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为筛选适宜三江源区燕麦与豆科牧草混播的最佳比例,进行了燕麦、箭筈豌豆和豌豆不同混播比例试验.结果表明:在5个混播比例中,燕麦+箭筈豌豆+豌豆(7:2:1)处理的干草产量最高,达15974.53kg/hm2,其燕麦、箭筈豌豆和豌豆的株高、单株产量、单株地下生物量均最高,显著高于燕麦单播、燕麦+箭筈豌豆(7:3)、燕麦+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建立人工草地混播体系最佳综合评价模式。【方法】采用3种不同综合评价方法筛选适宜在三江源地区建植的禾豆混播组合及比例。【结果】3种评价方法,AHP层次分析法评价方法中最优混播组合及比例为燕麦+箭筈豌豆(70∶30),隶属函数评价方法中最优混播组合及比例为燕麦+箭筈豌豆(60∶40),灰色关联度评价方法中最优混播组合及比例为燕麦+箭筈豌豆(70∶30)。【结论】结合试验地区海拔条件等因素,在高寒地区优先推荐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方法,燕麦+箭筈豌豆(70∶30)混播模式为一年生禾豆混播最佳混播组合及比例。  相似文献   

3.
汪澜 《四川草原》2004,(3):14-16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引进的豆科牧草箭筈豌豆10个品种(系)的9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Languedoc箭筈豌豆、山西333A箭筈豌豆关联度最高,综合性状好,适合在阿拉尔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燕麦混播箭筈豌豆的增产效应,在青海省同德县进行了燕麦混播箭筈豌豆的增产试验。结果表明,燕麦混播箭筈豌豆的鲜草产量最高可达2 707.71 kg/667 m^2,说明燕麦混播箭筈豌豆技术模式可以在同德县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5.
高寒地区一年生牧草混播组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河北坝上地区对燕麦(黑麦)+箭Kuo豌豆(豌豆)4种混播8种组合的产量、品质的综合评比,结果表明,以冬牧70黑麦25%+333/A箭Kuo豌豆75%、青永久001燕麦25%+察北豌豆75%为最好,其次是青永久473燕麦25%+西牧324箭Kuo豌豆75%、巴燕6号燕麦25%+333/A箭Kuo豌豆75%。  相似文献   

6.
豆禾间作是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方式,有利于缓解江淮地区草地面积不足的情况。本研究在2017-2018年,通过对五个播种比例下的金花菜(Medicago polymorpha L.)+燕麦(Avena sativa L.)间作与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燕麦间作进行比较;通过其产量及营养价值等数据评价其优劣。结果表明,箭筈豌豆与燕麦比例3.3:8的间作具有最高总干草产量,为1 595.72 g·m-2。金花菜与燕麦比例6.6:4的间作具有最高的土地当量比和土地利用率,分别为1.36和132.58%,且总干草产量第二。竞争力指数表明金花菜的种群竞争力要高于箭筈豌豆。在营养价值方面,金花菜+燕麦间作更具优势;燕麦与金花菜间作后的粗蛋白含量达到13.88%~14.09%,高于箭筈豌豆间作中的13.19%~13.44%。综合来看,两种间作模式各有优劣,以燕麦产量为导向时,箭筈豌豆+燕麦比例为6.6:4和3.3:8的间作模式更优;而若是只考虑最高的土地利用率,则金花菜+燕麦比例为6.6:4的间作模式更优。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四川冬闲田燕麦/箭筈豌豆混合青贮适宜的生育期及混播混贮比例,本试验以‘贝勒’燕麦(Avena sativa)和‘川北’箭筈豌豆(Vicia sativa)为原料,设置1∶0(T1),3∶1(T2),1∶1(T3),1∶3(T4),0∶1(T5)5个混播比例,在燕麦抽穗期/箭筈豌豆开花期、燕麦开花期/箭筈豌豆结荚前期、燕麦乳熟期/箭筈豌豆结荚后期刈割并混合青贮,青贮60 d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在3个生育期中,燕麦抽穗期/箭筈豌豆开花期混合青贮的pH、氨态氮/总氮比值最低(P<0.05),燕麦开花期/箭筈豌豆结荚前期混合青贮的乳酸、乙酸含量最高;在5个混播比例中,T4较T1,T2,T3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淀粉含量更低、粗蛋白含量更高;T4组pH、氨态氮/总氮比值低于各比例,乳酸含量高于T1,T2,T5组。