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与战略对策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本文系统地界定了循环农业内涵,阐述了其基本特征,总结了国外杜邦公司单个企业、丹麦卡伦堡工业园区、德国DSD回收再利用体系以及日本循环社会等具有代表性的循环经济模式的经验,归纳性地分类了当前我国循环农业发展几种代表性模式,并剖析了其典型特征,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循环农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途径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关于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思考   总被引:76,自引:7,他引:76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和推行循环型社会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必要保障。循环型农业则是在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出现的一种新型农业。本文在对循环型农业的内涵及特征进行描述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循环型农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设。  相似文献   

3.
中国发展循环农业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军 《农学学报》2011,1(12):31-33
从追溯循环经济理论起源着笔,系统地阐述了循环农业的深刻内涵,总结提炼了新时期循环农业的基本特征,即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从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相扣的标准化、农业生态和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和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可持续发展,简要回顾了中国发展循环农业的历程与现状,分析了中国发展循环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现阶段中国发展循环农业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首都郊区发展循环农业,具有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区位优势和技术优势,总结分析首都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研究首都循环农业发展对策,有利于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是整个首都经济社会体系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社会的基础环节。  相似文献   

5.
循环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与常规农业相比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效益。在对敦化市江南镇循环农业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指出了江南镇发展循环农业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促进本地区循环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增加农民的收入,如何确保既能增加农民的收入,又不破坏生态环境?近年来,龙泉市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和现实基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确立“生态立市”的战略思想,积极推进生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并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切入点,在实践中大胆探索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有力地推进了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和高效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粗放利用之上的,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文章认为发展循环农业可以有效利用农业资源,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因此,深入分析我国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循环农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杨桔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886-11888
在全球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及巨大的人口压力等背景下,我国传统农业生产体系遭到破坏,物质能量循环流动的链条中断,此时,通过模拟和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重构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发展循环农业具有重大意义。该文在对循环农业相关文献全面研读的基础上,对循环农业的内涵予以明确界定,此外,将它与其他几个易被混淆的概念——生态农业、现代农业和休闲农业予以明确区分;分别依据模式的产生地、经营主体和边界,对循环农业的已有模式的分类作系统阐述;最后,总结循环农业相关研究的经验和不足。  相似文献   

9.
杨桔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886-11888
在全球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及巨大的人口压力等背景下,我国传统农业生产体系遭到破坏,物质能量循环流动的链条中断,此时,通过模拟和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重构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发展循环农业具有重大意义。该文在对循环农业相关文献全面研读的基础上,对循环农业的内涵予以明确界定,此外,将它与其他几个易被混淆的概念——生态农业、现代农业和休闲农业予以明确区分;分别依据模式的产生地、经营主体和边界,对循环农业的已有模式的分类作系统阐述;最后,总结循环农业相关研究的经验和不足。  相似文献   

10.
循环农业与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循环农业是一种新型农业模式,是现代常规农业的升级和升华。由于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人均资源不足、资源质量下降、农村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压力,发展循环农业成为实现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中国发展循环农业的历史较短,必须通过构建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的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在技术、资金、制度等方面给予保障,才能确保循环农业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1.
循环农业是我国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应对未来河北省农业发展的巨大挑战、实现农业持续发展,分析总结了河北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面临的问题,即农业资源、生态、劳动力素质、增长方式、农业结构、产业联系以及资金投入方面的障碍因子,并提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建议,即促进节水、节地、集约型循环农业发展,注重环境治理,提高农民认知度,发展多种农业循环增长模式和制定激励奖励机制。  相似文献   

12.
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由于对农业自然资源与农业社会资源的低效率配置和掠夺式开发利用使得农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农业资源面临短缺危机,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农业用水危机、农业资源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趋严峻。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如何将我国传统农业发展模式转变为以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的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深入分析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弊病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思路,并分别从微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探讨了发展循环型农业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北京蟹岛生态农业经营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对北京蟹岛生态度假村生态农业的经营模式进行了研究,介绍了物质内部循环情况和循环经济的运营状况。分析表明:蟹岛的循环经济模式在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形成良性的生态系统,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是一种新型生态型都市农业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4.
论循环经济理论对农业发展的适用性及制度构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传统农业的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和粗放式经营将直接导致资源危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制约农村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农业循环经济是在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出现的新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它摈弃了传统农业的掠夺性经营方式,把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农业经济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式。农业循环经济建设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构建发展框架,并需要有相应的制度予以保证。  相似文献   

15.
论山区生态经济与循环农业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山区发展生态经济与循环农业的重要性及其现实意义。从山区生态经济的背景与取向,发展循环农业的定位与思考,转变增长方式的战略与措施三个层次进行分析与探讨,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若干发展战略与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16.
绍了循环农业的概念及其由来,综述了近年来我国东北、西北、西南、华北和华南地区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和研究概况,提出了四条针对我国循环农业发展建议,即加强循环农业关键技术研发、总结区域性典型技术模式、发挥产业化经营合作组织和基地优势以及建立循环农业政策保障制度等,对今后我国循环农业的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循环农业是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农业,为了促进循环农业的发展,采用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出循环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归原模式。归原模式是以生产有机鲜奶为目标,集饲料种植、饲料加工、奶牛养殖、有机奶加工、废物循环利用与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有机发展模式。归原模式是适合首都生态涵养区发展的一种循环农业模式,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8.
发展循环农业体现了可持续、绿色和生态伦理的科技哲学理念。但是,发展循环农业的意识淡薄、农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农业科技人才缺乏、农业科技推广效率低等问题的存在,限制了我国循环农业的发展。笔者综述了发展循环农业的科技哲学理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探寻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福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与政策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福建省面临资源不足等制约农业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存在有利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生态、政策环境等优势。本文分析了福建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自然生态、政策环境等优势与条件,以及存在的问题;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农业的特点,从产业结构、价格财税、宣传教育、生态文化、法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福建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