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设施化栽培大球盖菇存在投入成本高,收益低等不足.在林下空地栽培大球盖菇经济效益好,同时又提高林间空地的利用率.详细介绍了林下栽培大球盖菇茬口安排、生长期管理等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2.
大球盖菇又名邹环球盖菇、酒红球盖菇、邹球盖菇,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珍稀食用菌新菇种之一.该菇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柄脆,口感好.干菇浓香,可与香菇媲美,颇受消费者青睐.  相似文献   

3.
的宏发 《食用菌》1998,20(2):20-21
平菇高邮462是笔者于1995年品比筛选出的优良菌株,菌丝抗霉菌能力强,生料栽培成功率很高.发菌快.出菇早,早秋播种至出菇只需18天.最大特点是出菇均衡,一般菇棚陆续有菇上市.菇盖里半圆形,肥厚片大整齐,一般盖径10~22cm,肉厚1.5~2.5cm,边缘光滑,柄长l~2cm,后劲足,采收5潮菇时菇体仍然肥壮.菇体韧性好,运输不易破碎.现将其生育条件及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5.基质所选择出来用于商品化食用菌生产的菌株应能在简单、便宜易得的基质上生长。这种基质不仅影响生产成本而且也影响到出菇所需的时间、产量和有毒物质的可能存在。能充分利用在工业发达地区丰富存在的基质的出菇培养基选择,是  相似文献   

5.
不同碳氮比栽培料对秀珍菇菌丝及子实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秀珍菇为试材,研究了31种不同碳氮比栽培料对秀珍菇菌丝和子实体产量及生物学效率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最适宜秀珍菇生长发育的最佳碳氮比的栽培料.结果表明:秀珍菇菌丝在31种碳氮比栽培料处理上均能生长,且都能形成子实体,但存在差异.在碳氮比为67:1~69:1的栽培料处理上菌丝生长最好,表现为菌丝生长速度快,且洁白浓密.在所设置的处理间,随碳氮比的增加,生物学效率呈增加趋势,当碳氮比达到69∶1时生物学效率达最高峰,此后随碳氮比的增加生物学效率逐渐下降.综合考虑营养生长和生物学效率二方面的因素,最适宜秀珍菇生长发育的碳氮比为68∶ 1~69∶1.  相似文献   

6.
不同出菇方式对平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坤朋  马瑞霞  蔡敏 《北方园艺》2010,(22):172-173
对平菇6种不同出菇方式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出菇方式对平菇的出菇时间、菇形、大小等均有较大的影响;覆土栽培会延迟出菇时间,且子实体商品性状差;不同方式间生物学效率存在较大差异。综合分析表明,菌墙式出菇及双向卧式出菇是平菇最理想的出菇方式。  相似文献   

7.
大球盖菇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又称皱环球盖菇、酒红大球盖菇,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种植菇种之一.该菇营养丰富,色泽鲜艳,味道鲜美,清香可口,提取物对小白鼠S-180及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均在70%以上.现将大球盖菇的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以“白灵菇2号”为试材,研究了4种不同出菇方式对白灵2潮出菇期和出菇率、子实体性状和产量及其商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出菇方式对2潮白灵菇出菇早晚、子实体出菇率、商品性能及产量等均有较大的影响.综合分析表明,脱袋地埋覆土和双排墙式覆土方式是较理想的2潮菇出菇方式.  相似文献   

