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播种方式和播量对小麦发育进程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促进淮北地区小麦产业发展,进行了稻茬麦不同播种方式和播量对小麦发育进程及产量构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播种方式对田间出苗率有显著影响,田间基本苗随播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播期推迟,小麦出苗期至拔节期生育进程均相应后移,但拔节期以后,各处理生育进程基本一致,成熟期相差不大,稻田套播麦比条播麦和撒播麦早熟3~5d,条播麦比同期播种的撒播麦生育期进程提前1~2d。同一种播种方式,随播量的增大,各生育时期的茎蘖总数增大,但增幅减少。播种方式、播量和两种因素互作对最终成穗数和最终产量的影响有极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江苏建湖县地处苏中里下河中北部 ,小麦常年种植面积在 3.3万 hm2左右。 80年代后期 ,稻田套播麦 ,因其工序简单 ,操作方便 ,得到广泛应用 ,但产量低而不稳。进入 90年代 ,随着中晚粳稻和水稻旱育稀植新技术应用面积的扩大 ,稻茬种麦偏晚的矛盾日趋突出 ,尤其是半冬性小麦难以保证适期播种。针对这一情况 ,我们进行了一系列专题与综合栽培试验 ,不仅掌握了稻田套播麦的主要生长特性 ,而且配套形成了 750 0 kg/hm2 高产综合栽培技术 ,大幅度提高了稻田套播麦的生产水平 ,使之成为建湖县的主体 (占 55%)麦作方式。1 材料与方法1 )专题试验 :1…  相似文献   

3.
葛自强 《农家致富》2005,(20):32-33
三、稻田套播小麦技术 稻田套播小麦技术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争得了季节的主动,确保小麦适期早播,养老稻与早种麦两不误,稻麦双高产,并且大幅度简化麦作农艺流程,减轻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4.
1998~ 2 0 0 3年在江苏淮南地区进行了稻田套播小麦轻型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 :稻田套播小麦的器官形成与同茬口旋耕播种麦比具有主茎叶片数增加 ;有效分蘖期长、分蘖力强 ;根系分布浅、发根能力增强 ;个体生长健壮 ;穗数足、粒数多、千粒重高 ,产量结构协调等特点。在栽培上要狠抓适宜套播品种的选用 ,选择适宜的播期 ,提高播种质量 ,合理运筹肥料 ,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不同共生期对本地区套播麦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设置共生时长5天、10天、15天三个不同处理,研究其对套播小麦出苗发苗,齐穗期叶片光合能力、干物质积累、抗倒伏能力和后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扬辐麦4号为小麦主栽品种的本地区,适期播种的套播麦其最佳共生期约为10天,发苗成苗率高,叶片光合能力较强,物质积累较多,茎基部粗度及茎杆充实度较高,最终获得的产量及抗倒伏能力都较为理想,而过短或者过长的共生时期都不利于小麦较强光合适宜群体的构建,最终影响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以淮麦30为试验材料,设置常规施肥、速效氮+控释氮肥、控释氮肥3种不同的肥料运筹模式,研究2种不同播种方式(零共生套播、旋耕条播)和不同肥料运筹对小麦生长发育和籽粒产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零共生套播小麦的出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和成熟期较旋耕条播小麦分别提前了11、4、3、3、2 d,生育期比旋耕条播长9d.3种肥料运筹模式中以速效氮+控释氮肥处理效果最佳,能够显著增加小麦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在零共生套播和旋耕条播条件下较常规施肥分别增加8.7%、2.1%、8.0%和3.8%、0.6%、6.6%.在总施氮量255 kg/hm2的相同条件下,速效氮+控释氮肥处理较常规施肥增产显著,在2种播种方式下分别增产8.0%、6.6%.表明无论在零共生套播方式还是在旋耕播种方式下,合理进行速效氮、控释氮肥的联合应用,可以有效改善小麦的穗粒结构,可显著增加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7.
近年稻田套播种麦面积逐年扩大,特别是在晚粳地区更有逐渐取代其它种麦方式的趋势.1992年9月江苏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推广套播、抛秧等轻型栽培技术,因此套播麦将得到更快发展.然而套播麦这—种植方式有利也有弊,只有正确掌握才能获得好的效果.为此,将我们几年来的观察及部分研究结果提出与大家共同讨论.一、套播种麦的优点1.解决了晚粳地区养老稻与适期种麦的农时矛盾.稻麦两熟地区晚粳收获与种麦适期基本重叠,生产上很难做到水稻早停水早收割.而套播种麦既能保证小麦适期播种,又不影响养老稻,可以达到两全其美.  相似文献   

8.
套播麦是三麦播种方式的重要改革,具有适期早播,抗湿播种,省工简便等特点,并且能使水稻养老稻,缓解收种季节的劳力矛盾。根据多年的实践,要夺取套播麦高产稳产,必须抓好以下配套栽培技术。1坚持稻田“五套”,争五苗促早发稻田“五套”是根据套播麦出苗生态环境与...  相似文献   

