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雀梅是盆景常用树种,但以往的雀梅盆景多为采集树头上盆培育的。笔者近年试用硬枝扦插造型制做雀梅盆景成功,方法如下。 1.黄化处理硬枝直接扦插极难生根,必须经黄化处理才有较好效果。11月底至12月初,结合修剪取直径0.6厘米以上的一年生枝  相似文献   

2.
<正>四、树根雀梅盆景枝的培育制作方法1.截干蓄枝法截干蓄枝是岭南盆景造型的主要技法。截干是将不符合造型要求的树干截去。蓄枝是将选定的枝条定好位后蓄养。截干蓄枝的造型技法贯穿在根桩雀梅盆景栽培造型的过程中,按造型设计要求决定盆树整体的高度及树木形态,并进行剪截。当定植萌发新枝后,定好枝的位置,引导枝形的走向,待蓄养到粗度适宜时,按照造型要求的长短及时剪截,依此类推。经多年的剪截,反复交替蓄枝,直至剪截成"鸡爪"、"鹿角"的枝干状态,那时就会曲折苍劲,自然入画。这个剪截过程的做法,便是"截干蓄枝技法"。  相似文献   

3.
一、栽桩后的管理一般文章大都谈如何合理截桩,充分利用桩材,扬长避短,为培养一盆好桩景打下基础。我认为截桩后的管理措施更不可轻视。雀梅皮薄干硬,极易失水,轻则偏枯失枝,重则整株枯死。故而一旦截桩结束,要立即涂抹白胶水封口。较大的锯疤最好用黄泥浆封涂,并扎上塑料袋保水。然后尽快地栽。栽  相似文献   

4.
附图这一雀梅盆景,高80、宽70厘米,我看中的是它曲折老到的主干和基本造型。原桩层次过密,以至看不到旋曲的主干,且最下一层几乎与土面接触,视觉上有  相似文献   

5.
要想将一株选中的生长在苗圃地畦中,或是普通花盆中的树苗栽植到很浅的盆景盆内,并使之成活和缓慢生长,在经过修枝整形之后,修根装盆技术倒是最为重要的最后一步了。其中有许多技术要求必须掌握。本文所介绍的,是美国园艺丛书中有关这种修根装盆的技术要点。一、普通盆景的修根装盆方法:修剪整枝和修根装盆要一气呵成。这一操作,通常应选在春季多云无风的天气下进行,以避免修剪后的枝干和裸露的根须被风抽干。下面就插图所示,讲讲修根装盆技术(见P27页上图)。 (1)给树苗做完修枝整形之后,将带土的树根从盆中取出,轻轻地弄掉根枝上的培养土。再给根枝喷  相似文献   

6.
1980年我从福建调回北京时,在福州树木园要了一株澳洲杉幼苗试作盆景。当时苗木高约12厘米左右。带回后将它栽在一个小浅盆里。后来逐渐长大,就将它移到大花盆里。每隔一年换一次土。换土时盆底放一些腐熟的麻酱渣,用土是田园土加腐殖土。平时不施肥。南北阳台它都呆过。到1993年高达45厘米左右(见图1)。于是就对它进行造型,移栽到口径大一些的花盆里并将盘旋错节的根提到土面上,又将高枝短截,在主枝  相似文献   

7.
百事问     
《中国花卉盆景》2007,(12):34-39
1 小叶榕盆景的用盆、选土、浇水、施肥、翻盆、造型有何特殊要求?上海市松江县小塔前31号东1011室读者盛鑫来信问:我特别喜爱小叶榕盆景,请问对小叶榕盆景的用盆、选土、浇水、施肥、翻盆、造型有何特殊要求?答:一般中小型的小叶榕盆景,宜选用紫砂质浅盆;栽培用土,可用黄心土内掺1/5的河沙,也可用疏松肥沃、通透性良好、富含有机质、pH 值在5.5~6.5之间的  相似文献   

8.
8年前初春的一天。我在安吉一位桩农家看到一段他截桩后留下的雀梅根段,它弯曲成一个不规整的圆(最粗处5厘米、最细处3厘水),出于好奇,我把它带回栽种在一只比较大的瓦盆里。当时埋得比较深,只露出上部约十几厘米在外面,就顺手放在天井一角,并未着意去照顾它,最多在炎热的夏天给干燥的盆土加一杯水而已。没想到这株雀梅竟顽强地活了。当年在顶部冒出10余个嫩芽,第二年我删去了多余的细枝,保留主根出枝位置较好的枝条,3年后经仔细观察和请教盆友,我又删去了中部两枝,仅存左、右和背面3枝,并且剪  相似文献   

9.
这确是盆"出"得别具一格的小型雀梅盆景。它的造型似怪非怪,它只有一长挑侧枝却大气凛凛,可谓是怪树中的珍品。该树原来只有一弯柔的主干,从基部起就横卧边陲,旋即向上生长,重心严重飘出。此树的造型如按常规作法,不是将其主干略为竖起就是干脆倒挂成悬崖式。但从该树的头部来看,其结果都不会理想,无非只是一般的"盆栽"而已。作者从主干内侧中部培育出一与主干反方向的横向侧枝,该侧枝平直而前,如藏锋行笔,至逆锋收尾后向上出分枝,形成树冠。该盆景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只有这一横向长侧枝,作者大胆设计让它长到80多厘米,才在该树的整体结构上平衡了"雀梅"的重心,并在构图上留下了足够的想像空间,让人以虚代实去品味"无画处也皆画"的意境。该侧枝除了在运笔回收后形成的树冠与主干的顶冠上下顾盼呼应外,亦如武学上的用劲讲究欲前先后,欲左先右,有往必收一样。可见,艺术  相似文献   

