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研究主要粮食作物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现状,为控制化肥施用总量、优化施肥结构、科学肥料运筹、改进施肥方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设无肥区、无氮区、无磷区、无钾区、氮磷钾区5个处理区,收获后计产、化验玉米及茎叶的氮、磷、钾含量,计算出化肥的利用率。【结果】1)不同施肥处理能够提前玉米成熟期和收获期,对其他生育期无影响。2)不施肥和不施磷肥对玉米株高影响较大,不施肥和不施氮肥对玉米基本苗、成穗数影响较大。3)试验地块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为22.6%、12.9%和34.2%,在大田生产上应适量减施化肥,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4)缺素施肥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不施氮肥尤为明显,钾肥、磷肥次之,氮、磷、钾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肥﹥钾肥﹥磷肥。【结论】平衡施用氮、磷、钾肥对玉米增产效果极显著,但目前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均偏低,建议生产上配合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化肥施用量,防止土壤污染。  相似文献   

2.
对比分析了常规施肥和测土配方施肥水平下冬小麦氮、磷、钾肥料的利用率及增产效果。常规施肥各处理与全肥量处理相比,不施磷肥处理的冬小麦产量降幅为26.3%,不施氮肥的降幅为17.1%,不施钾肥处理的降幅为5.6%;配方施肥各处理与全肥量处理相比,不施磷肥处理的降幅为32.6%,不施氮肥的降幅为7.9%,不施钾肥的降幅为6.7%。  相似文献   

3.
节水灌溉稻田水肥调控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和肥是制约水稻生长的重要因素,合理的灌溉和施肥有利于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和减轻农田面源污染。根据田间试验资料,分析了不同灌溉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淹水灌溉相比,控制灌溉水稻节水45.9%,减产7.8%,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6.3%~79.8%,群体水平和产量水平下达到显著差异,氮肥利用率增加5.2%~38.4%。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实地氮肥管理和控释肥水稻施氮量减少59.8%和55.4%,减产2.4%和13.7%,氮肥利用率增加40.8%~70.8%,叶片水平和群体水平下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4.8%~22.8%。水肥综合调控表明,控制灌溉和实地氮肥管理可以作为节水、控污、高效的稻田水肥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摸清凤凰县主要耕作土壤的供肥性能、作物需肥规律、肥料增产效应和化肥利用率,优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标体系,不断提高推荐施肥方案和作物专用肥配方的科学性、适用性和有效性,推进全县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提高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缓控释氮肥调控对花生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缓控释氮肥不同比例施用,研究缓控释氮素调控对花生产量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等量施用条件下,加入缓控释氮素的施肥处理效果明显优于普通纯速效氮施肥处理。分析缓控释氮肥不同施用比例试验结果可知:45%缓控释氮+55%速效氮这一施用比例对花生产量、百公斤养分吸收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极显著,平均增产40 kg/667 m~2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5%以上。  相似文献   

6.
一、平衡施肥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与地位1-平衡施肥就是合理配置资源。我国国产化肥只满足农业用肥的85%左右,其中氮肥缺口15%,磷肥缺口25%,钾肥缺口95%。与此同时,有机与无机比例不协调,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比例不协调,导致肥料利用率很低。镇江市每年农田用纯氮约7300吨,若平均按损失率50%计算,则每年损失的纯氮就有3650吨,相当于损失尿素7934吨,折合人民币1600万元。因此,实施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优化化肥资源配置变得十分迫切。2-平衡施肥是建设生态农业的需要。研究表明,由于不…  相似文献   

