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采用2种不同方法提取湖南干艾叶中的挥发油,并用GC-MS技术鉴定其化学成分及含量。[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艾叶中的挥发油,考察料液比、药材粉碎度、提取时间和浸泡时间4个参数对提取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选出最佳工艺;同时,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出艾叶中的挥发油。[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率为2.0~4.0 mg/g。GC-MS技术鉴定出其主要成分是4,11,11-三甲基-8-亚甲基-二环[7.2.0]十一烷-4-烯(C15H24),含量为14.76%。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率为:6.0~10.0 mg/g。GC-MS技术鉴定出主要成分是丁香烯环氧物(C15H24O),含量为7.25%。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艾叶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是:剪碎药材(100 g),料液比为1∶10(W/V,g/ml,下同),浸泡时间1 h,蒸馏5 h。[结论]相比较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以灌云县紫苏叶为原料,对其挥发油进行水蒸气蒸馏提取研究,并使用气质联用方法(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从紫苏叶挥发油中鉴定出含量较多的27种成分,相对含量较多的是紫苏醛(38.47%)、(顺,反)-α-金合欢烯(17.49%)和β-石竹烯(13.55%)。考察了在水蒸气蒸馏下,浸泡温度、浸泡时间、料水比和蒸馏时间等因素对出油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即:浸泡温度65℃,浸泡时间1.5 h,料水比1 g∶20 m L,蒸馏时间2.5 h。在此条件下,挥发油得率为0.52%。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选马尾松松针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挥发油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马尾松松针挥发油,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液料比、提取时间、浸泡时间对马尾松松针挥发油提取得率的影响,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中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马尾松松针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9:1,提取时间3h,浸泡时间7h。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从马尾松松针挥发油中分离出96个峰,鉴定了其中的35种成分,占挥发油总离子流的93.13%,主要成分是单萜和倍半萜,以及少量萜烯的醇、酯类化合物。[结论]该研究为马尾松松针的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红松松针挥发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红松松针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设计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挥发油得油率为指标,考察投放原料质量、浸泡时间、料液比、蒸馏时间等影响因素。[结果]最佳提取条件是投放原料150 g、料液比1∶9、浸泡12 h、蒸馏提取时间5 h,平均得油率为0.323%,RSD为6.87%。[结论]该研究为松针挥发油提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安徽黄山产阴干薄荷(Mentha canadensis Linnaeus)叶为原料,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对薄荷挥发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对料液比、提取时间、浸泡时间、超声时间4个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11(g∶mL)、提取3.0 h、浸泡时间2.0 h、超声30 min为最佳提取工艺。在此最佳提取工艺下,挥发油的平均提取率为2.3%。验证试验也表明,该薄荷挥发油提取工艺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龙眼花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方法]分别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龙眼花的挥发油,并采用GC-MS技术对其进行分析,面积归一化法测定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5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2.66%;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18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70.74%。[结论]2种提取方法得到的龙眼花挥发油组分与含量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7.
研究驱蚊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CO2超临界流体法提取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鉴定其化学成分,运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它们的相对百分含量;从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流体法提取挥发油中分别成功鉴定了33个化合物;结果表明:萜类物质分别占水蒸气蒸馏法和CO2超临界流体法提取总挥发油的64.57%和20.64%,两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含有14种相同的成分.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红松中的精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以比较料液比、浸泡时间及蒸馏时间对红松松针精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得出红松松针精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是:料液比1:16,浸泡时间12h,蒸馏时间8h。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马尾松松针挥发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研究液固比、提取时间、浸泡时间对马尾松松针挥发油提取得率的影响以及提取马尾松松针挥发油的最佳工艺。在马尾松松针挥发油的提取过程中,液固比是影响马尾松松针挥发油提取得率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提取时间,最后是浸泡时间。正交试验表明,马尾松松针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固比9∶1、提取时间3h、浸泡时间7h,优选所得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0.
分别采用微波水蒸气蒸馏法(MHD,微波功率300 W,同液比1:10,蒸馏时间1 h)和水蒸气蒸馏法(HD)提取山东披萨草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和保留指数比较法分析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从MHD法披萨草挥发油中鉴定出42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9.35%,主要成分为香芹酚(67.85%)、麝香...  相似文献   

11.
