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稻田养殖革胡子鲶鱼大有可为徐桂春,刘庆昌(东港市水利局)为了解决城乡人民的吃鱼问题和促进水稻增产,我市从80年代初开始搞稻田养鱼,但养殖品种单一,成鱼产量很低,平均亩产只有10几kg,经济效益不显著。1991年水利局从广州引进稻田养鱼新种类革胡子鲶鱼...  相似文献   

2.
赵宏  袁国志 《水产科学》1999,18(6):40-41
革胡子鲶在塑料大棚水泥池内经100~150d饲养,产鱼7.5~15kg/m^2,盈利24~45元/m^2。  相似文献   

3.
稻田养殖革胡子鲶高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稻田养殖革胡子鲶,放养水花,当年养成商品鱼。试验结果亩产水稻487.5kg,亩产成鱼375kg,饵料系数1.9,每亩纯收入2895.2元,投入产出比1:5.1。试验表明,稻田养殖革胡子鲶是增产增收的好途径。  相似文献   

4.
革胡子鲶又名埃及塘虱,从1989年引进我国,目前属淡水鱼品种中长速最快的鲶鱼优良品种。如福建长汀县新桥乡新桥村养鱼专业户李树陆1990年4月20日引进6厘米越冬鲶苗400尾,在不足一分地鱼池里放养,于8月15日捕捞上市,成活率达98%,总重410公斤,最大的2公斤,最小的1.1公斤,收入现金2460元,扣除成本,获纯利1950元。  相似文献   

5.
关于革胡子鲶鱼苗培育,不少人做了许多工作,得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这些实验所用的培育池都比较大,鱼苗密度也较小。1984年,在孵化生产中,我们用水体面积分别为1.9m^2、1.54m^2和2.85m^2水池高密度培育鱼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85年,我们用这些培育池作了革胡子鲶鱼苗放养密度和充气与不充气对鱼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2002年我们在自治区水产站平罗基地的3口池塘共4.2亩进行池塘高密度养殖革胡子鲶试验,经过三个月的养殖,总产鲶鱼5820千克,亩均产1386千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苗种来源与早期培育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平罗基地于2002年5月30日从四川省新津县鱼苗场购进革胡子鲶夏花鱼苗3.84万尾,规格为3厘米,投放于40米2的水泥催产池进行早期苗种培育。催产池注水80厘米,并且每天冲水2次,投喂枝角类做饵料,枝角类从外池塘中捞取,每天喂3次,每次投喂量为湿重3千克,…  相似文献   

7.
革胡子鲶是一种耐低氧的水生动物,因其具有生长速度快,耐低氧能力强(超过泥鳅),饲料来源广,养殖周期短,经济效益高,无任何病害等显著特点,深受广大养殖户的喜爱。我县从1996年引进以来,主要部分养殖户零星搭配饲养效果不太理想。如何发展革胡子鲶精养是我们急待探讨的课题。今年我们在果汁厂的大力支持下,在果汁厂院内成功地进行了革胡子鲶  相似文献   

