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温干旱对茶树生长和品质影响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对温度和水分条件都极为敏感,高温、干旱灾害严重影响茶树生长及茶叶产量和品质。本文对关于高温和干旱对茶树生长和品质影响方面的文献进行了计量分析,重点剖析了茶树受高温干旱胁迫时的生理响应,包括高温胁迫对茶树光合系统、细胞代谢、氨基酸含量、激素含量等方面的影响机理,干旱胁迫对茶树的渗透调节、激素代谢、光合作用、活性氧清除机制、茶树产量质量等方面的影响规律。未来应加强高温干旱对茶树蛋白质结构、同工酶功能、糖代谢、基因表达的生化机理,及根系活力、养分吸收、气孔发育、同化物代谢与分配等生理反应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完善茶树高温干旱的气象灾害指标、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象灾害预警技术,有利于增强茶树灾害预警及生产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茶树热害是指在长期高温、干燥的气候条件下,造成茶叶减产,茶树生长受阻或植株死亡的气象灾害。茶树原产于亚热带,属多年生常绿植物,具有喜温湿耐阴怕旱的习性。当持久高温亢旱、赤日炎炎,降雨量偏少,空气相对湿度低于50%时,叶片蒸腾作用加强,根系所吸收的水分不能弥补地上部分的消耗,从而使茶树枯萎落叶。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3.
正乌龙茶做青工艺的物理途径其实就是利用茶树自身的蒸腾作用。茶树在生长过程中吸收水分,一小部分用于代谢,绝大部分散失到体外。蒸腾作用就是茶树吸收的水分以气体的状态,通过茶树的表面(主要是叶片)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蒸腾作用基本上是一个蒸发的过程,这  相似文献   

4.
<正>旱害是指在长期高温、缺水的条件下,茶树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不足以维持自身的代谢,容易形成代谢失调所造成的危害,通常会出现叶片焦枯、树冠面受损的情况,如果干旱时间持续,会出现更严重的枝条或植株干枯死亡现象,从而影响到茶叶的产量和品质。2022年下半年,湖南省干旱持续时间特别长,全省茶区面临着严重考验。为应对2023年湖南地区可能再次出现极端高温干旱,湖南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启动预案,对全省茶园进行了旱灾情况调研,并发布救灾减损技术措施,以减轻茶叶生产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茶树高温逆境中的生理指标,揭示低温冷害对茶树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等方面的影响。选择茶树进行高温逆境生理响应实验,通过模拟茶叶栽培过程中所遭受各种不利条件(光照强度和土壤含水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光照强度增强及茶树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而影响茶树生长发育;冷害会影响茶树的光合作用,且会限制茶树的正常生长发育,从而影响茶树对低温环境中物质代谢和结构的调控。  相似文献   

6.
严小海 《新农村》2006,(8):12-12
茶树缺少水分会导致枝叶生长受阻,芽叶生长缓慢.叶形变小,节问变短,大量出现对夹叶,从而影响茶叶的产量和质量;而水分过多,同样会引起茶树生长不良,甚至造成茶树根系变黑溃烂而死亡。因此,茶同要根据土壤的不同蓄水能力进行合理水分管理。  相似文献   

7.
茶园水分管理状况不仅直接影响茶树的正常生长发育 ,还与土壤肥力和各项栽培管理技术措施有密切的关系。采用相应的水分管理技术是实现茶叶高产高质高效低耗的重要栽培技术措施之一。1 茶树生命活动与水分的关系水是茶树生命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器官的含水量一般为根系 5 0 %左右 ,枝干 4 5~ 5 0 % ,老叶6 5~ 70 % ,嫩梢 75~ 80 %。水又是茶树一切代谢、生理生化过程的溶剂和茶树体内原生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树活的原生质含量在 90 %以上 ,一旦原生质脱水 ,细胞的生命活动就随之停止 ,可见水与茶树生命活动有密切关系。茶园需水量随…  相似文献   

8.
为了精确判断茶树水分胁迫情况,以Idso的作物水分胁迫指数(CWSI)模型中的参数为监测对象,研制了一套茶树水分胁迫田间参数自动采集系统,实现对表征茶树发生水分胁迫的茶树自身生理参数及茶树田间物理环境参数的自动监测.系统通过不同的传感器节点分别监测茶树的冠层温度、田间的土壤湿度和土壤热通量、太阳净辐射、风速及空气温湿度.通过所采集的上述参数,结合CWSI模型,便可精确计算出茶树水分胁迫指数,用于指导灌溉,避免茶树发生干旱胁迫或过度灌溉.系统充分利用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便捷性,各传感器节点所采集的参数以多跳的方式无线传输至远端的上位机节点,上位机节点可以本地存储参数,也可通过串口,输送至电脑上.系统经过重新标定,也可用于监测其他作物的水分胁迫情况.  相似文献   

