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掠取式挤奶。通常奶牛泌乳期为305天,但因为奶牛年龄、胎次、膘情及饲养程度等因素影响,有时泌乳期可恰当延长或缩短。有的奶牛养殖户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从产后不断挤奶直到没有奶时,方停止挤奶。这样带来的负效应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2.
1挤奶次数适宜在多数情况下,增加挤奶次数可以提高产奶量,但次数不能过多,否则既浪费劳力又影响奶牛休息。要根据奶牛的个体特点,确定适宜的挤奶次数。高产奶牛或处于泌乳盛期或初次分娩的奶牛,每天可挤奶4次;处于泌乳中期,产奶量中等的奶牛,每天挤奶3次;干奶前的奶牛,以每天挤奶2次为宜。  相似文献   

3.
农户饲养奶牛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各地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化,奶牛养殖以其较高回报率而受到众多群众的青睐,群众投资从事奶牛养殖的热情高涨。但笔者在深入基层时也常常听到一些农户抱怨自己养的奶牛不是经常生病,就是产奶量比别人养的牛低很多,效益不佳,有的甚至连本也拿不回来。本人通过走访了解到,造成上述原因,主要是没有认识并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问题。1防疫消毒意识淡泊很多奶农,尤其是散养户认为奶牛抗病力强,不易患病,因此,在日常管理防疫中,不进行传染病、猝死症等常规免疫注射,不定期对奶牛进行布病、结核病检疫;更不注意饲料、饮水卫生,圈舍污浊,挤奶前…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对泌乳曲线的峰值、波形等变化的分析,找出了影响产奶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养奶牛的农户也越来越多。但很多养殖户由于养殖时间短、经验少,缺乏必要的技术指导和服务,结果造成奶牛群体质量下降,影响了经济收入,甚至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经过大量调查,总结出几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提醒奶牛养殖户注意。  相似文献   

6.
奶牛的泌乳阶段是奶牛养殖的重要环节之一,以往常把泌乳母牛拴系在牛棚内饲养方法,或设有挤奶厅,但这种方式饲养产奶率得不到保证。正确饲养泌乳奶牛,要求奶农必需具备相关的饲养管理知识,制定高效的饲养方案,使母牛奶料比更为经济,同时还可节省大量的劳动力。  相似文献   

7.
实际生产中,农区的一些散养奶牛户受传统饲养习惯影响,在整个饲养环节中存在很多误区,总结起来表现以下10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辛学 《中国奶牛》2006,(7):60-60
奶牛的饲养阶段可分为泌乳初期(产后70d)、泌乳中期(产后71 ̄140d)泌乳后期(产后14 ̄305d)和干乳期等4个阶段。其中产前30d和产后70d是奶牛饲养管理最关键的100d,它不仅影响到奶牛本胎次的产奶量,也直接关系到产后发情、配种、妊娠以及下胎的产奶量等。因此,实践中需注意以下两方面要点:1控制围产期疾病的发生1.1酮病是奶牛最主要的代谢障碍性疾病,可引起整体能量代谢的紊乱。1.2低血钙是导致奶牛产后瘫痪的主要原因。1.3胎衣不下多发生于营养不良的牛,应注意孕牛饲料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应,同时注意妊娠后期的适当运动。1.4产后截瘫常因胎…  相似文献   

9.
当前,某些奶牛饲养户的养殖效益不高,饲养状况不佳,但是也有些饲养户的饲养效益可观,将其饲养条件、饲养管理、挤奶等细节进行对比后发现,效益好的饲养户都在细微之处做了工作,而效益差的饲养户多是忽视了细节问题,想当然地认为奶牛饲  相似文献   

10.
1掠夺式挤奶 有的奶牛户.不懂得奶牛在两个泌乳期之间,必须有60天的休息期(一般称为干奶期)。即在下一胎待产前60天停止挤奶。而是从产后一直挤到没有奶或下牛时.方停挤奶。这样带来的负效应是严重的:一是奶牛过度消耗体内营养.至使奶牛发情不明显。性周期紊乱。较难配孕;二是奶牛体力消耗大,不易在短时间内恢复.影响下胎泌乳量的提高。所以在产前必须有60天的干奶期.让奶牛有充分时间弥补体内损失的营养.为夺取下胎较高产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奶牛的泌乳高峰期是奶牛养殖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的产奶量高,占整个泌乳期总产奶量的40%以上,并且此阶段的奶牛的体质发生着变化,如果饲养管理不当,不但会导致奶牛无法到达产奶高峰期,产奶高峰期持续的时间短,还会影响到奶牛的健康。因此,要加强奶牛泌乳高峰期的饲养管理工作,以奶牛的泌乳性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尽可能的延长产奶高峰期的持续时间,从而提高产奶量,并且还要确保奶牛的健康。  相似文献   

