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永兴县严格按照省、市的要求,全面落实惠农减负政策,取得很好的成效。全县从乡镇到村组,党和国家的惠农减负政策已家喻户晓;"一卡通"和农民负担卡100%发放到户;乡、村、组、户"四公开"全面落实。2016年,国家下拨到永兴县各类惠农补贴资金2.79亿元,发放到户2.79亿元;一事一议审批118村次,建设项目108个,自筹资金213.7万  相似文献   

2.
正雷航一现任舒兰市小城镇庆岭村副书记,也是舒兰市红房子家庭农场的经理。红房子家庭农场成立于2013年,现有固定资产400万元,农场占地面积30余亩,林地652公顷,是舒兰市首家集大型散养鸡、鸭、鹅、采摘、绿色种植、旅游观光、餐饮于一体的现代家庭农场。家庭农场负责人雷航一自2005年返乡创业以来,依托天然的林业资源,发展养殖业,从养殖4000只"溜达鸡"开始创业至今,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会员现已达50户,共计散养"溜达鸡"3万  相似文献   

3.
<正>室内,工人正在进行着内部装修;室外,一个宽敞的广场正在打水泥基础……这是前不久,舒兰市小城镇小城村村委大院施工现场画面。在施工现场,该村党支部书记李胜利意气风发:"新村部和文化广场即将投入使用,我们村也将第一次有集体收入,这提高了群众对我们班子的信任度。下一步,我们要带领群众,将集体经济发展上去,摘掉那顶压在我们  相似文献   

4.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国家科技部“863”农业发展计划项目,是舒兰市重要推广的捉机技术。等离子种子处理技术是指在播种前将种子进行等离子体技术处理,使农作物栽培达到增产目的的高新技术。舒兰市农机技术推广站从2006年开始,在全市环城、新安、小城、七里、天德、白旗、法特、溪河等乡(镇)推广此项新技术,文章通过对舒兰市种植的水稻、玉米、大豆等离子处理实践结果进行了总结,介绍了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5.
正花生地膜覆盖比露地栽培亩增产20%—30%,亩增经济效益50—100元,地膜花生为推进高效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一、选用优良品种,播前种子处理选择增产潜力大、抗逆性强、能适应本地生产条件的中早熟优良品种。剥壳前晒种2~3天,以促进种子后熟,提高种子的生活力;剥壳后分级粒选,选用一、二级花生仁作种,并分级播种;  相似文献   

6.
<正> 地膜西瓜套种春玉米是武强县刘南召什村近年来试验成功的一种菜粮立体种植模式,2009年种植面积达到2000多亩,亩纯收人3250元左右:一亩西瓜毛收入3000多元,扣除水、膜、种子、化肥350元左右的投资,亩纯收入2650元左右;玉米产量1000斤左右,毛收入750元左右,扣除种子、化肥150元左  相似文献   

7.
<正>打桩、安装支架和光伏板等各种组件……明媚春光里,舒兰市各个村级光伏电站建设现场如火如荼,到处呈现一派繁忙景象。"我们正在抢抓工期,力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舒兰市内的村级电站建设。"舒兰市普惠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在舒兰市白旗镇沟北村、开原镇新开村、莲花乡东大村村级电站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  相似文献   

8.
<正>"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农作物在播种前用等离子体机对种子进行处理,使农作物产量达到显著增产的高新技术。舒兰市从2006年开始推广该技术。现就我市种植的水稻、玉米、大豆处理组与对照组的比较,阐述"等离子体种子处理  相似文献   

9.
欧启发 《福建农业》2004,(12):7-7,24
村级债务,长期困扰着各级政府,严重阻碍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影响农民的增收。据统计,我市2003年底,村级负债5217万元,村均负债37.53万元。另据省定的杨梅岭、朱山、屯上三个村级债务监测点监测,村均负债在21.81万元,比面上的村均负债少15.72万元,其原因是核销了账务处理不当和不必支付的虚拟债务42万元。据我们对三个省级债务监测点总债务65.43万元的构成分析,三个村欠银行、信用社贷款本金19.97万元,占30.5%;欠银行、信用社贷款利息7.2万元,占11%;欠基金会贷款11.7万元,占17.9%;欠有关单位12.3万元,占18.8%;欠个人14.26万元,占21.8%。…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机社会化服务重视程度不断加强,舒兰市已建设县、乡两级农机化服务体系,形成以县农机为中心,乡镇农机综合服务为纽带,村及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为主体的农机化服务网络。推动了舒兰市农机化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示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大双覆栽培技术早在1997年在吉林省舒兰市就已示范推广过,但由于该技术投入较大,操作上没有配套的农机具,较费工,所以近几年没能大面积推广。但因该技术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高,所以近年舒兰市农业局继续在环城街裕国村将此项技术进一步示范,借以辐射带动舒兰市玉米生产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2.
<正>舒兰市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城乡做美、建设现代农业生态市的重要内容,坚持高位操作、上下联动、分类整治、建管并重,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一、重组织、造氛围,凝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合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前提在统筹。针对环境综合整治任务重、难度大的工作实际,我们按照"县主导、乡组织、村自治、社会参与、  相似文献   

