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研究选择具有经济价值的水芹、空心菜、莲藕、水稻构建循环水系统对黄河鲤养殖尾水进行处理。研究表明,经植物循环水净化的水体,氨氮、磷含量均保持在黄河鲤健康生长的范围内。相对于传统养殖模式,循环水养殖系统换水量减少8倍,经济效益提高11.2%,饵料系数降低15.24%、黄河鲤鱼生长速度提高14.9%。  相似文献   

2.
为减少高密度养殖下菲牛蛭(Hirudinaria manillensis)疾病发生和养殖废水排放,研究比较了3种商品化有益微生物制剂(硝化细菌T1、光合细菌T2和EM复合菌T3)对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3种有益微生物制剂在15d内均能使养殖水体的pH稳定在6.8以上,溶氧量(DO)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0.12%、26.95%和46.12%;化学耗氧量(COD)分别比对照组低1.02mg/L、1.13mg/L和1.53mg/L;3个处理组对氨氮(NH4+-N)的平均降解率分别为48.48%、45.23%和63.10%,亚硝态氮(NO2-N)平均值分别比对照组低0.16mg/L、0.19mg/L和0.27mg/L;菲牛蛭存活率均高达90%以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种有益微生物制剂均有显著增加溶氧量、降低氨氮、亚硝态氮和化学耗氧量的效应,对菲牛蛭养殖水体均具有很好的净化作用,其中以EM复合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不同生物絮团对脊尾白虾高密度养殖水体氨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宜虾类工厂化养殖使用的生物絮团种类,以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为实验材料,探讨了3种不同产地(河南、福建、河北)来源的EM菌产生的生物絮团对脊尾白虾高密度养殖水体氨氮(ammonia nitrogen, AN)浓度的影响。每种生物絮团下共设置600尾/m~3、800尾/m~3、1 000尾/m~3共3个养殖密度,实验周期为8 d。结果显示,应用河南产地的EM菌,在600尾/m~3、800尾/m~3、1 000尾/m~3养殖密度下,水体最终氨氮浓度为1.28 mg/L、1.52 mg/L、1.90 mg/L,日均节水率为50.1%;应用福建产地的EM菌,水体最终氨氮浓度为1.03 mg/L、1.48 mg/L、2.15 mg/L,日均节水率为52.2%;应用河北产地的EM菌,水体最终氨氮浓度为1.58 mg/L、1.78 mg/L、2.74 mg/L,日均节水率为24.4%;而对照组水体最终氨氮浓度分别为1.62 mg/L、2.12 mg/L、3.05 mg/L,以上3种生物絮团在脊尾白虾高密度海水养殖中均有降低水体氨氮的作用,且效果存在显著差异,揭示水产养殖过程中应对适宜的EM菌试剂进行筛选后使用。实验筛选获得了适合脊尾白虾高密度养殖的生物絮团,为进一步开展其工厂化养殖及节水减排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2种微生态制剂对淇河鲫幼鱼摄食、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EM菌及酵母细胞壁多糖对淇河鲫幼鱼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以1200尾淇河鲫幼鱼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4组(A、B、C、D),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100尾试验鱼。A组(对照)、B组(泼洒EM菌1mL/m3)、C组(投喂添加酵母细胞壁多糖4g/kg的饲料)、D组(泼洒EM菌1mL/m3+投喂添加酵母细胞壁多糖4g/kg的饲料),试验期30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淇河鲫质量增加率分别提高31.22%、101.38%、59.89%,饵料系数分别下降6.78%、14.41%、7.63%;EM菌1 mL/m3组鱼体粗蛋白含量显著提高、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酵母细胞壁多糖4g/kg组鱼体粗灰分含量显著提高(P0.05);EM菌1mL/m3+酵母细胞壁多糖4g/kg组鱼体粗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M菌1mL/m3组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粗(P0.05),酵母细胞壁多糖4g/kg组和EM菌1mL/m3+酵母细胞壁多糖4g/kg组各种脂肪酸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为减少高密度养殖下菲牛蛭疾病发生和养殖废水排放,研究比较了3种商品化有益微生物制剂(硝化细菌T1、光合细菌T2和EM复合菌T3)对菲牛蛭高密度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3种有益微生物制剂在15天内均能使养殖水体的pH稳定在6.8以上,溶氧量(DO)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0.12%(T1),26.95%(T2)和46.12%(T3),化学耗氧量(COD)分别比对照组低1.02 mg/L(T1)、1.13 mg/L(T2)和1.53 mg/L(T3);3个处理组对氨氮(NH4+ - N)的平均降解率分别为:48.48%(T1),45.23%(T2)和63.10%(T3),亚硝态氮(NO2- - N)平均值分别比对照组低:0.16 mg/L(T1),0.19 mg/L(T2)和0.27 mg/L(T3)。3个处理组菲牛蛭存活率均高达90%以上,明显高于对照组(53%)。3种有益微生物制剂均有显著增加溶氧量、降低氨氮、亚硝态氮和化学耗氧量的效应。因此,本研究中3种有益微生物对菲牛蛭养殖水体均具有很好的净化作用,其中以EM复合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以鲫鱼苗为研究对象,考察复合微生态制剂对鲫鱼苗生长的影响和对养殖水体的净化作用。将复合微生态制剂以不同添加量加入各实验水箱中,测定养殖过程中氨氮、亚硝酸盐、COD和硫化物的含量,并计算最终的存活率和平均增重。结果表明,复合微生态制剂最佳添加量为5~10mg/L,能有效降低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COD和硫化物的含量。说明本复合微生态制剂有助于提高鲫鱼苗的生长性能,同时可对养殖水体起到较好的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用EM菌、高效菌、底净剂调节水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培铃  蒋焕彬 《河北渔业》2007,(1):26-28,59
将人工生产的微生态制剂EM菌、水产高效菌和底净剂引入水产养殖环境中,检测池塘水质因子变化。结果表明:微生态制剂EM菌、水产高效菌和底净剂等水质调节剂可以通过菌体代谢有效降低底质与水体中的有害物质、亚硝酸盐、氨氮、COD,改良底质,净化水质,通过微生物竞争作用,抑制底质及水体有害致病微生物、有害藻类的生长与繁殖,促进有益藻生长、繁殖与稳定水质。  相似文献   

