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三、“皋芦”——苦味茶是茶树的原种 (一)“皋芦”是茶,亦可非茶“皋芦”是茶,这是因为在我国古文献中,屡见不鲜,而且在福建、湖南、贵州等南方各省,都有用同音语称某些茶树为“皋芦”茶,如福建福鼎县之“歌乐茶”(1953年,笔者以其当地土音译名之,原音近“果  相似文献   

2.
林喜盈 《福建茶叶》2013,35(4):34-35
歌乐茶是福鼎市茶业局选育的茶树优良品种,2011年通过省级优良茶树品种审定。本文介绍了以歌乐茶树品利加工白琳工夫红茶的工艺及品质特征,通过感官审评对比结果表明,以歌乐茶加工的白琳工夫红茶具有条索细紧重实、芽毫显、乌润,香气高甜浓郁,伴有花果香,滋味鲜甜爽口有回甘,汤色桔红明亮,叶底肥壮嫩匀、明亮等品质特征,达到优质白琳工夫红茶标准,具有较大的生产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3.
(一) 大毫茶是我县继福鼎大白茶之后发掘出来的无性系良种.原产于我县点头公社翁溪大队汪家洋村,由茶农林圣松选育的.至今已有百年的栽培历史了.因此,当地茶农原称它为“大号的白毛茶”.五十年代我省茶科所科研人员前来调查搜集茶树品种时,定名为“大毫茶”.此名亦十分贴切地表现该种形态的主要特征.一九六五年在福州召开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 我国西南,一般指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广西五省一市,面积约230万平方公里。这里是我国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地方,也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在其边缘山区,至今保存着成片的野生茶树群落,当地各民族还沿袭传统,栽培乔木型大茶树,采制食用“油茶汤”,并视茶为神,把茶融汇在日常生活和当地民俗中。无论过节祭祀、婚丧嫁娶、走亲访  相似文献   

5.
毛明周  骆耀平  吴昔今  胡伟平 《茶叶》2005,31(2):113-114
白玉仙茶——千年珍稀古茶,相传唐朝惠明和尚建寺时,神仙所赐,每年3~5月,茶芽洁白如玉,滋味特别甘甜鲜醇。当地畲族村民还有一个美妙传说,说该茶是神仙赐给惠明寺开基和尚普度众生,为当地百姓医治百病的仙茶,故称“惠明白茶”。2003年,茶界泰斗、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刘祖生给该茶正式题名为“白玉仙茶”。  相似文献   

6.
我国栽培茶树的起源与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茶树种群形态与古地理气候的资料,分析现今栽培茶种是茶叶植物长期演化与种间杂交的产物,多数为同源异出。我国唐代以前的栽培茶种多由当地野生茶树直接繁殖,此后逐步迁移演化出许多不同特性的栽培类群。就目前我国栽培茶树的分布,大致可划分为:“云南大叶”、“滇东—桂西”、“川黔 ”、“岭南白毛”、“武夷”、“江南与江北”等六个类群。  相似文献   

7.
我区茶树栽培历史悠久,茶叶名贵产品较多。据明一统志记载:“新化武岗出茶”。1845年的宝庆府志亦载:“桂丁茶出邵阳白云崖,其味微苦而香特高。酷暑以一叶入茶瓯,至隔宵不变味”。隆回罗洪茶1979年荣获全国红碎茶第四套样第一名,洞口古楼茶以香高味醇闻名于世,城步峒茶早已成为当地群众生活必需品。  相似文献   

8.
永春县古称“桃源”,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晋江东溪上游,当地山清水秀,朝雾夕岚,泉甘土赤,所产佛手茶质量历来为本类茶叶之极品,称“永春佛手”,已有300年历史。永春佛手茶是永春县的特色名茶,也是闽南乌龙茶中的一朵奇葩。成品永春佛手茶色泽砂绿油润、香气鲜爽浓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歌乐茶品种来源与选育过程、植物学特征特性、产量、制茶品质、经济效益分析、抗逆性与适应性、栽培与加工技术要点等方面较为系统的介绍其性状。表明歌乐茶开采期早,持嫩性特强,产量高,非常适宜机械化采摘,适制绿、红、白茶及各类名优茶,抗性与适应性强,适宜福建省茶区种植,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0.
川(土太)雀舌,是江西婺源的传统名茶,产于沱川乡的板(土太)、高(土太)两山。当地历史上曾产制“礼茶”,后在“礼茶”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提高,品质更加突出,于是,产品便冠地名,称“川(土太)”茶。川(土太)茶,芽叶细嫩,冲泡于杯中,徐徐舒展,一芽一叶,嫩叶衔芽,恰如雀嘴吐舌,故称“川(土太)雀  相似文献   

11.
黄贤庚 《福建茶叶》2009,31(3):45-45
在很多经销茶叶店(馆)中,及有的茶书茶文中,甚至有的大部头茶叶全书,都把茶的“名丛”字误写为“名枞”字。这在产茶当地和茶界人士中,尚知其意,而业外人士若按字面去解释,则感莫名其妙。  相似文献   

