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脂肪家畜     
《新农业》2006,(5):32-32
英国一家研究所发明了一种新技术,可培育出无脂肪的家畜。他们制成了一种能破坏家畜体内脂肪的抗体血清。该血清是多种抗体的混合物,每种抗体会将特定的抗原附着于脂肪细胞上,并破坏相应的脂肪。研究人员利用绵羊试验发现,抗体血清除了能破坏脂肪外,还有助于蛋白质的合成。从理  相似文献   

2.
前言家畜品种分布区的气候因素与家畜特性、特征间相关性的研究,属家畜生态学范畴。长期生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环境里的家畜品种,在品种形成的过程中不能不受环境条件的强烈影响。这些影响的作用,会通过该品种家畜的体质、体型、生理指标和生产特性等方面表现出来。因此生存在不同环境里的家畜,当有其适应于不同环境的一系列特征和特性。家畜品种的特征和特性与其所处环境因素相关性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家畜品种区划和引  相似文献   

3.
饲用油脂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饲料中脂肪进入成年反刍家畜瘤胃后,在微生物作用下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不饱和脂肪酸在微生物作用下可加氢饱和而后被机体吸收,而且部分氢化的饱和脂肪酸发生异构变化。中性脂、肪、磷脂类和甘油都变成了挥发性脂肪酸。 反刍动物对饱和脂肪酸的吸收率较好,这一点与非反刍动物不同。饲料中没被水解及微生物合成的脂肪消化、代谢方式与非反刍动物相同。由于瘤胃微生物的氢化作用可使不饱和脂肪酸加氢饱和,因而反刍动物体脂肪不受饲料脂肪性质的影响。 奶牛在泌乳期,与产奶量的上升相比,采食量的增加相对减少,尤其是泌乳早期,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探究杂合型伴性矮小基因对鸡脂肪沉积的影响,了解其脂肪沉积动态变化的规律,为优质肉鸡和地方鸡种生产性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正常体型的固始公鸡和广西瑶鸡公鸡(ZDWZDW)分别与正常型母鸡(ZDWW)和矮小型母鸡(ZdwW)交配,将杂交后代在同一条件饲养。分别于60日龄、90日龄、120日龄从每个杂交后代中各选取鸡只100只(公母各半),进行体尺指标的测定;分别于60日龄和90日龄从固始鸡的杂交群体中各选取鸡只10只(公母各半),进行体脂含量动态变化的研究;另于120日龄从固始和广西瑶鸡的杂交后代群体中各选鸡只10只(公母各半),进行体脂含量的测定;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试血清生化指标;采用索氏抽提法测定胸肌、腿肌中肌内脂肪(IMF)的含量;通过制作石蜡切片,在显微镜下测定肌纤维直径和肌纤维密度。【结果】杂交后代个体体型均为正常型,固始鸡母本正常型群体的公、母鸡随日龄呈现了不同的脂肪沉积特性。母鸡的体脂指标包括腹脂重、腹脂率、皮下脂肪厚和肌间脂肪宽前期均保持在低水平,在120日龄得到显著提高,而公鸡的体脂水平一直维持在低水平;固始鸡母本矮小型群体公、母鸡随日龄表现了相似的脂肪沉积动态变化特性,120日龄公、母鸡的体脂沉积水平均显著高于60日龄/90日龄;母本矮小型群体公鸡(dw杂合子)表现了完全不同于母本正常型群体公鸡(DW纯合子)体脂变化的特性,其90日龄和120日龄的腹脂重、腹脂率、皮下脂肪厚和肌间脂肪宽均显著高于母本正常型群体公鸡。进一步整合120日龄固始鸡杂交群体和广西瑶鸡杂交群体的体脂数据发现,群体因素对腹脂重、肌间脂肪宽、皮下脂肪厚和胸肌肌内脂肪含量的效应均达到显著水平,特别是母本矮小型公鸡(dw杂合子)的腹脂重、腹脂率、肌间脂肪宽、皮下脂肪厚和胸肌肌内脂肪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母本正常型公鸡(DW纯合子,P<0.01)。母本矮小型与母本正常型群体间在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上均无显著差异。母本正常型和母本矮小型后代的肌纤维特性包括肌纤维密度、肌纤维面积、肌纤维直径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杂合伴性矮小型基因改变了公鸡的脂肪沉积特性,显著提高了公鸡的腹部脂肪、皮下脂肪和肌间脂肪的沉积;改善了胸肌的肌内脂肪含量;而对血脂指标无显著影响;对肌纤维特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大豆脂肪氧化酶缺失种质多样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改进的IEF电泳方法,对中国26个省、市(区)的895份大豆资源进行脂肪氧化酶缺失类型鉴定;对IEF电泳图谱进行激光扫描分析,比较品种间各条同工酶带活性差异;研究脂肪氧化酶的缺失与籽粒颜色、百粒重、播种期类型及生育期的关系;通过生物体系超弱发光动力学分析,研究种子发芽前后脂肪氧化酶缺失体活性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中国大豆资源中发现了4种脂肪氧化酶缺失体类型,鉴定出43份缺失突变体,占鉴定总数的4.80%;脂肪氧化酶的缺失与籽粒颜色和播种期类型有关,其中褐色、黑色大豆缺失频率较高;萌动种子发芽前,正常大豆的超弱发光强度明显高于脂肪氧化酶缺失体的发光强度,探索用超弱发光强度鉴别脂肪氧化酶缺失体的可能性。此外,还研究制定了一套快速、简便的大豆脂肪氧化酶鉴定技术,为种质创新研究及开发食品资源提供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Q热是一种遍及全球的古典寄生虫病,由立克次氏体-伯纳特氏立克次氏体引起,人通过呼吸吸入传染性微粒而被传染.一般自然宿住包括羊、牛、山羊和啮动物.通过尿、乳及生殖道排泄立克次氏体.苏丹南部许多家畜被壁虱侵袭,而当地居民又同这些动物紧密接触,于是对人感染立克次氏体的研究得到重视.Sixl等(1984)发现人平均Q热抗体检出率为39%,这个报道叙述了家畜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科技》2004,(12):43-43
英国一家研究所发明了一种新技术,可培育出无脂肪家畜。他们制成了一种能破坏体内脂肪的抗体血清。该血清是多种抗体的混合物,每种抗体会将特定的抗原附着于脂肪细胞上,并破坏  相似文献   