以紫苏叶为原料,对其挥发油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不同因素对紫苏叶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40,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60 min,蒸馏时间120 min,提取率0.368%.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云南产紫苏茎和果实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和鉴定,并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紫苏茎和果实挥发油中分别分离并鉴定出51和42个化合物,紫苏茎的主要成分为戊基-2-呋喃酮、二异丁基邻苯二甲酸、正十六酸、2,5-二(1-甲基丙基)-苯酚等;紫苏果实的主要成分为肉豆蔻醚、戊基-2-呋喃酮、(Z)-β-金合欢烯、石竹烯、苯乙醛等。[结论]云南产紫苏茎和果实中挥发油主要成分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分别采用溶剂浸提和水蒸汽蒸馏法对白苏叶进行提取,并用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2种白苏叶提取物对7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测定结果表明,在0.1 g干样/mL下,白苏叶乙醇提取物在3~5 d的培养时间内能够完全抑制辣椒疫霉病菌的生长,对番茄灰霉病菌的生长抑制率高于60%。白苏叶挥发油在测定中对植物病原真菌也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白苏叶挥发油在0.5 mg/mL时能够完全抑制供试7种供试病菌的生长。白苏挥发油对7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的测定表明,挥发油对水稻纹枯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0.0677mg/mL和0.1050 mg/mL。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薰衣草精油的制备及其微胶囊化工艺。[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薰衣草精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精油的提取率为指标,考察原料粒度、料液比、浸泡时间和提取时间对薰衣草精油制备工艺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薰衣草精油的主体呈香成分及含量;采用大豆分离蛋白、β-环糊精和麦芽糊精包埋薰衣草精油。[结果]水蒸气蒸馏法制备薰衣草精油的最优条件为原料粒度60目、料液比1∶15(g∶m L)、浸泡时间1.5 h、提取时间4.0 h,精油的平均提取率为2.34%;经GC-MS分析,薰衣草精油的主体呈香成分为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主要有芳樟醇(34.81%)、乙酸芳樟酯(22.44%)等,占精油中挥发性成分的93.48%;最优条件下,大豆分离蛋白、β-环糊精和麦芽糊精的薰衣草精油包埋率分别为64.40%、43.95%和60.84%,大豆分离蛋白的包埋效果最佳。[结论]水蒸气蒸馏法可用于薰衣草精油的制备,大豆分离蛋白可作为薰衣草精油的天然包埋材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化香柏精油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盐析协同水蒸气蒸馏法对香柏精油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分别考察NaCl的浓度、液料比、浸泡时间以及蒸馏时间对香柏细枝叶精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提取香柏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aCl浓度4%,料液比1∶15(g∶ml),浸泡时间6 h,蒸馏时间3 h;在此条件下香柏精油提取率1.80%。[结论]该方法简单可靠,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6.
不同变种及种源紫苏种子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萃取和GC-MS法,对5个变种11个种源地的17个种质的紫苏种子样品开展了种子油含量及其脂肪酸组成和相对含量的比较和分析。GC-MS结果表明,紫苏油中共发现14种脂肪酸,按相对含量高低划分为6种高含量脂肪酸(>0.8%)和8种低含量脂肪酸(≤0.2%);其中14-甲基-十六烷酸(C17∶0)、十八碳二烯酸(C18∶2n3)、二十三碳酸(C23∶0)3种低含量脂肪酸为首次在紫苏油脂中被报道;高含量脂肪酸中α-亚麻酸的相对含量最高,达51.92%~62.98%;α-亚麻酸、亚油酸与油酸之间存在一定代谢转化相关性。脂肪酸含量外标法计算结果表明,5个变种中白苏变种的含油率和α-亚麻酸含量较高,作为紫苏油生产原料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选金银花精油及其与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金银花精油,用GC-MS分析金银花精油的主体呈香成分及含量;采用饱和水溶液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以金银花精油的包合率为指标,考察金银花精油与β-环糊精的包合比例、包合温度、搅拌时间和烘干温度对金银花精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的影响。[结果]水蒸气蒸馏法制备金银花精油的得率为0.12%,经GC-MS分析,金银花精油的主体呈香成分为单萜和倍半萜类化合物,占金银花精油含量的75.30%,其中,金银花精油中芳樟醇及其衍生物含量大于25.60%;最佳金银花精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条件为金银花精油与β-环糊精的包合比例1∶10(m L∶g)、包合温度60℃、搅拌时间3 h、烘干温度45℃,在此最优条件下,金银花精油的包合率为68.95%。[结论]水蒸气蒸馏法和饱和水溶液法可分别用于金银花精油及其与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相似文献   

18.
采用微波辅助溶剂法提取紫苏叶中的精油,通过响应面法实验设计研究微波萃取的最佳工艺,并用气-质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同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微波对紫苏叶细胞结构的破坏程度.结果表明:微波萃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以环己烷为萃取剂,微波功率329 W,微波时间80 s,料液比1:6,浸泡时间56 min,实际得率为1.783%,与理论值较接近;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鉴定出紫苏精油中的17种物质,占总量的80.61%,其中以紫苏醛(44.54%)、(+)-柠檬烯(15.7%)的含量最高;透射电镜照片表明,在微波加热过程中,细胞壁没有遭到明显破坏,但是细胞膜和线粒体遭到了严重破坏,叶绿体、淀粉粒等细胞器内容物流出,但是其轮廓尚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羊耳菊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羊耳菊的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该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利用Fenton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OH)及邻苯三酚自氧化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以比色法测定羊耳菊挥发油对这2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挥发油得率为0.486%(V/W),确定了28种化合物的结构和相对含量。挥发油主要含3-甲基-5-异丙基-甲基氨基甲酸酚酯(74.37%)、11,14-二十碳二烯酸乙酯(9.50%)和2,2-二甲基丙酸-2-[1,1-二甲基乙基]酚酯(7.59%)3种酯类化合物。挥发油对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都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但清除羟基自由基(.OH)的能力较强。[结论]通过对羊耳菊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植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