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业科研试验基地是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文章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为例,分析了我国农业科研试验基地的管理现状,指出了在发展农业现代化时期我国农业科研试验基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优化管理模式和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改善农业科研试验基地建设的对策,同时拓展了新形势下我国农业科研试验基地发展的功能定位,以期使农业科研试验基地更好地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农业科研试验基地是农业科学研究及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为农业科研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文章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为例,分析了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研试验基地的管理现状和管理模式,指出了农业科研试验基地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管理模式和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设现代综合农业科研试验基地的建议与对策,为农业科技成果创新和服务三农提供更好的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3.
司啸宏 《河南农业》2023,(13):60-61
<正>农业科研档案是在农业科研过程中形成的科技资料,浓缩了大量的农业科技信息,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技术源泉。把农业科技档案信息有效地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去,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转变为实实在在的物质财富,是农业科研档案工作服务“三农”的根本宗旨。我们要围绕农业增产增收开发利用农业科研档案信息,将“死”档“激活”,为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插上翅膀,使其飞入寻常百姓家,飞到田间地头,助力农业增产增收。现以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为例,浅谈如何充分挖掘农业科研档案中有价值的信息,指导服务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农业科研信息资源环境和农业科研人员信息需求的特点,并以天津农业科技图书馆在为农业科研信息服务的实践为例,对农业图书馆为农业科研服务模型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5.
省级农业科研院所是全国农业科研的主力军之一,是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础,也是实施科教兴农和人才强农战略的重要支撑,聚集了大量的农业科研人才。农业科研人才是地方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现代农业建设、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骨干力量。文章对省级农业科研院所人才工作面临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并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总结梳理了其人才工作取得的成效、采取的主要做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突出人才导向、完善评价奖励和强化培养培训等加强省级农业科研院所人才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农业科研单位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源泉,是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途径,探索农业科研单位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新模式,把农业科研单位纳入农技推广工作的主战场,既是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壮大和技术升级的需要,也是农业科研单位自身发展的需要。文章以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为例,分析总结了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具体措施和推广模式。  相似文献   

7.
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发展的关键,农业科研机构作为科技创新主体之一,对科技创新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基于DEA-Malmquist方法,采用2011—2018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农业科研机构科技投入与产出面板数据,首先对河北省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分析,其次对河北省与全国其他省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为例,阐述了其科研管理的现状,介绍了其科研管理产出情况,提出了完善农业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构建农业科研项目绩效评价管理体系、制定农业科技计划信用管理办法、开发农业科研管理系统等促进山西省农业科研管理工作创新发展,提高全院科研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措施,以期为其他农业科研院所的科研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农业科技管理》2017,(1):39-42
作为我国农业科研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科研试验基地,既是农业科研第二实验室,又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人才培养的平台,也是探索未来新型农业模式的重要场所。随着农业科研试验基地重要性的日渐凸显,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势在必行。文章以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试验基地为例,介绍了其管理运行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提高机械化水平、创新用工机制等加强试验基地管理的措施,以期为农业科技创新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0.
农业科研资料是农业科技的载体。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为例,分析了农业科研资料保密工作的现状,指出了农业科研资料保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微生物及其生物技术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在对微生物及其生物技术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中,将教学体系从原有的单一《微生物学》教学,拓展为以《微生物学》为基础,以《生物技术》、《酶制剂工艺学》、《微生物遗传学》、《细胞工程》为应用基础及技术,包括《微生物综合大实验》、《生物技术综合大实验》、《微生物学进展》等课程的多方位与多层次的教学体系;形成了“传统 现代”、“理论 实践”、“课堂 课外 网络”的教学方式;并根据学科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不断进行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的修订,及时增加学科前沿内容;形成了“平时成绩 实验成绩 期末考试”模式的综合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本在阐述我国农业经济结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加入WTO后我国农业经济结构发展的新问题、新趋势及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