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林业碳汇交易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碳市场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政策工具。我国碳市场建设实践过程中,林业碳汇项目国际国内2类市场共存在9种机制类型,国际包括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国际自愿碳标准(VCS)项目补偿交易和黄金标准(GS)项目,国内包括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项目、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CGCF)自主开发项目、北京市核证减排量(BCER)项目、广东省碳普惠制核证减排量(PHCER)项目、福建省林业碳汇减排量(FFCER)项目和贵州省单株树碳汇扶贫项目,发挥了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重要作用,丰富了碳市场交易产品,降低了排放企业减排成本,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和行动,促进了林农就业增收和脱贫,拓展了林业生态补偿途径和形式,实现了碳汇生态产品价值转换;但也依然存在政策制度体系不够健全、自愿减排管理机制不够完善、项目产权不够明晰、项目开发交易流程复杂、碳汇交易品种和补偿机制相对单一、对林业碳汇交易认识不清、交易成本和风险高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文中提出完善碳汇交易制度和政策体系、完善自愿减排管理机制、明晰林业碳汇产权、简化林业碳汇开发备案程序、建立林业碳汇多元化补偿和投入机制、加强对碳汇交易的培训和宣传、创新机制降低林业碳汇项目交易风险、有序扩大林业碳汇市场需求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试论广东碳汇林业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低碳发展是新时代的趋势,而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承担者,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低碳时代进步的关键。碳汇林业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助推结构减排和广东开展国家低碳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广东省碳汇林业具有区别于一般林业的内涵和特征,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多种营造林工程措施,增加森林面积、改善森林结构,提高森林的碳密度、碳储量,减少森林碳排放、碳损失,增加碳汇、提升森林服务功能。把森林碳汇纳入国家低碳减排政策、把碳汇交易纳入区域发展、完善碳汇林业建设体系等是碳汇林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以项目为载体的林业碳汇作为重要交易标的,已经在国内外主要的碳交易市场体系中频繁出现。但是,由于不同碳市场产生的背景、主要目标及交易规则的差异,对参与交易的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标准与具体要求不尽相同。合格的可交易林业碳汇在全球林业碳汇市场中所占份额依然很小,林业碳汇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潜力。文中在对国内外林业碳汇市场发展概况进行简要梳理并对目前主要林业碳汇项目类型及其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碳市场发展与森林经营特点,提出了我国林业碳汇的未来发展策略:一是立足国内,建立多元化林业碳汇市场;二是立足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森林经营碳汇项目;三是加强林业基础数据与信息化建设,降低林业碳汇项目交易成本;四是加强不同碳市场衔接与协同,并积极参与国际市场交易。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广东省林业碳汇交易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进入碳交易市场程序复杂、成本高、林业碳汇项目少等问题;提出加强林业碳汇项目的开发、加强政策引导、完善交易制度等建议,以促进林业碳汇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正经历重大变革的背景下,气候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性问题,各国开始重视林业项目对于碳交易市场的重要作用,并通过立法积极推动林业碳汇制度建设。建设林业碳汇制度不仅符合我国的“双碳”发展目标,也可以拓宽中国在国际碳汇经济的市场,通过林业碳汇项目以卖方身份参与到国际碳汇市场交易之中。但目前我国林业碳汇制度在法律层面仍面临诸多问题,如林业产权的性质界定不清晰、参与主体不明确、交易政策不统一、相关法律法规位阶偏低。本文旨在探索如何促进林业碳汇的法制化建设,通过立法解决现有的机制缺失问题,立法制定配套机制,以期提升林业碳汇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通过概述低碳经济与碳汇林业等概念,指出发展碳汇林业是低碳发展的有效途径以及发展碳汇林业在泉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即发展碳汇林业是泉州市规模工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发展碳汇林业是泉州实现环境容量突围的战略手段,发展碳汇林业是泉州推进生态市建设的重要举措;分析了泉州市发展碳汇林业的现实基础和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建议应通过加强对碳汇林业的宣传、发展规划、科技支撑,完善区域森林生态补偿制度和探索成立绿色碳基金专项等措施发展碳汇林业,推进泉州现代林业建设。  相似文献   

7.
林业碳汇金融产品的开发和设计对于黑龙江省森林资源有效利用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林业碳汇功能是全球气温上升、碳减排背景下的关注热点。黑龙江省森林资源丰富,森林碳汇容量可观,但受制于本省林业碳汇市场发展不完善,林业碳汇产品种类单一,森林资源很难发挥其真正的潜力。因此,通过林业碳汇期货、期权的交易,"林业碳汇储蓄"产品,林业碳汇债券的发行,将交易获得的资金投入到造林再造林、森林管理等领域,是稳定黑龙江省森林碳汇容量、提高林区居民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结合实际,为黑龙江省林业碳汇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林业碳汇作为目前最为经济的“碳吸收”手段逐渐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文中界定了林业碳汇供给主体的产权权益,探讨了林业碳汇供给主体产权权益保障存在的现实困境,包括林业碳汇产权归属的供给主体不明、林业碳汇产权的收益权残缺以及林业碳汇计量门槛高、项目方法学尚需完善等;在剖析困境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林业碳汇供给主体产权权益保障的实现路径,即制定林业碳汇配套的法律法规、明晰林业碳汇产权归属的供给主体、保障林业碳汇产权收益权能的实现和完善产权权益受损救济途径等。  相似文献   

