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从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了解到,从明年开始,山东省将推广一种新型抗虫棉——杂交抗虫棉。目前,分布全省的10多个制种基地正在进行杂交制种。所谓杂交抗虫棉,是用不同亲本杂交选育的高优势一代杂交种,像玉米杂交种一样,棉花杂交种结合了父母代共同的优点,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2.
CHA杂种小麦籽粒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化学杂交剂 (CHA)GENESIS配制了 11个小麦杂交种 ,研究了CHA杂交种籽粒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 :CHA杂交种在蛋白质含量、湿 (干 )面筋含量方面表现出较强的正向杂种优势和超亲优势 ;而沉淀值和降落值的平均杂种优势和超亲杂种优势较小 ,但通过合理选配亲本 ,利用杂种优势改善小麦的烘烤品质和加工品质仍有可能。  相似文献   

3.
杂交种是通过两个遗传性不同的品种与品种之间、品种与自交系之间或自交系与自交系之间进行组配杂交而获得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适应性以及产量、品质、性状方面都明显优于双亲的杂交一代。育种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杂种优势。玉米是生产中大规模利用杂种优势的第一个代表性作物,实践证明利用杂种优势可大幅度提高玉米产量和改良玉米品质。  相似文献   

4.
棉花海陆种间杂交的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双因素交叉式遗传交配设计,研究了棉花海陆杂交F1代主要纤维品质和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海陆杂交F1代纤维长度、比强度有极强的中亲优势、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麦克隆值总体稍细;皮棉产量位于两亲之间、倾向陆地棉亲本,部分组合超过陆地棉亲本.个别组合的产量可达到或超过对照杂交种.  相似文献   

5.
<正> 棉花和其他作物一样,具有杂种优势,充分利用这种杂交优势,是大幅度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的有效途径。影响棉花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6.
杂交优势现象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是一项有效措施.通过几年的试验、观察、研究,证明棉花杂交种丰产性、早熟性、抗逆性、纤维品质诸方面均有突出的优良表现.现就杂交棉优势利用效果和杂交棉的栽培技术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棉花雄性不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具有较高的杂种优势,但由于棉花雄性不育系在利用上存在一定困难,限制了棉花杂交种的推广。对棉花雄性不育的类型以及棉花雄性不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棉花利用不育系选育杂交种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两个遗传性不同的品种或类型,经过杂交,其杂种一代表现有较强的生活力、繁殖力、生长势、适应性、抗逆性,以及产量和品质等性状上具有比双亲优越的现象,这种超亲 优势的现象称为杂种优势.利用这种超亲现象配制和种植第一代杂交种,以达到较多的增产和更大的经济效益称为杂种优势的利用.因此,杂交水稻优势的利用一般只是第一代.  相似文献   

9.
试验结果表明 :棉花杂交种F2 仍具有一定的杂种优势。杂交种F2 在棉花衣分、铃重和纤维品质上与杂交种F1 相比 ,差异不明显 ;单株结铃性上有一定的差异 ,但较对照常规种相比 ,仍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增产幅度为 10 %~ 15 %。好的杂交种F2 在生产上仍有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 杂交优势现象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是一项有效措施。通过几年的试验、观察、研究,证明棉花杂交种丰产性、早熟性、抗逆性、纤维品质诸方面均有突出的优良表现。现就杂交棉优势利用效果和杂交棉的栽培技术论述如下: 1 杂交棉优势的表现 杂交棉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特别是棉桃增大,成桃率高,皮棉增产显著,一般比当地推广的良种增产20%~30%。石花镇殷畈村五组种植中杂29杂交棉667m~2,  相似文献   

11.
棉花和其他作物一样,存在着杂种优势.棉花杂种优势利用在我区发展很快。但是,目前人工杂交制种普遍存在工效低,成铃率低和杂交铃重低的现象,还缺乏高优势组合,栽培跟不上等,限制了杂交棉的大面积迅速推广。为了使杂交棉尽快为生产利用,促进棉花大上快上,谈几点意见,供参考。一、选配好亲本组合是杂种优势利用的关键亲本间的遗传差异是产生杂种优势的根  相似文献   

