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稻田蜘蛛种群动态及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试验和田间系统调查,结果显示:稻田蜘蛛对食饵的捕食量随着食饵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成蛛捕食量大于若蛛;田间蜘蛛种群变化随着害虫密度增减而增减;合理用药、保护田埂杂草、田埂种豆是保护蜘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2年的定期定点调查表明,宁波地区稻田蜘蛛有15科34属60种,其中优势种有12种。蜘蛛是稻田主要捕食性天敌,对水稻害虫的为害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调查结果表明,移栽稻田蜘蛛在分蘖期缓慢增长,拔节到齐穗期迅速增长,齐穗期后呈稳定增长,直播稻田蜘蛛消长曲线与移栽稻田一致,仅迅速增长期比移栽稻田迟10~15d,稳定增长期迟5~10d,移栽稻田蜘蛛种群数量明显高于直播稻田。在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用药时,由于田间环境和各种蜘蛛的发育阶段不同,对水稻后期蜘蛛种群优势种比例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稻田动物群落及农田蜘蛛资源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重庆北培、万州、璧山、合川及永川5区、县、市的稻田动物及农田蜘蛛群落的结构组成及数量动态进行了田间系统调查与室内分析鉴定,发现稻田动物5纲17目101科198属269种,农田蜘蛛21科81属203种,其中稻田蜘蛛16科46属89种;稻田节肢动物2纲13目95科192属261种,其中昆虫11目78科145属171种;昆虫中天敌7目27科53属64种,害虫7目45科86属100种,其他类虫1目6科6属7种;稻田动物中天敌3纲9目46科102属156种,其中捕食性天敌3纲9目41科92属143种。稻田蜘蛛优势种主要是拟水狼蛛、食虫沟瘤蛛、草间小黑蛛、粽管巢蛛和八点球腹球。  相似文献   

5.
6.
调查结果表明:温岭市稻田蜘蛛的主要种类有8科29种,其中八斑球腹蛛(Coleosoma octomaculatumBsenberg et Strand)、拟水狼蛛(Pirata subpiraqticus Bsenberg et Strand)、食虫瘤胸蛛(Ummeliata insecticeps Bsenberget Strand)是主要种群优势。蜘蛛是稻田主要捕食性天敌,对水稻害虫的为害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
稻田蜘蛛捕食作用及其数学模拟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和田间自然条件下研究了稻田蜘蛛对稻纵卷叶螟和飞虱的捕食作用。模拟了几种蜘蛛和不同猎物间功能反应和干扰反应模型。单种蜘蛛对单种猎物的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而两种蜘蛛共同作用于一种猎物的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Ⅲ型(S型)。猎物不同、捕食者不同或容器不同,捕食功能反应亦不相同。本文尝试了田间自然条件下蜘蛛捕食功能反应和干扰反应模型的模拟方法,并与室内模拟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江苏稻田蜘蛛种群及优势种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结果表明,江苏稻田蜘蛛的主要种类有8科14种,其中草间小黑蛛、黑腹狼蛛、八斑球腹蛛是主要优势种群。镇扬丘陵稻区草间小黑蛛在比例稍低,四国肖蛸在镇扬丘陵稻区和里下河稻区较高。  相似文献   

9.
稻田蜘蛛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稻田蜘蛛控制害虫是生物防治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从 70年代开始 ,对稻田蜘蛛的保护与利用做了许多试验研究 [1]。 1 998年以来 ,我们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的资助下 ,对全国六大稻区的稻田蜘蛛进行了普查 ,并在六大稻区的主点进行了稻田蜘蛛的保护与利用试验 ,对稻田  相似文献   

10.
11.
张承德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064-7065
采用扣网和陷阱法采样,对山东省曲阜孔林蜘蛛进行调查。结果共采集到蜘蛛标本1562只,隶属于2亚目15科35属42种,其中山东省新记录种7种。  相似文献   