13.
<正> 将疏枝直立大果型花生品种“徐州68—4”的种子,经用8、7、6 mm条孔筛选,分出一、二、三级种子,然后种植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田间生育动态观察和产比试验。结果表明:一、二级种子的出苗率在82%以上,三级种子为74.2%。苗期长势一、二级种子明显优于三级种子,同时早见花4—5天,始花期至盛花期,一级种子的花量比二级的多8.9%,比三级种子多28.7%;二级种子比三级的多18.2%。成熟收获时,一级种子产量比二级种子增产2.5%,比三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们就村级集体经济现状和如何进一步发展.对柴溪村、高陂村、禄田村,兴源村、浆里村、黄田村这六个村作了一次调查.一、村级集体的基本情况这次调查的6个村.199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分别为:浆里村0.4万元,柴溪村1,3万元,禄田村0.83万元,高被村1.65万元.黄田村15.3万元,兴源村1.2万元.集体经济纯收入来源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村办企业统一经营利润或管理费;二是村级股份合村场集体权属股分红及管理费,三是山林或房屋出租费.经济收入主要来自村办企业收入,占50%以上,而且村与村之间很不平衡.收入最多的是黄田村,最少的是浆里村,共同点是股份合作林场已成为各村一大支柱收入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5.
马鑫 《乡村科技》2023,(11):22-25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甘肃省崇信县坚持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统揽,大力培育生态养殖和优质果菜产业,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促进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崇信县应始终坚持产业靠实到村,不断筑牢乡村振兴发展根基;集体增收到村,全面拓宽乡村振兴致富道路;文明实践到村,全面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致富帮培到户,聚力拓展乡村振兴增收渠道;矛盾化解到户,持续巩固乡村振兴发展成效;环境治理到户,全面提升乡村振兴村容村貌;深化改革到户,着力激活乡村振兴创新动力。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2017,(8)
<正>2012年,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通过5年努力,使省定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经营性收入不少于5万元"的要求,诸暨市由市委组织部牵头,成立了专题调研组,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进行了专项调研。据统计,2009—2011年,全市行政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三年平均值10万元以下的薄弱村有195个,占总村数的39%;经  相似文献   

17.
黄诗铭 《福建农业》2005,(9):7-7,10,11
一、现状我区地处福州南大门,交通便捷,工商业发达,但农业产值比小,特别是农村集体经济总量更小,据2003年统计数字显示,全区113个行政村中,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有20个村,占17.3%;30万元至100万元的有24个村,占20.7%;10万元至30万元的有36个村,占31%;10万元以下的  相似文献   

18.
1.发展现状浙江省平湖市现有137个村,2005年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收入(不包括土地征用、上级拨款收入)共计为4076·45万元。平均每村29·76万元,其中50~100万元的村20个,占14·6%;20~50万元的村69个,占50·4%;20万元以下的村48个,占35%。村级集体经济总支出为5760·61万元,平均每村  相似文献   

19.
刘春梅 《吉林农业》2011,(7):295-295
舒兰市水曲柳镇苗木基地位于吉林省舒兰市水曲柳镇岗街村,成立于1990年,占地面积达20余万平方米,是一家致力于苗木种植的农业企业,目前已有百余名农村劳力在该基地就业,很好地拉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也为地方文化繁荣创造了优越条件。  相似文献   

20.
数字     
<正>1000万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确保瞄准困难群众找准穷根扶真贫、真扶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八大以来平均每年1000万人以上顺利脱贫。中国减贫取得的巨大成就,对联合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减贫事业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联合国《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显示,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25.6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