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不同生物饵料对赤点石斑鱼稚幼鱼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生物饵料是海水鱼类苗种培育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海水鱼类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其营养生理、消化系统结构、口径大小、捕食能力及水中分布等都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对不同生物饵料的摄食,不同种类及同种类不同发育阶段的鱼苗,对于生物饵料的种类、质量、数量、营养成分和  相似文献   

2.
不同生物饵料对赤点石斑鱼稚幼鱼生长和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饵料是海水鱼类苗种培育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海水鱼类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其营养生理、消化系统结构、口径大小、捕食能力及水中分布等都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对不同生物饵料的摄食,不同种类及同种类不同发育阶段的鱼苗,对于生物饵料的种类、质量、数量、营养成分和  相似文献   

3.
宝石鲈幼鱼蛋白质需求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大学学报》2006,3(1):165-167
  相似文献   

4.
分别给宝石鲈(Scortum bacoo)幼鱼(初始体重11.12±0.87 g)喂以蛋白水平为30.89%、36.67%、40.08%、44.90%和49.14%的等能颗粒饲料,以探讨宝石鲈对饲料中蛋白质的需求量。室内网箱25 d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蛋白含量30.89%时,宝石鲈幼鱼的终体重、相对增重率最小,均显著低于其它组(P<0.05),其余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的终体长、相对增长率、成活率和蛋白质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30.89%组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36.67%、44.90%和49.14%组(P<0.05),极显著高于40.08%组(P<0.01)。增重率的折线分析表明,宝石鲈幼鱼对饲料蛋白的最适需要量是39.71%。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不同饵料对月鳢幼鱼生长的影响,2016年7月至2016年11月,采用人工配合饲料、红线虫、蚯蚓、玉米面对月鳢幼鱼进行120d的生长试验。通过对增重率和成活率变化,探讨4种不同饵料对月鳢幼鱼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饵料可影响月鳢幼鱼生长,投喂人工配合饲的试验组月鳢幼苗长势最好,增重率为1024.00%;其次依序为蚯蚓、红线虫。投喂玉米面的试验组最低,增重率为-6.00%。除投喂玉米面的月鳢幼苗成活率为15.28%,其他组均为100%。对采用人工配合饲料饲养的幼鱼的体重与日龄进行回归分析,其生长模型是:H=0.518D~(0.5593),全长与日龄的相关关系:L=0.519D~(0.5588),体重与全长的相关式:H=0.019L2.7856。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3种不同饲料,即黄粉虫(A)、颗粒饲料2号(B)、颗粒饲料3号(C)对丝足鲈幼鱼生长的影响。用3种饲料养殖丝足鲈幼鱼30 d,进行生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蛋白质效率上,试验组A(329.21%)>试验组B(145.09%)>试验组C(98.97%);在增重率上,投喂黄粉虫的试验组A增重最多,增重率为64.09%,其次是试验组B,增重率为52.23%,试验组C增重率最小,增重率为28.50%,其变化趋势与蛋白质效率的变化相同。综合蛋白质效率、增重率、饵料系数和经济成本等指标来看,可以选用2号颗粒饲料作为丝足鲈幼鱼的日常养殖饲料。  相似文献   

