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桃果实冷害的主要表现以及冷害对细胞壁物质代谢、细胞膜和酶活性变化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并详细介绍了果实遇冷的调控措施,包括采前调控、贮前处理和适宜贮藏方式的选择等,为提高桃果实贮藏保鲜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低温是延长采后果实成熟衰老的有效手段,但是作为冷敏性的桃果实,不适宜低温贮藏容易发生冷害,失去商品价值。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桃果实冷害发生过程相关蛋白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细胞膜、细胞壁代谢相关蛋白以及一些信号蛋白,丰富桃果实采后贮藏保鲜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仍需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膜脂代谢组学研究低温诱导的桃果实采后膜脂代谢变化与冷害的关系。与4℃相比,8℃延缓了桃果实磷脂降解、磷脂酸(PA)生物合成以及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表达水平的增加,进而降低PA积累和脂肪酸去饱和过程,保持高水平的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组分和脂肪酸不饱和度,最终延迟桃果实冷害发生。8℃诱导桃果实差异脂质代谢物数量显著增加,并在贮藏后期保持较高水平的甘油二酯(DAG)和较低水平的甘油三酯(TAG)组分,可能是8℃诱导的采后桃果实正常后熟软化过程和冷害作用的结果。综上所述,8℃下桃果实的膜脂代谢动态变化利于冷害的延迟。  相似文献   

4.
桃果实采后生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桃果实采后呼吸作用和乙烯释放、膜质过氧化及活性氧代谢、果实软化及相关酶的作用、冷害生理、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等方面阐述了桃果实采后生理变化,旨在为提高桃果实贮藏保鲜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据《园艺学报))2012年第11期《草酸处理减轻丰亡果采后果实冷害的机理研究》(作者薛锡佳等)报道,以桩果“Zill”果实为试材,采后经5mmol-L-1草酸溶液浸泡10分钟后,在低温(10±0.5)℃下贮藏27天,再移至常温25℃贮藏4天,冷害系数和质膜相对透性显著低于对照;草酸处理降低了果实在贮藏后期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维持了较高果肉亮度值(r),可溶性固形物、游离脯氨酸和柠檬酸含量。  相似文献   

6.
采后玉露桃果实冷害发生与ROP基因的表达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软溶质玉露桃果实为材料,于8℃、5℃、0℃和LTC(8℃锻炼3d再转到0℃贮藏)下贮藏30d后转至货架(20℃)2d,对各个处理果实的腐烂和冷害程度、果实品质变化规律以及ROP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了比较,以探讨ROP基因与低温胁迫的关系。结果表明,经5℃和0℃贮藏30d的玉露桃果实在货架期间褐变加重,经5℃处理的果实褐变最重,经0℃处理果实表现后熟障碍;经8℃贮藏30d以及后续2d货架期的果实不出现冷害症状,但果实腐烂严重;LTC处理果实经冷藏后在货架期后熟正常,且果实冷害和腐烂均被明显抑制。各处理桃果实在采后低温贮藏过程中总可溶性糖和总有机酸质量分数均趋下降,其中5℃处理果实总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下降幅度最大。结合应用EST检索和RT-PCR克隆扩增,分离出桃ROP基因(PpROP)。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PpROP在5℃下表达迅速增强,第5天达到高峰,其丰度明显高于其他处理,LTC处理使PpROP表达维持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7.
龙眼冷藏适温及其冷害的研究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周云  季作梁 《园艺学报》1997,24(1):13-18
研究了广东省主栽石硖龙眼(DimocarpuslonganaLour.cv.Shixia)品种的低温贮藏、冷害及其生理生化反应,结果表明:0℃下贮藏14天果实开始表现冷害,21~28天发生不可逆冷害,果实受冷害后果皮细胞膜透性增大,呼吸作用异常升高,过氧化氢酶(CAT)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降低,好果率显著下降,贮藏期缩短。在8℃下贮藏21天表现褐变与腐烂。在4℃下贮藏既不表现冷害,褐变也只在贮藏30天以后才开始表现。贮藏中乙烯释放量一直保持低水平,未出现高峰  相似文献   