9.
<正>连续的高温干旱,会使成龄茶树生长滞缓,芽叶逐渐变成黄绿色或褐红色,甚至干焦脱落,导致来年春茶减产。另外,幼龄茶树受旱害严重时,茶树芽叶枯萎、脱落,或整株茶树干枯死亡。1.及时灌溉水源充足且有条件的区域,可在清晨、傍晚进行喷灌、滴灌、流灌、浇灌,及时进行灌溉,降温抗旱。2.茶行覆盖利用作物秸秆、山草、绿肥等覆盖茶园行间土  相似文献   

10.
<正> 1 持续高温。在出菇前期,菇棚温度达到20℃以上,致使菇床水分蒸发和菇体新陈代谢加快,水分及营养供应不上,再加上通气不良等,可导致小菇蕾因缺乏营养和水分而枯萎死亡。 出菇期应密切注意天气变化,根据气温调控棚温,加强通风换气,严防棚内出现高温。 2 通风不良。菇棚长期通风不良,氧气不足,二氧化碳浓度过大(大于0.1%),子实体发育的代谢热不能迅速排除,  相似文献   

11.
核因子Y(nuclear factor Y, NF-Y)是一类光敏的、通过结合启动子CCAAT-box顺式作用元件,从而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叶绿素代谢、逆境胁迫响应等生物学过程的重要转录因子.叶绿素作为茶叶色泽的主要成分之一,在茶树中的形成受环境中光强条件的影响.目前,尚不清楚茶树中叶绿素代谢是否与NF-Y调控有关.研究检测了茶树在不同光强处理中NF-Y家族和叶绿素代谢途径结构基因的表达以及叶绿素质量分数,并对叶绿素代谢途径结构基因启动子区域CCAAT-box元件、基因表达与叶绿素代谢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茶树中至少存在9个CsNF-Y基因和8个叶绿素代谢途径结构基因的表达响应光强.启动子区域100 bp内含CCAAT-box元件的基因在强光中表达具有上调趋势,茶树CsNF-Y可能参与了对这些基因的转录调控.相关性分析显示,CsUROS,CsMgCh2,CsCBR2表达水平与CsNF-YA5,CsNF-YA10表达水平,叶绿素质量分数显著相关.在光信号中,CsNF-YA5,CsNF-YA10可能通过CsUROS,CsMgCh2,CsCBR2调控了叶绿素代谢.  相似文献   

12.
根据最近几年对乌牛早茶研究的最新成果,对永嘉乌牛早茶生长的气候条件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永嘉有着丰富的气候资源,热量、水分、光照等气候条件都比较优越,能够满足乌牛早茶生产的需要;由于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低温冻害、高温干旱、暴雨洪涝、冰雹大风是影响茶树产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永嘉乌牛早茶优质高产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不同配比猪粪对茶树修剪物高温堆肥腐熟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tze.,)修剪枝为基本原料,以猪粪为能源调理剂进行高温堆肥试验,将茶树修剪枝和猪粪分别按体积比9∶1、8∶2、7∶3和6∶4混合,研究不同配比条件下堆肥体系中温度、p H值、C/N、种子发芽指数(GI,germination index)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对茶树修剪枝堆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配比的堆体高温均大于50℃且持续时间均超过10 d,均达到堆肥无害化卫生标准,但茶树修剪枝和猪粪体积比为6∶4的堆体高温持续时间最长达29 d。对堆体的含水量检测表明,茶树修剪枝和猪粪体积比为6∶4的堆体损耗水分量最多,达81.25%,但各配比堆体发酵结束时含水量均低于20%,符合国家堆肥无害化卫生标准。在堆肥过程中,各配比堆体p H值变化幅度为6.94~8.24,C/N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发酵结束时,猪粪和茶树修剪枝质量比6∶4的C/N的值最低为15.4。对堆肥过程中的GI值检测表明,堆肥21 d,茶树修剪枝质量比6∶4和7∶3的堆体的GI指数为59.1%和50.7%,而发酵结束后,各配比的堆体GI值均超过70%,而茶树修剪枝质量比6∶4值为93.7%。说明猪粪和茶树修剪枝混合可以实现堆肥化,且猪粪比例越高,越有利于茶树树修剪枝堆肥腐熟。  相似文献   