8.
利用活菌制剂,以闭路内循环方式净化水质,养殖点带石斑鱼。试验结果表明:3种活菌制剂对NH4 -N的降解率分别为:NMX菌39.0%,科恩菌30.5%,EM菌20.4%;对NO2--N的降解率分别为:NMX菌45.7%,EM菌40.4%,科恩菌13.6%。活菌制剂不仅能调节水质,而且还能促进养殖个体的生长,提高饵料转化率,NMX菌、科恩菌和EM菌试验组日增重分别为5.5 g/尾、5.1 g/尾、4.9 g/尾,而对照组为3.9 g/尾;相应饵料系数分别是1.00、1.02、1.02,对照组为1.06。  相似文献   

9.
摘要:利用室内试验与池塘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EM菌原液对海参养殖水体理化因子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EM菌对水体的溶解性固体(TDS)、电导率(cond)无显著影响(p>0.05);能显著增加水体氧化还原电位(ORP)、DO、透明度(SD)(p<0.05):其中以Ⅳ组(4*109cfu/m3)效果最好,分别平均增加3.39%(试验箱)和8.38%(试验池)、26.20%(试验箱)和18.58%(试验池)、54.69%(试验池);pH各试验箱间缓慢下降,但差别不显著(p>0.05),试验池比对照池平均下降3.94%,均值为7.79,仍在适宜范围内。 关键词:EM菌; 海参养殖; 水体理化因子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不同浓度的沼泽红假单胞菌(有效活菌数≥5×109个/mL)对罗非鱼养殖水质及生长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方法,试验共设4个处理,其中1#、2#、3#为试验组,依次在水体中投放3种不同浓度的沼泽红假单胞菌(4mg/L、6mg/L和8mg/L),每隔10d泼洒一次;4#为空白对照组。试验养殖180d,分6次测定水体pH值、溶氧量、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无机氮(TIN)含量,试验结束起捕计算罗非鱼的产量、均末重、成活率以及饵料系数作为生产性能的评判指标。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投放沼泽红假单胞菌能稳定水体pH值,提高溶氧量,有效抑制水体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无机氮(TIN)等有毒物质的产生,试验组的平均单位产量、均末重和成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P<0.05),而饵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4#(P<0.05)。多重比较来看,投放浓度为6mg/L组效果最好,单位面积产量最高。说明在水体中投放沼泽红假单胞菌,有效地改善养殖水体的水质状况,提高饵料转化率,促进鱼生长,增强抗病力,可在罗非鱼养殖区域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为工厂化养鱼实用技术模式研究中的一个试验专题 ,主要在高密度循环水养殖条件下对鱼体生长特性进行观测 ,并提出适宜的投放密度、养殖周期及养殖系统中理化因子对鱼体生长的影响。试验于 2 0 0 2年 5月至 7月。经过 60d(天 )工厂化养殖试验 ,罗非鱼产量 78.2kg/m3,淡水白鲳产量 82 .2kg/m3。产生经济效益 ,罗非鱼为 96.77元 /m3,淡水白鲳为 44.84元 /m3。1 材料和方法1 .1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本试验采取全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 ,利用曝气、沉淀、过滤、生物净化等手段迅速去除养殖对象的代谢产物和饵料残渣 ,使水体得到净化并重复使用 …  相似文献   