因此,在四川冬闲田于燕麦开花期/箭筈豌豆结荚前期刈割,以燕麦/箭筈豌豆1∶3比例混播混贮其青贮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西藏高寒地区饲草产量与品质,筛选适宜羊八井镇海拔4 500 m生长的箭筈豌豆+燕麦最佳混播比例,试验设置箭筈豌豆+燕麦7种混播组合(8∶2、7∶3、6∶4、5∶5、4∶6、3∶7和2∶8),以二者单播为对照,测定牧草产量、茎重、叶重、粗蛋白、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等指标,计算茎叶比和相对饲用价值,并利用灰色关联度理论对牧草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箭筈豌豆+燕麦播量为54 kg/hm~2+135 kg/hm~2(4∶6)时,牧草产量最高,鲜草和干草产量分别为13 703.3 kg/hm~2和6 817.5 kg/hm~2,干草产量较单播箭筈豌豆(4 662.2 kg/hm~2)、燕麦(5 217.4 kg/hm~2)分别增加了46.2%和30.7%;单播燕麦粗蛋白含量最低(6.7%),混播处理较单播燕麦粗蛋白提高了2.0%~5.0%,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分别降低了1.9%~3.3%、4.7%~9.0%。通过灰色关联度评价得出,混播中箭筈豌豆所占比例为30%~50%时,综合排序在2~4位,优于其他混播处理。说明最适宜在羊八井镇推广的箭筈豌豆:燕麦种植混播比例为5∶5。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黑龙江省寒地黑土区种植的优质燕麦品种,并对优质燕麦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试验选择林纳(Avena. sativa L.cv. Lena)、青海444(Avena. sativa L.cv. Qinghai No.444)、青引1号(Avena. sativa L.cv. Qingyin No.1)、青引2号(Avena. sativa L.cv. Qingyin No.2)和甜燕麦(Avena. sativa L.cv. Qinghai) 5个燕麦品种进行单播处理,分别测定其株高、小穗个数、籽粒个数、茎叶比、千粒重和干草产量,并对5个燕麦品种的6个生产性能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筛选优质燕麦品种。其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对林纳燕麦进行单播和混播试验,单播试验设置了4个播种量(90,135,180,240 kg/hm~2),分别测定其干草产量;混播试验采用林纳燕麦与箭筈豌豆进行混播组合,设计4个处理,分别为对照(100%林纳燕麦,播种量为180 kg/hm~2),75%燕麦+25%箭筈豌豆、50%燕麦+50%箭筈豌豆、25%燕麦+75%箭筈豌豆,行距均为30 cm,分别测定其干草产量。结果表明:各品种的株高随燕麦生长逐渐增加,青海444在生长末期(2016年7月26日)时株高最高,在蜡熟后期达到123 cm;各品种的小穗个数差异不显著;林纳的籽粒个数多于其他4个品种;甜燕麦的茎叶比、千粒重、干草产量比其他4个品种均具有优势;灰色关联度表明甜燕麦林纳青海444青引1号青引2号,但甜燕麦倒伏情况较为严重,说明林纳燕麦更适宜在寒地黑土区种植。不同播种量处理下随着播种量增加林纳燕麦的干草产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适宜的播种量为180 kg/hm~2,干草产量达到8 136.76 kg/hm~2;林纳燕麦和箭筈豌豆最佳的混播组合为75%燕麦+25%箭筈豌豆,混播中林纳燕麦干草产量为8 551.05 kg/hm~2,比对照(100%燕麦)干草产量提高了5.09%,比单播播种量为135 kg/hm~2(75%燕麦)的林纳燕麦干草产量提高22.67%。综合各品种燕麦的农艺性状和燕麦单播及混播试验结果,说明林纳燕麦是最优的燕麦品种,单播的适宜播种量为180 kg/hm~2,最佳的混播组合为75%燕麦+25%箭筈豌豆。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适宜禾豆混播比例建立优质人工草地,提高草产品的生物产量与质量,本试验设置5种混播比例开展田间试验,燕麦与箭筈豌豆分别按照1∶0、3∶1、1∶1、1∶3和0∶1混合播种。测定分析了燕麦在开花期、乳熟期和乳熟后期3个生长阶段每个混播比例的干草产量、营养品质、相对密度、土地当量比和种子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混播比例为1∶1时,箭筈豌豆的株高较高;在燕麦开花期和乳熟期,混播比例为1∶1的干草产量最高;在燕麦乳熟期,燕麦和箭筈豌豆的相对密度都达到最高;随着箭筈豌豆混播比例的增加,干草粗蛋白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相对饲喂价值逐渐增加,粗脂肪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逐渐降低;在燕麦开花期和乳熟期,混播比例为1∶1的干草粗蛋白产量均最高;随着箭筈豌豆混播比例的提高,土地当量比逐渐增加,总种子产量逐渐降低。综上所述,相比燕麦单播,与箭筈豌豆混播的干草产量和品质上都体现了较大的优势,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1∶1可作为推荐混播比例建植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草地。  相似文献   

11.
