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甘肃陇南油橄榄主栽品种的最适授粉配置选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甘肃陇南的莱星、皮削利、城固32、九峰6号、鄂植8号5个油橄榄主栽品种的最适授粉配置选择进行了系列性的研究。经观测此5个油橄榄主栽品种的花期基本一致,均有1天或1天以上的盛花可配期,能保证品种间充分授粉的需要。3种不同授粉方式的试验结果表明,以人工异花授粉的油橄榄植株坐果率为高。在此两项观测试验的前提下,对主栽的5个油橄榄品种所进行的全双列杂交试验结果表明:皮削利和九峰6号、莱星和鄂植8号2个组合,正反交的植株坐果率均高,可互为授粉品种;莱星宜作皮削利的授粉品种,而皮削利不宜作为莱星的授粉品种;莱星和九峰6号、城固32和皮削利这2个组合,品种间的花粉亲和力低,不适宜互作授粉配置。 相似文献
2.
1978~1979年在三台县建设油橄榄示范场,以定植4~5年的不同油橄榄品种植株作砧木,按皮接法高接了24个品种。连续观察12年的结果表明:除嫁接不亲合品种外,多数植株树冠恢复快,开始结果早。各品种间,早期产果量(1981~1984年)与后期产果量(1987~1990年)及总产果量相关极显著,可在高接后6年以内完成品种比较。 在油橄榄新引种区,通过不同品种的栽培比较试验,选择适生优良品种用于生产,是引种工作的正常程序。为缩短选择时间,我们在三台县建设油橄榄示范繁殖场进行了高接品种比较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城固油橄榄中试园主栽和授粉品种花期、花型及可配性测定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油橄榄丰产栽培中间试验(陕西片) 1981年在城固县进行。建园初期,为选配中试园的主栽和授粉品种,用双列交配法测定了当地主要栽种的六个油橄榄品种(包括无性系,以下同) 间的授粉可配性。根据测交结果和以往的栽培经验,从优良和最优受粉组合中分别选择佛奥作为主栽品种,城固32、城固22为授粉品 相似文献
4.
6.
采用GC-MS、ICP-AES、杜马斯燃烧法及离子色谱-积分安培检测法等分别测定了佛奥油橄榄叶中的脂溶性成分、矿质元素、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结果显示,油橄榄叶中酯类占挥发性总成分的26.81%,脂肪酸占18.46%,1-十九碳烯和角鲨烯占1.62%,油酸酰胺占2.00%,维生素E占2.68%,可可碱6.88%,(Z)-9,17-十八碳二烯醛占5.53%;而油橄榄叶中灰分占4.9%,其灰分中Ca质量分数最高,占总灰分的30.5%,其次为K、Mg和P,不含As、Hg和Pb重金属元素。同时研究结果显示油橄榄叶中蛋白质为11.46%,粗脂肪3.0%,粗纤维占15.8%,氨基酸丰富且质量分数较高,氨基酸总量约占干物质的0.991%。尤其富含甘氨酸、组氨酸和缬氨酸,但精氨酸含量甚微。因此,油橄榄叶因其含有诸多动物所需的营养成分可为生物饲料领域提供优质饲料的加工原料。 相似文献
7.
8.
9.
10.
我国1964—1979年间引进的油橄榄餐用品种均已开花结果。经对其果实经济性状的测定表明,大部分品种保持了原有的特性,突出特点是果实大、果肉率高。典型的餐用品种有“戈达尔”、“贝拉”、“软阿斯”、“小平果”、“卡蒙·小平果”、“皮肖利”、“坦彩”以及我国选育的“中山_(24)”、“城固_(22)”。这些品种的果实单粒重量为4.58—9.02g;果肉率85.1—89.9%。果肉中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营养成分:可溶性糖类占1.5—8.7%,粗蛋白3.8—11.9%(其中包括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630—1280 mg/100g、6种非必需的氨基酸780—2450mg/100g);矿质元素1.7—2.2%(包括Ca、Mg、K、Na、P常量元素和Zn、Mn、Cu、Fe微量元素);以及7.9—15.8%的橄榄油。 研究初步确定了我国油橄榄餐用品种果实的分类标准;不同果实加工产品类型(青果型、黑果型)的适时采收期。 相似文献
11.
Thechemicalconstitutionsoftheextractivevaryquitindifferentfamily,genusandspecies.ThisVariancecanbeidentifvedmucheasierthanthevariancesofcollulose,semicolluloseand1ignin.Thusthestudyofchemicalconstitutionsofextractiveisanimportantbranchofphytochemistryandchemicalplanttaxonomy.TetracentronSinenseOliveisaspecialbroad-leavedspecies.Therearetracheidsbutnovessel.Bothcharactersofbroad-leavedandconiferspeciespresentinonespecies-Thusthestudyofchemicalconstitutionsoftheextractivefromthisspeciesisquite… 相似文献
12.
