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一种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日光温室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现阶段温室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探讨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机械化的解决途径,初步找到将"设施、农艺、农机"三方面融合的办法,即:改进的日光温室、东西向的栽培技术与适宜的作业机具等有机融合在一起,共同形成针对日光温室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解决方案。本方案不但可以提高日光温室蔬菜种植的机械化水平,也为今后设施建造、蔬菜种植和机具研发,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2.
番茄作为北京市重要的大宗蔬菜之一,其设施生产面积占到北京市所有蔬菜设施生产面积的60%以上,因其喜温喜光的生长特性,北方地区秋冬季节番茄栽培多采用传统的土墙式日光温室种植。日光温室是北方地区秋冬季蔬菜的主要生产方式之一,但受结构空间限制,目前日光温室内蔬菜生产主要以人工作业为主,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严重制约了设施蔬菜的生产。受制于设施瓜果类蔬菜采摘机械化技术尚未成熟的现状,本着“由易到难,逐步推进”的原则,为实现日光温室果菜(番茄)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在开展前期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形成了日光温室番茄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装备配套方案。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我国蔬菜的种植面积仅次于粮食作物,但是与粮食作物相比,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差距还比较大。由于各地气候条件和种植习惯各有不同,再加上蔬菜种类多,生产机械化作业难度和复杂程度差别巨大,从蔬菜生产流程来看,耕整地、播种、育苗、施肥、植保等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稍高一些,移栽、嫁接、采收等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比较低。  相似文献   

4.
针对北方寒地露地蔬菜从种植条件、机械作业要求及装备配置提出了技术模式,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为有效提高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促进蔬菜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好露地生菜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工作,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在大兴区榆垡镇建立了露地生菜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基地,生菜从播种育苗、育苗管理到种植地块整理、起垄、移栽、田间管理及收获等环节完全采用机械作业,实现了露地生菜生产全过程机械化。6月对30亩露地生菜进行机械化收获试验示范作业。  相似文献   

6.
小型自动换行换向农机动力平台是缘于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短向种植,在起垄、移栽等环节无机可用的问题而进行研制开发的设备。该设备以电能为动力,采用自动换行、换向和前伸作业设计,将设施蔬菜生产中各环节所需的农机具配套安装在该平台上,实现一机多用,充分发挥主机效率,同时采用程序化设计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控制功能。工作时,平台主机可以左右平移和前后行走,配套农机具可上下升降和180°旋转,实现自动换行换向和配套机具前伸作业,有效地解决了日光温室短向蔬菜种植起垄、移栽等作业难掉头、留死角的问题,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短向种植机械化起垄、移栽等作业提供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油菜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实施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显得越来越重要。采用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可以实现高效化的油菜种植、施肥、除草以及收获作业,提升油菜的产量和品质,进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在论述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优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油菜产业的发展现状,讨论了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和全程机械化作业要点,为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积极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长乐区近年来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方面取得的经验成效,分析该区水稻种植机械化作业环节相对薄弱的原因,提出探索水稻机械化种植新模式、加大购机补贴和作业补贴力度等解决方案,为进一步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日光温室蔬菜机械化生产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长子县试验区的建设情况,通过对日光温室蔬菜产业技术要领、机具设备配备、效益等关键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充分说明了日光温室蔬菜种植过程中应用机械化所产生的巨大效益,并进一步提出今后农村发展日光温室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推广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的重要举措。从机械整地、机械播种和机械收获3个方面对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进行研究,探讨全程机械化的关键技术实施要点,以促进该项技术的推广,实现玉米种植的标准化、规模化。  相似文献   