8.
鸡体脂肪及其控制的研究进展李辉(新疆农业大学,乌鲁木齐,830052)鸡机体中的脂肪对维持生命、生长和生产是不可缺少的。但是,体内沉积脂肪过多会造成饲料极大的无形浪费。饲料消耗的回归研究表明,在正常的营养和环境条件下,代谢体重、体增重和总蛋重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大豆种子脂肪氧化酶的缺失对其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探明大豆种子脂肪氧化酶的缺失是否会对大豆的农艺性状造成影响,对从中国南方10省(市)征集的174份大豆种质资源中筛选出的种子脂肪氧化酶缺失体与非缺失体材料和从国外引种的缺失体近等位基因系农艺性状间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种子脂肪氧化酶的缺失对开花期、生育期、株高、节数、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百粒重、害虫危害种子程度、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等主要农艺性状都没有明显影响,对大豆资源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豆种子脂肪氧化酶的缺失频率与生态类型无关,与籽粒颜色、形状和脐色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盛夏来临,天气炎热,家畜由于长时间日晒或环境闷热引起畜体内热量蓄积。导致家畜神经机能障碍而发生中暑,如不及时抢救会很快死亡。家畜中暑可分为日射病和热射病。日射病主要是由于烈日曝晒、家畜头部温度升高造成的;热射病主要是由于环境闷热,畜体热量不易散发而引起的。家畜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江海型猪种是处于华北型和华中型的交错地带,由华北型和华中型二猪种杂交而成,故曾又称华北、华中过渡型。姜曲海猪主要分布在长江北岸沿江高沙土地区,二花脸猪是太湖猪的一个类群,产于太湖流域的沿江沿海地带,均属此型。此型猪以繁殖力高而著称,且具有经济成熟较早和脂肪较多的特点。肉用家畜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它的体躯各组成部分的比例,以及其各组织和各器官的相互构成关系。因此,对不同品种猪胴体的骨骼、皮肤、肌肉、脂肪各组织和各内脏器官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克隆牛、猪和羊的研究现状、克隆动物的生长与繁殖等生物学特性以及克隆动物的再克隆等最新研究进展,为克隆家畜的产业化发展和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染色体涂染技术与动物分子细胞遗传学的建立和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染色体涂染 ( Chrom som e painting) 是一项在分子细胞遗传学水平上检测染色体重组和畸变的新技术, 包括染色体涂染 D N A 探针制备和荧光标记原位杂交两部分。制备染色体涂染 D N A 探针可通过流式细胞分类法, 克隆基因库或体细胞杂交株, 以及染色体显微切割和 P C R 扩增等途径, 现侧重综述近几年国际上用染色体显微切割和 P C R 扩增的方法制备探针进行家畜染色体涂染的实验技术和主要成果。研究结果表明,用该技术进行家畜染色体涂染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分辨力, 可用来检测家畜染色体畸变、性别鉴定、显微克隆等, 提高了对家畜染色体 D N A 研究和分析的能力, 从而促进了动物分子细胞遗传学这一新的边缘学科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国外积极开发微型家畜廖少云微型家畜的确切含义包括两个方面:①猪、牛、羊等家畜的矮化、小型化或微型化的品种;②体尺本来微小的兔子、鸡、鸭,甚至食用蛏、蜜蜂等小动物。一、国外积极开发微型家畜的原因微型家畜具有许多优点和可开发价值,对于规模较小的农户,饲养...  相似文献   