8.
随着革胡子鲶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它的苗种来源显得越来越重要。但在高密度培育革胡子鲶鱼苗过程中,由于众多的原因,培育中出现的各种疾病也越来越多,危害也越来越大。本文就是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革胡子鲶鱼苗在高密度培育中出现的较为严重的几种疾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稻田养殖革胡子鲶鱼亩产千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殖革胡子鲶鱼亩产千斤试验张国强(辽宁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辽阳111000)于信芝,李广德,郭元才(东港市温泉鱼种场)(东港市椅圈镇枣山村)关键词:稻田;养殖;革胡子鲶;高产;高效近几年我省稻田养殖革胡子鲶,已取得一定成效,丹东、盘锦、营口、大连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革胡子鲶养殖的发展,鱼苗供应日益紧张.大有供不应求之势。因此某些不法鱼苗贩子利用人们渴求养殖革胡子鲶的迫切心理和现有形势。乘机出售假革胡子鲶鱼苗,牟取暴利.给养殖者直接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处理低浓度氨氮养殖废水,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和不同曝气条件下,分析MBBR处理人工模拟的低浓度氨氮(2 mg/L左右)养殖废水的进出水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浓度变化,探讨HRT和曝气量对MBBR处理低浓度氨氮养殖废水的影响,并以实际鲟鱼养殖废水(氨氮浓度0.5~1.5 mg/L)和其他研究成果进行验证和比较.结果显示:MBBR的最优HRT为6~8 min,最优曝气量为180 L/h,相应的氨氮去除率为70% ~ 75%,氨氮去除负荷为560~700 g/(m3.d),填料生物膜厚度为26~38 μm;膜表层结构多样,物种丰富,膜生长良好.该反应器对处理低浓度氨氮养殖废水具有的高效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藤壶壳作为生物滤料应用于对虾养殖尾水处理的可行性,通过比较陶瓷环组、聚乙烯(PE)组、藤壶壳组和藤壶壳+PE组4个不同滤料组合的生物挂膜效果,初步评价藤壶壳作为生物滤料的应用价值;通过设定藤壶壳的不同填充率(滤料体积∶尾水体积),研究填充率对对虾塘养殖尾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藤壶壳组挂膜成功时间较早,水处理效果好;藤壶壳不同填充率对水处理中悬浮物、氨氮(NH_4~+-N)、亚硝酸盐氮(NO_2~--N)的处理效果有显著影响,A、B、C、D各组悬浮物在6 h时的去除率分别达(68.7±4.3)%、(74.5±7.0)%、(80.9±4.2)%和(82.1±3.8)%,其中B、C、D组去除率显著高于A组(P0.05);4组的氨氮最终去除率都在92.1%以上,以0.1 mg/L为基准,A组氨氮降至此质量浓度以下需要时间5 d,B、C组4 d,D组3 d,降解速率为D组C组B组A组;4组的亚硝酸盐氮最终去除率都在98.0%以上,以0.1 mg/L为基准,A组的亚硝酸盐氮降至此质量浓度以下需要时间为6 d,B、C、D组需要5 d,降解速率为D组C组B组A组。研究表明:藤虎壳作为生物滤料应用于对虾养殖尾水处理,效果良好,且随着填充率的增大,处理效率增强;但考虑到经济成本和应用实际,建议藤壶壳填充率为2∶9。  相似文献   

13.
复合生物过滤技术在水产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复合生物过滤技术的概念、原理、特点,以及植物滤器与微生物滤器复合生物过滤技术、动物滤器与植物滤器或微生物滤器过滤等主要几种复合生物过滤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探讨了复合生物过滤技术在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尾水排放问题日益凸显。大量的养殖尾水若未能得到科学处理,会严重污染周围水环境,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最终也会影响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文章介绍了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等3种常见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并分类叙述了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的进展情况,可为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膜法SBR(sequence batch reactor)是将SBR法与接触氧化法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生物膜法处理工艺。此研究以总氨氮(TAN)及总氮(TN)的去除反应速度作为考察指标,分析生物膜法SBR(biofilm sequence batch reactor,BSBR)处理水产循环养殖系统水体中影响TAN及TN去除效果的主要因素。其中,pH和碱度对硝化反应有很大的影响,pH控制在6.3以上时TAN处理效果较好。溶解氧(DO)对反硝化反应也有较大的影响,同时考虑到水生生物的生长需求,在此试验系统中进入反应器的水体DO最好能控制在4.5~6.5mg·L^-1。水温保持在20%左右,可以保证有一个较好的脱氮效果。  相似文献   

16.
广西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石斑鱼水质处理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集成海水养鱼、生化处理、设施工程、环境工程、电器自控和水质监控等技术,建立一套适合广西地区应用的工厂化循环水石斑鱼养殖系统。该养殖系统处理流程为:鱼池→沉淀池→蛋白质分离器→生物滤池→海马齿浮床→紫外杀菌,生物滤池包括A、B、C三个通道,A、B通道均由珊瑚石作为一、二级生物过滤和生化球作为三级过滤,C通道由珊瑚石作为一级过滤和椰子壳碎作为二、三级过滤。结果显示:沉淀池处理可以显著降低鱼池的COD,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和磷酸盐的质量浓度(P<0.05);经海马齿浮床系统处理后,硝酸盐氮质量浓度显著低于沉淀池、蛋白质分离器处理池、生物滤池A、B通道(P<0.05);整体上,C通道水质指标略低于A、B通道,但差异不明显(P>0.05)。该研究结果可为广西沿海发展循环水养殖技术以及养殖生产方式转变提供可靠的科学数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Following the culturing of post‐juvenile African catfish, wastewaters were purified using single and integrated processes. Iron coagulant (IC), aluminium coagulant (AC), lanthanum modified bentonite (LMB) and ceramic membranes (NF – nanofiltration) were each tested in single processes, while the combination of IC + NF and AC + NF were used in the integrated process tests. Among the single processes, membrane filtration was the most effective in purifying the aquaculture effluent. The total suspended solids (TSS) were removed entirely and there was a near‐complete removal of turbidity (99.2%), as well as effective removal of Al and Fe (80.8% and 67.4% respectively). Precipitating agents overall removed TSS most faithfully, from 37.5% removal with AC, through 50.2% with IC, to 62.3% with LMB. Using integrated processes, the highest removal efficacy was recorded for TSS (100%) and turbidity (99.7% – IC + NF; 99.9% – AC + NF). Additionally, integrated processes attained a 96.8%–98.4% removal of NO2‐N. This study confirms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IC, AC and LMB in chemical purification of effluents from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s (RAS). However, due to their low removal efficacy for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t is preferable to use NF or integrated processes – membrane filtration combined with chemical precipitation, methods which proved to be most effective for water purification in RAS.  相似文献   