7.
【目的】减轻内蒙古河套灌区由于过量施肥造成的农田面源污染、提高当地的肥料利用率。【方法】采用当地常规作物向日葵进行3414部分试验,设置氮肥(0、120、240、360 kg/hm~2)和磷肥(0、52.5、105、157.5 kg/hm~2)肥各4个水平,以当地施肥(N:275 kg/hm~2、P:145 kg/hm~2)为对照,共15个处理,分析了土壤含水率、硝态氮质量浓度以及向日葵各器官全氮量、全磷量,在此基础上进行氮磷配比平衡施肥初步研究。【结果】氮磷配施条件下,施肥量较小时表现为协同促进作用,而施肥过多则表现为拮抗作用;高氮(高磷)处理会造成氮(磷)肥的奢侈施入,中氮中磷(N:240 kg/hm~2;P:105 kg/hm~2)配施则能显著降低土壤氮素残留,提高作物对肥料的回收利用率、生理利用率。相比对照处理,中氮中磷配施籽粒增产9.5%,氮、磷肥利用率分别提高了2.9%、3.8%,氮、磷肥的生理利用率分别增加了8.3、40 g/kg。【结论】中氮中磷(N:240 kg/hm~2,P:105 kg/hm~2)配施方式可以作为当地向日葵的优化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8.
0 前言 水稻精确施肥技术是根据平衡施肥原理和群体质量栽培理论,依据土壤特性、作物需肥特性、氮肥当季利用率三大参数,应用斯坦福方程,求算所需氮肥的适宜用量,并根据群体质量栽培理论,提出基蘖肥和穗肥的合理运筹比例,应用临界法,求算生产优质高产水稻时磷钾硅肥的适宜施用量.  相似文献   

9.
水稻精确施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前言水稻精确施肥技术是根据平衡施肥原理和群体质量栽培理论,依据土壤特性、作物需肥特性、氮肥当季利用率三大参数,应用斯坦福方程,求算所需氮肥的适宜用量,并根据群体质量栽培理论,提出基蘖肥和穗肥的合理运筹比例,应用临界法,求算生产优质高产水稻时磷钾硅肥的适宜施用量。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施氮方式对向日葵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撒施肥料方式氮素易于挥发,肥料利用效率不高。【目的】提高河套灌区肥料利用效率。【方法】设置了不施肥(CK1)、仅撒施基肥(CK2)、撒施肥(SF)、穴施肥(XF)和沟施肥(GF)共5个田间试验处理,探索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在不同生育期的变化特征以及不同施肥方式对向日葵产量、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不同施氮方式下,土壤中硝态氮和铵态氮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撒施处理的硝态氮和铵态氮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而穴施和沟施处理下的硝态氮和铵态氮主要分布在0~40 cm土层。在施肥后20 d内,穴施和沟施处理下硝态氮和铵态氮量峰值早于撒施处理,其中穴施处理硝态氮和铵态氮量分别在施氮后第10 d和第5 d达到最大值(93.85 mg/kg和47.6 mg/kg);沟施处理硝态氮和铵态氮量均于施氮后第10天达到最大值(103.95 mg/kg和48.4mg/kg),而撒施处理硝态氮和铵态氮量则在第20 d和第10 d达到最大值(78.5 mg/kg和36.9 mg/kg)。穴施和沟施处理植株吸氮量、籽粒吸氮量、氮肥利用率和氮收获指数显著高于撒施处理,其中穴施处理氮收获指数较撒施处理高11.5%,比不施肥和仅施基肥氮收获指数高33.2%和27.2%。穴施处理向日葵产量和增产率明显高于撒施处理,同时,穴施处理和沟施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较高,与撒施处理差异显著。【结论】综合氮肥利用率、氮收获指数、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效率等指标,在河套地区采用穴施肥处理有利于提高向日葵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1.
沿江单季稻区控释掺混肥施用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寻沿江单季稻区高效环保的施氮方式,进行了不同用量控释掺混肥田间试验,分析单季稻-休闲种植制度下不施肥(CK)、常规施肥(NPK,225kg/hm2)、控释等氮(CRF1)、控释减氮15%(CRF2)和控释减氮25%(CRF3)5种施肥方式对水稻氮素吸收、氮肥利用率、土壤氨氧化菌和田面水氮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PK处理相比,CRF1、CRF2和CRF3处理均不会造成水稻减产,其中CRF2处理水稻产量、植株地上部吸氮量、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7.4%、10.7%、43.4%和27.2%;氨氧化古菌(Ammonia-oxidizing archaea, AOA)是稻田土壤氨氧化菌的优势菌(占73.5%~88.4%),CRF1、CRF2和CRF3处理分别较NPK处理使AOA的比例降低了13.6%、9.9%和6.0%(p<0.05),说明控释掺混肥可有效降低以AOA为主导的土壤氨氧化强度;与NPK处理相比,CRF2和CRF3处理可显著降低田面水总氮含量(降低比例分别为13.2%和24.9%)、可溶性总氮含量(10.6%和22.9%)和颗粒态氮含量(33.7%和40.6%)。总之,施用控释掺混肥可提高水稻产量、减弱土壤氨氧化强度、提高氮肥利用率和减少氮素流失风险,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其中以控释减氮15%(190kg/hm2)效果最好,宜在沿江单季稻区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给海城地区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在确定磷肥做底肥的前提下,就氮钾肥不同调控模式对玉米的影响效果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追施2次氮肥的玉米产量略高于追施1次氮肥的玉米产量,但从多重比较和产出投入比来看,优势不明显;钾肥做底肥时分期施用明显优于钾肥一次性施用;一次性肥料的养分配比如果合理,则肥料利用率高,增产效果较好,但易受土壤条件和气候制约,需因地制宜予以应用;氮肥和钾肥一起施用作为玉米秆肥较为可行;1/3氮肥、全部磷肥、1/2钾肥做底肥,后期追施2/3氮肥、1/2钾肥为最佳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水肥处理对马铃薯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田试验,以补水量X_1、氮肥量X_2、磷肥量X_3、钾肥量X_4为试验因素,选用4因素10水平的均匀设计,研究不同补水量以及氮、磷、钾配施对马铃薯肥料利用率的影响。通过偏最小二乘和逐步回归建立N、P、K肥利用效率与试验因素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过量施肥会导致肥料利用率降低,各因素对N、P、K肥料利用效率影响差异显著(P0.05);各因素对N肥利用率影响顺序为:X_4X_2X_1X_3,对P肥利用率影响顺序为:X_3X_1,均大于X_2和X_4,对K肥利用率的影响顺序为:X_4X_3X_2X_1。在实验条件下,推荐补水施肥方案为:补水量为1 058.5m~3/hm~2,N、P_2O_5、K_2O分别为241.05、380.6、93.5kg/hm~2。  相似文献   

