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辽西北地区土壤水分跨季调控进行研究,为作物生产提供研究基础。[方法]以玉米为研究对象,对土壤深松与覆膜进行不同处理研究,进行田间土壤水分跨季调控试验。[结果]秋覆膜和春覆膜对照处理表明,秋覆膜解决春旱不能适时播种的难题。[结论]土壤水分的跨季调控技术为玉米高产稳产创造了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2.
湘北早晚稻双季直播品种搭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稻双季撒播栽培是一种深受农民喜爱的轻简栽培新技术。通过早晚稻双季撒播品种搭配技术研究,初步摸索出了洞庭湖区双季撒播的品种搭配规律。3年栽培实践证明,只要品种搭配科学合理,在正常的栽培技术水平下,水稻双季撒播也可获得一般双季稻的产量水平,同时达到节本增收的效果,值得进一步试验示范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彭云承  王旭 《玉米科学》1998,6(Z1):45-48
新疆气候条件复杂,光热资源分布很不均匀,自解放以来,在光热资源不太充足的地区种植的玉米中熟种主要有双交42,由于种植年代长(30多年之久),品种严重退化,使得适合种植中熟种的地区无替换品种。伊犁地区农科所著名育种专家陈茵同志育成的伊单8号、伊单7号解决了上述难题,彻底地更换了在伊犁地区种植30多年之久的双交42,保持了该区玉米持续增长的势头。近几年北疆各地连年从我区调运伊单8号、伊单7号,外调杂交种连年增加。为了更好地发挥伊单8号、伊单7号的增产优势及各地的光热资源优势,本文结合北疆片区的气候特点及伊单8号所需光热条件对其适作区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选取早熟品种郑单1002和中迟熟品种蠡玉6号,开展春夏秋三季玉米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生育期天数表现为秋季春季夏季,灌浆期天数表现为秋季春季夏季,籽粒脱水速率表现为春季=夏季秋季,百粒重和容重表现为秋季春季夏季,产量表现为春季秋季夏季。春夏两季玉米灌浆期(7~8月)受到高温胁迫严重,其中夏玉米受高温胁迫程度远高于春玉米。秋玉米灌浆期(10~11月)主要受低温胁迫影响。早熟品种在春秋两季应对温度胁迫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适当提早播种有利于春夏秋三季玉米产量形成。本区域春秋两季适宜的玉米播种时间分别为3月10日左右和7月15日左右,可合理避开灌浆期温度胁迫,且有利于籽粒脱水。  相似文献   

5.
惠民县是理想的棉麦产区,但由于热量的限制,一年只能种一季棉花或一季小麦和一季玉米,不能实现正常的麦棉两熟。为了充分发挥黄河水利资源优势,挖掘光热资源潜力,于1982年进行了棉麦套种一膜两用试验,迄今已经4年了。实践证明,棉麦套种采用一膜两用后,不仅实现了麦棉两熟,而且经济效益高。据统计,1983~1985年,小  相似文献   

6.
杂交中稻再生技术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针对川东南低海拔一季中稻区光热土地资源未能充分利用的现状,研究和推广了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技术,1986~1989年收获再生稻1459.18万亩,平均亩产96.8公斤,共计生产稻谷14.12亿公斤。在适宜地区利用现有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是进一步发挥水稻杂种优势,增产稻谷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秋马铃薯配套增产技术的应用推广徐玉清(四川省万县市农业局农技站634000)万县市人多耕地少,尤其是低坝区人口与耕地,耕地与粮食、蔬菜的矛盾比较突出.开发利用我市夏秋季十分丰富的光热水资源,增种一季晚秋粮食作物,提高耕地复种指数,以提高耕地年生产力,...  相似文献   

8.
在闽北单双混作区,利用光热条件种双季稻不足一季有余的耕地发展再生稻生产,是大幅度提高耕地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措施。头季稻与再生稻密切相关,是再生稻的基础,要取得再生稻高产,必须走好三步:一是种好头季稻,取得头季稻高产,二是获得高质量的稻桩,三是管好再生季。  相似文献   

