业》2011,(10):25-25
猪弓形体病又称猪弓形虫病,是由龚地弓浆虫寄生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原虫病。该病多发于6—9月的炎热季节.主要以高热呼吸及神经症状繁殖障碍为主要特征,易被误诊为猪瘟、猪链球菌病等。时于弓形体病.只有磺胺类药物有特效,其他抗生素无效。因此,务必正确诊断,科学治疗。  相似文献   

20.
育肥猪暴发弓形体病的诊治刘金章,翟国东,朱光明,靳广惠(国营黄泛区农场牧业总公司,西华466632)1995年7月20日,某商品猪场40kg左右的育肥猪突然发生以高热、不食,粪便干如粟状,后肢踉跄为特征的疫病。经剖检、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弓形体病。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