14.
施肥策略对新疆棉花产量、品质与水氮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2种施肥方式(F_1氮磷钾肥全部滴施;F_2氮肥滴施,磷钾肥基施)、4个施氮水平(150,225,300,375 kg/hm~2)对膜下滴灌棉花产量、品质和水氮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施肥方式下,低氮用量150 kg/hm~2时棉花蕾铃脱落率显著增加,单株有效铃数和单铃质量减小,棉花水氮利用率低,产量降低.4种氮肥水平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棉花蕾铃脱落率呈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产量和水氮利用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施肥方式F_2下棉花平均蕾铃脱落率较F_1施肥方式减少3.35%,棉花平均产量增加4.06%,水氮利用率分别增加12.58%和3.01%.施氮量显著影响棉纤维整齐度指数、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施氮量为300kg/hm~2时均达到最高.施肥方式F_2下300 kg/hm~2时,棉花蕾铃脱落率低,单株有效铃数、单铃质量和衣分率高,产量最高达到6 992.33 kg/hm~2,水氮利用率分别为1.45 kg/m~3和45.90%,棉纤维成熟度好,强度大.  相似文献   

15.
炭—肥互作对芥菜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行了生物质炭-化肥互作试验,探究炭-肥互作对红壤养分、芥菜产量、肥料利用率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设置空白对照组CK(不加炭,不施肥)、加炭组(施加5%的稻壳炭),按照化肥投入量的递减率为0、15%、30%、45%,依次标记为RFC0、RFC1、RFC2、RFC3,对应的不加炭处理依次记为RF0、RF1、RF2、RF3。结果表明,添加5%的稻壳炭、化肥施用量为常规施肥量的55%(RFC3)时,氮肥表观利用率最高,炭-肥互作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平均提高161.42%,而加炭处理(RFC0、RFC1、RFC2、RFC3)的芥菜产量分别比对应的不加炭处理平均提高79.28%。炭-肥互作组的红壤有机质含量比单施化肥组平均高出241.42%;RFC3处理的红壤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均高于RF0处理,说明炭可以增加土壤养分,当施肥量为常规施肥量的55%时,生物质炭与化肥互作,保持了土壤的有效养分。另外,炭-肥互作的种植模式也促进了芥菜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和贮藏。在本试验条件下,降低肥料投入时,生物质炭发挥其对红壤的综合改良效应及其对养分的吸收和固持作用,从而表现出显著的增产效应;炭-肥互作模式可以在低肥料投入时通过提高肥料表观利用率、氮肥利用率来保证作物的养分供给,保持土壤的肥力,使作物增产。  相似文献   