燕麦箭筈豌豆混播草地某些生理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海省高寒地区,通过叶面积指数、光能转化效率、相对产量总和等指标,对燕麦箭筈豌豆混播草地的生理学特征进行了观测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燕麦箭筈豌豆混播草地表现出较好的生产性能和种间相容性,混播两组分在提高和维持草层叶面积指数、改善草层结构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种间互补性。同时,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也是提高单位面积草地粗蛋白产量和改善饲草营养价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燕麦+箭筈豌豆在卓尼的种植及青干草调制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燕麦作为一种优良的禾本科牧草在卓尼县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单一品种的禾本科牧草在牲畜的舍饲和冬春补饲中明显暴露出蛋白质营养匮乏,不能满足牲畜营养需要的问题。为了解决饲草结构矛盾,大力发展畜牧业,卓尼县经过多次引种333/A春箭筈豌豆与燕麦混播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以1:1的混播组合产草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高寒牧区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生产性能及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祁连山高寒牧区对不同燕麦(Avena sativa)品种与箭筈豌豆(Vicia sativa)按不同比例进行了混播,评价了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结果表明:燕麦品种与箭筈豌豆不同比例混播生育时期均表现相同,同一燕麦品种株高差异不显著,箭筈豌豆株高差异显著;白燕7号和加燕2号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最适宜比例为1∶0.56,总鲜草产量分别为45 315和48 840kg/hm~2,比燕麦单播分别增产8.59%和5.26%;丹麦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最适宜比例为1∶0.22,总鲜草产量38 145kg/hm~2,与单播基本相同。混播粗蛋白含量增加4.79%~85.79%,混播纤维含量总体呈现降低趋势,无氮浸出物显著的降低1.82%~30.73%,灰分含量增加0%~33.09%。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目前青海省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筛选高原地区引进培育的6个皮燕麦品种(系)(青引1号、青引2号、林纳、白燕7号、青海444、甜燕麦)与甘肃箭筈豌豆混播的最佳组合,测定各组合旱作条件下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结果表明:各品种间物候期基本一致;青引2号与箭筈豌豆甘肃箭豆的混播产量最高为3824.1kg/亩.  相似文献   

15.