7.
为寻找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合适的饵料和底质,提高三角帆蚌稚蚌成活率,在水温(24±1)℃下分两个阶段测试了不同饵料和底质对三角帆蚌稚蚌的生长影响,第一阶段测试了两种底质(黄泥、黄泥加钙粉)和两种饵料(Nanno 3600藻、Shellfish diet 1800藻)对1~30 d稚蚌成活和生长的影响,第二阶段测试了5种饵料(Nanno 3600藻、Shellfish diet 1800藻、普通小球藻、四尾栅藻、卵囊藻)对31~60 d稚蚌成活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阶段中,投喂Nanno 3600藻且以黄泥为底质的组(A3)与投喂两种混合藻且以黄泥为底质的组(A1)稚蚌成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二者均显著高于投喂两种混合藻且以黄泥+钙粉为底质的组(A2)(P0.05),A1、A2、A3组均与投喂Shellfish diet 1800藻且以黄泥为底质的组(A4)和池塘水养殖且不投喂的组(A5)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A2组稚蚌生长最快,壳长显著高于A1、A3组(P0.05),A1、A2、A3组极显著高于A4、A5组(P0.01);第二阶段中,池塘水养殖组(B5)成活率显著高于卵囊藻组(B1)、小球藻组(B2)、Nanno 3600藻组(B4)(P0.05),极显著高于四尾栅藻组(B3)(P0.01),B5组与B4组稚蚌壳长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显著高于B1、B2组(P0.05),极显著高于B3组(P0.01)。研究表明:稚蚌在1~30 d时添加藻类可提高稚蚌存活率,且以微拟球藻效果最好,底质中添加钙粉有利于稚蚌生长;稚蚌在31~60 d阶段,投喂微拟球藻更有利于稚蚌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为寻找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合适的饵料和底质,提高三角帆蚌稚蚌成活率,在水温(24±1)℃下分两个阶段测试了不同饵料和底质对三角帆蚌稚蚌的生长影响,第一阶段测试了两种底质(黄泥、黄泥加钙粉)和两种饵料(Nanno 3600藻、Shellfish diet 1800藻)对130 d稚蚌成活和生长的影响,第二阶段测试了5种饵料(Nanno 3600藻、Shellfish diet 1800藻、普通小球藻、四尾栅藻、卵囊藻)对3130 d稚蚌成活和生长的影响,第二阶段测试了5种饵料(Nanno 3600藻、Shellfish diet 1800藻、普通小球藻、四尾栅藻、卵囊藻)对3160 d稚蚌成活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阶段中,投喂Nanno 3600藻且以黄泥为底质的组(A3)与投喂两种混合藻且以黄泥为底质的组(A1)稚蚌成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二者均显著高于投喂两种混合藻且以黄泥+钙粉为底质的组(A2)(P<0.05),A1、A2、A3组均与投喂Shellfish diet 1800藻且以黄泥为底质的组(A4)和池塘水养殖且不投喂的组(A5)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A2组稚蚌生长最快,壳长显著高于A1、A3组(P<0.05),A1、A2、A3组极显著高于A4、A5组(P<0.01);第二阶段中,池塘水养殖组(B5)成活率显著高于卵囊藻组(B1)、小球藻组(B2)、Nanno 3600藻组(B4)(P<0.05),极显著高于四尾栅藻组(B3)(P<0.01),B5组与B4组稚蚌壳长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显著高于B1、B2组(P<0.05),极显著高于B3组(P<0.01)。研究表明:稚蚌在160 d稚蚌成活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阶段中,投喂Nanno 3600藻且以黄泥为底质的组(A3)与投喂两种混合藻且以黄泥为底质的组(A1)稚蚌成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二者均显著高于投喂两种混合藻且以黄泥+钙粉为底质的组(A2)(P<0.05),A1、A2、A3组均与投喂Shellfish diet 1800藻且以黄泥为底质的组(A4)和池塘水养殖且不投喂的组(A5)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A2组稚蚌生长最快,壳长显著高于A1、A3组(P<0.05),A1、A2、A3组极显著高于A4、A5组(P<0.01);第二阶段中,池塘水养殖组(B5)成活率显著高于卵囊藻组(B1)、小球藻组(B2)、Nanno 3600藻组(B4)(P<0.05),极显著高于四尾栅藻组(B3)(P<0.01),B5组与B4组稚蚌壳长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显著高于B1、B2组(P<0.05),极显著高于B3组(P<0.01)。研究表明:稚蚌在130 d时添加藻类可提高稚蚌存活率,且以微拟球藻效果最好,底质中添加钙粉有利于稚蚌生长;稚蚌在3130 d时添加藻类可提高稚蚌存活率,且以微拟球藻效果最好,底质中添加钙粉有利于稚蚌生长;稚蚌在3160 d阶段,投喂微拟球藻更有利于稚蚌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大口黑鲈仔幼鱼的饵料选择和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于2010年7月10日至8月31日,在黑龙江省特产鱼类研究所鲟鳇鱼养殖基地,在水温为16.5~21.0℃的养殖条件下,对全长为(7.60±0.58)cm、体质量为(2.42±0.45)g的43日龄达氏鳇Husodauricus稚鱼进行人工饲养,研究了达氏鳇稚幼鱼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经过50 d人工饲养,达氏鳇稚幼鱼全长达到(22.16±1.34)cm,体质量达到(38.85±5.23)g;全长与日龄之间呈线性关系,关系式为L=0.289t-4.7875,R2=0.9984,其全长日均增长量为0.278 cm,平均瞬时生长率为5.552%;体质量与日龄呈指数函数关系,关系式为W=0.2808 e0.0554t,R2=0.9644,体质量日均增长量为0.729 g,平均瞬时生长率为2.081%;体质量与全长呈幂函数关系,关系式为W=0.0111L2.6495,R2=0.9978,幂指数小于3,表明达氏鳇稚幼鱼体质量生长慢于全长的生长,属于异速生长类型。  相似文献   

11.
饲料蛋白水平对宝石鲈增重和胃肠道消化酶活性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进口白鱼粉为饲料蛋白源,研究5种蛋白水平(分别为23.64%、28.45%、33.50%、37.04%、41.62%)的等能饲料对宝石鲈增重和胃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经过8周养殖试验,结果表明,饲料蛋白水平33.5%时宝石鲈日增重最佳,与23.64%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与28.45%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与37.04%和41.6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饲料转化效率不断提高,但试验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蛋白水平的上升,胃蛋白酶和肠蛋白酶的活性增加,其中41.62%组与23.64%和28.45%组之间胃蛋白酶和肠蛋白酶活性差异均极显著(P<0.01),与33.50%组间差异显著(P<0.05);饲料蛋白水平对胃和肠道中的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高体革鯻链球菌出血性败血症病原与组织病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某养殖场患出血性败血症的高体革  相似文献   

