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是全国茶叶主产省之一。建国四十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茶叶生产取得了很大成就。茶叶产量已达年8万吨,产值在3亿元左右,年创汇约5000万美元。但从全国来看,我省茶园面积和产量均已由建国后居全国第一而滑退下来。产量已次于浙江(1988年为12万吨),茶园面积少于浙江、  相似文献   

2.
广西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韦静峰 《中国茶叶》2006,28(3):9-10
广西是红茶、绿茶、青茶(乌龙茶)生产最适宜区之一,现有茶园面积60万亩(其中投产茶园48万亩),产量2.48万吨,比2004年同比增长4.5%和2.5%,面积产量均占全国第九位。广西“十一五”规划把茶叶产业列为重点产业。近年来,广西茶叶生产稳步发展,产品结构逐步优化,茶园无性系良种比例达到30%,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是全国重点产茶省之一,茶叶产量居全国第一位。全省茶园面积250万亩,占山地总面积1.7%。近几年来,全省茶叶产量直线上升。出现产量超历史,收购量超历史,出口贸易量超历史,换回平均外汇率超历史的新面貌。试问,浙江茶叶优质高产的条件是什么?浙江气候对茶叶影响如何?这些都是浙江茶叶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茶叶是我省一项大宗经济作物。全省现有茶园面积二百四十万亩,其中采摘面积一百二十万亩,一九七八年产茶一百一十万担,收购九十六万五千多担,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都超过了历史的最高水平。茶园面积占全国第一位,产量次于浙江。科学种茶水平有了提高,并涌现了一批高产稳产的先进典型。省茶科所三百八十一亩开采茶园,平均亩产三百五十一斤,其中三亩丰产园,二十年平均亩产四百零八斤八两,最高单产七百五十一斤;省洣江茶场三千八百亩开采园中,有九百八十三亩丰产茶园平均亩产四百八十二斤,其中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茶叶标准化工作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是我国产茶大省,茶叶品质优良,茶类齐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福建茶产业发展迅速,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不断增加,生产加工技术不断进步,管理水平日益提高。2008年,全省茶叶总产量24.52万t,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19.8%,居全国第1位;其中乌龙茶产量12.6万t,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85.7%;茶园面积260万亩,占全国茶园总面积的10.5%,居全国第2位;毛茶产值70亿元,居全国第2位;茶叶单产99kg/亩,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0.2%,居全国第1位;茶叶出口创汇6773万美元,居全国第3位。此外,福建在茶树良种选育与推广、对台茶叶交流与合作、茶叶品牌创建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茶叶生产已成为福建省茶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物质基础,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多元载体。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茶业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福建茶业生产稳步发展。解放初期的1949年,全省茶园面积仅27.7万亩,茶叶产量也只有0.3843万吨。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957年,茶园面积达53万亩,茶叶产量0.70万吨。1959~1961年连续三年遭自然灾害,1962年茶园面积降至46万亩,茶园产量下降至0.43万吨。1978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我省茶业生产生机勃勃,1979年全省茶叶产量突破2.2万吨大关,1989年全省茶叶总产又突破5.6万吨,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翻一番多。1992年全省茶园面积达187.83万亩,茶叶总产突破7.052万吨,比1991年增长7.99%,是1949年的18.35倍,是1979年的3.2倍。茶叶产量跃居全国第二位。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广大茶农的努力,我省茶叶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表现在:选育无性系茶树良种,审定国家级的茶树良种全国有52个,其中我省占14个,1993年推广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170.41万亩,占全国良种茶园面积的三分之二,占我省茶园面积的85.2%,繁育无性系良种苗木6亿株。机械化采茶茶园面积达60000亩、乌龙茶产量达31585吨,92年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83.54%。全省茉莉花产量约2万吨。茶类品种有红茶、绿茶、乌龙茶、白茶、茉莉花茶五大类。 1993年,我省新发展茶园12万多亩,累计茶园总面积约200万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茶树品种分布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苏省是我国绿茶主产区之一,近几年来茶园面积不断增加,每年茶叶产量稳定在1.2万t左右,茶叶总产值不断提高。2006年全省茶园面积42万亩,茶叶产值10.6亿元,开采茶园平均每亩产值3510元;开采茶园面积居全国第15位,茶叶产量居全国第14位,茶叶产值居全国第8位。茶业已成为江苏省丘陵山区和欠发达农村地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其经济效益稳中有升,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江苏农业16个主导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8.
正饱经岁月风雨考验又历史渊源悠久的贵州茶产业,在精准扶贫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切实加快了贵州建成全面小康进程,为打赢历史性的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一、茶产业发展概况贵州在实施精准扶贫中加快发展茶叶产业,预计2015年茶园面积达689万亩,占全国茶叶而积16%左右,茶园而积居全国第一位;投产茶园423.2万亩,占61.4%,茶叶产量  相似文献   

9.
条是一种天然饮料,其消费量仅次于水。茶叶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丰富的营养成分以及高含量的药理成分,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茶在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其发展前景广阔。我国南方山区,茶是农民致富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因此,在世纪之交,进一步振兴中国茶业,使之重创辉煌,有着重要的意义。五甘世纪中国茶业回顾建国后,我国茶叶产量、出口、茶园面积都有很大发展。使茶叶经营由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据1995~1997年度统计,茶园(采摘)总面积为世界第一位,占世界(采摘)茶园总面积的35%,茶叶产量为第二位,占世界茶叶总产量24…  相似文献   

10.
<正>福建自然条件优越,是茶叶生产最适宜区,全省除个别岛屿外几乎县县产茶。2008年,全省共有茶园面积260万亩,占全国茶园总面积的10.5%,居全国的第二位;茶叶产量24.52万t,占全国茶叶总产的19.2%,平均亩产99kg,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0.2%。茶叶产量、平均单产均居全国第一位;毛茶产值超70亿元,营销总额达170亿元,居全国第二位;出口茶叶2.5万t,创汇6773万美元,居全国第三位。全省涉茶人员超过300万人,占  相似文献   