1983—1987年对湖北省武昌、宜昌、当阳县和陕西省城固县油橄榄中试园土壤与营养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橄榄生长较好的(一类树下)土壤条件是pH7—8,CaCO_3>5%,有机质>1.8%,速效N>74.4—87.4mg/kg土,速效P>40mg/kg土,速效K>200mg/kg土,交换性Ca103—181mmol/kg土,交换性Mg24—34mmol/kg土。生长结实好的一类树叶片营养指标为N2.0—2.5%,P_2O_5 0.14%,K_2O 1.5%,CaO 4.0%,MgO 0.8%。通过分析建立了预测产量和施肥控制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3.
兴安落叶松种子园花期防冻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兴安落叶松种子园进行调查表明,1989年雌花冻害为46.7%,1990年雌雄花冻害平均为94.2%,说明花期冻害严重地影响种子的产量和质量。经研究证明,通过培雪,推迟母树的物候期,解决了母树花期冻害问题,试验发明,75cm培雪覆草降低冻害率92.4%,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15.
我国油橄榄生产区春化作用阶段温度特征、相似性和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我国15个油橄榄种植点近30年的温度资料和15个国外油橄榄产区的温度资料,结合我国的引种实践,分析了我国油橄榄种植点春化作用阶段的温度特征,相似性和春化类型。研究表明:我国种植点的温度分布特征和数学模型与对照不同,大多数种植点春化作用靠第一春化阶段完成,危害温度与对照有较大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6.
安徽位于长江下游,地跨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适宜多种散生竹类的生长,资源丰富。特别安徽南部是处于苏、浙、皖刚竹属分布中心区内,种类多,区系成份复杂。根据作者等数年来的调查采集,全省共计9属54种(包括种下等级)。现将近年调查中发现的7个地理新分布和一个新变型简要报导于后,以便为研究安徽竹类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油橄榄(Olea europaea L.)56个不同品种果实经济性状的研究,确定了油橄榄典型油用品种。果实含油率(指干果)为40—50%的有25个品种,占总数的44.6%;35—40%的有14个,占25.0%;30—35%的有13个,占23.2%;小于30%的有4个,占7.1%。各品种果实中橄榄油主要由7种脂肪酸组成,其中油酸含量最高,达65—78%,它是橄榄油油脂品质好的重要指标。含油率、油酸含量又共同决定油用品种等级。初步认为果实含油率在35%以上,油酸含量高于56%的品种可作为油用栽培品种,并以此拟定为油橄榄油用品种分类标准。这 56个品种中,有35个品种可定为油用品种,其中23个属于优等油用品种,其含油率、油酸含量分别高于40%、65%;12个良好油用品种,含油率、油酸含量均在35—40%、60%以上。 相似文献
18.
日本落叶松种子园种子产量及结实规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根据辽宁省大孤家林场日本落叶松种子园种子产量和不同无性系结实习性等有关资料 ,对种子园不同年龄阶段生产率、结实规律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 ,用嫁接苗建立的日本落叶松初级种子园 ,1 6年前种子产量十分有限 ,年最高产种量仅 2 1 0kg/hm2 。园龄 2 2~ 2 6年生时大年种子产量虽可增加到 2 5 0 0kg/hm2 ,但这个年龄阶段的生产率仍然较低 ,仅 5 81kg/hm2 ·a。园龄 2 7~ 31年生时生产率才进一步提高到1 6 4 3kg/hm2 ·a。日本落叶松种子园大小年间种子产量变幅大 ,周期性明显 ,大年每隔 5~ 6年到来一次。种子产量与园龄、结实母株数量呈显著到极显著正相关 ,种子品质 (空粒率 )与园龄、结实母树数和种子产量呈显著的负相关。树高与球果产量的相关关系不显著 ,但大年球果产量与冠幅、胸径呈显著正相关。无性系间球果产量差异极为明显 ,结实前 3年和前 8年球果累计产量与各平年、大年和总产量间呈显著到极显著的正相关。丰产无性系早期选择可根据前 3年和前 8年球果产量分 2次进行。大小年产量相差悬殊、大年间隔期长和丰产无性系数量少是日本落叶松种子园生产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20.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所采取的各项措施是可行有效的,沼泽地生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地下水平均下降0.6-1.0m,地温5-20cm处提高6-8℃,土壤的理化性质得到明显改善,水、气、热趋于协调。林木生长良好,6年生落叶松树高、胸径生长量分别为0.46m和0.50cm,已达到速生丰产林标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