13.
从某养殖场患出血性败血症的高体革(鱼刺)(Scortum bacoo)中分离到一株细菌,人工回染健康高体革(鱼刺)证明该菌株为其致病菌,并具较强毒力,LD50为3.48×105 CFU。该菌株在形态、多项重要的生理生化指标与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相同,因此可初步鉴定该菌株即为溶血性海豚链球菌。病理学观察表明该菌株主要引起高体革(鱼刺)的肝肾病变,药敏试验表明该菌株对红霉素、复合磺胺、头孢哌酮等多种抗生素敏感。  相似文献   

14.
从某养殖场患出血性败血症的高体革(鱼刺)(Scortum bacoo)中分离到一株细菌,人工回染健康高体革(鱼刺)证明该菌株为其致病菌,并具较强毒力,LD50为3.48×105 CFU。该菌株在形态、多项重要的生理生化指标与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相同,因此可初步鉴定该菌株即为溶血性海豚链球菌。病理学观察表明该菌株主要引起高体革(鱼刺)的肝肾病变,药敏试验表明该菌株对红霉素、复合磺胺、头孢哌酮等多种抗生素敏感。  相似文献   

15.
不同盐度下牙鲆幼鱼存活、生长和摄食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实验室玻璃水族箱和塑料桶中,观察了不同盐度条件下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的存活率,生长和饵料转换效率,并测定了耗氧率,结果表明:将牙鲆幼鱼从盐度32的海水中直接移入低盐水中,在盐度8以上48h存活率均为100%,经驯化后盐度为2时才出现死亡,盐度为16,24,32时牙鲆幼鱼生长较快,盐度为24时生长最快,盐度为8时生长最慢,饵料转换效率在盐度24,16时最高,盐度32时次之,盐度8时最低,耗氧率在盐度24时最低,盐度8时最高。另外,实验表明低盐度有利于牙鲆白化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不同饵料对舟山牙鲆仔稚鱼生长发育及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野生桡足类、经营养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未经营养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以及人工配合饲料投喂15日龄牙鲆仔鱼,经30d培育,测定其生长、白化率、变态率和存活率。结果表明:野生桡足类和人工配合饲料试验组的牙鲆仔鱼牛长率、变态率和存活率均最高,白化率最低;营养强化试验组的牙鲆仔鱼生长及成活率等各项指标均较高,白化率较低;未强化试验组的牙鲆仔鱼生长及成活率等各项指标均最低,白化率最高。据此可认为:桡足类和经营养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是牙鲆仔鱼的优质活饵料。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水流及水平流速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存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流及其流速、流向是影响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存活的重要环境因子.静水环境不利于对虾的增长、增重和存活,易加大对虾个体间体长规格的差异;水平水流与曝气垂直水流均具有促进对虾生长和存活的作用,特别是水平水流环境更有利于养殖对虾的生长、规格整齐和存活,同时在0.63~2.78 mm/s流速范围内,对虾的生长随着水平水流的流速增大而加快,规格越整齐;F检验表明,分别在静水、水平水流、曝气垂直水流环境中生长的对虾体长、体重增长量与成活率间存在显著差异;2.78 mm/s流速的水平水流是1~3 cm体长对虾最佳生长生存水流.  相似文献   

18.
水流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水流及水平流速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存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流及其流速、流向是影响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存活的重要环境因子.静水环境不利于对虾的增长、增重和存活,易加大对虾个体间体长规格的差异;水平水流与曝气垂直水流均具有促进对虾生长和存活的作用,特别是水平水流环境更有利于养殖对虾的生长、规格整齐和存活,同时在0.63~2.78 mm/s流速范围内,对虾的生长随着水平水流的流速增大而加快,规格越整齐;F检验表明,分别在静水、水平水流、曝气垂直水流环境中生长的对虾体长、体重增长量与成活率间存在显著差异;2.78 mm/s流速的水平水流是1~3 cm体长对虾最佳生长生存水流.  相似文献   

19.
西施舌苗种的中间培育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利用平均壳长为24.0 mm、平均个体重为2.0 g的西施舌人工稚贝进行水泥池中间培育试验。结果显示:采用150%的日流水量并结合底质定期冲洗和更换等措施,经177 d培育,西施舌苗种平均壳长为40.0mm,平均个体重为9.8g,基本达到养成所需的规格标准。其壳长生长速度为0.09 mm/d,体重生长速度为0.04g/d。成活率为68%,高于潮间带围网培育和土池中间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