9.
淮安市稻田套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总结了淮安市稻田套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科学播种、肥分管理、田间管理、综合防控病虫草害等内容,以期为稻套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指导上海市松江区小麦生产,在基础地力、肥料运筹和其他管理措施一致的条件下,研究了在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生长特性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套播免耕播种方式的小麦在生育中后期叶片不易早衰,倒三功能叶存活时间长,利于籽粒灌浆充实、增加粒重、提高产量;小麦的分蘖主要发生在低位的1、2、3叶位且成穗率高,高位分蘖和二次分蘖发生率低且基本不能成穗,而小麦通过套播免耕播种更利于早苗早发,故在低位分蘖成穗上比割后浅耕方式更有优势;套播免耕播种方式的小麦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千粒重、产量均明显高于割后浅耕播种方式。在松江区生产条件下,小麦采用套播免耕播种方式比割后浅耕方式更有高产潜力。  相似文献   

11.
播种方式对强筋小麦籽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强筋小麦品种烟农19,于江苏淮北的铜山和赣榆2地研究了5种播种方式(稻田撒播套种、稻茬撒播旋耕、稻茬免耕机条播、稻茬撒播压板、旱茬机条播)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营养品质与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方式的小麦籽粒营养品质、加上品质和籽粒产量存在差异;适宜播期条件下,旱地机条播和稻茬撒播小麦的产量、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稻田套播小麦,淀粉含量低于稻田套播小麦;稻田套播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低主要足由于醇溶蛋白含量和谷蛋白含量显著低于旱地机条播和稻茬撒播所致.适期播种的稻田套播小麦产量、蛋白质含量与晚播常规播种小麦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播期过晚的常规播种小麦,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低于或略低于晚播的常规播种小麦,面团吸水率、形成时间和弱化度高于其他播种方式.  相似文献   

12.
花生是一个生长发育期较长的作物,而夏播花生生长季节较短,生产上尽可能地延长生长季节,能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充分利用侧枝结果促使果实饱满,能有效地提高产量。夏花生适时早套播是延长生长季节的有效措施,但一般麦垄套播的时间过早,花生与小麦共生期过长,会与小麦争水争肥,使花生苗期光照不足,前期发育弱,形成老小苗,导致减产,协调好这一矛盾,是推广应用早播技术的关键。近几年的生产实践证明,小麦大垄距种植,花生可早套播种,能较好地协调这一矛盾,花生可比一般套种提前10~20天播种,在小麦产量稍受影响的情况下,可使花生产量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3.
崔竹 《现代农业科技》2009,(24):40-40,43
介绍了留高茬稻田套播麦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选用优良品种、选择适宜田块、进行适期套播、采取均量播种、配套田间沟系、科学运筹肥水、化除田间杂草、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稻田套播麦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播期 稻套麦的共生期的长短影响麦苗素质,过早套播,麦苗细长不壮;过迟套播,则难以齐苗。为确保小麦适期早播,播种期一般比常规麦提前10天左右,一般掌握稻麦共生期7天-10天,徐淮地区小麦最佳播种期为9月25日~10月10日。  相似文献   

15.
在市、区农林局统一安排和指导下,我镇从2001年起进行了超高茬麦套稻的试验探索,并先后在横街村、天一村、寺头村、华城塘村和仓桥村示范种植。通过三年研究与推广,在关键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4项突破:一是套播期由原来的麦收前7~10d,改为小麦收割当天或前一天;二是套播稻种子只浸种、不催芽、不拌泥;三是播种出苗阶段的水浆管理由多次湿润灌溉,改为一次速灌速排;四是化除采取“一封二杀三补”的技术三年示范应用面积282亩,平均亩产572.5kg,亩均效益290.4元,比常规稻的168.3元,亩均增收122.1元。  相似文献   

16.
采用稻田套播与传统条播两种栽培方式系统比较的方法,研究不同氮肥运筹下稻田套播方式对中筋小麦扬麦10号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稻田套播方式对中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影响显著。与传统条播方式相比,在同一氮肥运筹下套播方式中筋小麦除籽粒总淀粉及其组分含量显著高于条播方式外,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产量、磨粉品质和面粉品质以及淀粉糊化特性的主要指标低于传统条播,且差异显著。稻田套播方式不利于中筋小麦扬麦10号优质的形成,在江苏淮南地区中筋专用小麦采用稻田套播方式宜适当增加施氮量且追氮适度后移。  相似文献   

17.
稻田套播麦共生期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田套播麦共生期效应的初步研究霍中洋戴其根张铭邱枫张洪程须关德庞其敬(扬州大学农学院225009)(锡山市农业局)稻田套播麦是在未成熟的水稻群体内全裸露地播上麦类种子,苗期麦稻共生是这种麦作方式与常规麦作主要分异点之一。在不同地区,由于水稻熟期和小麦...  相似文献   

18.
稻田套播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套播麦是稻茬免耕麦栽培方式,1985年在我镇逐步排广应用,具有省工、高产等优点.近几年全镇种植套播麦面积达100%,日前已探索出稻田套摇麦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套播麦的生育特点与创高产的对策董百舒,夏源陵,胡兴安,秦建国王振忠,吴安之,胡洪基,唐建华传统的套播种麦曾被认为是不能高产的粗放种植方式。但是近几年经研究改进后,套播麦已创造了一批较高产的实例(表1)。亩产300kg以上田块,已知的尚有数十例。现表1...  相似文献   

20.
稻田套播小麦机械化高产栽培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套播小麦机械化高产栽培研究初报张洪程戴其根许轲霍中洋吕贞龙(扬州大学农学院225009)朱建华陆凤珍周纪平谢正荣严宏生柳林景(常熟市农业局)(昆山市农业局)(姜堰市人民政府)稻田套播小麦不仅在耕作播种上省力节工,而且可以避免由于土壤烂湿或干旱播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