9.
双季稻是湘潭地区稻田传统种植模式。为探索该地区稻田适宜粮食作物替代种植模式,在湘潭县易俗河镇比较了3种粮食作物种植制度(双季稻、早稻—秋玉米、春玉米—晚稻)的生产效益。结果表明:双季稻模式纯收入最高(16 347.7元/hm~2),其次是早稻—秋玉米(15 332.1元/hm~2),春玉米—晚稻模式总效益最低(14 260.8元/hm~2)。与双季稻模式相比,早稻—秋玉米模式经济效益下降不显著(降幅6.2%),人工投入少,且有水旱轮作的潜在优势,初步认为湘潭地区以早稻—秋玉米替代双季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周吉忠 《中国马铃薯》2005,19(2):104-105
马铃薯、玉米是浙西南山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过去当地农民种植马铃薯、玉米等作物均很少抓套种和复种.因此土地和光热资源利用率不高,农田种植收益也较差.近年来,为了优化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努力增加山区农民的经济收入,我们积极开展了"马铃薯套种春玉米再复种秋黄瓜"三熟种植模式的试验和示范.多年实践表明:采用"马铃薯、鲜食玉米、秋黄瓜"三熟种植方式,既能充分利用山区的光温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又可充分利用马铃薯根系分布较浅,玉米根系分布较深,分别吸收不同土层养分的优势,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土地的产出率,促使三熟作物增产增收,显著提高农田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1.
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配的两系杂交稻组合培两优特青(培矮64S/特青),近几年在江西省制种和大田种植的面积在不断扩大。由于目前该组合大多是夏季制种,只能种植一季,复种指数低,浪费了大量的光热资源,加大了制种成本,不利于该组合的推广。为此,我县199...  相似文献   

12.
连作双季玉米生育特征及其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魁  郑建初 《玉米科学》1999,7(4):044-046
本文针对江苏双季玉米种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选用优良品种苏玉9号,适期播种,管理得当,沿江及其以南地区可以连作,并获得高产,同时省工较多,利于推广。通过对连作双季玉米生育特性的研究,提出了初步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秋玉米生物学特性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多年对秋玉米的生物学特性、安全播期、关键栽培技术的观察研究,明确了沿江高沙土地区秋玉米安全成熟的适宜播期在7月15日之前,分析了秋玉米高产的限制因素并总结了秋玉米高产稳产的几项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野宏巍 《杂粮作物》2002,22(1):23-27
根据陇东地区光热水土资源潜力、栽培条件、玉米科研及生产现状,详细分析了该区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该区玉米生产的思路、对策和措施,使玉米生产健康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赣中地区以丘陵山地为主,红壤面积较大,每年的伏秋期间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温干旱,受灌溉条件的限制,部分丘陵旱地甚至早稻田有时也会出现闲置。本文以江西省赣中地区的吉安市秋玉米种植为研究对象,对该市秋玉米生产期间的气候条件进行了多年的观测分析,并根据生产实践,总结出了秋玉米高产稳产栽培技术,认为在赣中地区发展秋玉米生产是大有可为的。  相似文献   

16.
同一早熟温敏型两用核不育水稻春秋两季连繁能提高农户收入,一年三季繁殖能加快核心种子或原种数量的扩繁与推广应用,简述了春、秋、冬三季繁殖技术的要点。  相似文献   

17.
古田县现有水稻田面积约3万hm2,其中海拔在300~500m的稻田约1.8万hm2,象这样单季稻区年平均气温18.4℃,总积温6752.2℃,≥10℃积温5788.8℃,年降水量1691.6mm,是典型的种双季稻热量不足,种单季稻热量有余的地区,且套种的玉米雄穗抽丝亦可避开10月下旬16℃以下寒流的影响.为此从1997年开始在吉巷乡兰溪村试验,1998年在凤都镇桃溪村种植5.3hm2示范片,经验收头季水稻平均产量555.2kg/667m2,二季玉米平均产量904.8 kg/667m2,比中稻增收637元,另还可利用冬闲田种绿肥或蔬菜,增加土壤肥力,这一技术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所以,这几年农民种植积极性较高,每年"水稻-玉米"间套种植面积在逐步扩大,现将主要配套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淮北地区麦收后焚烧秸秆的不良习惯有碍环境质量,育秧、耕整和栽插不利省工、节本、节能,小麦后水直播水稻存在品种、季节和气候对结实、产量形成的风险。因此,有必要研究探讨麦稻双季套播技术,形成小麦、水稻双季套播全免耕栽培配套技术。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区域环境,有效培肥地力和改良土壤,有效规避不良种植方式的产量风险,实现节约增收。小麦水稻双季套播技术是一项环保、节约、安全和可持续的农业新技术。  相似文献   

19.
梁显有 《杂粮作物》2004,24(3):131-132
玉米新品种安玉11号是针对秦巴山区海拔600~1 300 m中高山春季温度回升缓慢易冻苗,秋季气温下降快易"秋封",夏季雨热同季湿度大、光照不足的气候条件选育的,具有高产、稳产、抗倒、抗病、抗逆性强等特点.在该气候区春播生育期135 d左右,并适宜在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区域同类生态条件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尹幸芳 《作物研究》1999,13(4):32-33
结合衡阳的实际,初步提出了旱地立体种植的4 种适宜模式:玉米 大豆/春薯/秋高粱/秋绿豆、高粱 绿豆 夏薯/秋玉米、大豆 玉米/秋薯 秋玉米、春玉米 春大豆/秋玉米 秋大豆。并介绍了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