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双孢蘑菇的保鲜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蘑菇保鲜技术是影响货架寿命和一品质量的关键问题,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和研究价伍。后熟过程是导致采后蘑菇变质的原因。质量的变化表现为菌盖褐化、开伞、微生物感染和组织消耗。这个问题可通过冷藏、气调、减压、化学、微孔薄膜、辐照、微波、电磁、电离等一系列保鲜方法得以缓解。蘑菇保鲜技术以其后熟过程一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为基础,尤其是生理生化变化工接影响对保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双孢蘑菇后熟与酪氨酸酶、蛋白酶的活性、呼吸作用、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有机酸及维生素等成分的变化有关,并会温湿度、氧化电势、O_2含量、膜渗透、激活剂和抑制剂的影响。蘑菇褐变由乾促褐变、非酶促褐变、微生物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枯萎由失术和组织消耗引起。目前开发了十几种蘑菇保鲜技术,其保鲜机理业已基本探明。 相似文献
3.
双孢蘑菇保鲜剂及贮运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双孢蘑菇为材料,研究其适宜的贮运温度、包装材料和保鲜剂种类。结果表明,0℃是双孢蘑菇贮藏的适宜温度,泡沫箱为双孢蘑菇适宜的贮运包装材料,3种强氧化性保鲜剂,对双孢蘑菇具有很好的保鲜效果,分别为二氧化氯(50 mg·L-1~200 mg·L-)1、次氯酸钠(20 mL·L-1~50 mL·L-)1和过氧化氢(3%~5%)。贮藏20 d,经二氧化氯、次氯酸钠和过氧化氢处理的双孢蘑菇,其褐变指数分别为0.269、0.4和0.469,分别较对照CK低73.1%、60%和53.1%,其开伞率分别为20%、35%和35%,分别较对照CK低80%、65%和65%。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复合液保鲜剂对双孢蘑菇保鲜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柠檬酸为护色剂,进行蘑菇保鲜研究。结果表明:经正交试验:氯化钠(NaCl)0.6%、柠檬酸(CA)1.0%、二氧化氯(ClO2)20mg/L、植酸(PA)0.04%最佳配比的复合保鲜剂常温下可明显延缓硬度下降,抑制呼吸强度,延缓可溶性固形物的降低,从而达到保鲜目的。 相似文献
10.
3种壳聚糖衍生物涂膜保鲜双孢蘑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为实验材料,分别采用以实验室自制壳聚糖季铵盐、羧甲基壳聚糖、N-取代羧甲基壳聚糖为成膜主剂,甘油、吐温20为成膜助剂配伍成高分子复合保鲜液对双孢蘑菇进行涂膜处理,分别测定贮藏过程中的开伞率、失水率、含水量、多酚氧化酶活力、褐变度、硬度、呼吸强度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N-取代羧甲基壳聚糖涂膜效果更优,能有效降低呼吸强度,保持硬度,降低失重率,抑制酶活,减少开伞现象的发生,且贮藏后期能更好地保持双孢蘑菇的白度,优势明显,体现很好的多糖涂膜特性. 相似文献
11.
双孢蘑菇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孢蘑菇人工栽培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菌株选育的方法也得到不断的发展。从自然采种、纯种培养、组织分离保种到多孢或单孢分离、选种,曾经为双孢蘑菇商业性栽培提供了许多重要的菌株,但改良菌株的进程缓慢。应用杂交技术有可能把不同类型菌株的各个优良性状结合于一个新菌株上,因此,杂交育种比组织分离、多孢分离和单孢分离等选种方法更有希望莸得既高产又优质的新菌株。由于双孢蘑菇的性特征是次级同宗配合,故大多数孢子是自体可育的异核体,不能用于杂交。从稀有 相似文献
12.
15.
双孢蘑菇的栽培,近十多年,在我国南方几个省市,如浙江、上海、福建、江西、湖南等都有大面积栽培。随着栽培方法及技术的改进,以及广大农村资源十分丰富,更主要的是为农村经济增长,农民增收提供了一条致富门路。因此,双孢蘑菇的栽培面积尚有大面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北方地区,冬季栽培双孢蘑菇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既保证出菇房的温度在7~22℃,又不能直接受太阳光的曝晒,以满足双孢蘑菇的正常生长.1995~1997年我们利用冬暖式塑料大棚在冬季栽培双孢蘑菇,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1 建菇棚 与北方普遍使用的冬暖式塑料大棚基本相同,只是在顶部和后墙留通气孔,孔距2m,顶孔和墙 相似文献
20.
中原地区是我国棉花的主产区,每年都有几十万吨棉籽壳。1994年以来,我们根据蘑菇是腐生菌这一特点,经过精心计算配方,把棉籽壳堆制发酵,腐熟后种植双孢蘑菇获得优质高产。在同一菇房相同条件下,无粪麦草合成料83kg/m2,最高产量1025kg/m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