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秋水仙素诱导中间锦鸡儿多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秋水仙素浸泡种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及作用时间下秋水仙素对其染色体加倍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直接浸泡种子,以0.3%秋水仙素浸泡48 h为最佳,诱变率为53.3%;种子经萌发12 h后再处理,以0.15%秋水仙素浸泡36 h诱变率最高,为73.3%。对变异株根尖进行染色体计数后发现,二倍体对照2n = 2x = 16,变异株2n = 3x = 24为三倍体,变异株2n = 4x = 32为四倍体,同时也发现存在嵌合体现象。  相似文献   

2.
杜仲四倍体的诱导与鉴定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以杜仲籽苗为材料,采用秋水仙素药液处理生长点的诱变方法及茎尖细胞染色体数目检测和DNA相对含量测定的倍性鉴定方法,研究了秋水仙素药液浓度,处理时间的诱变效果。结果表明,诱变率因处理的药液浓度和处理时间而异,除0.05%处理48 h外,其它浓度(0.1%,0.2%,0.4%)均以处理12 h效果最好,变异株率在43.3%~63.3%, 最佳处理组合为0.1%秋水仙素处理生长点12 h, 变异株率和四倍体株率分别为63.3%和36.7%。在获得的148个变异株中,染色体计数表明47株植株为四倍体(2n=4x=68),占31.76%;染色体计数结果进一步被流式细胞仪分析验证。四倍体植株表现出多倍体特征,叶片变厚,叶面积增大,叶形指数减小,保卫细胞增大,单位面积气孔数减少,叶绿体数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3.
兰州百合多倍体诱导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静  赵庆芳  丁兰 《北方园艺》2011,(18):138-141
以兰州百合鳞片为试材,利用秋水仙碱溶液对兰州百合进行了人工多倍体诱导.结果表明:秋水仙碱最佳处理浓度和最佳处理时间分别为0.l%、24 h,细胞诱变率达60%.对获得的兰州百合多倍体与二倍体叶片气孔大小及密度进行测定,通过方差分析,气孔大小及密度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对兰州百合多倍体和二倍体植株根尖染色体计数发现,二倍体植株所有细胞染色体数为2n=2x=24,多倍体植株中有的细胞染色体数为2n=2x=24,而有些细胞染色体数为2n=4x=48.  相似文献   

4.
秋水仙素诱导三种紫薇多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童俊  叶要妹  冯彪  袁玮 《园艺学报》2009,36(1):127-132
 研究了秋水仙素处理浓度和时间对3种紫薇幼苗染色体加倍的诱导效应,通过染色体计数、流式细胞仪以及形态观察等方法进行了倍性鉴定。结果表明:秋水仙素诱导3种紫薇均得到了四倍体,0.5%~0.8%的秋水仙素处理紫薇和银薇48~96 h的变异率较高,其中以0.5%秋水仙素处理紫薇72 h的变异率最高,达54.17%。根尖染色体压片表明四倍体染色体数为:2n=4x=96,二倍体对照为:2n=2x=48。四倍体表现出叶片长、宽、厚均增大,气孔密度减小,气孔保卫细胞增大,保卫细胞内叶绿体数增加,花粉粒直径增大,花径、花瓣长、花瓣基部爪长均较二倍体明显增加,单朵花观赏价值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辰光是临猗梨枣经秋水仙素诱变获得的目前国内外首个纯合四倍体枣新品种。与临猗梨枣相比,辰光枣头节间变短,皮孔增大,皮孔密度减小;枣吊变短;叶片变大,变厚,叶形指数变小,  相似文献   

6.
采用压片法对药用栀子、狭叶栀子及大花栀子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栀子的绝大多数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正常,仅在3种栀子少数花粉母细胞中观察到落后染色体和染色体桥等异常行为;药用栀子的花粉粒育性最高,约为99%,狭叶栀子的花粉粒育性较低,约为45.5%,而大花栀子的花粉粒育性最低,为39.5%;3种栀子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22,其中药用栀子的核型公式为K(2n)=2X=22=2x=4m+7sm,其核型为"3B"型,狭叶栀子的核型公式为K(2n)=2x=22=6m+5sm、大花栀子的核型公式为K(2n)=2x=22=7m+4sm,后2种观赏型栀子的核型均为"2B"型。  相似文献   

7.
用0.15%秋水仙碱溶液处理通江百合(2 n=2 x=24)1.5 a生实生苗及其他百合的生长点后,有些植株顶芽形态变异明显。对变异部分的形态和解剖特征测定后,作统计分析表明,叶长、节间长、茎粗与未处理的植株相比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但叶宽的变化不明显。在显微镜下观测变异叶片下表皮细胞和气孔,细胞长度显著变小、宽度却几乎没有变化;气孔数量显著减少,气孔宽度增大明显、长度却略有缩小。将茎上变异部分分化出的珠芽栽植后,取其根尖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有相当一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已变为2 n=4 x=48。  相似文献   

8.
用0.15%秋水仙碱溶液处理通江百合(2 n=2 x=24)1.5 a生实生苗及其他百合的生长点后,有些植株顶芽形态变异明显.对变异部分的形态和解剖特征测定后,作统计分析表明,叶长、节间长、茎粗与未处理的植株相比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但叶宽的变化不明显.在显微镜下观测变异叶片下表皮细胞和气孔,细胞长度显著变小、宽度却几乎没有变化;气孔数量显著减少,气孔宽度增大明显、长度却略有缩小.将茎上变异部分分化出的珠芽栽植后,取其根尖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有相当一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已变为2 n=4 x=48.  相似文献   