12.
在永城市鲤鱼池塘养殖中应用自制的EM菌,定期进行现场取样测定,对池塘水质p H值、氨氮及亚硝酸盐氮等指标进行应用前后的对比检测,结果表明:1.使用EM菌后,在7~10天内可有效调节养殖水体中的p H值、氨氮及亚硝酸盐氮等指标,使鱼类的水环境达到良好的生活、生长水质标准。2.定期泼洒EM菌的池塘鱼类色泽鲜亮、体表光滑、规格整齐;池塘水质清爽、无异味。  相似文献   

13.
联合使用3种制剂净化特种水产养殖水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减少甲鱼疾病发生和污水排放,研究比较聚合硫酸铁(PFS)、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优势复合菌群(EM)和PFS PDMDAAC与PFS PDMDAAC EM各种净化水体方法。结果表明,联合使用20mg/L的PFS、0.5mg/LPDMDAAC和20ml/m^3的EM菌效果最好,絮凝率达92%以上,CODcx去除率达88%-905,BOD5/CODcr由0.61降至0.28,说明可用生物降解法将水体中有害物质去除。水质各项指标均符合特各水产养殖水质标准,水质稳定,池水与排污口水体水质基本一致,达到无污染排放水体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弹性立体填料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弹性立体填料原位使用对水产养殖过程中水质及动物生长的影响。通过在室内3.0 m3的小型养殖池中分别按0 m/ m3( A组)、0.5 m/ m3( B组)、1.0 m/ m3( C组)及3.0 m/ m3( D组)的使用量挂设弹性立体填料,每组设3个平行。通过定期检测水体中无机氮及碱度含量来评估其对水质的影响,并统计试验结束后的投喂量及增重量,评估其对养殖动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弹性立体填料能够有效降低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氮含量,提高养殖水体硝酸盐氮含量和幅度与弹性立体填料使用量呈正比关系,明显降低水体中的总碱度,并表现为随填料安装密度增加水体总碱度下降速度加快,可以促进养殖动物增重,具有降低饵料系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以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P)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为实验菌种,研究两者最佳浓度配比的复合菌组对淡水养殖水质的净化作用。试验设置1个对照组(CK)和5个复合菌组(PB1、PB2、PB3、PB4、PB5),5个复合菌组浓度配比分别为(2.0×105+1.5×105)CFU/m L、(2.0×105+3.0×105)CFU/m L、(2.0×105+4.5×105)CFU/m L、(4.0×105+1.5×105)CFU/m L、(6.0×105+1.5×105)CFU/m L,分析各试验组的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溶解氧(DO)、p H等水质指标。结果显示:复合菌能够明显去除水体CODMn,PB2组去除率最高达,44.98%;能有效增加DO,PB2组增氧率最高,为27.9%;能明显去除氨氮,PB2组去除率最高达78%;并且能稳定p H值在8.6左右,5个复合菌组差异不显著(P0.01)。复合菌发挥最佳净化能力的时间约在6~8 d。结果表明,复合菌最佳浓度配比为(2.0×105+3.0×105)CFU/m L,该浓度组较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能够显著净化淡水养殖水质,有效改善养殖环境。  相似文献   