9.
广西国有高峰林场为全国首批国有林场森林碳汇试点单位,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发展森林碳汇的内部优势、劣势、外部机会、威胁进行整体分析,提出该林场森林碳汇的主要发展方向,即加强森林经营管理、提升森林质量,完善森林碳汇精准计量体系、建立林场碳账户,探索林业碳汇交易途径、助力林场金融合作。  相似文献   

10.
林业碳汇项目交易是中国通过碳排放权交易实现林业碳中和的主要途径,对净零排放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文中在分析中国碳市场发展所面临压力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林业碳市场自愿减排机制的发展可能;围绕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化属性、方法学选择、发展趋势3个方面进行技术阐述;针对当前林业碳汇项目交易存在的5个主要问题,提出未来加强中国林业碳汇项目行业管理的4项措施,以期为后期开展林业碳汇项目的配额抵减提供政策支撑。  相似文献   

11.
森林碳汇在“碳中和”中起着重要作用,建立基于碳汇交易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是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目标尽快实现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基于森林碳汇交易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处于探索阶段,急需将森林碳汇价值完整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体系,建立有效、稳定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以森林碳汇交易与生态效益补偿为主线,论述了森林碳汇作为生态效益补偿依据的可行性,分析了河北省森林碳汇交易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碳汇交易的河北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思路与对策,以期为河北省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提供参考依据,为河北省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2.
千岛湖林业碳汇项目可行性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林业碳汇项目的背景,阐述了林业碳汇的概念。分析认为,千岛湖森林碳汇容量大、潜力大,是开展林业碳汇贸易的最佳区域。同时,存在树种结构不合理以及森林资源管护难度大等问题,对项目发展形成了制约。进而提出强化森林经营,调整林分结构,加强资源管护,加大科研力度,实施碳汇贸易,提高碳汇效益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阐述我国林业碳汇项目的基本概念、相关政策和发展现状,总结项目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完善法律制度和工作机制、加强技术体系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加强宣传和提升市场活力等对策建议。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林业碳汇项目更好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分析森林碳汇机制下林业行为对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影响及我国森林碳汇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规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该在生态价值理念指导下完善《森林法》中相关制度,建立森林碳汇项目的生物多样性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及REDD+项目生物多样性保护补偿的融资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林业活动项目进行碳库计量监测,了解项目固碳释氧价值是评估森林碳汇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森林碳汇功能的基础。介绍林业活动的相关概念和碳库监测内容、因子与方法,并根据森林碳库监测现状,提出构建森林碳库监测体系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森林碳汇助力碳中和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碳汇不是“杯水车薪”,而是国之重器,森林碳汇功能及其对碳中和的贡献已成为全球共识,森林碳汇的形成、提升、监测、计量、核证、交易等已成为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本研究探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人碳关系变化特点,梳理森林碳汇全链条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包括森林定义对碳汇计量的影响,森林碳的源-汇关系,碳汇计量边界,碳汇的监测、报告和核算,以及碳汇项目开发、碳汇交易的基本要求等,分析我国森林碳汇提升面临的挑战、潜力和路径。研究认为,要进一步加强森林碳汇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深入认识生态修复、森林经营、森林利用过程中的碳汇机制;要进一步优化与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相关的社会制度和规则、技术和文化体系的设计和应用,支撑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施和生态文明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森林碳汇交易市场现状与潜力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何英  张小全  刘云仙 《林业科学》2007,43(7):106-111
概述国内外森林碳汇交易市场现状,分析中国森林生态交易市场的潜力和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国际森林碳汇交易市场发展迅速,而中国森林碳汇交易市场起步较晚,森林碳汇交易市场还处在建立和发展阶段,但具有较大的潜力,并且中国社会政治稳定是森林碳汇交易顺利进行的保证,森林发展空间大,森林固碳能力增长潜力大,开展森林碳汇项目具有许多优势.建议增强公众意识,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规范管理,做好供应方权益保障,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中国碳汇交易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22年以来,部分法院接力推动林业碳汇引入生态修复司法的进程,并最终得到司法解释的认可,形成了林业碳汇替代性赔偿方案。林业碳汇交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生态环境司法也提出要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在此背景下,分析该方案的实践样态,探查林业碳汇引入生态修复司法的现实需求、原有制度的缺陷以及引入基础,揭示林业碳汇替代性赔偿方案的潜在效能,特别是其对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重要意义,从而尝试给出加速林业碳汇法律化进程,明确林业碳汇替代性赔偿方案的属性及实用领域等针对性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坐拥千岛湖绿水青山的淳安县成为浙江省首个特别生态功能区,新发展理念将引领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但松材线虫病的入侵,严重威胁着森林的生态安全和碳汇增量。为积极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应当以助力亚运会为契机,进行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交易和捐赠,做大做强森林资源培育与开发利用、种子种苗、生态旅游等千岛湖林业主业,深入开展千岛湖林区生态碳汇精准培育技术研究与应用,为碳达峰和碳中和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国际林业碳汇交易变化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碳交易体系持续增加、发展与融合,而林业碳汇交易是国际碳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概述国际林业碳汇交易进展和变化情况,总结碳汇交易发展特征与趋势,统计分析国内林业碳汇交易进展情况与面临的主要挑战;基于国内外碳交易发展形势,提出多种机制并行发展、高度重视非碳效益、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持续探索推进路径4点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