11.
三明市辖12个县(市、区),是新兴的多茶类生产区,2006年全市茶园面积20.92万亩,产量1.93万吨,毛茶总产值约2.9亿元,分别比增4.7%、13.8%、14.9%。其中名优茶4800吨,产值1.65亿元,分别比增20%和8.6%,茶叶面积与产量居全省第五位。2005年大田县被列为全国茶叶优势百强县,尤溪县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县;2006年大田的高峰茶业有限公司和永安天宝岩茶叶有限公司被列为全省首批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在2007年界定的福建省乌龙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35个县中包括了我市的大田、尤溪、沙县、永安、明溪、宁化、清流等7县(市)。目前,全市千亩以上的产茶乡镇有70余个,  相似文献   

12.
河源是广东省的重要生态屏障,是广东省重要的生态发展区。近年来,河源坚定“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坚持走生态农业、特色农业、订单农业的现代农业道路,逐渐形成了优质粮、禽畜、蔬菜、茶叶、水果、水产等六大农业特色产业。其中,茶叶产业异军突起,从1999年(茶园面积5.6万亩,产量1778吨)到2008年(茶园面积8.5万亩,产量2969吨),面积和产量分别增加了52%和67%,充分显示了河源茶叶产业的强势复苏和“后发河源”的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13.
正芒市是云南德宏州主产茶区,茶树种植面积占德宏茶园总面积的42.9%,茶叶产量占全州茶叶总产量的57.8%,产量、面积在德宏州居首位,是云南省10个年产量在5000吨以上的产茶大县之一。据农业部统计,茶园面积位列全国茶叶50强基地县48位。2012年,全市茶园面积151815.6亩,产量达9500余吨,茶叶农业产值9536.9万元,工业产值1.5亿元。通过无公害茶园认证的面积94520亩。茶叶最高年产值占全市GDP总量的3.36%,占全市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湖北省茶叶产业快速发展,攀升至全国前列。据调查,全省现有63个县市生产茶叶,其中主要产茶县市有25个,涉茶人员300多万。2005年全省茶园面积207.6万亩,产量8.5万吨,茶叶农业产值16亿元,系列产值超过35亿元。面积和产量居全国产茶省市第4位,茶叶产值仅次于浙江、福建位居第3位。茶叶产业已成为湖北省山区农村特色鲜明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对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就业和农村社会稳定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省政府将茶业列入农业板块基地建设,不仅对促进湖北茶产业中部崛起作用巨大,而且对推动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5.
调整茶类品种结构是恢复和发展湖南茶叶生产的重要举措肖菊香(湖南省经济作物局长沙·410005)我省是全国产茶大省之一,1980年以前,茶园面积一直名列全国前茅,茶叶产量仅次于浙江,到1992年仍排在全国第2位。茶叶是繁荣我省农村经济、致富茶农的一大支...  相似文献   

16.
《茶叶》2006,32(1):I0002-I0002
嵊州市是“中国茶叶之乡”,茶叶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各县(市)之首。现有茶园面积16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面积4.5万亩,已发展无公害茶12.8万亩,有机茶认证1.6万亩,茶叶生产已基本实现无公害化。全市从事茶叶生产的农户8.2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35.7%,全市年产茶叶  相似文献   

17.
(一)建国三十七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茶区广大群众和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省茶叶产销取得很大成绩:一、茶园面积与茶叶产量大幅度上升1949年,浙江茶园面积仅30亩,1985年达到269万亩,面积扩大约8倍,茶叶产量由1949年的6600吨上升到1985年的92500吨,增长13倍。无论从面积或年产量来看,增长的幅度都是很大的。但据三十七年的资料(图1)分析可看出:  相似文献   

18.
浙江诸暨县茶叶发展很快,解放初有茶园15000亩,产量约10000担。1964年后茶叶直线上升,到1980年,茶园面积达到117500亩,产量96000担,30年中茶园面积每年平均增加19.94%,产量增加27.96%,特别是近三年中,虽然面积增加不多,但每年平均增产19000担。1982年产量135000担,商品茶达128478担,比1981年增收29440担,增长29.73%,这样的发展速度和比例,说明茶叶在诸暨县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然而这种优势是建立在茶叶供应紧缺的产销结构之上的,在这以前一直采取扩大茶园面积和提高单产为主的技术措施,也就  相似文献   

19.
一、福建茶叶产销概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省茶叶生产全面贯彻改革开放的方针,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根据统计表明,1993年末福建省茶园总面积为19611万亩,当年新植茶园14.50万亩,开采茶园面积为153.48万亩,茶叶总产量为7.699万吨,亩产为52公斤超过我省历史最高水平。其中:红毛茶产量为1793吨,绿毛茶产量为41905吨,乌龙茶产量为32024吨,其它茶类产量为1253吨。1993年全省名优茶产量为7500吨。从而使我省茶叶产量从全国第五位跃居第二位。1993年末全省茉莉花种植面积为615万亩,茉莉花产量为1.9]万吨,亩产为311公斤。…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六十年湖北茶产业发展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维超  宗庆波 《中国茶叶》2009,31(12):20-21
一、实现了由茶叶产业弱省向产业大省的转变 1949年,湖北全省茶园面积13万亩,茶叶产量1750t,分别仅占全国茶园总面积和茶叶总产量的5%和2%,远远落后于其他产茶省。新中国成立后,茶叶生产逐步得到重视,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通过提高收购价格,制订奖励办法,实施项目扶持、技术推广、名优茶开发、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