8.
采前避雨栽培影响桃果实采后贮藏品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桃果实的贮藏研究主要包括品质维持技术研发及调控机制分析,有关采前生产措施对于采后贮藏品质的报道相对较少。【方法】研究选取水蜜桃品种‘湖景蜜露’(Prunus persica L.Batsch‘Hujingmilu’)为材料,以露地栽培为对照,开展避雨栽培桃果实在采后低温贮藏及货架期间的品质分析。【结果】避雨栽培果实置于0℃贮藏21 d转货架3 d发生果肉组织褐变等冷害症状,对照果实出现冷害的时间为28 d转货架。不同栽培模式来源果实的蔗糖、果糖和葡萄糖等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苹果酸和柠檬酸等有机酸含量的显著差异主要发生在低温贮藏21 d转货架3 d,整个贮藏过程中的糖酸比含量在不同处理中并无显著差异。电子鼻的统计质量控制(SQC)分析结果显示,避雨栽培果实在采后低温贮藏期间与对照样品存在感官品质差异。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SPME-GC-MS)分析发现低温后转货架发生冷害的避雨栽培果实内酯类、酯类、呋喃类和降异戊二烯等挥发性物质显著含量低于对照果实,冷害越严重浓度越低。对于具体挥发性物质而言,乙酸己酯、顺-3-乙酸己烯酯、反-2-乙酸己烯酯、γ-癸内酯等在避雨栽培果实低温贮藏转货架后显著低于对照。【结论】相对于露地栽培措施,避雨栽培桃果实在采后低温贮藏过程中更易发生冷害,主要症状包括果肉褐变、组织不能正常软化,蔗糖含量减少,果香型的内酯类和酯类物质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9.
芒果低温贮藏及其冷害的研究   总被引:46,自引:2,他引:44  
季作梁  张昭其 《园艺学报》1994,21(2):111-116
研究了我国主产芒果紫花芒的低温贮藏、冷害及其生理生化反应,结果表明,2℃贮藏15天、5℃贮藏34天表现冷害症状;高于8℃未发现冷害。11℃贮藏20天后,开始启动成熟。低温明显地抑制果实的呼吸作用和乙烯释放,从而延迟成熟。果实受冷害后果皮细胞膜透性增大,呼吸作用异常升高,果皮ACC(1-氨基环丙烷羧酸)及多胺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0.
1-MCP对不同成熟度白凤桃冷害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白凤桃果实为材料,研究了1-甲基环丙烯(1-MCP)对低温冷藏条件下果实成熟生理和冷害发生的影响。实验采用25μL/L1-MCP分别对底色转白期(MG)和成熟期(RR)桃果实进行处理,然后置于(0±1)℃冷库中贮藏24d。结果表明,1-MCP处理都能够延缓MG和RR果实的后熟软化进程,降低乙烯释放量,并抑制了果实快速软化阶段的PG酶活性;1-MCP处理提高了贮藏后期MG果实的硬度,降低了出汁率,加剧了冷害的发生程度,1-MCP处理对RR果实的冷害发生率没有显著影响,表明1-MCP对桃冷害的发生程度与果实成熟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桃果实PpSIZ1基因对低温和外源褪黑素处理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佳蓉  宋春波  卞坤  陈伟  杨震峰 《园艺学报》2016,43(7):1257-1266
为了探索SUMO E3连接酶(SIZ1)基因与桃(Prunus persica L. Batsch)果实采后低温贮藏期间冷害发生的关系,对桃基因组中的SIZ1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采用qRT-PCR分析该基因在‘湖景蜜露’桃果实低温贮藏以及外源褪黑素减轻冷害进程中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PpSIZ1开放阅读框全长2 637 bp,编码878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多肽。进化树分析发现,PpSIZ1与梅PmSIZ1的同源性最高,含有与拟南芥AtSIZ1相似的SAP、PHD、PINIT、SP-RING和SXS保守结构域,属于SUMO E3连接酶家族。qRT-PCR分析表明,低温(0 ℃)胁迫能诱导桃果实PpSIZ1表达水平的提高;100和200 μmol · L-1褪黑素处理能显著减轻桃果实低温贮藏期间冷害的发生,其中100 μmol · L-1褪黑素处理抑制冷害的效果最好,这种效果可能与PpSIZ1介导的SUMO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辛甜甜  辛力  李富军 《北方园艺》2011,(12):166-169
综述了桃果实在低温贮藏条件下冷害的症状与发生机理,从温度、气调、化学物质处理方面总结了冷害的防治措施,并提出以后研究的方向,为下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不同O2体积分数的自发气调(modified atmosphere,MA)处理对桃果实贮藏冷害及风味品质的影响,分析PDC和ADH基因在MA处理诱导乙醇和乙醛积累中的作用,确定桃果实MA处理的适宜O2体积分数。【方法】以湖景蜜露和中华寿桃果实为材料,分别在0℃冷藏40、60 d后转至20℃货架放置3、4 d;设置3种MA处理,即MA1、MA2和MA3,其冷藏中后期O2体积分数控制在1.0%、3.0%和5.0%,以直接冷库贮藏为对照。测定冷害相关生理指标、乙醛和乙醇含量及PpPDCs和PpADHs基因表达量。【结果】3种MA处理均可有效抑制桃果实冷害,在货架期结束,湖景蜜露和中华寿桃对照组的褐变指数分别高达0.53和0.69,而MA处理的果实褐变指数均低于0.1。MA1和MA2处理的果实在贮藏期间乙醇和乙醛不同程度积累,而MA3处理对乙醇和乙醛积累无明显影响。转货架后各处理乙醇积累有所减少而乙醛变化不大。在桃基因组中共鉴定出5个PpPDCs和33个PpADHs基因家族成员,其中,PpPDC1、PpPDC2、Pp...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晋虞1号桃在0℃下简易气调贮藏效果。结果表明:PVC+高效乙烯去除剂、PVC保鲜袋、PVC硅窗袋处理可有效地减少果实腐烂和果肉褐变,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明显减轻果实冷害的发生,提高桃果实贮后品质,以PVC+高效乙烯去除剂处理效果最好,对照PE薄膜打孔袋处理贮藏效果较其他3个处理差。  相似文献   