在西藏日喀则地区,将燕麦(Avena sativa L.)与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种子按不同比例进行混播试验,通过对混收牧草产量和品质的测定分析,研究适宜在当地生长的燕麦与箭筈豌豆的最佳混播比例,以期获得最大的生物产量和营养价值。结果表明:在燕麦播种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箭筈豌豆混播比例的增加,粗蛋白质(CP)含量随之增加,而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降低。在49种混播组合中,混播播种量为燕麦210kg·hm-2和箭筈豌豆75kg·hm-2(G1)混播组合的干草产量和营养成分的综合指标最高,可在西藏日喀则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不同间作比例和施氮量对箭筈豌豆/燕麦间作系统叶性状的影响,设置了4个种植模式(燕麦单播、箭筈豌豆∶燕麦1∶2间作、箭筈豌豆∶燕麦2∶1间作和箭筈豌豆单播,分别表示为A、VA12、VA21和V)和3个氮肥水平(0、50和100 kg/hm2,分别表示为N0、N50和N100),测定了作物叶片性状和土壤矿质氮,并分析了相关性。结果表明:(1)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燕麦叶面积、比叶面积和相对叶绿素含量逐渐升高,叶干物质含量逐渐降低;箭筈豌豆叶面积和相对叶绿素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而比叶面积和叶干物质含量在VA21下N50时分别出现最大值和最小值,为263.53 cm2/g和0.20 g/g;(2)间作下燕麦叶面积、相对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面积大于单播;箭筈豌豆叶面积和比叶面积仅在不施氮下间作大于单播;(3)除V外,N100下土壤硝态氮含量最高,分别为96.13(A)、100.13(...  相似文献   

17.
互助县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试验推广结果表明,每公顷产鲜草64.01t,其中箭筈豌豆鲜草量占总产量的40.56%,比单播燕麦(平均产鲜草58.5t/hm^2)增产9.41%,比单播箭筈豌豆(平均产鲜草49.41/hm^2)增产29.55%;燕麦株高增长5.9cm,箭筈豌豆株茎增长34.1cm。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添加玉米粉、乳酸菌制剂和玉米粉+乳酸菌制剂对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6∶4)捆裹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设置对照、玉米粉(CF)、Sila-Max 200(S)和玉米粉+Sila-Max 200(CF+S)4个处理,在燕麦乳熟期、箭筈豌豆开花期刈割,捆裹青贮后第40,80和120d开包取样,测定青贮料的发酵品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加剂对燕麦与箭筈豌豆混播捆裹青贮品质影响非常显著。添加玉米粉显著提高了青贮料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同时其氨态氮、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在80d时为最高,较对照分别增加了5.72%,288.89%和91.49%。添加Sila-Max 200处理pH迅速下降,青贮80d后低至4.19,乳酸含量显著增加。复合添加效果最优,其pH在80d后较对照下降了9.96%,乳酸含量增加了219.61%,氨态氮含量显著下降;青贮120d后乳酸/乙酸为对照的2.5倍。综上所述,玉米粉和乳酸菌制剂组合添加能更好地改善燕麦与箭筈豌豆混合青贮的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拉萨河谷农区禾豆混播人工草地生产力与种间关系,筛选最佳混播组合及比例,以小黑麦(×Triticosecale)、燕麦(Avena sativa)、箭筈豌豆(Vicia sativa)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混播组合及7个混播比例试验。结果表明:4种混播组合及其混播比例处理的干草产量与禾草单播或箭筈豌豆单播无显著性差异;‘中饲828’小黑麦和箭筈豌豆混播比6∶4和3∶7处理下禾豆相对产量、相对密度均大于1,表明种间相容性好、竞争小,产生混播优势;相对重要性分析表明,禾草所占比例越大,总产量越高。相关性分析表明,混播草地种间竞争以及种间促进现象同时存在,总体呈现禾草抑制箭筈豌豆生长的现象。此外,禾草、箭筈豌豆均表现为以扩张种群数量、增加空间面积的方式获取更多资源。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适宜西藏河谷农区燕麦+箭筈豌豆青干草调制方式,本试验开展了燕麦+箭筈豌豆饲草7种晾晒方式(阴干、传统晾晒、草架晾晒、未压扁晾晒、压扁晾晒、压扁+喷施NaHCO_3和压扁+喷施KH_2PO_4)对牧草失水特性及其干燥过程中营养损失的影响研究,以烘干处理为对照。结果显示:燕麦+箭筈豌豆经过压扁+喷施KH_2PO_4、压扁+喷施NaHCO_3和压扁晾晒处理30 h后牧草含水量可降低至15%以下,压扁处理粗蛋白质较传统晾晒提升0.92%以上。阴干处理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未压扁和草架晾晒(P 0.05),经过相对饲用价值和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压扁+喷施KH_2PO_4和压扁处理表现较好且简单易行,在西藏河谷农区实际生产中可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