18.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尾水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引起广泛重视。电絮凝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型水处理技术,由于其操作简单、污染物去除效率高、设备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备受关注。该文从电絮凝技术的研究进展、净水机理、影响因素及其在海水养殖中的应用展开论述,介绍了电絮凝技术在除藻、去除浊度和化学需氧量(COD)、脱氮除磷、杀菌消毒及与其他水处理技术的耦合应用,还介绍了电絮凝技术的能耗计算、氢气回收利用及面临的挑战。电絮凝水处理技术应用前景广阔,随着设备及工艺的不断完善,其在海水养殖尾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将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9.
我国鲟鱼养殖始于20世纪90年代,其人工养殖的历史较短,并且设施化养殖基础薄弱,养殖模式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鲟鱼的养殖方式仍以粗放型养殖模式为主,易受地域、天气等因素的影响,限制了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文中简述了我国鲟鱼设施化养殖的种类,对比了鲟鱼流水养殖、网箱养殖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优缺点,详细分析了鲟鱼设施化养殖的工艺流程及养殖过程中使用的设施设备,阐述了设施化养殖的技术要点,指出了目前鲟鱼设施化养殖过程中存在问题,总结了鲟鱼设施化养殖的对策,明确了今后鲟鱼产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魏南  余德光  王广军  谢骏 《水产学报》2017,41(7):1116-1125
为研究底部充氧对养殖系统上覆水—泥水界面—沉积物间隙水中离子垂直分布的影响,在室内条件下构建模拟装置,设充氧组(实验组)和未充氧组(对照组),每组4个平行,利用Peeper技术分别采集各装置中第0、1、4和7天,上覆水—泥水界面—沉积物间隙水整个垂直剖面的原位水样,然后应用微量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的NH_4~+-N、NO_3~-N、NO_2~--N、PO_4~(3-)-P和SO_4~(2-)-S浓度。结果显示:(1)短期充氧对NH_4~+-N在上覆水和沉积物间隙水中的垂直分布特征影响不显著;(2)充氧可使沉积物上覆水和表层沉积物(0~2 cm间隙水中的NO_3~--N浓度大幅升高;(3)硝化作用的中间产物NO_2~--N,由于不能和氧气大量共存,其平均浓度的最大值由未充氧前出现在上层上覆水,逐渐转变为在表层沉积物1 cm深处;(4)充氧促进了沉积物对PO_4~(3-)-P的吸附和固定,显著降低了其在上覆水和表层沉积物(0~2 cm)间隙水中的浓度;(5)充氧通过化学和生物途径氧化了系统中还原性含硫物质,大幅升高了上覆水和表层沉积物(0~2 cm)间隙水中的SO_4~(2-)-S的浓度;(6)主成份分析(PCA)表明,持续充氧1、4和7 d显著改变了上覆水的理化性质,其中第4天和第7天的数据与对照组差异最大,相对于上覆水,充氧对沉积物间隙水的总体影响不显著。研究表明,底部充氧可降低引起池塘富营养化PO_4~(3-)-P的浓度,提高了氧化性离子NO_3~--N、NO_2~--N和SO_4~(2-)-S的浓度,显著改变了上覆水和表层沉积物间隙水的理化性质,是养殖池塘水质调控和环境修复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