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彻底消除敌害 一些水库放养鱼种前,没有彻底清除敌害鱼类,天长日久,凶猛鱼成群,大量捕食其他鱼种.加之蛇、鼠等其他鱼类天敌危害,势必影响水库中鱼的回捕率与产量.因此,放养鱼种前,要利用枯水季节,用药物进行全水库除害.  相似文献   

2.
鱼种放养适宜在冬季,春季放养一般不迟于3月底。春季水温不稳定,容易产生病害,生长期变短影响产量,春季放养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分池操作要降低对鱼的伤害鱼在池塘中经历了冬季的囤养,产生了很多的代谢物,加上春季气温升高,鱼类代谢加快,原来的池塘已不太适合鱼类继续生长繁殖,最好进行分池饲养。分池过程中,摩擦碰撞刮刺都可能对鱼体造成伤害,损坏鱼身体上的黏液保护层,致病细菌和寄生虫容易乘虚而入,造成鱼的免疫力下降,容易造成池塘鱼大面积死亡。所以分池操作过程中要小心,拉网的网具最好采用较软的尼龙线编制,网目尽可能小一些,拉网过程尽量保持匀速,减少鱼的跳跃和应急逃窜;捞鱼网的口径要光滑,网兜要柔软,减少鱼在分池过程中受到的伤害。  相似文献   

3.
大水面放养一般靠天然饵料生产,故首先对水体的自然条件、饵料基础作深入调查,以便选择放养对象,确定放养数量。放养是在大水体投放不能自行繁殖的鱼类,如投放能繁殖的鱼类,则属于移植驯化的范畴。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鱼类放养对藕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于2014年4月至9月,对湖南武冈莲藕种植基地的3种鱼类(鲫鱼、鲤鱼、草鱼)5种放养密度下藕田的节肢动物种类组成、密度及多样性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试验藕田共收集节肢动物9目32科61种,当放养鲫鱼、鲤鱼、草鱼分别为2 400、2 400、1 200尾/hm2时,藕田内节肢动物种类最多,共21科44种,未放养鱼类时所得到的种类最少,为39种,节肢动物种类随着放养鱼类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各处理组中主要害虫亚群落均为莲缢管蚜、斜纹夜蛾和摇蚊类害虫,未放养鱼类时藕田内莲缢管蚜和摇蚊类害虫的数量均显著高于放鱼处理,斜纹夜蛾数量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主要天敌亚群落为拟水狼蛛及其他蜘蛛,其中未放养鱼类时拟水狼蛛的数量显著高于鱼类放养处理组,鱼类放养处理组的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未放鱼处理组,但优势度指数则相反。群落相似性分析发现,未放鱼处理与鱼类放养处理各组间相似性最小。  相似文献   

5.
在同一池塘中、同一养殖周期内放养几种不同鱼种和不同规格的鱼,称为鱼类的混养。多种鱼类的混养,是我国池塘养鱼的特色。采用池塘多鱼种混养可以立体利用水体空间,充分利用不同鱼种之间的互相促进作用,达到有效提高单位产量的目的。实践证明,根据鱼类的生活习性、食性和坑塘类  相似文献   

6.
春季是水产养殖投放鱼种的繁忙季节。笔者认为,春季放养鱼种要做好以下八环节。一、制订合理放养方案鱼种放养的个体大小、密度及搭配品种,主要与养殖户自身的经济实力、管理水平、喂养方式、出池时间及商品鱼的要求规格等有直接关系。制订放养方案时须注意:同一批鱼要求尽量规格整齐,还要有适宜的密度,品种搭配要合理:主养鱼与配养鱼食性  相似文献   

7.
农村山塘主要养殖家鱼,效益相对较低,如果在池塘中搭配放养一定数量的凶猛性名贵鱼类,不仅可以清除池塘中的低值野杂鱼,还可以获取价值较高的名贵鱼产量,每667平方米池塘提高经济效益200元以上。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农村山塘主要养殖家鱼,效益相对较低,如果在池塘中搭配放养一定数量的肉食性凶猛名贵鱼类,不仅可以清除池塘中的低值野杂鱼,还可以获得价值较高的名贵鱼产量,每667平方米(1亩)池塘提高经济效益200元以上。下面介绍几种搭配名贵鱼养殖方法:  相似文献   