14.
茶树对水分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耐旱性不同的4个无性系茶树品种为材料,测定其强度干旱胁迫过程中叶片生理生化的变化。结果表明:耐旱性强的茶树,在强度干旱的胁迫下,能维持相对较高的叶片含水量及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水分胁迫过程中有一临界强度,在这一范围内,耐旱性强的茶树,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相对较低,超过这一范围,则维持相对较高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叶片脯氨酸含量在水分胁迫过程中迅速累积,但其变化与茶树耐旱性无明确关系,耐旱茶树具有相对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因此,茶树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反应,可作为耐旱茶树的选种指标。  相似文献   

15.
大树,特别是未经移植或断根处理的大树,在移植过程中,根系会受到较大的损伤,吸水能力大大降低。树体常常因供水不足,水分代谢失去平衡而枯萎,甚至死亡。因此,保持树体水分代谢平衡是新植大树养护管理、提高移植成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梨茶间作茶园生态效应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单作茶园和梨-茶间作茶园为研究对象,测定间作梨树对茶园微域气候、茶树生长势和茶叶品质的影响,并对单作茶园和间作茶园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间作梨树可有效调节茶园光照,夏季正午时分可使茶园光照强度明显降低;也可调节茶园水分和温度,间作茶园夏季日间气温较纯茶园低1.1 ~8.2℃,空气相对湿度较纯茶园高3.0%~7.1%,改善了茶园小气候;间作茶园还可促进茶树生长,使茶树氮代谢加强,提高了茶叶品质;间作茶园还能增加茶园经济效益,使茶农增收25.2%~28.5%.说明间作梨树对茶园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均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揭示茶树花不同发育时期生长发育和生化成分代谢的分子机制,以‘黄棪’茶树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茶树花两个发育时期(花苞期、开放期)的转录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转录组测序共获得135 039 271个过滤序列,GC含量为44.30%~45.35%;茶树花两个发育时期共获得18 35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的基因有8 019个,下调的基因有10 333个.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发现其主要富集在与茶树花生长发育、生化成分形成有关的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光合作用—天线蛋白、植物的昼夜节律、糖胺聚糖降解等代谢途径上.本研究结果表明,茶树花的发育受到植物激素的调控和光周期的诱导,与氨基酸、可溶性总糖有关的代谢途径随着花的发育发生了变化,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茶树花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董蕾  李吉跃 《勤云标准版测试》2013,33(18):5477-5483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众多环境因子共同作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气温升高、降水量下降等问题频繁出现。目前气象学家一致预测未来环境变暖会使干旱更加频繁剧烈,这一环境改变使植物死亡更加严重。植物在水分胁迫、特别是干旱胁迫条件下,体内水分代谢与碳代谢会发生失衡现象:光合速率降低、蒸腾速率降低,带来生长降低;为维持植物新陈代谢,植物呼吸作用必然下调。在长期干旱胁迫条件下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储存发生失衡现象,这种失衡使植物陷入碳饥饿现象。另外,由于水分失衡而出现的木质部栓塞和空穴会进一步加剧水分运输障碍,而修复空穴则需要大量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这使植物陷入两难选择。总结了植物干旱胁迫下,碳饥饿与水分代谢、植物死亡关系的相关研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提出建议,以期对未来的植物死亡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正> 一、菇蕾死亡 1.原因 ①空气过干。②原基形成后,气温骤然上升,出现持续高温或遇较低温度,导致菌柄停止向菌盖输送养分,使菌蕾逐渐枯萎死亡。③湿度过大或直接向菇体淋水,使菇蕾缺氧闷死。 2.防止方法 ①菇蕾形成后,要密切注意培养料水分含量,水分不足时,灌水到四周  相似文献   

20.
为更好地掌握江西茶树高温热害的发生规律和风险区划,利用江西78个气象站1971~2019年的逐日气象资料,结合前人提出的江南地区茶树高温热害指标,采用Matlab、ArcGIS 10.5、小波分析法统计并分析了49 a江西茶树高温热害时空分布与多时间尺度变化规律;根据各个站点高温热害发生的概率及强度,构建了高温热害风险值,并利用该值对江西茶树进行了风险区划。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江西茶树高温热害频发、重发。2000~2019年年均发生茶树高温热害的站数(20.9)较前20年增加了2倍,年均灾害强度(33.3)是前20年的2.3倍。高温热害站数及强度最严重年代出现在2011~2019年,最少年代出现在1991~2000年。高温热害站数突变在2018年,强度突变在1974年和2018年。茶树高温热害发生概率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抚州南部、新余西部、赣州西部、九江市少数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