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为全面了解和把握中国渔船目前的安全状况,开展了全国渔船安全状况评价试点工作,研究制定了渔船安全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于2011年6-9月对《国际渔船安全公约》要求的24 m及以上钢质海洋渔船进行了随机抽样评价.通过对抽样采集的5 768艘海洋渔船技术参数分析评价,结果发现:超过90%的渔船达不到公约要求,渔船总体安全状况随船龄增大明显恶化,船舶设备安全隐患多,中国海洋渔船安全状况与《国际渔船安全公约》要求有很大差距,渔船装备整体水平亟待提升.  相似文献   

2.
我国海洋渔船现代化发展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皓 《中国水产》2012,(6):9-10
渔船,尤其是海洋渔船是人类开发水域水生生物资源的重要装备。我国现有渔船106万艘,是民用运输船舶数量的7倍,总吨位达到940万t。其中海洋机动渔船29.7万艘,主要散布在我国专属经济区开展渔业生产,还有1546艘远洋渔船在公海水域或他国专属经济区开展捕捞生产。  相似文献   

3.
法国政府已公布了新的渔业发展五年(1982~1986)计划,其中包括用于使该国渔船船队现代化的26亿法郎的预标。14亿法郎将用于发展大型的渔业公司;12亿法郎将用于发展中、小型的渔业公司。  相似文献   

4.
渔船是海洋扑捞的主要生产工具。据1983年统计,全国海洋机动渔船已达到九万多艘,其中渔轮一千二百多艘,在海洋渔业中,机动渔船的产量占整个海洋捕捞产量的80%以上,而国家对渔船的投资也占整个渔业投资的80%左右,因此,渔船经济效益如何,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我国要把玻璃钢渔船的推广和普及作为渔船的又一场技术革命来抓,本文论述了玻璃钢渔船的特点;回顾了世界及我国玻璃钢渔船的发展;探讨了我国玻璃钢渔船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渔船研究方向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与修改提供参考.针对目前中国对渔船发展情况分析多为定性描述的基本情况,以浙江省近海主流的刺网和拖网船型为例,通过标准船型评价方法中量化指标的计算,分别对1990-1999年、2000-2009年和2010-2019年3个年段的船型各系数进行分析,对体现船型"安全、节能、经济、环保...  相似文献   

7.
渔船交通安全状况的多级模糊模式识别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海域的渔船交通事故状况怎么样?其严重程度如何?哪些地区还具有相似程度的事故状况?这类涉及模糊概念的问题如果靠经验判断,个人之间的评判就会有差异,而且也是不可靠、甚至是无依据的,针对切实问题,应建立一定的依据基础,以此来建立评判的依据.针对渔船交通实际中统计的众多数据资料,笔者认为可以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将这种对于安全问题而言的模糊估计进行合理量化来进行多指标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一、前序金枪鱼属全球性涸游深海鱼类,其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是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丰富脑黄金、强身健体、补脑益智的深海极品。全球每年金枪鱼产量达600万吨左右,其中80%销售日本,日本市场冰鲜刺身级金枪鱼整鱼拍卖价平均离达1万美元砘。日本、韩国及我国台湾省是全球金枪鱼捕捞主要国家和地区,捕捞保鲜方式有:冰鲜延绳钓、竿钓,超低温延绳钓、围网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我国钢丝网水泥渔船的发展和推广使用情况,并对钢丝网水泥渔船在设计中的一些问题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年。百年来,由辛亥革命带来的崇尚科学、崇尚创新的理念使得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渔船产业在这百年中有着怎样的发展变化,未来又要向何处去?中国渔船检验作为渔船行业的技术监督部门又将在渔船产业未来发展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就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农业部渔业船舶检验局局长柳正。  相似文献   

11.
基于神经网络和VMS的渔船捕捞类型辨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合理的捕捞方式会导致海洋渔业资源衰退以及海洋生态环境破坏。近年来,渔船监测系统已被用于渔船安全监督、渔业资源管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文章以中国近海15艘流刺网渔船、39艘拖网渔船、24艘流动张网渔船共78个样本为研究对象,以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为研究模型,借助2014年北斗渔船监测系统(VMS)中对应渔船的航速和航向数据对其作业方式进行辨别。结果显示,基于航速和航向的渔船作业方式辨别正确率分别为93.6%和91%,两者均能较好地对捕捞类型进行分类,且航速的分类精度高于航向。拖网和流动张网渔船分类的正确率在90%以上,而流刺网渔船仅为70%,原因可能是流刺网在空间上的移动较复杂,减弱了航速和航向变化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2.
远洋渔船结构设计主要参考《钢质远洋渔船建造规范》,船长小于65m不需要总纵强度计算;若大于65m,其波浪弯矩参考商船的经验公式确定,而渔船与商船在船型上差异较大,且渔船真实作业工况环境载荷也很难简单地用经验公式计算。本研究考虑渔船实际作业工况和所处海域海情,计算获取更为真实的外载荷,以便更精确地计算渔船结构应力与变形,达到强度评估、改进渔船结构设计的目的。通过SESAM软件建立秋刀鱼渔船三维模型,对渔船丰收返港、空载到港和横倾捕鱼3个典型作业工况进行整船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驾驶室后舱壁与艉楼甲板、救生甲板相交处,艉楼甲板和主甲板相交舱壁处的应力较大。为此,设计秋刀鱼渔船时建议重点关注这些应力集中区域,做好结构过渡。此外,由于机器布置靠近首尾,鱼舱布置在船体中部,考虑各种典型工况,建议将压载舱室设置在中部,以平衡其重量重心、减小附加弯矩。  相似文献   