15.
以生理成熟期‘新泰红’桃果实为试材,分别用0、2.5、5.0、7.5 g/L槲树叶提取液浸泡果实,以蒸馏水为对照,并于0℃冷藏,测定冷藏期间果实可溶性蛋白等品质指标以及酶活力与活性氧等物质,探讨槲树叶提取液对采后桃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槲树叶提取液处理能够有效延缓冷藏期间桃果实冷害指数升高以及硬度下降,使整个冷藏期间果实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维持相对较高水平,并且能够有效延缓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以及活性氧物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过氧化氢和羟基自由基)积累;同时,槲树叶提取液处理还能够显著抑制果实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从而延缓冷藏期间桃果实褐变程度。综上所述,槲树叶提取液处理能够缓解冷藏期间桃果实冷害症状,以5.0 g/L槲树叶提取液处理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桃新品种——新红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红袍桃为大久保×豫甜的杂交后代。果实6月下旬成熟,果实发育期为75天,平均单果重140g,果实圆形,外观鲜艳,品质上等。常温下可贮藏10天。自花结实能力较强,抗病性、适应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7.
桃果实絮败机理及减缓措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邵兴锋  屠康  曹燕  李一青 《果树学报》2005,22(2):149-153
桃果实在8℃以下的低温环境中贮藏2周以上极易受冷害,后熟过程中表现出果肉质地发绵、汁液减少等 絮败现象。絮败的产生主要是果胶甲酯酶(PE)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变化不平衡导致果胶质正常降解受 阻,形成凝胶所致。综述了近年来对于桃和油桃絮败机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从絮败发生的机理、絮败程度检测以及在 低温贮藏中如何减缓絮败发生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影响桃果实絮败的主要因素是贮藏温度、品种、成熟 度等。絮败的评价主要用出汁率等方法,在贮藏中可以采用气调、中途加温、外源乙烯处理、延期贮藏等措施减缓絮 败发生。提出了需要近一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据《中国南方果树》2013年第1期《UV-C处理对水蜜桃果实冷害及贮藏品质的影响》(作者陈奕兆等)报道,为缓解水蜜桃果实采后冷藏保鲜对果实品质的负面影响,达到更好的保鲜效果,以江苏省张家港市的凤凰水蜜桃为试材,用不同剂量(O.5kJ·m-2、1.0kJ·m-2、1.5kJ·m-2)UC-C在(3±1)℃低温条件下研究对水蜜桃果实冷害及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芒果冷害对两种自由基清除剂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王燕  李雪萍 《园艺学报》1995,22(3):235-239
紫花芒果在2℃中15天完全冷害,冷害发生时,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略有上升后下降,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持续下降,说明冷害可降低CAT和SOD活性,加强膜脂过氧化作用。非冷害情况下,紫花芒果在10℃中贮藏20天开始启动后熟;成熟过程中,SOD和CAT活性达高峰,说明果实启动成熟时生命活动大大加强。  相似文献   

20.
不同贮藏温度对大五星枇杷果实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枇杷成熟于初夏高温多湿季节,果实生理活动旺盛,含水量多,极易腐烂变质,一般条件下难以贮存和长途运销,采后损失率高。目前,枇杷贮藏最常用的方法是冷藏法。郑永华等把枇杷果实在1℃低温贮藏,可显著抑制果实失水,贮藏期可达20天以上;Mukerjece认为,枇杷贮藏在3℃低温下能减少腐烂;周德荣通过0、5、15℃和常温比较表明,“照种”枇杷在5℃下贮藏31天的好果率最高为83.9%。但近年来,一些研究报道,枇杷果实在不适宜的低温下长期贮藏会发生冷害现象。曾雅鹃等发现,在1℃低温下贮藏,枇杷果皮难剥,果肉变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