11.
蔬菜产业作为我国种植业第二大产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已成为我国蔬菜生产的必然趋势。叶类蔬菜是蔬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化研究起步较晚、发展滞后,通过深入分析不结球和结球类叶类蔬菜的机械化现状、区域特点,阐明当前机械化技术瓶颈和薄弱环节,基于设施种植和露地种植分别构建叶类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评价模型,包括耕整地、种植、田间管理、采收、产后处理5个二级指标,以及植保、灌溉、施肥、设施环境调控4个三级指标。给出促进叶类蔬菜机械化水平提升的建议措施,为科学评判叶类蔬菜产业机械化所处阶段,促进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制定和具体实施提供一定的科学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巩固葫芦岛地区设施农业产业优势,促进设施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发挥科技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结合葫芦岛地区设施蔬菜生产情况,立足设施蔬菜主栽品种,以“农艺、农机和设施”融合的技术模式,筛选、优化和集成设施番茄机械化全程生产工艺,促进设施蔬菜机械化、轻简化、标准化、高效化优质生产。围绕设施番茄机械化种植关键环节,阐述了机械装备选型和关键技术实施要点,探索构建适宜本地区设施番茄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以推进设施蔬菜种植全程机械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正6月4日,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上海市农业机械鉴定推广站联合在上海市举办了2021年全国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活动,发布了蔬菜移栽机、收获机作业效果综合测评结果,交流了全国主产省份蔬菜生产机械化发展情况,研讨了甘蓝、小叶菜、葱蒜、设施蔬菜宜机化种植模式和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实践,现场演示展示了露地甘蓝机械育苗、起垄、移栽、收获,  相似文献   

14.
各地·动态     
正天津:送农机科技下乡助力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提升近日,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农机部在武清区组织召开天津市特色蔬菜种植机械化技术现场观摩会。会上,天津市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农业机械装备岗位专家就天津市蔬菜生产机械化新技术的应用情况和武清区蔬菜种植农艺要求进行了现场讲解。作业现场采用人工作业和机器作业打擂台的方式,让农民更加直观的了解到机械化作业的优势,最终机械化移栽以1.05亩/小时的高效作业效率,标准的栽植深度,  相似文献   

15.
经过多年的努力,山东省设施农业已具相当规模.设施生产由单纯种植普通蔬菜发展到种植高档蔬菜、瓜果、花卉以及畜禽、水产养殖等领域;由简易塑料大棚发展到日光温室,以及具有人工环境控制设施的现代化连栋温室和植物工厂;由传统耕作发展到自动化、机械化作业.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南方丘陵山区油菜机械化种植水平,通过多年实践经验数据总结,计算出油菜全程机械化总作业时间为6.734 d/hm~2,比人工种植减少90.8%,作业成本为1 594.72元/hm~2,比人工种植减少69.1%,油菜种植全程机械化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减少作业成本。机械化种植也使得每环节需求的人工数大大减少,使规模化种植成为可能。由此,提出可以推广使用的南方丘陵山区宜机化整治地区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体系。  相似文献   

17.
新疆精河县农业以种植棉花为主,棉花实现机械化采收节省大量劳动力。要实现机棉花全程机械化作业,必须在耕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机械化收获实行标准化作业技术。  相似文献   

18.
张锐 《农机科技推广》2013,(9):40-40,42
发展设施农业,建立日光温室、塑料大棚、中小弓棚等不同形式相结合的设施蔬菜生产,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设施蔬菜棚内机械化作业程度十分薄弱,近期笔者多次下乡进村,深入田间,通过现场查看,与群众交谈的方式,对设施大棚内机械化作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岐山县日光温室机械化作业量不足10%.  相似文献   

19.
对甘肃定西发展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技术作业辅助机具进行了试验、示范,包括机械化整地、深松、铺膜、种植、中耕、植保、收获等技术,并分析了作业质量要求规范。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马铃薯产业全程机械化夯实了基础,从而大大提高了马铃薯商品率和增收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适宜本地实际的马铃薯种植模式,做好马铃薯生产机械选型、配套工作,邹城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科研力量,进行了马铃薯单垄单行全程机械化、大垄双行水肥一体化全程机械化、单垄单行人工种植等3种种植模式的对比试验,从机械性能、作业成本、产量、效益等方面进行监测和分析,提出了马铃薯机械化种植可供借鉴的技术模式和作业机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