9.
1、养殖结构 合理的养殖结构是提高渔用饲草利用效果的基础,种草养鱼的养殖结构应以草食性鱼类为主,同时考虑到水体和饲料的充分利用,合理搭配杂食性鱼类。一般草食性鱼类的放养量占总放养量的60%左右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0.
在同一池塘中、同一养殖周期内放养几种不同鱼种和不同规格的鱼,称为鱼类的混养。多种鱼类的混养,是我国池塘养鱼的特色。采用池塘多鱼种混养可以立体利用水体空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春放鱼种鱼发瘟,冬放鱼种长三分".实践证明,冬至至立春是放养鱼种的最佳时机.其原因有三:一是此时鱼种壮、鱼鳞紧,适应力强;二是水温低,鱼活动弱,在捕捞和放养过程中成活率高;三是免去并塘越冬的麻烦,使鱼种较早地得到疏散精养,促进早春生产.  相似文献   

12.
放养鲢鳙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试验是用8个容积3立方米的水泥池和10个网箱进行的。一组池塘加水库底泥,一组只加库水,池塘和网箱都用空池、空箱对照,分别放入不同密度的鲢鳙鱼(2:1),经2天放养。放养期间测定了许多水化学、浮游生物的生物量和浮游植物的初级产量以及鱼的生长。发现随着鱼密度的增加,试验池和网箱内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和生产量增加,而个体小型化,易消化种类减少,浮游动物则随鱼的密度增加而减少,鱼对浮游植物的利用率及鱼的生产量和浮游植物生产量之比随放鱼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作者认为放养鲢鳙鱼对浅水水体确有促使富营养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鱼类混养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同一池塘中,同一养殖周期内放养几种不同品种和不同规格的鱼,称为鱼类的混养.实践证明.鱼类混养是提高养鱼产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一、彻底消除敌害。水库放养鱼种前,如未彻底消除敌害鱼类,日久凶猛鱼类成群,大量掠食其他鱼种;加之蛇、鼠等鱼类天敌为害,势必影响水库中鱼的回捕率。因此,放 养鱼种前,要利用枯水季节,用药物对水库水体清除敌害。  相似文献   

15.
(续第1期)4.放养模式以养鳖为主的池塘,鳖的放养密度为每667平方米500只~550只,放养规格为每只250克左右;池内套放鱼类夏花密度为每667平方米4500尾左右,平均规格为每尾5厘米;放养时间为6月中上旬。以养鱼为主的池塘,鱼种以冬季放养为佳,最迟要在2月底前结束(若套养鱼类夏花,则在3月底前结束)。  相似文献   

16.
一、多品种多规格混养1.一次性放足鱼种(1)放养时间:11月干塘捕鱼,12月清整池塘,元旦前后开始放养鱼种,2月底前结束。(2)放养模式:以草鱼为主养鱼类,多品种多规格混养。(3)放养量:亩产400公斤的池塘按照计划产量1/6计算。2.多次轮捕,捕大留小(1)一  相似文献   

17.
<正>1放养时间关囤养鱼类的放养时间应控制在11月底-12月底,即水温在10℃左右为宜。因水温5~10℃是运输和投放鱼类的最佳温度,鱼在低温条件下运输和放养,活动量小,耗氧量少,不易受伤,有利成活和生长。2鱼的质量关囤养鱼的放养质量,主要靠一摸二看来把握。摸,就是摸鱼的外表是否光滑。如有粗糙感,说明在操作过程中有损伤,或在运输过程中停留的时  相似文献   

18.
冬季水温低,鱼类活动量小,鳞片紧,不易受伤,放养成活率高。鱼种早放养、早开食,生长时间比春放增长,产量提高。新建池、并塘空池、常见或热带鱼销售后空池和鱼种不足的水面,都应在冬季投放鱼种。现介绍其运输及放养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杨保国 《现代农业科学》2007,(3):I0003-I0004
早春是放养鱼种的最好季节。因为这段时间水温较低,鱼的活动力稍弱,而且鱼体结实,鳞片紧密.拉网、捕捞、运输不易受伤,这样可提高鱼种放养的成活率,一般鱼种放养最迟应在二月底投放结束。鱼种放养应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王锐 《农家致富》2014,(15):36-37
江苏省涟水县水产工作站实施了5年渔业科技入户工程项目,总结摸索出以下几种草鱼主养模式,在水产业利润整体滑坡的情况下,养殖效益较好。一、主养草鱼,多品种多规格混养1.放养时间11月份干塘捕鱼,12月清整池塘,元旦前后开始放养放足鱼种,翌年2月底前结束。2.放养模式以草鱼为主养鱼类,多品种多规格混养。如:以一龄草鱼为主,套养二龄老口鱼,搭配一些滤食性、低栖性鱼类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