15.
研究以不同体质量的草鱼、鲤鱼、鲢和鳙为对象,测定了化学组成和能量密度,发现鲢和鳙的脂肪百分比极低,扩展了鱼类的脂肪百分比的下限.随体质量增加,草鱼的脂肪百分比增高,鲤鱼和鲢的脂肪百分比无明显变化,而鳙的脂肪百分比降低,表明脂肪百分比随生长的变化规律存在种间差异.这4种鱼水分百分比与能量密度关系的r2均较高(0.755~0.905),而与脂肪百分比关系的r2仅在草鱼中较高(0.857),与蛋白质百分比关系的r2仅在鳙中较高(0.870),提示采用水分百分比预测脂肪百分比和蛋白质百分比仅在一些鱼类中有较高的可靠性.体质量与化学组成各参数的相关性均较低(r2≤0.350),表明采用体质量预测化学组成和能量密度比采用水分预测的可靠性更低.  相似文献   

16.
生命在于运动,这对人和家畜同样重要.家畜适当的运动,合理的使役,是保证其身强力壮、精力旺盛的重要条件之一.长期休闲、安逸,可导致畜体各部分功能减退,引起虚性疾病,称为"逸伤症".此症多发于种用家畜和役用家畜.  相似文献   

17.
李星 《世界农业》2000,(8):37-37
一、应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牛继1997年英国罗斯林研究所的克隆羊后 ,日本成功诞生了应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克隆牛。此项技术的特点是提供核细胞的是体外培养的胚胎和成熟的个体体细胞 ,应用这项技术可以产生多个具有相同基因形质的个体 ,同时在培养的体细胞中进行基因操作 ,可较容易地产生依靠基因组换而转换形质的家畜 ,在畜产领域中有效增殖优良家畜是非常重要的 ,特别是在种牛的培养上 ,应用此项技术有望提高家畜改良的速度。此外 ,基因组换家畜 ,不仅在畜产领域中应用 ,还期待着在制造医药品的动物工厂和摸拟人的疾患的家畜等范…  相似文献   

18.
对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卵巢发育过程中的个体形态学和卵母细胞特征变化,以及卵巢、肝脏、肌肉中营养成分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星康吉鳗卵巢发育分为5个时期,即卵母细胞单层滤泡期、卵母细胞出现脂肪泡期、卵母细胞卵黄充满期(早期、中期、末期)、卵母细胞核极化期和卵母细胞成熟期。卵母细胞直径、细胞核直径、脂肪泡直径和卵黄球直径随着卵母细胞的发育逐渐增长。卵母细胞中脂肪泡的初始发生位点在细胞核周围,并且发生时间上脂肪泡先于卵黄球,随着卵母细胞发育,脂肪泡呈环状分布并逐渐向细胞膜方向延伸;卵母细胞中卵黄球的初始发生位点在细胞膜周边的细胞质层,随着卵母细胞发育,卵黄球呈环状分布并向细胞核方向延伸。发育过程中星康吉鳗性体指数、肝体指数、眼径指数、肛长指数之间均呈正相关性;消化道指数与性体指数、肝体指数、眼径指数、肛长指数分别呈负相关性。营养成分变化表明,星康吉鳗主要储存脂肪的位置在肌肉,脂肪的转运在星康吉鳗的卵巢发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星康吉鳗全人工繁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牛前体脂肪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研究牛前体脂肪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分化特征,为研究牛脂肪发育和脂肪沉积的机制提供一种简便有效的细胞模型。【方法】采用Ⅰ型胶原酶消化法自新生牛脂肪组织中获得前体脂肪细胞,对培养的牛前体脂肪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生长曲线测定、油红O染色及脂肪细胞标志基因LPL、PPAR-r和脂联素表达研究。【结果】80%的牛前体脂肪细胞接种后12h开始贴壁,4d后开始向脂肪细胞转化,10d后绝大部分细胞脂滴融合,细胞脂肪含量增加;分离的牛前体脂肪细胞接种后1~2d生长缓慢,3~8d进入对数生长期,9d后进入平台期,之后细胞数目开始下降。经胰岛素诱导分化过程中,LPL在牛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早期开始表达,PPAR-γ在分化的中期开始高度表达,而脂联素在牛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前期未检测到,在细胞分化后期高度表达。【结论】用Ⅰ型胶原酶消化法可获得大量的牛前体脂肪细胞。培养的牛前体脂肪细胞成分均一、生长旺盛,经胰岛素诱导后能稳定的向脂肪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20.
《饲料博览》2008,(4):38-39
共轭亚油酸减少新生仔猪体脂堆积和生脂基因表达,在后期日粮中添加禽类脂肪对公牛生产性能、屠宰特性、感观性状以及脂肪酸含量的影响,可直接饲用微生物与盐霉素对雏鸡回肠、盲肠、结肠组织的微结构以及空间关系影响的研究,维生素E、日龄和性别对日本鹌鹑血液指标和肝脏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