13.
以沿海渔港建设标准编制工作为契机,对我国沿海几个省市的代表性渔港开展调研活动,通过问卷调研和实地考察,初步了解了目前我国沿海渔港的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其中,重点讨论造成港池淤积与环境污染现象的原因,并给出适当的解决办法.为解决由于建筑物设计、固液体垃圾肆意排放、处理设备不足、作业人员素质低下等原因造成的港池淤积和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渔船燃油能耗,减少渔船污染排放,研究了液化天然气渔船( LNG渔船)相关技术。 LNG渔船的核心技术在于双燃料发动机动力装置,围绕双燃料发动机动力装置所需空间的利用和布置是LNG渔船改造的一大难点。双燃料发动机动力装置相关配套设备科学合理的设计也是保证LNG渔船高效航行的重要因素。通过对LNG渔船船体改造、双燃料发动机动力装置改造和LNG燃料存储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LNG渔船作为一种新型船舶,能有效地降低渔民燃料成本,改善船员作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5.
渔船船、机、桨不匹配现象较为普遍,不但降低了渔船的经济效率,而且给渔船的安全生产带来隐患.轴功率是反映船舶柴油机及其动力装置最重要的性能参数之一.通过对渔船主机轴功率进行实船测试,不仅可以发现主机的技术状况是否良好,而且可以判断船、机、桨的匹配情况,为船厂和用户提供可靠的试验数据,以便及时进行修理或调整,保证主机和整个船舶始终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本文结合船舶轴功率-转速特性图,对实现渔船动力装置优化配置进行了理论分析,结论有利于选择最佳工况、提高整个动力装置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6.
我国海洋渔船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我国渔船发展的现状:捕捞渔船数量多、规模大、能耗高,木质渔船仍是捕捞渔船的主体;渔船玻璃钢化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和产业基础,但发展滞缓;远洋渔船建造技术基础初步形成;船型优化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成效。指出了我国渔船装备存在的主要问题:渔船装备老化现象严重;船型杂乱;主机配置及船机桨匹配差异大;玻璃钢渔船推广应用难度较大;过洋性作业渔船装备面临升级换代;大洋性作业渔船整体性能落后。提出了发展战略:重点推进近海渔船"以小置大、以钢代木"工程,实施标准化升级改造;加快实施远洋渔船装备国产化进程;发展现代化科学考察船和渔政管理船;鼓励发展海上养殖渔船与休闲垂钓渔船。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目前渔船材料的分析比较,确定更新木制渔船的材料为玻璃钢。综合分析国内外玻璃钢渔船的连接技术及结构形式,确定了玻璃钢渔船舷侧结构、甲板与上层建筑以及舭龙骨的连接技术。通过理论计算确定玻璃钢渔船的板架结构形式为梯形结构,塑料泡沫芯材。  相似文献   

18.
浅析渔船污(废)水的综合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渔船作业过程中会产生生活污水、舱底油污水、运输/保鲜废水、水产品加工废水等污(废)水,这些污(废)水的排放给所在水域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通过对上述4种渔船污(废)水所含主要污染物及常用处理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渔船主尺度小、安装空间小及用户经济承受能力较低的特点,分析认为渔船的污废水应进行归类综合处理,并应充分开发利用岸上处理设备。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金枪鱼延绳钓船的作业特点、现有延绳钓船配置及其潜在问题,介绍了电力推进系统的组成、特点和作用,探讨了机电混合推进系统开发的流程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归纳出机电混合推进系统具备的优点,包括:可以提高渔船放钓、收钓作业工况下的操纵灵活性,优化主机运行工况、降低故障率,并具有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为渔船升级改造和渔业节能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Recall bias can influence estimates of fishing effort, with a general trend toward overestimation as the length of the recall period increases. Concern that recall bias may be affecting annual freshwater fishing effort estimates in New York led to the collection of effort data from three angler surveys during 2007 instead of one survey at the end of the year. However, to check for this potential bias and the impact that a change in recall period might have on comparisons with past surveys, a parallel survey with a 12‐month recall period was conducted. For the overall state‐wide estimate of fishing effort, the estimate from the three‐phase survey was slightly greater than from the 12‐month recall survey (the opposite of what was hypothesised). For the major water bodies, the differences were mostly significant but not always in the same direction between the two survey methods. Different results from one study compared with many others do not mean that past recommendations for shorter recall periods should be abandoned. However, the strength of this study –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methods (i.e. mail surveys) were identical – leads one to be more sceptical of past res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