16.
通过设计比较试验,监测使用EM菌的刺参养殖池与未使用的池塘水质和刺参生长状况的差异。结果表明,EM菌的使用可使水体溶解氧上升,氨氮含量下降,并使刺参均重增加30%以上。原因可能是EM菌通过菌体代谢,改善水体环境,使其更加适合刺参生长;EM菌随水进入刺参体内后,提高体内各种酶活性,增强了刺参的抗病力,加快了刺参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探讨嗜硫小红卵菌净化海水养殖废水的效果。试验采用嗜硫小红卵菌处理分别添加了硫化钠、葡萄糖、氯化铵和亚硝酸钠的模拟海水养殖废水,处理10天后取样,检测海水中的S2-、COD、NH3-N和NO2-N的浓度。实验发现高浓度(107 cfu/m L)光照条件下的嗜硫小红卵菌对模拟水体中S2-的去除率可达到94.9%,对照组的去除率为68.6%,高浓度(107cfu/m L)黑暗条件下的嗜硫小红卵菌对COD的去除率可达到39.7%,对照组的去除率为13.1%。但对于NH3-N和NO2-N的浓度,实验组和对照组几乎没什么差别。因此,应根据嗜硫小红卵菌本身的特性有选择的净化废水。  相似文献   

18.
周建勋 《科学养鱼》2002,(10):44-44
EM是英文“有效微生物群”的缩写。EM是自然界已知有益生物,采用特殊工艺培养的新型复合型微生物制剂,无毒无副作用,无耐药性,无污染,并且能降低鱼药引起的污染。它在水产养殖中有以下作用。一、净化水质由于高密度水产养殖的水体中含有大量的鱼、虾、蟹类的粪便和残饵以及鱼药的残留物,它们腐烂后产生氨态氮、硫化氢和一些有害物质,而EM原露能降解氨态氮、硫化氢,提高水体溶解氧,促进浮游生物生长,遏制病菌蔓延。二、培养浮游动物作饵料EM的菌体细胞营养很丰富,为浮游动物的天然优质饵料。实践证明,水体中的EM菌越多,浮游…  相似文献   

19.
4种微生态制剂对虾池水质及青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测定养殖水体pH值、溶解氧、氨态氮、亚硝态氮等水质指标和养殖青虾肥满度、平均规格、饲料系数等生长性能指标的基础上,比较研究了全池泼洒复合芽孢杆菌、EM菌、类球红细菌、超浓缩光合细菌微生态制剂对养殖水质的改善情况及提高杂交青虾"太湖1号"生长性能的效果。结果表明,4种微生态制剂均可改善水质;其中,芽孢杆菌与EM菌具有较强的降亚硝态氮功能,类球红细菌和EM菌具有较强的降氨态氮作用。4种试验菌剂的调水效果排序为:类球红细菌>EM菌>复合芽孢杆菌>超浓缩光合细菌。4种菌剂不同程度提高了青虾的生长性能;其中,类球红细菌效果最为显著,其次为EM菌、复合芽孢杆菌,而光合细菌的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在水温(22±1)℃和连续光照强度为50μmol·m~(-1)·s~(-2)下,取主要由乳酸菌、硝化菌、芽孢杆菌、光合菌,及酵母菌等组成的培藻肥水型EM菌0.5m L、2.5m L或5.0m L,分别加入到200m L密度相同的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 f.、球等鞭金藻3011 Isochrysis galbana parke和小球藻Chlorella sp.中培养15d,以f培养基为对照,研究不同浓度培藻肥水型EM菌对这3种藻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EM菌对金藻、硅藻、绿藻的生长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对金藻及硅藻生长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生长率提高20%~50%,最终细胞密度有所提高,添加5m L促生长作用更持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