12.
奶牛产犊后即进入泌乳期,一般维持280~320天,国际上以305天计算作为通行标准。根据奶牛的泌乳规律,将奶牛的泌乳周期分为泌乳前期、泌乳盛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四个阶段。奶牛品种、胎次、年龄、产犊季节和饲养管理条件的不同会导致其泌乳期的长短有所不同,饲养管理的好坏不仅与奶牛本胎次的产奶量和能否再次正常发情有关,还影响其今后的产奶量和使用年限。1泌乳前期奶牛产犊后10~20天是泌乳初期。奶牛分娩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虽然奶牛养殖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规模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是仍存在着一些误区,导致奶牛养殖无法获得最佳的养殖效益,制约着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如不重视奶牛的育种工作,饲喂不合理,疾病防控不到位,长期拴系,挤奶不合理等,因此,奶牛养殖要规避这些养殖方面的误区,进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以提高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奶牛饲养应重视饲料离子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持酸碱平衡是生命的基础。饲料阴阳离子平衡(DCAB)与饲料中特定的离子比例有关。比如,钠(Na)、钾(K)等饲料阳离子为碱性,氯(Cl)、硫(S)、磷(P)等饲料阴离子为酸性。当饲料阳离子过剩时,血液pH值提高,而饲料阴离子过剩时,则血液pH值下降。 表示DCAB有(Na+K+Ca+Mg)-(Cl+P+S),(Na+K)-(Cl+S)和(Na+K-Cl)等多种公式。理  相似文献   

15.
1 合理搭配饲料,切忌干奶期减料 喂给奶牛的饲料以青绿多汁饲料为主和优质干草为基础,营养物质不足部分用精料和其他少量添加剂补充。按干物质计算,青绿多汁饲料可占50%,粗饲料占30%,精饲料占20%。奶牛日粮特别在产奶期应力求多样化,至少要两种以上的粗饲料如青干草、稻草等;2—3种青绿多汁饲料;精料3~4种如玉米、麸皮、豆饼、花生饼等,并且要购买奶牛专用饲料,也可自配,不宜单喂原粮,要破碎磨细,秸秆类饲料要切短,长度2—3厘米,经碱化或氨化等处理后饲喂,薯块类要切碎。  相似文献   

16.
影响奶牛产乳性能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品种、个体、年龄(胎次)、泌乳量、挤乳技术以及饲养与营养、季节、疾病等。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是全国奶牛大省,现奶牛存栏总数近全国的四分之一,多分布于农区。大多地区养牛经营分散、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致使奶牛的生产力不能充分发挥,经济效益较低。现笔者将生产调研情况及解决办法浅析如下:1粗饲料品质差,严重缺乏青饲料我省多数农户养奶牛用的粗饲料以玉米秸、稻草为主。玉米和稻草纤维粗老,消化率低,如单一饲喂,会引起产奶量下降,前胃疾病增多等病症。为此,应采取三种措施加以预防。第一,普及推广青贮饲料。可在牛舍附近修建青贮窖、青贮塔等,自家种植或购买青贮玉米,按每头成牛2.0~2.5吨存贮,可饲喂半年以上。第二,…  相似文献   

18.
发展奶牛业,不仅要有优秀的奶牛品种,还应有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大量的生产实践告诉我们,牛个体之间产奶量差异约70%是环境因素造成的,环境因素中最重要的是饲养管理因素。科学的饲养管理则是发挥奶牛生产潜力的重要条件。本文从预付饲养法、诱导饲养法、定期交替饲养法、全混饲粮自由采食法、季节饲养法等方面阐述了泌乳盛期奶牛的饲养管理,旨在为广大养牛户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奶牛乳房炎、产后瘫痪、酮症、食滞、胎衣不下、生殖器管炎症等奶牛疾病是影响我市奶牛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奶牛泌乳初期饲养管理技术不当是产生这些奶牛疾病的根源。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我市具体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做好奶牛泌乳初期饲养管理技术工作的对策,以防止上述奶牛疾病的发生,提高奶牛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20.
奶牛365天的饲养周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泌乳初期(产后70天)、泌乳中期(产后71~140天)、泌乳后期(产后141~305天)、干乳期(产后306~365天),其中产前30天(干奶第二个月)和产后70天(泌乳初期)是整个饲养管理最关键的100天,这期间要经历停乳、分娩、哺乳、高泌乳及初配等生理过程以及其间出现的应激反应问题。因此,抓好产前30天至产后70天的饲养管理,是整个奶牛生产的关键,不仅影响到奶牛本胎次的产奶量,也直接关系到产后发情、配种、妊娠以及下一胎的产奶量等,笔者结合几年的生产实践认为关键100天的管理需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要点:1关键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