9.
2009年采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生长点的诱变方法和茎尖细胞染色体计数检测及流式细胞仪倍性鉴定方法首次诱导出连翘多倍体.经茎尖细胞染色体计数检测,变异植株茎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6条,而原二倍体的染色体数目为2n= 28条,因此,变异植株(2n= 56)为四倍体.经流式细胞仪倍性分析验证,连翘四倍体体细胞DNA相对含量是...  相似文献   

10.
春石斛的多倍体诱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比较了秋水仙素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诱导杂种春石斛体细胞染色体加倍的效果。结果表明, 0.06%秋水仙素处理12 h的诱变效果最佳, 诱变率达69.1%。用组织培养结合不定芽诱导技术获得了稳定的多倍体变异株。变异株与正常株形态差异明显, 气孔数及大小之间差异显著。二倍体对照2n = 2x = 38, 变异株2n = 4x = 76 (四倍体) , 同时也发现存在嵌合体现象。  相似文献   

11.
秋水仙素离体诱导冬枣和酸枣四倍体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王娜  刘孟军  代丽  秦子禹 《园艺学报》2005,32(6):1008-1012
 以冬枣和酸枣组培苗丛芽为材料, 研究了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倍性变异的最佳浓度与时间组合、多倍体的特征及其纯化技术。结果表明: 秋水仙素处理的最佳组合为50 mg·L - 1秋水仙素处理40 d,诱导酸枣和冬枣染色体加倍的频率分别达36.37%和26.67%。嵌合体经3~4次继代分离得到了纯化, 并对纯化后的变异株进行了增殖和生根。变异株根尖染色体数加倍(2n = 4x = 48) , 叶片增厚, 栅栏组织、海绵组织明显发达, 茎尖LⅠ、LⅡ和LⅢ层细胞均显著变大, 充分表明获得的变异株为同质四倍体。同质四倍体的主要特征为: 叶片增大, 叶色浓绿, 叶缘锯齿增大, 保卫细胞增大, 气孔密度降低。变异株在诱导期间表现出生长缓慢、叶片变圆、节间变短的暂时现象。  相似文献   

12.
不同枣品种抗寒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导法,在萌芽前后对‘冬枣’、‘金丝小枣’、‘泗洪大枣’、‘木枣’、‘龙爪枣’和‘临沂梨枣’6个枣树品种的枝条进行抗寒性研究,以了解不同枣树品种的抗寒性,寻找优良的抗寒资源。结果表明:6个枣树品种萌芽前后的的抗寒性表现差异较大,萌芽前的抗寒性强弱顺序为:‘泗洪大枣’‘木枣’‘临沂梨枣’‘金丝小枣’≈‘龙爪枣’‘冬枣’,萌芽后的抗寒性强弱顺序为:‘冬枣’‘龙爪枣’≈‘临沂梨枣’‘金丝小枣’≈‘泗洪大枣’≈‘木枣’。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对3个西瓜品系幼苗染色体加倍的诱导效应,通过形态观察、染色体计数以及流式细胞仪等方法进行了倍性鉴定。结果表明,秋水仙素诱导3个西瓜品系均得到了四倍体,0.3%的秋水仙素处理幼苗的变异率较高,其中以0.3%秋水仙素处理黄小玉母本的变异率最高,达15.1%。四倍体表现出叶片长、宽、厚均增大,花瓣大小和果皮厚度均较二倍体明显增加。根尖染色体压片检查表明,四倍体染色体数为2n=4x=44,二倍体对照为2n=2x=22。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诱导不仅产生四倍体,还有嵌合体。  相似文献   

14.
利用流式细胞仪对5株澳洲指橘(Microcitrus papuana Swingle,2n=2x=18)与粗柠檬(Citrus jambhiri Osbeck,2n=2x=18)属间体细胞杂种进行倍性分析,以已知倍性的二倍体粗柠檬植株的峰对应荧光值(FL)50作为对照,5棵再生植株的FL值分别为51、51、47、52、48,表明这些体细胞杂种植株均为二倍体。同时,实验结果还表明,HR(HighResolution)试剂盒中的核提取液HR-A和染色液HR-B的最佳处理时间分别是5min和2min。体细胞杂种于2002年3月首次开花,对其花粉活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体细胞杂种的花粉活力为50%~90%。  相似文献   

15.
钟程  张蜀宁  于旭红  李英  侯喜林  李式军 《园艺学报》2010,37(11):1789-1795
以165份白菜(2n=2x=20)品系中筛选出的11份含2n配子较高的株系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花蕾,诱导2n配子;以其为父本,以四倍体雄性不育系为母本进行有性多倍化杂交,从F1中筛选鉴定四倍体。结果表明:用0.20%秋水仙素5~10μL微量注射3mm的二倍体白菜花蕾,处理1次,诱导2n配子效果最好,2n配子频率达20.20%,是未经秋水仙素处理对照的3.63倍。80株杂交F1中,染色体计数显示14株为四倍体(2n=4x=40),占17.5%。与二倍体相比,有性多倍化获得的四倍体在植株形态、气孔、花器官等方面均表现巨大性,气孔密度和结实率降低。  相似文献   

16.
陈典  黄晓梅  姜玉东  梁艳 《园艺学报》2004,31(5):673-675
 章丘大葱茎尖外植体启动培养基以MS + NAA 0.1 mg·L-1 + 2iP 0.4 mg·L-1最佳, 诱导率为100 % , 生根壮苗最佳培养基为1/ 2 MS + NAA 0.01 mg·L-1 + IBA 1.5 mg·L-1, 生根率100 %。驯化移栽成活率100 %。分化培养基以MS + NAA 0.1 mg·L-1 + 2iP 0.6 mg·L-1最佳, 丛生率100 % , 平均分化苗数6.8 。根尖染色体观察, 遗传表现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