9.
蟹味菇(Hypsizygus marmoreus)又名真姬菇、玉蕈、斑玉蕈.目前栽培的蟹味菇有浅灰色和纯白色两个品系,白色品系又称“白玉菇”、“玉龙菇”.蟹味菇形状美观,质地脆嫩,味道鲜美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蟹味菇的生产周期为110~120 d,其中菌丝生长和后熟期为85~95 d,出菇期为20~25 d,现将其袋料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食用菌场大规模的周年生产中,常采用化学药剂熏蒸等方法进行净化空间的消毒灭菌,如甲醛、菇保1号、利菇王、利菇保、烟雾消毒王等,以笔者的经验在这些产品中以菇保1号的消毒效果为佳,但却存在对人体眼睛、口、鼻等器官刺激过大的缺点,易引起流泪、咳嗽、流鼻水等人体不良反应,初次接触者尤其明显.消毒灭菌是否过关是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的关健,除了化学消毒法外还有环保的物理消毒方法,其中臭氧(O3)消毒就是一种安全、高效、快捷、经济的消毒方法.笔者就菇保1号与臭氧(O3)消毒在大型接种室和出菇房进行了空间消毒灭菌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1.
表一干香菇品种(露地栽培用) 司:种菌兴13E春出 (低从)出菇时期与出菇特征品种特征及栽培注意点 出菇期:1月下旬一4月底.寒潮过后.菇场的最高气温持续在8℃以上开始自然出菇,出菇主要集中在春季。菌兴101初冬春出(低中机) 出菇期:11一12月、2月中旬一4月中旬。初冬时菇木场的最低气很低于8℃后开始出菇,受到5℃以下低温刺激后出菇增多.春季菇木场的最高气温持续在10一13℃时出菇集中。菌兴241春秋生(中低温) 出菇期:10月下旬一招月上旬,2月上中旬一‘月中下旬。秋季菇木场的最低气温持续低于10℃后,放倒菇木即开始出菇。春季经低很刺激后,…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生产已成为农村经济主要来源之一,然而相继出现菇粮争地,林菇矛盾.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就林地栽培食用菌重要意义,林下栽培菇菌基本条件,林下菇菌生产方式与对应品种,林下栽培菇菌产品前景进行论述,为山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香菇干制品(俗称干菇)有花菇、冬菇、厚菇与薄菇之分,但由于目前烘干技术等跟不上,致使香菇干制品存在着色泽差、香味  相似文献   

14.
代料香菇菌棒暴发性出菇多发生在出菇的第一潮,指在生产管理中对菌棒采取催菇措施后,菌棒密集出菇,每个菌棒出菇50个以上,甚至超过100个,栽培者往往来不及采收处理,俗称"暴菇",暴菇会使菇农经济效益严重下降,打击菇农的种植积极性,造成种菇富民的社会效应日益下降.暴发性出菇一直是困扰香菇生产者的一大难题,本文介绍了暴发性出菇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种防控手段,供菇农参考.  相似文献   

15.
长根菇(Oudemansiella radicata)别名小奥德蘑、大毛草菌.长根菇属于中温型菌类,是北温带常见的一种土生的木腐菌.近几年来消费者对于长根菇的喜爱渐增,为此笔者进行了长根菇栽培试验,主要研究广西桂中地区长根菇的高产栽培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特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菇蚊、菇蝇是茶树菇栽培中的主要害虫.介绍了闽北茶树菇栽培过程中菇蚊、菇蝇的发生、危害规律及其物理防控措施,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滑菇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丝膜菌科,鳞伞属.又称光帽鳞伞,光滑锈伞,珍珠菇,滑子菇.滑菇外观艳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其中含有的滑菇多糖和核酸具有抑制肿瘤、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是营养保健的佳品,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市场需求日益增加.常规生产是每年2~3月份装袋,秋季出菇的生产模式;反季滑菇栽培既每年11~12月份装袋,来年3~7月份产品供应市场,黑龙江省具有反季滑菇生产的气候优势,发展反季滑菇栽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8.
室内栽培平菇、榆黄菇,一般是采用层架式和悬挂式出菇,靠向空间喷雾水来保湿.这两种方式均需备大量支架材料,且长期使用这些支架又是一大污染源.此处由于所占有的空间大,出菇菌袋高低、内外位置相差悬殊,造成温、湿度差很大,难以控制适合菇体生长所需的条件,往往导致上部菇体枯萎死亡,培养料过早失水,下部菇体发育迟缓,出现畸形菇.喷雾保湿技术性较强,不易被初栽者掌握.  相似文献   

19.
平菇韩915菌株,是2003年秋在陕西韩成花椒园枯死的花椒树树根上采集到的野生平菇,菇丛直径53.8cm,高约30.6cm,重9.8kg,菇盖重叠,最大单片菇盖直径18 cm,经组织分离驯化丽成.经过两年来的试验和大面积栽培表明,菌丝抗逆性强,发菌速度快,出菇早,菇形大,菇柄短,产量高.它的特点是出菇密度适中,食用时味道带有淡淡的花椒香味.  相似文献   

20.
大球盖菇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瑞壁 《食用菌》2021,(1):65-66
大球盖菇,别名酒红色球盖菇,商品名赤松茸,隶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球盖菇属,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主栽食用菌品种之一.每百克大球盖菇子实体中含粗蛋白29.1 g,并富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大球盖菇色泽艳丽,肉质细嫩,盖滑柄脆,清香可口,营养丰富,鲜菇很受欢迎.南方栽培大球盖菇多用中、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