12.
昆虫基因组DNA的提取是对昆虫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研究的关键,提取的DNA的纯度、浓度及结构的完整性是进行基因工程各项研究所必需的条件。比较了酚抽提法和盐析法提取的蜘蛛基因组DNA。盐析法简便、快速,对设备和试剂要求都不高,且提取出的蜘蛛基因组DNA完整性和纯度都可满足实验的要求。盐析法不仅适用蜘蛛类,对其他节肢动物基因组DNA提取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间作牧草枣园蜘蛛群落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间作3种不同牧草枣园的蜘蛛群落特征进行研究,掌握蜘蛛在3种不同生态环境中的组成和优势种以及蜘蛛的个体数、物种数、多样性和均匀度的时序变化,为枣园害虫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蒋倩倩  李慧玲  刘莉莉  高宁  程玉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4,(19):6166+6169-6166,6169
[目的]研究重组敬钊毒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与纯化.[方法]通过设计、构建Jztx-Ⅲ/pPIC9k表达载体,经电转化、甲醇诱导后使敬钊毒素在毕赤酵母GS115中进行表达,并利用C-端6×His标签进行分离纯化.[结果]Jztx-Ⅲ可以在毕赤酵母GS115中高效表达,经亲和层析纯化后其产量可达到95 mg/L.[结论]该试验结果解决了敬钊毒素资源有限产量较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滨海稻区节肢类捕食性天敌的种类,掌握优势种类种群消长规律,通过扫网法与吸虫器法采集样本,获得了滨海稻区主要的节肢类捕食性天敌共计15种,包括9种蜘蛛和6种昆虫,其中蜘蛛资源占天敌总量的90%左右,是优秀的捕食者;蜘蛛种群全年共有2个发生高峰期,8月中旬发生量最大.  相似文献   

16.
陈小飞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7):2631-2632
[目的]开发与利用葡萄斑叶蝉的捕食性天敌。[方法]2007年对新疆葡萄斑叶蝉的捕食性天敌进行详细调查和研究,室内试验测定天敌的捕食量。[结果]新疆葡萄园中的捕食性天敌以蜘蛛为主,草蛉的数量很少。蜘蛛的主要类群是球腹蛛科(八斑球腹蛛)、蟹蛛科、圆蛛科、狼蛛科(丁纹豹蛛)。个体较大的天敌种类的捕食量大,狼蛛科和蟹蛛科蜘蛛的平均捕食量达5~7头/d。除少数结网型蜘蛛捕食少量的葡萄斑叶蝉成虫外,大部分蜘蛛主要取食葡萄斑叶蝉若虫。草蛉对葡萄斑叶蝉的捕杀作用不明显。[结论]蜘蛛是葡萄园中主要的捕食性天敌。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茶园生态防治做基础性调查。[方法]采用形态对比法,对海南省儋州热作两院地区茶园蜘蛛种类进行调查。[结果]经初步鉴定,明确有蜘蛛共42种,分别属于12科30属,其中5种鉴定到属,另有4种只鉴定到科,未列入其中。[结论]该次调查仅做种类鉴定,但鉴于蜘蛛在生态防治上的重要性,有必要做进一步的调查。  相似文献   

18.
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国166种平腹蛛科蜘蛛的地理分布进行初步探讨,分析比较了中国7个动物地理区中的15个亚区组分相似性。结果表明华北区的划分基本符合中国平腹蛛科蜘蛛的分布特点,而其他区则有不同亚区间的重组。东北区的大兴安岭亚区与蒙新区的东部草原亚区、西部荒漠亚区,蒙新区的天山山地亚区与青藏区的羌塘高原亚区、西南区的西南山地亚区,华中区的东部丘陵平原亚区、西部山地高原亚区与华南区的闽广沿海亚区、滇南山地亚区分别聚合;东北区的其他2个亚区则自成一个区;青藏区的青海藏南亚区独立成一支。  相似文献   

19.
螨危悬浮剂防治脐橙红蜘蛛的药效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不同剂量浓度的螨危悬浮剂对防治脐橙红蜘蛛效果进行研究,目的是解决红蜘蛛危害广西富川脐橙的难题.通过试验设计分小区对比实验和示范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用24%螨危悬浮剂5000倍液防治脐橙红蜘蛛效果非常好.尤其在药后15d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效达99.30%;药后30d的防效仍有94.52%,药效长达30d以上.比对比试验药效长10-15d.螨危极耐雨水冲刷,对脐橙的嫩梢、幼果安全,无环境污染、低毒高效,在无公害脐橙生产中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棉田蜘蛛优势种及其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Berger-Parker (1974 )优势度指数 (d) ,分析得出了不同时期棉田蜘蛛的优势种类 ,并对其季节变动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棉田蜘蛛的优势种为星豹蛛、草间小黑蛛、温室球腹蛛、三突花蛛、芦苇卷叶蛛。农药的施用对这些优势种蜘蛛的种群动态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