10.
《中国花卉盆景》2014,(7):63-63
这盆题名为《浓荫蔽日》的小叶黄杨盆景,是广州盆景协会会长陈昌的藏品。作品是60年前选苗扦插的,40年间历经多次修剪造型,定型上盆距今也已20余载。作品整个造型为大树型,树高82厘米,树干直径12厘米。创作初期采用蟠扎细剪的苏派盆景方式造型,后期充分发挥岭南盆景“蓄枝截干”的优势加以调整。  相似文献   

11.
郭君作品选     
雀梅是岭南盆景的传统树种,由于其枝线硬朗,极尽岭南枝法中剪蓄的艺术效果,近年几乎成为每次大型盆景展览中数一数二的夺魁树种,故深为人们喜爱。  相似文献   

12.
雀梅通常被人们用来制作大树型盆景,但这种盆景司空见惯,而且需要大树桩作坯材,比较耗费天然资源。出于环保的考虑,也出于寻求新意的考虑,七八年来,我一直致力于用雀梅的树根制作盆景的尝试。现在有些已经比较成型,观赏效果颇为与众不同。我把它叫做树根雀梅盆景。  相似文献   

13.
<正>二、树根雀梅盆景栽培与管理方法树根盆景造型的关键是选择根形符合制作意图的树根。生长在荒山野岭的各种树木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形状各异,姿态不一,因而我们对根桩的根形、枝要全面鉴别,只有选择形态好的根和枝,才能创作出构图精巧、寓意深刻、古雅如画、趣味无穷的艺术盆景。盆景是自然和人工合作的成果,通过人工的创造来表现其无限的变化。选定后,修改树根桩头是栽培盆景最基本的一步。要截去哪节树干,剪掉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从事盆景创作已30余年,不求成名成家,但求自娱自乐。近5年又痴迷于果树盆景,在其栽培、嫁接、造型上初步摸索出一点经验,我称之为"快速成型法"。所谓"快速成型法",就是从砧木的栽培、嫁接到盆景的基本成型、结果观赏,用2~3年的时间完成。砧木我选用野生山定子做砧木。早春采回后修剪上盆。直径2.0厘米以下的留10~15厘米截干,在截面上直接嫁接接穗;直径2.5厘米以上的粗砧木,采用"截干蓄枝法"上盆培育新枝。  相似文献   

15.
关于玩盆景的乐趣已有许多文章提及,本文只说给盆景浇水的事,因为它有两重性,平常给盆景浇水,一边浇水,一边观赏盆景,看着它一步步成长、成熟,这对盆景爱好者来说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可每当你要外出(如开会、参观盆景展、游览等)给盆景浇水却成了累赘。有的盆友因为常要外出,甚至放弃了玩盆景,但多数人总想鱼和熊掌兼得,我也不例外。为了解决人外出时盆景不至于干死的问题,用了许多办法,罗列于后:  相似文献   

16.
小叶鼠李和雀梅是同科植物,叶形相似,可作盆景素材。尤其是北方盆景素材资源缺乏,所以显得更为难得,堪称“北方雀梅”。但是小叶鼠李采挖移植成活难(俗称“下山死”)。即便能成活,制作盆景过程中也容易发生退枝、死枝现象。儿此种种,给盆友们带来了困扰。因此用其制作的盆景很少,更难见佳作问世,令人遗憾。为此,我进行了一些探索性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一、春季萌芽展叶期1.盆景长期在盆中生长,盆土板硬无养份,每隔二至三年在早春萌芽前翻盆换土一次。石榴树根系较发达,要选用深大透气性较好的盆种植,在盆底垫四层纱网布以增强透气排水,防止烂根。石榴喜生于肥沃疏松的土壤中。2.早春萌芽前,将枯枝交叉重叠枝、内膛枝剪掉,保持原形。翻盆换土时  相似文献   

18.
本人于20多年前从福建买回一盆盘在钟乳石上的水培榕树盆景:当时榕树高25J覃米,冠宽有15厘米左右。盆中除了树叶绿色以外,树根、树干、钟乳石均为土黄色、年复一年,树慢慢往上长,如今树高55厘米,冠宽50厘米,青苔也慢慢覆盖了根部。绿满全盘,生机勃勃。我对它的培育从不娇惯。常年放在阳台北边的花架上,每天上午能见到散射光,浇的是存放在可乐瓶里2天以后的水,水位保持在离盆沿1厘米左右,很少给它加营养。约半年左右才加一些尿素液,每年入春前修剪一次乱枝、长枝,结合其他  相似文献   

19.
12年前,我从花木市场买回一株黑松苗。在瓦盆中养护,构思制作一半悬崖式盆景。经2年育壮后,用铁丝和棕丝进行绑扎造型,后常年放置在阳台上养护,精心管理,每到秋末或冬季休眠期进行修剪,整形;到春季把萌发的新芽剪短一半,使节间变短。2001年定型后,栽入文革时买的竹节紫砂盆中,可不幸的是盆在一次台风暴雨中摔碎,同时也折断了几枝侧枝。现在此盆景(如下图)高50厘米,长70厘米。树干刚健苍劲,主干凹凸有裂痕,根部盘根露爪,给人以苍然古态的感觉。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根深才能叶茂。然而在盆景创作中,由于受到盆景形式、艺术效果的制约,绝大多数形式的盆景诸如丛林式、附石式等均宜选用浅盆种植。对这些用浅盆制作的盆景即使加强日常的养护管理,因盆浅,树桩的根无法扎深,致使其难以叶茂(古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