12.
佛手情缘     
秦威 《福建茶叶》2004,(2):49-50
佛手,是闽南永春的一个“特种茶”,这个“特”字,我以为不是指它的种植加工的特别之处。如果按当地的一个传说来看,这佛手就特别不应归类于茶了。说是很久以前,闽南骑虎岩寺的一位禅师好茶,故平日里以茶供佛。一日,他发奇想:佛手柑有奇香,若茶有此香应是人间仙茗了,于是他便将茶树枝条嫁接在佛手柑上,精心培植,长成了一款特别的茶树,其叶形如  相似文献   

13.
新源本山茶     
新源本山茶,产于云南省凤庆县新源大队。“本山茶”是当地土族同胞对该种野生茶的惯称。新源本山茶,生长于澜沧江畔海拔2270米的高山上,野生植被近茶处多为“水冬瓜”树(杞木树)。新源本山茶,乔木型,树姿披  相似文献   

14.
沙棘茶的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科研单位开发利用沙棘叶,先后研制成功沙棘绿茶、沙棘红茶、茉莉沙棘茶、珠兰沙棘茶和玉兰沙棘茶。经鉴定,沙棘茶的生化指标与国内数种名茶相同,外型、汤色及滋味均优,营养丰富。1. 采叶 随着沙棘的生长,可分批采收沙棘嫩叶。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采摘第一批叶子。5月中旬或下旬采摘第二批叶子。沙棘的萌生能力较强,每隔20天即可采收一次,直至秋后不再萌生为止,采收的沙棘叶要立即进行加工。加工剩余的叶子要平摊在阴凉、清洁、气温低于250C的室内,平摊厚度不超过10cm。2. 杀青 沙棘嫩叶有一种青草味,需要将嫩叶放入倾斜的沙…  相似文献   

15.
翁寿楠 《茶叶》2004,30(4):236-236
建国前,农村一无电、二无柴油机及其他动力设备,也无制茶机械,不论是制红茶还是绿茶,全部手工制作。没有机械就用手和脚,萎凋好的叶子少量的用手搓揉,但数量多了,就用脚来揉,而且要用力。把叶子揉成条索,揉出茶汁,以便发酵。每家茶农都有一个木桶,称为“黄缸”,高约1.5m,直径1.5~2m。鲜叶采回后,一般用晒席铺在稻场里用日光萎凋,  相似文献   

16.
由天津科技出版社1986年6月第一次出版的汪劲武等编著的《植物王国》一书中,有关于雪茶的介绍,特摘录于下,以飨同行。祖国地大物博,自然界无奇不有,在云南省丽江的玉龙山、海拔约4000米的地方,可看到一种有趣的现象,山地上有白色的粉丝状的东西,很象普通食用的粉丝。如果你把这种“粉丝”用开水冲喝,就象喝普通茶一样。当地土名叫它“雪茶”,是茶的代用品,并含有  相似文献   

17.
茶主要是指从茶树植物的叶子内提取所得的一种常见饮料.但是,由于茶叶的发酵过程不同,茶叶被分为绿茶、白茶、黄茶、红茶以及黑茶六个不同的种类.茶叶不同品种的差异与植物的栽培条件存在密切的联系,获取茶叶的各项工序以及叶子的实际加工工艺存在显著的差异.绿茶中所包含的白化绿茶又被称之为白茶,其具有十分鲜嫩的叶子以及茶芽,常覆盖较...  相似文献   

18.
王建林  朱焕明 《茶叶》2001,27(4):66-66
大澄雪花茶是新创名茶,当地农业和林业部门茶技人员于1989年开始进行采制技艺研究,由景宁林业总场选送的参评名茶,1990年5月获浙江省国营林场第二届名茶评比第七名;1992年9月参加林业部首届茶叶质量检测评比,获全国名茶称号;2001年5月参加由浙江省茶叶消费协会、省林业局举办的“龙顶杯”名茶评比,荣获银奖. 雪花茶产于著名的景宁大澄名胜景区,这里山奇、水秀、石怪、澄险,人工建筑古老,茶叶品质优异.景区海拔1000米,盆内田圬羊开阔,大小丘陵起伏交叉,如狮如虎,似凰似凤,形象逼真,与山间原野构成一幅绝美的高山自然景观图,因此被誉为“云中桃源”.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厦门一茶企在湖南张家界收购了1000多亩茶园,未来3年到5年内,该茶企还将继续在当地收购1万多亩茶园。不仅如此,越来越多厦门茶企正加快赴外地收购茶园的步伐。在近日举行的“厦门南安商会茶叶沙龙”活动上获悉,厦门茶企青睐收购外地茶园,是在本地茶园资源日渐稀缺背景下的一种新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他是中国茶界一位备受尊敬和推崇的老人,人们总习惯用“泰斗”、“楷模”、“当代茶圣”等诸多美誉之词称颂他…… 他生性淡泊明志,却身体力行,一生以民为本,以茶报国,与茶结下不解之缘,在中国茶界产、学、研诸领域均大有建树,硕果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