16.
通过"3414"田间试验研究,获得在前郭砂壤土耕地土壤花生最佳施肥量施肥模型;最佳施肥量:N肥=75kg/hm2,P肥=135kg/hm2,K肥=120kg/hm2。花生产量为:y=3573kg/hm2,施肥比例N:P:K=1:1.8:1.6;结果表明,氮、磷、钾在一定施肥水平下对花生具有不同增产作用,氮肥对花生产量起决定性作用,钾肥仅次于氮肥、磷肥最小,对花生产量影响不大,施磷对花生增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滴灌精准施肥装置棉田施氮配肥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SPAD营养诊断氮素施肥模型基础上,确定滴灌棉花不同生育期的最佳施氮量;结合单次灌溉时间、轮灌区面积的相关研究,确定不同规格配肥盘的配肥时间。通过对比配肥盘单位时间配肥量与施肥量之间的关系,确定滴灌精准施肥装置的施氮配肥能力。结果表明:滴灌棉田单位时间施肥量只与单井出水量Q和特定棉花生育时期的施氮量Nd有关。该装置100、200、300 g 3个规格配肥盘无论在任何单井出水量情况下,都无法满足棉花全生育期追施氮肥的需要,400 g与500 g规格的配肥盘也只能满足特定单井出水量条件下的棉花追氮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对装置的优化与改进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15N示踪分析节水灌溉下水稻对不同时期氮肥的吸收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节水灌溉下水稻对肥料氮素吸收利用情况,利用~(15)N示踪技术分别标记施用的基氮肥、蘖氮肥、穗氮肥,将传统淹水灌溉作为对照,研究了稻作控制灌溉模式下成熟期水稻基肥、蘖肥、穗肥氮素的积累量及各时期肥料氮素在水稻地上部各器官的分布情况,并对比研究了两种灌溉方式不同施氮水平下的各期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稻作控制灌溉模式较传统淹水灌溉显著提高了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氮素总积累量及产量,起到了"节水、高产"的作用;不同施氮量下水稻氮素总积累量中肥料氮素的占比约为16.49%~22.23%,不同灌溉方式之间差异并不显著;不同施氮水平控制灌溉处理水稻的肥料氮素总利用率为31.82%~36.29%、基肥氮素利用率为10.91%~15.36%、蘖肥氮素利用率为34.84%~36.90%、穗肥氮素利用率为55.78%~63.85%,稻作控制灌溉模式下除水稻对基肥氮素的利用率较低外,肥料氮素总利用率、蘖肥和穗肥氮素利用率均优于传统淹水灌溉,肥料氮素得到了高效利用,降低了肥料氮素残留引起环境污染的风险,相关性分析表明:肥料氮素的总利用率与蘖肥和穗肥氮素利用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提高稻作控制灌溉条件下肥料氮素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十五”期间 ,江苏省土肥工作将实施四大工程 ,并建立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平衡施肥示范基地 ,使基地土壤和农产品中的重金属、有害微生物含量、蔬菜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一是调肥增效工作。通过调优肥料结构 ,调精肥料品种 ,调高肥料利用率 ,调少施肥用工 ,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提高生态效益 ,降低农本。“十五”期间 ,全省化学氮、磷、钾结构比例由 1∶0 2 5∶0 2调至1∶0 4∶0 3,专用配方肥料占复混肥的比重由 2 0 %调高到 50 %以上 ,有机与无机肥比例由 2∶8调到 3 5∶6 5,氮肥利用率由 30 %提高到 35%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为风沙土地区精准、高效地实施玉米膜下滴灌施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玉米为供试作物,进行田间试验.在推荐施氮量300 kg/hm2下,设置5个不同时期氮肥配比,分别为常规施肥(F1:基肥、拔节肥质量比为1:2),兼顾拔节和粒肥(F2:基肥、拔节肥、粒肥质量比为1:1:1),均匀施肥(F3:基肥、苗期肥、拔节肥、穗肥、粒肥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