12.
中国杂交棉的发展概况及深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杂种优势广泛存在于包括棉花在内的多种农作物。它在棉花产量形成、纤维品质和生长发育、生理生化、抗逆、抗病虫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人们对棉花杂种优势的研究已有 1 0 0多年历史。美国对棉花杂种优势的研究开展最早、规模也大。印度对棉花杂交种的生产利用成绩显著、成效最大。我国早在 2 0世纪 2 0~ 3 0年代就开始棉花杂种优势的研究 ,70年代以来许多单位从事陆地棉 (G.hirsutum L.)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 ,直到 90年代棉花杂优利用才获得迅速发展。1 杂交棉的发展概况1 .1 杂交棉种植面积扩展2 0世纪 90年代的 1 0年中 ,…  相似文献   

13.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利用杂种优势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是现代农业科学的主要成就之一。杂交水稻就是选用两种在遗传上具有一定差异,与此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来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并用于生产。杂交水稻具有生长旺盛,根系发达,穗大粒多,抗逆性强等特点,能够大幅度提高水稻的产量,全世界的育种家们都想成功运用杂种优势。但是,水稻属于自花授粉植物,雌雄同花,花结一粒,人工去雄杂交的方法不可行,故育种专家在杂交水稻的杂种优势的应用上的研究是长期而又曲折的。  相似文献   

14.
杂交萝卜采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杂交萝卜一代杂种优势极为明显,通常表现在产量、品质、抗性、商品性等方面优于常规品种或亲本。生产杂交萝卜一代种子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品种间杂交利用2个品种杂交生产一代杂交种。这种方法简便,常利用苗期标志性状来鉴别杂种,但杂种一代纯度较低,  相似文献   

15.
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具有十分明显的杂种优势,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在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上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和育性恢复系统突破传统人工去雄杂交育种的瓶颈,为棉花杂交种制种的商业化推广展现了光明的前景。综述了近年来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在细胞学、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和育性恢复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详细阐明了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小孢子败育时期及细胞学形态、生理生化指标研究、胞内基因组和核内恢复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和获得理想恢复系的方法,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今后工作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浅谈棉花人工杂交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引言 近年来,新疆棉区利用棉花杂种优势,改善棉花品质,增强棉花抗逆性,提高棉花单位面积产量,效果显著.2007-2008年,我们根据巴州独特的气候条件,在巴州普惠农场、兵团农二师开展棉花人工杂交制种工作,总结出一套适用于该地区的棉花人工杂交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7.
棉花是我国当前一种十分重要的经济作物,与很多作物相同,棉花的种间与品种间杂交具有杂种优势。如今,我国的棉花杂交选育已经获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同时大面积推广杂交棉也很大程度促进了我国棉花产业的发展。但棉花杂交制种产业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简要探讨了棉花杂交制种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以4个辽宁棉花品种为母本,3个黄河流域推广种植面积较大的早熟棉花品种为父本,配制了12个杂交组合(F1),进行杂种优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12个组合的单株铃数的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都为正值;霜前籽棉产量、霜前皮棉产量、籽棉产量、皮棉产量的中亲优势分别为9.28%、6.63%、7.62%、8.65%,大多数组合表现为正值。(2)衣分和纤维品质的中亲优势较小,大都组合表现为负值,平均为绒长(1.16%)、整齐度(0.10%)、伸长率(0.03%)、强力(-0.15%)、麦克隆值(-0.45%)、衣分(-0.66%)。(3)12个杂交组合中辽棉17号×石远321表现突出,后代的杂种优势也较大,在纤维品质等方面表现都很好。  相似文献   

19.
两个遗传性不同的品种或类型,经过杂交,其杂种一代表现有较强的生活力、繁殖力、生长势、适应性、抗逆性,以及产量和品质等性状上具有比双亲优越的现象,这种超亲优势的现象称为杂种优势。利用这种超亲现象配制和种植第一代杂交种,以达到较多的增产和更大的经济效益称为杂种优势的利用。因此,杂交水稻优势的利用一般只是第一代。1.选好地块制种田要集中成片、地力均匀、肥力中等以上、水源方便,且周围300m内不得种植其他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20.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在玉米、水稻等作物上已取得非常显著的成效,在棉花上的利用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很快,目前我国已经培育出了数十个抗虫杂交棉品种。杂交种在产量、抗性和纤维品质等方面的优势明显超过了常规棉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